书城宗教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20035500000009

第9章 第2日:倒驾慈行 普度天下苍生 管理待人须以宽(1)

一、大肚能容笑口常开

禅宗公案:

白隐禅师,是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乡里居民都认为他是个可敬的圣者。

有一对夫妇,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不料,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的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异常震怒!好端端的黄花闺女,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在父母的逼问下,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个人是谁,但犹豫再三之后,她终于吞吞吐吐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虽已名誉扫地,却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鱼市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禅师一笑作罢。

管理禅悟:

大肚能容,容尽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常笑天下可笑之人。

搞管理,就是学做人。不但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更要做一个有度量,有气量的人。如果你是宰相,你的肚子里一定得装下航空母舰,否则,你不被急死就被气死,反正是不得好死,还不如回家种那一亩三分地,来得省心。禅的精神也是这样,要有一口吸进三江水的气魄,敢于承当,小肚鸡肠者学不了禅,也当不好管理者。

管理者经常会遇到令人尴尬的问题,有时候还会遭人误会。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应该以高姿态来对待问题,并且善于做思想工作,用情感来感化人。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还能够团结一个人,而且还能在下级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可以说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但是,有很多管理者缺乏容忍和耐心,往往使局面不好收拾,最终,害人害己。

一个组织中,总会有一些“捣乱分子”,这类人非常容易惹是生非,如果不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就会干出一些越轨的事情。曾经有一家大企业,总经理同一个车间主任格格不入,后来车间主任收买了一批人,在工作中经常制造麻烦,这时总经理准备采取行动,却被车间主任先下手为强,在一天的中午,纠集了一批人在公司门口游行示威,导致公司停产,全公司上下人心惶惶,后来,总经理因处理问题不当而引咎辞职。

很明显,这位总经理的工作滞后了,他没有在危机到来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没有用宽广的胸怀去化解矛盾,而是采取了在危机时刻的行动,结果激化了矛盾,引发了群体事件,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也把自己搞下了台。作为管理者要善于征服那些难以征服的人,化矛盾为管理的契机。

管理者要与下级打成一片,不能独来独往脱离群众,放下管理者的架子,同下级同甘共苦,下级会因为你的尊重,而对你忠心耿耿;要多肯定优点,人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特别是上级的认可;在平时,管理者应该多与下级交流思想,不要等到问题来了,再去亡羊补牢,这样的管理就会很被动。有时候,积重难返,很难处理。及早发现问题,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

对待下级要攻心为上,管理人最有力的办法是赢得人心,当下级被你的魅力所征服的时候,许多常规下不能解决的问题,都能在情感的感召下解决。所以,管理工作并非总是靠逻辑推理,情感交流有时能产生更大的力量,建立感情不能玩儿虚的,要实实在在为下级着想,急人所急。当下级遇到困难时,只要管理者有能力解决的一定要帮他渡过难关,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一个人带着感恩的心情工作的时候,能最大地激发出自己的潜能。

一个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肚量如海的人,不仅容纳别人的批评,还要容纳别人的误解。而且还要容纳那些曾经误解了你的人,只有这样的管理者才能建立一个团结的团队,共同迎接挑战。

二、瓜熟蒂落利用人才

禅宗公案:

古代一个禅院里的老禅师,有一天晚上,他到院子里散步,发现墙角那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出家人越墙出去溜达了。这位老禅师便走过去,把椅子移开,自己就地蹲着。过一会儿,果然有一位小和尚翻墙,踩着老和尚的背跳进院子。小和尚看到自己刚刚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老师,便惊惶失措,张口结舌。这时,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裳。”

这位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自己不陷于气急败坏。小和尚也因为老师给了他冷静地反省的空间,而渐渐醒悟。事后,老禅师也没有再提这件事情,可是禅院的所有弟子都知道了这件事,而且没有人再越墙到外头闲逛。这就是禅师的肚量,它提供了师徒:之间互动的空间,也孕育了教育与成长的机缘。

管理禅悟:

禅宗大师接引徒弟的时候,常常采取引而不发的策略,徒弟修行多年了。很多东西还欠一层火候,如果这时候师父给加一把火,那徒弟也就受用不尽。但是,这往往不如徒弟自己瓜熟蒂落来的自然。师父加火,也不是不行,但容易产生过火或者欠火候的问题,反而耽误了爱徒。管理也是这样,强拧的瓜不甜。

这就是禅师的教育法,容忍别人的缺点,让徒弟自己去省悟。

如果总是要求徒弟拥有完美的品质,那么要禅师有什么用呢?

许多管理者用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用人用品质。如果一个人的品质上有所缺陷,即使能力非凡也不能重用。事实上,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在多数情况下,很有才干的人,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如果管理者企图以一个完美的标尺去衡量一个人,那么,他100%会失望。用人的关键不在于人,而在于管理者的用人艺术。

从前,有一头大象不肯向前,大家打也打不得,推也推不动,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小童拿着一根香蕉爬到象背上,他用一根竹竿绑好香蕉,吊在大象的前面,大象为了吃到香蕉,就开始不断地向前走了。我们可以想象,牵引这头大象向前走的是那根永远而吃不着的香蕉,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这实际上依靠的是这个大象对食物的贪心,正是因为大象有贪吃香蕉的缺点,正好能为人所用。

一个不贪腥的猫不是好猫,这样的人没有野心也没有雄心,容易满足现状,也就无法调动他的潜能。佛门也讲究“先令欲勾牵,后令人佛道”的方便教育法。利益始终是人类行为的最大驱动力。

对一个好的管理者,最高的要求就是看他是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下级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不同的下级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些人贪心大,但是能力平平,往往会干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蠢事。对于这样的人,可以安排在普通岗位上,并给予一定的利益吸引,而不能把别人的利益给他处理;有些人贪欲不强,能力不错,管理者不要认为他是一个完美的人,事实上这是缺少动力造成的,必须给予重担和重利,让他品尝到胜利的滋味;有些人则属于利己利人的人,对待这样的人,利益分配一定要公平合理,否则,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委以重任,因为,他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的时候,会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

人和人不同,管理者必须对自己的下级作一个合理的评估,对他们的“贪性”进行科学的考量,并且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区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建立利益的调控机制,即不能让下级的贪心膨胀,那样他们会发生“出轨”的行为,也不能让大家都没盼头,结果令大家“死水一潭”。把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使欲望变成能量。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容忍人的缺点,并且利用好人的贪心,才是管理者最现实的选择。

三、克服嫉妒降低内耗

禅宗公案:

一次,六祖惠能大师在米房木舂米,因他身材生得瘦小,当他舂米踏石时候,重量不够,所以腰间挂了一块石头,大家都叫他为卢行者。有一天,突然有一个小沙弥走到了米房来,口里念着一首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听了以后,就叹了一声气说:“小师傅我也有四句话,就是我不识字,不会写,怎么办呢?”小沙弥说:“哈哈!你也想作一首偈子么?好么!你如果真的会作,我可以代笔书写。”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小沙弥把惠能这四句偈子与神秀的四句偈子,统统都写在墙壁之上。五祖弘忍大师听了以后,对于惠能所作的偈子非常赞赏,他就将祖传的衣钵传给惠能,称为东土第六代祖师;并指示惠能立即离寺,以免发生不测。

五祖回寺后,过了三日,才普告全寺大众说,我的正法已经南传了。在座大众都莫名其妙,可是寺内有一些同门师兄觉得佛的衣钵,非常宝贵,被舂米的卢行者得去,心里感到恼怒又嫉妒,马上飞奔追赶。惠能回至四会,避难于猎人队中十五年。

管理禅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惠能作的偈子,体现了六祖的境界。五祖就是由于这个偈子,决定将禅宗的衣钵传给六祖惠能。但是,同门师兄有不服气者,也有嫉妒者,没办法,虽然这禅的意境高远无涯,但是,修禅的人们却是三六九等,禅门中人尚且如此,何况管理者的遭遇了。

可见嫉妒是人类的通病,任你在喜马拉雅山,也能寻见嫉妒病毒的踪迹。

由此可见禅门也不是绝对清静之地,因为修禅者在没有开悟之前也同样是凡夫俗子,好嫉妒者有之,好争名夺利制造内耗的人更是大有人在了。

在艾科卡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总裁以前,亨利·福特一直是个远在天边的人物。他对福特了解越多,就对公司和他个人的前途越感到忧虑。因为,亨利·福特对艾科卡在外界的声望颇有介意,福特要让全世界知道,福特汽车公司依旧是他在掌舵。

1975年,由于嫉妒心理作怪,亨利·福特正在有预谋地计划羞辱艾科卡,逼他辞职。此事起于福特开始出现胸痛,他明白到自己不可能永远经营福特公司。他也心有定论,不愿死后把公司交到这个意大利移民之子的手中。所以他开始刻意设法打压艾科卡。

亨利·福特检查公司员工,凡是与艾科卡关系太亲近的人,就得马上解雇。接着他展开秘密行动,聘请私家侦探调查艾科卡担任总裁期问,是否有任何中饱私囊的行为,却一无所获。

在1978年7月,亨利·福特召见艾科卡,并告知艾科卡将在他54岁生日的当天被解雇,那就是1978年1 0月1 5日。艾科卡失望地对亨利说,福特永远不会再达到过去这两年的利润及营业额高峰。

因为福特汽车1977年及1978年的总营业额也都超出1 8亿美元,是成立以来获利最高的两年。

人们都在猜测艾科卡被解雇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威胁到福特的企业王国以及福特本人妒贤嫉能的性格才被解雇的。后来,艾科卡成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经理,以他的才干使克莱斯勒起死回生,继而成为福特汽车公司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妒贤嫉能所产生的内耗和破坏性在现代是这样,在古代也是一样。

汉高祖刘邦在定天下后,让列侯诸将直言他之所以有天下,而项羽之所以失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的回答是:“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妒贤嫉能是管理者大忌,有这样的心理是成不了大事的。一个管理者的成功不一定是管理者自身的成功,而是在管理者帮助引导之下,自己的部下都获得了成功。正因为有了张良、萧何、韩信这样的成功的部下,作为管理者刘邦才成为一个成功的帝王。有了成功部下的管理者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四、慧眼观察栋梁之材

禅宗公案:

一天早晨,奕堂和尚闻寺内晨钟洪亮清脆,顿觉心爽。

便问敲钟者是什么人。侍僧回答说是一位新入寺的小沙弥。

于是将他传来问道:“今天敲钟时,你的感觉怎样?”小沙弥答道:“没有什么特别的,我只是用心敲罢了。”

和尚又问:“肯定不是这样,钟声告诉我你若有所思。难得一闻的钟声啊!”于是小沙弥说:“我只是记起以前的师尊曾教诲过我,敲钟时,要视钟为佛。”

和尚发现这个小沙弥将来一定是一个人才,于是训诚道:“终生处万事,勿忘今朝心。”

小沙弥当即心领神会,

这个小沙弥就是后来德高望重的森田悟由禅师。

管理禅悟:

禅宗的祖师,虽然了断尘缘,一丝不挂。但是,菩萨慈悲,总是不忘天下受苦的苍生。为了普度众生,总希望自己能有个得力的传人,把禅宗的法脉接续下去,这是就师父找徒弟的例子。一旦发现了好苗子就要善于培养,有时甚至是保护。禅宗五祖对六祖就是这样,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五祖有慧眼识得真金,一个是慧能有智慧堪当此任。管理者发现人才也要有慧眼才行,你管理的人都能成佛做祖,你的功德自然不可限量。禅师拥有的慧眼,在于他微妙的观察力。有时候,凭借一些人们不经意的行为,也能发现前途无量的徒弟。奕堂和尚就是这样一位善于发现人才的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