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20035700000023

第23章 战略类型(2)

因为,战略执行的准确度,不是执行能力强的员工决定的,而是由较差的员工决定的,如果领导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培训,把较差的员工培养成较好的员工,那么战略执行的能力就能够从根本上提篙。老子说:“损而益之,或益而损之”,减少企业落后的员工,就能提高执行力,老子主张通过教育的办法,改善人的素质,而不在赞成依靠“裁员”这样强硬的手段,因为过于强硬的手段,会导致管理者执行力差,造成管理者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原因的盲目行为,这样不但无助于对员工的教育,也无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因为管理者正是依靠对这些原因的分析,使得自己的管理智慧不断的提高,这些宝贵的智慧,还能够进一步作为教育员工的好教材,何乐而不为呢?

五、发展战略——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原文52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起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补救。

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用其光,复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老子认为:天下的开端,都是从“道”开始的,“道”是万物的母亲,如果我们充分的了解并掌握了其“母体”,那么,我们对于其所产生的结果也就容易认识了。如果我们知道了结果,反过来再坚守“道”的规律,那么,这样的行为,会让我们受用终身。

老子所说的,也是战略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能对企业发展的结果有了充分的了解,那么,我们对于“道”的坚守,就成为整个战略的执行过程,从认识“规律”到明确“结果”,从明确“结果”到根据“规律”办事,这就是战略的全部过程。

老子说:“塞其兑,闭起门,终身不勤。”闭塞通路,不向外求,把握好内在的规律,我们就可以终身受用不尽。“开其兑,济其事,终身补救。”规律是内在的,如果我们向事物的外部表面去寻找,就终身不得其用。

企业的发展规律,在于整个企业行为以及商业系统的内部,而外部的现象只是内部规律的显现,认识规律要从内部着手,这样就容易把握,反之,如果从事物的表面去发现规律,那么,企业就会陷入盲目的混乱之中。

怎样做到从事物的内部去认识规律呢?以老子的观念,就是要“见小日明”,从小处见到大处,从微观本质走向宏观战略,在这里,我们要避免两个问题,一个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一个是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也是不符合战略要求的。对树木的具体情形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够都不行。没有树木的量的累加,自然没有森林概念的聚集。没有对树木结构、品种、数量的细致研究,就不能对森林的质量与影响的正确把握。我们可以理解树木和森林的关系,实际是认识的基础与升华的关系。没有对事物细部的准确分析,必然影响到对事物全局的准确判断。

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对于支流的、局部的东西,偶然工作差错,生活中的烦恼,必须加以关注和研究,但不能影响对全局的把握。就如我们正在背着行囊向东方旅行,路遇暴雨,道路坍塌,我们不得不绕道走,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走到北方去,还得寻机回到既定的方向。正是这个理念的支配,不会因为工作生活出现了什么矛盾、冲突、误会,甚至犯点什么错误,就动摇信念、信心。因为在工作中,难免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总是在坚定正确方向的前提下,正视问题,积极寻找更优更好的方法解决面临的问题,然后继续义无反顾地前进。

看全貌,看主流,看整体,看方向。这对于事物的正确把握、准确定性有直接帮助。较多地关注事物的整体概貌、事件的发展态势、社会的前进方向,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忽视这点,就如同埋头拉车不看路容易偏离方向,也如同在迷途中寻找道路缺乏信心,从小处可以看大处的道理。

只有做到既有微观的观察,也有宏观的方向,我们才能保持“柔性”的管理,而这正是老子以柔克刚战略的体现,“守柔日强”,能保持水一样的柔和与耐心,不超越规律和战略的布局,这是以弱胜强的关键,还是以“赤壁之战”做例子,最后的胜利者不是强大的曹操,而是弱小的东吴,这完全要归功于诸葛亮对于“道”的理解,对战略判断的准确。

有了这样英明的战略,从小处可以看大处的先见之明,一个弱小的企业就可以发展壮大,避免被大鱼鲸吞的结局,这就是适应自然。

六、创新战略——不道早亡

原文55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腹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哑,和之至也。

精和日常,知常日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日强。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亡。

新生的事物总是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因为它是新的生命,对于生存的渴求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是一样的。老子认为,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最强,因为新生事物往往代表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向,这是最符合道德的事物。

所以,老子把新生的事物比作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样,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不会受到外来的侵害,毒虫不刺他,猛兽不扑他,凶鸟不抓他。他的筋骨还很柔弱,但抓住东西抓得很紧。他不懂得男女交合,但生殖器也会翘起,这是他含蓄的精力极为充沛的象征。

他整天啼哭,而嗓子不哑,这是他的柔和之极的表现。

老子进一步认为,精力柔和的人就是体现出自然的常态,认识到了自然是常态的就是一个有智慧的聪明人,这样的结果就是,有益于生命的长久,心随着自然的运动而逐渐强壮有力,而当事物发展到强壮的时候,就会逐渐地衰老灭亡,老子认为,造成衰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坚守“道”。

很多企业,在发展很多年以后,为什么会逐渐衰亡,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了生命力,如同由一个“赤子”最终长成了青年,由青年长成壮年,由壮年进入老年,我们现在的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规律,老子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这并不是符合道的结果,老子的解释是,如果我们能坚守“赤子”的“厚德”,那么我们就能避免衰亡的命运。

企业要能够长盛不衰,也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应该保持“赤子”的“厚德”,事实上,这个“厚德”就是企业的创新能力,把创新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一,是保持企业生命力的最根本的保障,所谓“流水不腐”也正是这个道理。

一个百年老店为什么生机勃勃?一个刚成立几年的新店为什么摇摇欲坠?长寿企业的奥秘在哪里?长寿企业的奥秘就是创新。一个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一个企业发展的加速器也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一个企业五年没有创新必然走向衰落,一个卖了三年的产品没有创新必然走向死亡。

进入2l世纪以来,有许多高新技术公司大都停滞不前。但是戴尔计算机公司却高速发展。究其原因,戴尔在管理上实施创新战略,通过转移产品研发成本、压缩产品周期等多方面创新,发挥自己的营销优势,实现快速发展。

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衡量一个公司优秀与否,不能单纯依靠年底的盈亏底线。一家公司可以在某一年获得可观利润,但也有可能昙花一现,业绩没有可持续性。

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只有创新,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果每天进步1%,那么70天后,就可以翻一倍,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伊利集团,依据其绿色食品概念,在奶制品行业脱颖而出,后来很多企业相继推出绿色概念,伊利开始徘徊不前,于是伊利又在设计上大胆创新,把动画和冰激凌造型结合起来,结果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