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深根固柢,大器晚成律
《老子》第59章提出过一个著名命题:“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在第41章中,老子还说:“大器晚成。”《韩非子.解老》篇对此有过一段精辟的解释:
树木有曼根,有直根。根者,书之所谓柢也。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德也者,人之所以建生也;禄也者,人之所以持生也。今建于理者,其持禄也久,故日:深其根。”体其道者,其生日长,固日:“固其柢。”柢固则生长,根深则久视,故日:“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韩非子首先用树木的曼根与直根,即细根与主根比喻树木的根与柢。树木生长在直根,即主根之上,故而称为“柢也者,木之所以建生也”。但同时又要靠曼根,即细根吸收水分与营养,故而又说:“曼根者,木之所以持生也。”一棵树木根深柢固,自然也就枝叶茂盛,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栋梁之材。对于人才来说也是如此,韩非子将德比喻为人的主根,是人才成长的根本与关键;而将禄比喻为人才成长的细根,认为人才要靠禄来吸取必要的营养。但禄的取得要符合理,这种禄才有可能长久,故而叫做“深其根”。一个人将道德作为做人的根本,这样才有可能为自己成才打好基础,因此称为“固其柢”。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才来说,在物质上能够得到禄的滋养,在精神上又能得到道德的教育,自然就能收到深根固柢的效果。好比一棵树木一样,根扎得深,柢长得牢,自然也就能够长生久视,延长生命了。
所谓深根固柢,也可以看作是在知识上、素质上基础要宽厚,要舍得下工夫,花力气,而不要急于求成。在古代,所谓“大器”,本意是指贵族朝觐、祭祀或丧葬所用的贵重玉器。雕琢成最大的玉器,成器的时间自然较晚。后来,人们往往用大器比喻大才,大器晚成,即指有大才能的人成功的时间往往比一般人要晚。东汉的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也曾说过:“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物中的大器是这样,人中的大器也是这样。一个人要想成为杰出的人才,就应肯于下一番深根固柢的工夫,无论在知识上、素质上、道德修养上,都要不断吸取营养,日积月累,不断前进。
6.孔子关于人才成功的几个命题
作为一位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不仅注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问题,而且对青年人的成才方略也十分关注。在《论语》一书中就有不少有关人才成功问题的记载。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记载说,孔子的弟子子夏到鲁国的莒父(今山东莒县)去做官,回来向孔子求教如何为政。子夏平时有只看眼前小利和急于求成的毛病,于是孔子针对他的毛病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光图快,不要只顾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不考虑条件,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只顾眼前小利,反而办不成大事。
这里提出了两对矛盾,即“快”与“慢”、“小利”与“大事”的矛盾。无论是从政还是做其他事情,人们一般都希望快点取得成功,至少要早点看到一些成果。因此往往会出现贪多求快、急于求成,甚至因追求眼前小利而影响最终目标的情况。要避免这种情况,关键在于从实际出发,掌握规律,踏踏实实地去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从政是这样,日常工作是这样,人才成长也是这样。每个人的学习都是循序渐进的,发明创造也并非一日之功,在人才成长问题上也要防止急于求成。
(2)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是孔子在《卫灵公》中讲到的一种统治者的权术,也可以看作为人处世的一个原则,它对人才的成长也有一定启发。“小”与“大”是辩证的统一,在小处、小事情上不肯忍让、控制自己,就容易坏了大事,影响大局。作为一个政治家,要识大体,顾大局;作为一名希望成才的青年,也应分清小事与大事、小局与大局的关系。日常学习与工作,不要因小失大;在成才目标的选择,在影响事业的成败等关键问题上,更要学会权衡利弊得失,弄清什么是小局,什么是大局,要舍得忍痛割爱,乐于忍小就大。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杰出的人才。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篇记载了子贡与孔子的一次对话,子贡问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回答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种工匠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先修好他的工具。这就是俗话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人们成才也是这样。古人说:“学好文武艺,售予帝王家。”在古代,文韬武略是一些人成功的工具;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首先就要学好文武艺。前些年,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它说明,在当时,数理化被人们当做成才的主要工具。
在21世纪到来的今天,仅仅学好数理化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了,外语、计算机和各种专业知识等已成为人们成才的主要工具。这一事实说明,不同时代对人才规格有不同的要求。
青年人要想成才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练好一身过硬本领,这样才有可能进入人才的行列。
(4)不要功亏一篑
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讲到一个人才成败的规律: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便可以成山了,你如果懒得干下去,那也就半途而废了。又好比在一块空地上准备堆土为山,纵使刚刚倒下了一筐土,如果你决心努力前进,那也是你前进的第一步。孟子所讲的“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的故事,也是强调这一道理。在学习上、在事业上,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成功在即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松口气的时候。能否坚持填好最后一筐土,将决定一个人或一项工作的成功与失败。
二、诸子百家对逆境成才问题的探讨
1.逆境是如何出现的
人才的成长和才能的发挥,有的一帆风顺,有的比较顺利,有的会遇到一些挫折,有的则会困难重重,经过九灾八十一难。
于是,就出现了顺境与逆境的差别。人们一般都希望万事顺利,包括向人祝贺或写信时都说:祝君发财,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祝一路顺风,等等。没有人说祝你倒霉,祝你坐监狱、被流放,祝你去讨饭,等等,也就是希望事如人愿,随心应手,甚至希望“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即希望顺境成才。古今中外的确也有不少顺境成才者,他们是社会的幸运儿。但对不少人来说,生活和成长的道路往往又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孟子曾说: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司马迁列举的那些先秦圣贤也是如此,如“西伯拘”、“仲尼厄”、“左丘失明”、“屈原放逐”、“孙子膑脚”、“不韦迁蜀”、“韩非囚秦”等,这就是逆境。
这种逆境是如何出现的呢?一种是由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如舜出身于一般氏族成员,傅说出身于奴隶,胶鬲、孙叔敖从事鱼盐贩卖或打鱼为生,这是他们一生下来就遇到的客观环境,是他们父辈的社会地位造成的。当然,归根结底是剥削制度造成的,他们是无法自由选择的。生活的贫困潦倒,体力劳动的艰苦繁重,对他们学文化来说是个逆境。家庭生活困难,学习条件不好,即使对现代人来说,也是会经常遇到的。另一种是由身体条件造成的,如“左丘失明”。生病、受伤或有某种先天的疾病,对现代人来说也难以避免,如保尔·柯察金、张海迪及数以千万计的残疾人,就属于这种情况。再一种则是由于政治斗争和当权者的政策造成的,如百里奚是因为他做官的那个国家被晋献公灭亡,他成为亡国之臣,才被掠卖为奴的;管仲是因为政治斗争失败才成为囚徒(士)的,这属于生当乱世,国难当头;屈原、孙膑、韩非等是属于才高被妒、忠而见忌,受到了不应有的处分;西伯姬昌是由于威胁了商纣王的统治,被对方怀疑;孔子则是由于幼年贫困,后来又不被当权者重用;吕不韦迁蜀则是秦国政治斗争的结果。为什么一些有才者反而被埋没,不受重用,甚至被冤屈、受迫害,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孔子、荀子等就曾对此进行过探讨。
据《荀子·宥坐》篇记载,当孔子四处奔波,在陈、蔡被围,处处碰壁之时,他的弟子子路曾问孔子:为什么累德、积义、有才、有识的人反而不被重用?孔子回答说:你以为智者就都会被重用吗?“王子比干不见剖心乎!”你以为忠者都会被重用吗?“关龙逢不见刑乎!”你以为谏者都会被重用吗?“吴子胥不磔姑苏东门外乎!”
夫遇不遏者,时也;贤不肖者,材也;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多矣!由是观之,不遇世者众矣!何独丘也哉?
孔子结合历代忠臣贤者的遭遇,说明自古以来“不遇世者众矣”,怀才不遇是一个常见的社会现象,但尚未揭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荀子则对这一社会现象作了理论上的探讨,他说:
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夫贤不肖者,材也;为不为者,人也;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今有其人不遇其时,虽贤,其能行乎?荀遇其时,何难之有?
这里主要提出了两个概念,即才能与机遇的问题。一个人的才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是“为不为”的结果,不是由社会地位的高低决定的。社会地位高的,不一定贤;社会地位低的,不一定不贤。人才在未被发现以前,就好比兰草生于森林,但他仍然会发出芳香,仍不失为一个人才,可以称作未被社会承认的潜人才。这种潜人才能否被发现,被重用,则是个机遇问题。在古代,其所以有不少人才不遇,这是由剥削制度和当权者的错误造成的,因此也是屡见不鲜的。
2.“安贫乐道”才能善处逆境
困难和逆境是对人生的考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善处逆境。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里的“君子”可以理解为意志坚强的人,有知识有见解的人;“小人”可以理解为意志薄弱者,有各种毛病和弱点的人。君子虽然穷困,也能坚持自己的品格,并努力克服困难;而小人则经受不住穷困的考验,会意志衰退,胡作非为。这里首先提出了一个如何对待贫富,即生活条件的问题。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乐在其中的。有一次他打算搬到九夷那里去住,有人说那里太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他还在弟子面前表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主张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活困难,这就是安贫。安贫需要什么思想作基础呢?有一次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别人,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样做行不行?孔子说:可以,“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他主张人的精神境界应该更高些,要贫而乐,富而好礼。他还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发财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办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抛弃它,君子不逃避。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浮云一样。
孔子认为,“道”、“义”、“礼”是比富贵更重要的东西,是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标准,不符合这种标准宁可过贫贱的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安贫乐道。只有乐道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不乐道的人、不仁的人不可长久地居于穷困的环境中,也不可长久地居于安乐的环境中,既不能正确对待贫困,也不能正确对待富贵。
对于政治上的穷途困境也是这样,应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帮有道,贫且贱焉,耻也;帮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帮有道则知,帮无道则愚。
一切都应以是否符合“道”为标准,应该坚持自己的志向,保持自己的气节。天下有道,出来做官,发挥聪明才智,生活富裕是光荣的;天下无道,则应主动隐退,甚至可以装糊涂、装傻。如果这时也享受富贵,那就是可耻的,就等于屈服于政治压力,或因贪图富贵丧失了君子的气节。
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些思想,进一步提出: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士人在穷困时不丧失义,显达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丧失义,所以士人就能保持节操。显达时不背离道,所以老百姓就不会失望。古人得志时,恩泽普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身以闻名于世。这里所说的“独善其身”,并不是消极的洁身自好,而是加强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修身见于世”,还是以道、义为准绳,无论富贵贫贱都不能丢掉道,即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孟子的著名格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