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20036500000005

第5章 修身篇(4)

圣人云:“贵莫贵于志向圣贤,贱莫贱于不知耻,贫莫贫于未闻道,富莫富于蓄道德。”文天祥又说:“孔日成仁,孟日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以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意思是读书是为了成就圣贤。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对此的感悟是:“存天理,去人欲。”保持良知良能不变,去掉私欲而纯全天理,将心止于至善,而不偏离。

《大学》中引用《诗经》说的话:“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叫声清脆的黄鸟,在茂密的森林中寻找一个最安全的地方筑窝。孔子发出感叹,连鸟类都知道将自己安置在最安全的地方,难道人类不知道让自己的心住在最安全的地方吗?人类还在为自己的生命方向和归处而迷茫吗?难怪圣人发出这样的哀叹,事实如此,我们是否问过人生的真谛?是否问过生存的目的?是否问过生命的意义?

难道每天就是为了三餐一卧倒而活吗?

老子的《道德经》云:“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日静,静,是谓复命。”我们种一粒麦子,最后长出千万粒麦子,由一本,散为万殊,最后万殊归于一本,这个过程叫归根复命。树高十丈,落叶归根。水流百川,仍归大海。鸟飞千里,终归巢穴。人由道而生,最后又回归自然、回归大道,这就是归根。求知的最高境界就是知本,知道生命的本来,知道大道的本源。

只有在了解宇宙本源,了解学问的真正目的的基础上,才可以对学问有个正确的态度,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做学问、用学问,来回报社会与国家。

可见,物质与精神不可偏废。物质是需要,精神是重要,故先要注重道德学问的修养,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老子说:“绝学无忧。”孟子日:“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说:“仁德,是人要保住的心;义行,是人要依循的路。放弃这条路而不跟着去走,丧失这颗心而不知道去寻找,真是可怜啊!一个人的鸡和狗走失了,知道去寻找;但是心丧失了却不知道去寻找。学习及请教的原则没有别的,就是要找回我们迷失在外边的心,找回本来就具有的道德与智慧。”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了悟生命的源头与归宿,人生就有了方向而不再彷徨,心灵自然就获得安静,在心安理得之余又能思虑人生真谛,从而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生命将得到真实而圆满。做学问的关键在于“知止”,只有在“知止”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研究科学知识、技能,造福于人类。即先做人,后做事。那么,究竟如何做生命的学问呢?

子日:“好学近乎智。”我们需要博览圣贤留下的经典,并且要循序渐进,有层次的学习。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创立了语言文字,渐渐地人类进入了一个“书”的时代。书可以打开我们短浅的视界、愚昧的头脑、闭塞的心灵。书可以将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变成文字形式,留给我们,让我们开悟,可以说是让我们直接尝到圣人智慧的果实。

启蒙之时,先学些做人的规矩,洒扫、应对、进退之礼,如:《三字经》、《弟子规》。进入正心修身阶段,可以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书”。有人风趣地说:“不读‘四书’,生命‘四输’,衣着不庄、说话带脏、处事无方、生命无光。学好‘四书’,就会衣着端庄、出口成章、处事有方、生命放光。”明心见性阶段,可以读“五经”以及《道德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圣人经典,来开启心智达到大彻大悟之境界。

我们是否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我是谁?”“我要做什么?”

“我终将归向何处?”每个人都想知道这些答案,也非常渴望了解生命的真相。

日本某一位外交官的女儿不幸夭折,女儿临终前,非常恐惧和迷茫。她向这位博学多才的父亲问道:“爸爸,请您告诉女儿,我死后要去哪里?”这位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面对突如其来的发问,却无言以对,因为他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有了疑惑,就想努力找到答案,有了探求真理的需求,就会不断用心地去研究学问使自己的心灵获得快乐。这样会化被动为主动,并且生发出许多学习的窍门和方法。

自古以来,无论是圣贤还是文人墨客,都在学习真理或者知识上,表现出惊人的毅力与勇气,令后人去效法和学习,如:凿壁借光、寒门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等刻苦不怠的精神,以及“不耻下问”、“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学习态度和方法。

有个知识老人,在他的房间里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学问”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知识老人死后,两个儿子分家,家产一人一半,“学问”两字的匾也被锯成了两块。哥哥照着“学”字行动,拼命地把书读呀背、背呀读,不懂从不问人,结果什么也没学到,失败了。弟弟依着“问”字去办,遇事就请教别人,可是过后自己从不学习,还是糊里糊涂什么也不懂,也失败了。后来哥哥和弟弟找到了失败的原因,立刻把“学”和“问”两字合并,像知识老人那样勤学好问,他们果然学到了许多本领。

除非不学,既学了,不到学问渊博,决不罢休;除非不去问人,既问了,不到完全明白,决不终止。《中庸》云:“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孔子有一次对子路说:“我做学问时发奋用功到连吃饭都忘记。在学问中体会到的心灵愉悦与自由,竟然让我忘记了身体、忧愁与烦恼,以至于自己一天天变老也浑然不知!”

玄奘为了求得真理、真经,西行万里,穿越荒无人烟的戈壁,翻越雪山,跨过冰河,挑战生命的极限,九死一生,甚至遇到别人的侮辱与误解,也无怨无悔。有一次,玄奘在水上遇到一帮土匪,将他抓住,准备要祭神。玄奘非常镇定,心中发愿:“来世要度化这些无明的众生。”之后就进入了禅定,准备自行化灭。人定后不久就出现了弥勒佛与诸佛菩萨来迎接他。就在土匪举刀的刹那,突然乌云密布、飞沙走石、大浪咆哮,许多船都被掀翻了。匪徒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知道是自己的行为惹来天怒人怨,所以急忙将玄奘大师放开,跪地请求饶恕。玄奘没有怪罪他们,反而给他们进行开示,并为他们剃度。玄奘大师就是这样,抱着“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往东土半步生”的决心,终于取得了真经。

但是,博学多闻也并非学问的关键。《道德经》讲:“博者不知,知者不博。”博学多闻的人,并不一定是位大彻大悟者,大彻大悟的人,也未必就广学博闻。这又告诉我们“多闻数穷,不如守中”,所以道学之关键就在一个“损”字。《道德经》云:“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老子告诉我们:“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道在自身,身外无道,如果心智向外求索,那将会使思虑纷杂、精神散乱,不能进入真正的先天妙境,反而离道越远,更无法洞察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圣人不用外出远求,就尽知天下之事,不需要广学博闻,就可领悟人生大道。正如《道德经》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无为而成。”

有位木匠带着几个徒弟做活,不小心将手表掉到了刨花堆中,这时天色已晚,光线昏暗,几个人怎么找都找不到。这时师傅说:

“算了!大家都回去吧!明天天亮再找吧!”木匠师傅回到家,把晚归的原因告诉了妻子。小儿子听到后想去帮父亲解决难题,便一个人来到了工房,不一会儿就找到了手表。儿子把手表放到父亲手中,父亲奇怪地问:“工房里没有灯,我们那么多人都找不到,你是怎么找到的?”小儿子说:“我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用心听到的。”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只有心灵最安静的时候,才可以生发智慧与灵感。外在越多的纷繁复杂,内心得到的反而越少。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到的都是表象,只有用心来观察和倾听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

佛教《金刚经》里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法者如筏,借筏(法)过河,登岸舍舟。《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尧舜体悟大道,身体力行,曾读何书?六祖慧能并不识字,却能了悟自性真谛,又是靠什么呢?六祖云:“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老子日:“道可道,非恒道也。”可见,最后对所学所知都应抛开、舍下,才能回归清净、自然的大道。

圣人所留的经典最终要告诉我们:学问向内寻,而非向外求;深山求道,终不可得,道在自身,找到自己迷失的本性,就是放心。

可是,如果我们的智慧有限,就像是在书的迷宫中行走,是很难找到出口的。茫茫书海,我归哪里?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怎么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尽快地了解到生命的真谛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有明灯指路,“明师”指点。

曾经有多少人,苦苦探索、寻求人生的真谛,而不得要法。最后,在某位大德祖师的点化之下,瞬间开悟,解除疑惑。

释尊曾经在了悟真理之时用过许多方法,甚至苦修七年,静坐观照,却不得要领。于是在菩提树下对天发誓:“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这时,燃灯佛出现,为他受记,才让他豁然开朗。

孔子问礼于老子、神光拜达摩、六祖拜五祖、韩湘子拜吕洞宾等,都是为了明心见性而去遍访“明师”。通过“明师”的指点,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这个“明师”是指首先要自己明白宇宙真理并能不断身体力行的老师。

有一个流传于世关于吕洞宾的故事:吕洞宾下山,欲寻觅不慕富贵、立志传道的弟子。他在山下遇到一个青年,他告诉青年自己会“点金术”,可以点石成金。说着就将一块小石头变成了耀眼的黄金,送给那青年。谁料那青年却摇摇头不接受。于是,吕洞宾又点了一块大石头送给他,这个年轻人仍然不接受。最后吕洞宾将一座山点成金山,送予那个青年,心想:“这一次,他总该满足了吧!”可是那青年仍然是微微一笑拒绝了。吕洞宾开心不已,心想:

“这一次,总算找到了一位视金如土的君子,堪以传道了!”于是问:

“年轻人,那你究竟想要什么?”年轻人说:“我不要点成的金,我要你那点金的指头。”

这个故事有多层含义,我们从了解宇宙人生真理的方面联想,这个“指头”就好像一把打开真理大门的钥匙。但是,这个年轻人还是不明根本,根本不在于那“指头”,而在于用那“指头”指出的背后所含藏的真理。宇宙间一切真理,最初好似是封闭于黑暗中,要想获知真理和学问,必须把封闭的真理之宝藏打开。开门,要先经过门径。门上有锁,必须以一钥匙来打开。没有钥匙,不能开锁,便永在墙外转。难怪孔老夫子发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叹。

六祖也曾说过:“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有了智慧之后再去读书,就轻而易举了。孑L子有一次问他的弟子子贡:“子贡啊!我的学问,是靠博学多闻而得来的吗?”子贡说:“是啊!难道不是吗?”

孔子笑着说:“当然不是,我的学问是由一的道理而贯穿万事万物的。”所谓“一理通,万理彻”。而这一的道理就是“道”,道“可传而不可授”,将道的道理指点给我们,接下来才是个人的博学与勤奋,否则不得要领,累死、苦死也无功啊。

有个老员外生有四子,有一天他想考考几个儿子的智慧,于是给他们出了一道题:读书和游乐,你喜欢什么?大儿子说:“我喜欢读书。”员外摇摇头说:“书呆子,成不了大器。”二儿子说:“我喜欢游乐。”老员外叹了口气说:“不学无术,更没有出息。”三儿子见此便说:“我既喜欢读书,又喜欢游乐。”老员外在他头上敲了一下说:

“你这个滑头,从小便知道见风使舵。”小儿子说:“我用游乐的心情来读书,读书就是游乐,游乐就是读书。”老员外开怀大笑:“这才是做学问的真谛啊!”

真正的学问不仅可以解脱心灵的烦恼,还可以使心灵获得自由、快乐。但愿每个人都能大彻大悟,达到圣人所说的“智者不惑”的境界。并将真理贯穿于万事万物,妙用所学,回馈社会,造福人类。

运命之道

纵观人的一生,有的人命运济济,荣华一生,锦上添花;有的人命运虽好,却大运不佳,坎坷一生,好事难成;有的人命苦,可行运极佳,绝处逢生,柳暗花明;也有的人命运不济,雪上加霜,房漏遭雨。每个人都是无可选择地接受生命,无可奈何地走完生命,无所抗拒地舍弃生命。那么究竟谁是命运的主人?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