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20036500000007

第7章 修身篇(6)

其中一个湖叫加里勒亚湖,水质清澈洁净,可供人们饮用,湖里面各种生物和平相处,鱼儿游来游去,清晰可见,四周是绿色的田园,人们都喜欢在湖边筑屋而居。另一个湖叫死海,水质的咸度位居世界之首,湖里面没有鱼儿能生存,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了无生气,景象一片荒凉,没有人愿意住在附近,因为它周围的空气让人窒息。有趣的是,这两个湖的水源,是来自同一条河的河水。所不同的是:一个湖既接受也付出,而另一个湖在接受之后,只保留,不懂得舍却原来的水。施与受本来就是矛盾的统一体,只施不受就会枯竭,只受不施就会变质。死海是吝啬的结晶,它只受不施的本质造就了周边几里毫无生机,一片荒凉的萧瑟景象。而加里勒亚湖既施又受的规律,符合自然界的运行之道,所以水质澄清,四周生机盎然,成为人们理想的居住家园。

有些人为了得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有甚者会不择手段,以致走向极端,其实这样付出的代价已经远远超过了你得到的。喜欢一样东西,并非一定要得到。

古云:“知足者常乐。”打车的不需要羡慕开小车的,回头看看还有挤公交车的;坐公交车的也不要羡慕打的的,回头看看还有蹬脚踏车的;蹬车的也不要羡慕坐公交车的,回头看看还有步行的;步行的也不要羡慕骑车的,回头看看还有坐轮椅的;坐轮椅的也不要羡慕能走的,回头看看还有卧床不起的;卧床的也不要羡慕坐轮椅的,回头看看还有进火葬场的。

人类的另一个弱点就是怨恨。佛家讲:“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足以见得,嗔的危害太大了。人在发怒、怨恨的时候,天性就会闭塞不通,无法彰显自己清净、光明的德性。

成吉思汗有一次狩猎时,刚端起一杯山泉水要饮,突然被老鹰打翻,他一怒之下,拉弓射死鹰后上了山巅,发现泉水源头躺着一条毒蛇,原来是老鹰救了他,他却杀死了老鹰。于是,他痛悔不已,当场定下戒律:“发怒的时候,不作出任何决定。”

林则徐年轻时为人耿直,秉性急躁,曾伤害过不少人的感情。

他父亲林宾日看到儿子爱发怒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便决定教导他改过。为了启发他改掉急躁的毛病,便给他讲了一个爱急躁的判官误判案的故事。于是,林则徐深深醒悟了,认识到了自己性格方面问题的严重性。为了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他在书房里挂了一块横匾,上写着两个道劲的大字:制怒。

对于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或者违背自己的意愿,我们就会产生抱怨,由怨又生恨,最后由仇恨发展为报复,这把火越烧越大,最终将自己毁灭。

有一个青年脾气暴躁,当遇到不公平的事或者别人辱骂他的时候,他就血气倒涌,并对之破口大骂。最后,因为自尊心连番受挫,一时心灰意冷,愤然出家。师傅洞悉了他心中的障碍,忽然一改往日的和善,动辄对他吼骂,视之为无物。这个青年十分气愤,但是因为他是师傅,所以不敢发作。师傅便说:“怎么?不服气吗?

觉得我不近人情吗?想回骂我吗?因为我是师傅,怕我赶你出去,所以不敢发怒吧?真是个可怜虫!”青年气得额头的青筋浮凸,简直就像密封在罐子里的炸药。师傅又说:“以你现在的心境,如何修道?我给你两条路,一是去后山禁闭室修行两年,一是立即滚出山门。”青年仔细想想已经没有退路,到后山一人寂寞独处也好过被人羞辱吧!于是决定去后山修炼,在这两年期间,师傅不定时地会来到后山,在禁闭室外边,故意骂他不长进,是个庸夫,而他总是紧闭门窗,独自一个人在里头气得直跺脚,有时候还会气得用手砸墙。一天,师傅又来到外边,大骂他不是个东西,没想到他却出声回应了:“谢谢师傅赞美,弟子还真的不是个东西。”师傅察知他有变化,但不晓得到了何种程度,继续骂:“哎呀!你这个烂东西,竟然敢顶撞师傅!”青年再回应:“啊!师傅,您说对了!弟子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好东西,若非这个虚假不实的烂身体,弟子早就云游去了。…‘哼!你这个废物,将来出山门可别说是我的徒弟啊!”青年在屋里大笑:“不敢!不敢!我会说我是师傅的一堆屎,将来有机会埋在土里,滋养大地,使万物受到滋养。幸哉!幸哉!”师傅终于骂不下去了,高兴地说:“你现在心中阴霾已去,万里晴空,还赖在笼子里做什么?快出来吧!”

我们遇到了事情,要冷静,不妨深呼吸,然后想想我们发怒带来的后果,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冲动了。转个念头,就会发现原来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为什么要生气呢?俗云:“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遇到事情转个念头,就会发现豁然开朗。我们不妨试一试从八个方面转变心念。

1.生气对自己的身体不好。

2.也许真的是我做错了,应该向他道歉。

3.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4.伤害与侮辱都是在磨炼和锻造我。

5.不要因为我让他的心灵受到折磨。

6.我要宽恕他,化解彼此的误会与矛盾。冤冤相报何时了?

荷兰一所著名大学的研究人员组织了一批志愿者,做一项有关“宽恕”的实验。志愿者们被要求想象他们被人伤害了感情,并反复回忆被伤害时的情景。研究人员发现,此时的志愿者们在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同时加大,伴随着血压升高,他们心跳加速、出汗、面部表情扭曲。最后,研究人员停止了他们的想象时,他们的某些生理症状依然无法消除,只好再度让志愿者们想象自己原谅了自己的“假想敌”。这之后,症状才逐渐消失了。研究人员作出结论:宽恕别人,就是爱护自己。

7.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本是上天之子,我仇恨他,其实就是在仇恨自己。

8.最好将怨恨之心,消灭于摇篮之中。

最没有智慧的念头就是“痴念”,一个人痴心妄想、不听劝告、执迷不悟,很容易走上不归之路。

有个人是忠诚的基督徒,他深信危难的时候上帝一定会来救他。发洪水了,他爬到一个高树枝上等待上帝的到来。这时候一个年轻人划着船路过,说:“上船吧,水已经漫到树的半腰了。”

他摇摇头说:“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于是年轻人走了。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人划船过来,说:“上船吧,水已经漫过树一大半了。”

他还是摇摇头说:“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于是中年人也划着船走了。最后水漫到了他爬的那个最高的树枝上,他的腿已经浸在水中了,这时候有个老年人划着船过来了,说:“上船吧,水已经快要漫过你的头顶了。”他依旧很坚决地摇头:“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

于是老者也划船离开了。不一会儿,他也消失在洪水中。在天堂里他质问上帝:“上帝,我是你忠诚的信徒,你为何不去救我?”上帝说:“我不是派了三个人去救你了吗?”

只有心中升起智慧之光,才可以解除愚痴之心。我们一天不知道起多少个妄念,念念都是贪婪、憎恨、痴心、骄狂、我慢,被人、事、物、法所障碍,活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幻想之中,让自己的心灵无法清净,不能自由自在,所以要觉悟自性,把握生命的每一个当下。

从前有个既穷又愚的人,在一夜之间突然暴富了起来。但是有了钱,他却不知道如何来使用这些钱。他向一位和尚诉苦,和尚便开导他说:“你一向贫穷,没有智慧,现在虽然有了钱,可是还是缺少智慧。你进城里去,那里有不少大智慧的人,你出百把两银子,别人就会教你智慧之法。”那人听后便真的进城,并且逢人就问哪里能买到智慧。有位住持告诉他:“你倘若遇到疑难的事,不要急着处理,可以先后退七步,再朝前走七步,这样进退三次,智慧便来了。”“智慧就这么简单吗?”那人听后将信将疑。当天夜里回家,……最后水漫到了他爬的那个最高的树枝上,他的腿已经浸在水中了,这时候有个老年人划着船过来了,说:“上船吧,水已经快要漫过你的头顶了。"他依旧很坚决地摇头:“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

他推门进屋,昏暗中发现妻子居然与人同眠,顿时怒起,拔出刀来便要砍下那人的脑袋。这时,他忽然想起白天住持和他说的那番话,心想:何不试试?于是他后退七步,前进七步,又后退七步。然后,点亮了灯再看时,竟然发现那与妻子同眠的人,原来是自己的母亲。这时才大呼:“智慧救了我啊!”

子日:“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味的爱好仁道却没有大智慧,结果是愚昧受欺;一味的寻求博学广闻却没有大智慧,结果便是放荡不羁;一味的信守承诺却没有大智慧,结果伤身害义;一味的心直口快却没有大智慧,结果就是尖酸刻薄;一味的顽强勇敢却没有大智慧,结果便是鲁莽作乱;一味的刚正不阿却没有大智慧,结果便是暴躁粗率。

佛云:“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可见,智慧的重要。清净心生,智慧生。此智慧乃是先天赋予的大智,而非后天的机巧之智。

有一次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在船上品茶论道,突然闻听:“有人落水了!”佛印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来。被救的原来是一位少妇。佛印问她:“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寻短见呢?”少妇哭着回答:“我刚结婚三年,丈夫就遗弃了我,孩子也死了。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佛印又问:“三年前你是怎么过的?”少妇的眼睛一亮:“那时我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那么你不是被命运送回到了三年前吗?现在你又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

人之所以会有痛苦,是由于心中的执著、妄想,难以放下。只有看破、放下才能获得自在。

一代圣君汤王曾在自己的澡盆上刻下警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以提醒自己不仅要洗除身体的污垢,还要时时洗除心灵的污垢。每日反省自己、格除心物,直到回归本然之天性。

高僧神秀曾说过:“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切身物、心物的产生,皆因心中有一个“我”的存在,于是便有了“我要”、“我想”、“我爱”、“我恨”等烦恼。孔子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武断、任性、固执、自私都是因“我”而产生的,只有拔除这个“我”,做到大公无私,才可以真正地超脱。

古哲云:“人欲尽净,天理流行。”这与朱熹所云“存天理,去人欲”是一个道理。当欲望占据了我们的心念,天性就会丧失。大智慧生发出来,人心的欲望就会消失,所谓“善恶一念间”。历代圣贤都是在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地守护心念。《大学》讲:“君子慎其独也。”故要慎重每一个起心动念,防患于未然,做到时时警惕,事事觉悟,用智慧照亮人生。这样我们才会找到生命的归宿,命运才会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