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生活的77条生理定律
20037500000013

第13章 把握情绪的脉动(5)

美国的一家玻璃器皿公司宁愿放弃零售商店,而采用家庭聚会的方式,使其每天的销售量超过了25万美元!他们的促销手段是:

聚会主人召集一些朋友,满面春风地和大家聊天,为大家端茶送水,然后不失时机地要求大家购买产品。尽管大家都知道从卖掉的每一件东西里,主人可以分得一定利润,但在聚会的环境下,大家因为与主人的友谊而滋生了温情、安全感和责任心,并产生对产品的好感,就会心甘情愿购买。或者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也会购买。

又如,政治家有时利用自己人效应,可以拉近和选民的心理距离,从而获得选民更大的支持。

林肯出生于一个平民家庭,在参加总统竞选时,竞争对手对其贫寒的出身进行攻击。林肯巧妙地进行了回击,赢得了人心。

他在一次演讲中说:“有人问我有多少财产,我告诉大家,我有一位妻子和一个儿子,都是无价之宝。此外,租了一个办公室,室内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角还有一个大书架,架上的书值得每个人一读。我本人既高又瘦,脸形很长,不会发福。我实在没有什么可依靠的,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

最后一句“唯一可依靠的就是你们”,会让选民体验到林肯热爱选民的深厚感情,从而对林肯有“自己人”的感觉,从而投上支持的一票。

政治家在公众场合表现出的对大众的关怀,以及各种亲民的举动,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心理智慧:

为了在人际交往中制造自己人效应,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应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其次,努力使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再次,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心理学研究证明:具备开朗、坦率、大度、正直、实在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人际影响力强;反之,有傲慢、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不一、媚上欺下、嫉贤妒能、斤斤计较等品质的人,不受欢迎,也就缺少人际影响力。所以,我们要加强良好的个性品质修养,以增强自己的人际影响力。

47.喜爱不完美定律

完美无缺的人不如有点儿缺点的人可爱。

定律解析: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却不太讨人喜欢。相反,那些虽然有优点,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反而更加讨人喜欢。这验证了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的理论: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高。这就是“喜爱不完美定律”。

生活启示:

在“文革”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许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不太可信,所以无法长期得到读者真正的喜爱。

因为,太完美的人容易让人感到缺少人情味,反而不如有棱角、有个性、有小毛病的人更让人觉得亲切。

人们都知道,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那些表现比较完美的人,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甚至可以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本身可能就是一个缺点。

在生活中,人们交往时之所以不喜欢比较完美的人,还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的人交往时,会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比如,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减轻了自己的自卑,会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对方交往。

此外,过于追求完美的人不仅自己活得累,也让他们周围的人活得累。因为他们对别人要求过高,而使别人感到心理压力太大。

心理智慧: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完美”的人并不招人喜爱。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有时更容易让人感到可亲,反而会帮你获得好人缘。

48.见面次数定律

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更容易增进感情。

定律解析:

人的记忆力有这样的规律:反复多次地记忆,要比一次长时间记忆的效果更好。

基于此,社会交往中有一个规律就是:人和人交往,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给人的印象更深,更容易密切彼此的感情。这叫做“见面次数定律”。

生活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我们和一个认识的人长时间不来往,而忽然有事有求于人家,就会感到不好意思开口。因为长时间不来往,感情变得淡薄了,“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有事再求人家,就显得不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鄙视“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做法,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走动走动,对密切感情是很重要的。

在商业交往中的感情投资也是如此。比如,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客户总是有着太多选择。只有常常出现在客户的工作生活范围内,才能加深客户对你的印象,使他在需要相关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首先能够想到你。,美国著名撰稿人鲍尔曼在他的《就做自由商业撰稿人》一书中提到,他常在一些公司转悠,看能不能揽点活。有时恰好客户临时有了需求,一下就想到昨天刚来拜访过的鲍尔曼,就把撰写任务给了他。通过这样的方式,鲍尔曼获得了许多订单,培养了许多老客户。

这样做的确是非常有效率的交往策略。任何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在人际交往中若能有效运用这一策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缩短见面时间,还可以减少暴露自我不足的机会,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显示自己的长处,给人留下最佳印象。

心理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建立比较密切的友谊和感情,就要经常和对方打交道,多走动。平日有了这样的感情积累,有事相求时,才好开口。

49.互惠原理

人们总是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定律解析:

在生活中,当别人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总觉得应该以相同的程度进行回报。这种心理叫做“互惠原理”。

几年前,一位大学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选择了一群素不相识的人,给他们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结果还是出乎他的预料:几乎每个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寄了一张,而没有打听一下他是谁。这个例子证明了人们“互惠”的习惯。

生活启示:

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找机会帮他一次;一个人送了我们一件生日礼物,我们也会记住他的生日,到时给他送一个礼物;一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了一个聚会,我们也会尽量邀请他们到我们的一个聚会上来。

这些都是互惠原理的表现。

互惠原理是人际交往中一项重要的行为准则。遵守这个准则,就合乎社会的规范,违背了它则会遇到无情的唾弃,被戴上“白眼狼”、乞讨赖账、忘恩负义等帽子。所以古人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欲取必予”。朋友间维护友谊,情人、夫妻之间的爱情关系都符合这个规律。

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请自来的好处有时也会让我们产生负债感,不得不做出回报的行为。比如在超市里免费品尝了一种商品后,人们就往往不好意思不买。

心理智慧:

在人际交往中,要尽量遵守互惠原则,因为如果不及时地回报别人给我们的好处,会给人爱占便宜的印象,而影响相互之间的进一步交往。

50.交往适度定律

对别人过分的好,反而不利于和对方的交往。

定律解析:

互惠原理告诉我们,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进行同等程度的回报。但是,互惠原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你对别人适度的好,可能得到别人相应的回报;但是你对别人过度的好,却可能无法得到别人的回报。这叫做“交往适度定律”。

生活启示:

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你对别人过分的好,也就是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呢?

首先,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能满足这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

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的交往本质是一种社会交换。

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就是,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但是,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而在心理上产生愧疚感。这种心理会使受惠的一方选择远离。

初人社交圈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而事实恰恰相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待别人要留有余地,最好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或者要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可能会使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而一旦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可能引起对方的不满。古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就是这个道理。

心理智慧:

就像任何事情都要以适度为好,过犹不及,在人际交往中对别人好也需要适度。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不能溺爱和娇惯,以免孩子对父母的爱不懂感激;夫妻之间如果只知付出,不求回报,也会让对方变得习以为常,不懂珍惜;朋友之间,一方对另一方长期的无私帮助,可能会让双方的关系失衡,最后反目成仇。

5 1.好心情乐助人定律

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

定律解析:

“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会具有一个新的心理特征,就是变得更容易帮助他人。心理学家发现,人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会变得更加乐于助人。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故意在公用电话里放了一枚硬币,假装是前一个人忘掉的,然后让被试者进电话亭来打电话。被试者捡到硬币后往往很高兴。然后等被试者出来,测试者就故意抱着一堆书从他面前走过,并故意让书掉到地上。这时,被试者大多会帮他捡起地上的书。而另一个实验中,被试者在电话亭里没有捡到硬币,那么他在门口遇到掉书的人,就很少帮对方捡起地上的书。这个小实验似乎能够证明,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容易帮助别人。

生活启示:

也许我们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如果发生了一件好事,就会忽然觉得生活很美好,觉得自己很幸运。这种情况下,帮助一下其他遇到麻烦或没有我们这么幸运的人,应该是小事一桩。

根据这个心理规律,在别人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他请客或帮忙做事,往往比平时更容易。比如,一位男士中了几十万大奖,兴高采烈,这时朋友们让他请客,他多半会答应;一位厅长换届时连任,非常高兴,这时你拿着很长时间里他都没来得及批的申请报告找他,他多半会爽快答应。

推销大师原一平就很了解人的这种心理,并把它巧妙运用在了自己的销售工作中。

在推销保险的时候,每当有客户问他:“投保的金额要多少呢?

我每个月要支付多少钱啊?”他就回避问题:“有关投保金额的问题以后再说。因为您是否能投保,要到体检后才能确定,所以目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赶快去体检。”可是等体检通过,与客户谈妥投保金额之后,原一平总是立刻收保费,绝不耽搁。

据他解释,这是因为体检刚通过,证明自己身体健康,任何人心情都会比较愉快。这时收保费客户最容易答应。而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再向客户收保费,就不一定那么痛快了。而且收完保费后要马上离开,因为人在付完钱后心里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觉,时间长了可能会改主意。

心理智慧:

如果我们有求于别人,最好趁对方遇上好事、心情愉快的时候提,因为这时他最容易答应别人的请求。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如果别人正在气头上或心情郁闷,这时去求他,多半会碰钉子。

52.身体语言定律

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能比口头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

定律解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人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身体的姿势、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变化等。后者叫做“身体语言”。

心理学家发现,人类的沟通更多的不是依靠语言,而是通过身体语言进行的。确切地说,有65%以上的人际交流是通过身体语言完成的。

生活启示:

在莱温斯基绯闻案审理中,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向大陪审团提供证词时,有人注意到,他平均每分钟摸鼻子达26次之多。

伊利诺伊州某研究身体语言的精神病学家由此得出结论:克林顿在撒谎。因为人在撒谎的时候,摸鼻子的次数往往会比较多。

这种推断,依据的就是人的身体语言能够表达内心意愿的原理。

人们用身体来表达自己,是一种下意识,一种本能。因而人们想要“口是心非”比较容易,想要“身是心非”就难了。据说公安机关使用测谎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

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也可以下意识地根据别人的身体语言,来推断对方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比如:

“他今天看起来垂头丧气,连胡子都没刮,是不是跟女朋友吵架了?”

“她说话真嗲,还搔首弄姿,让人浑身不自在。”

“开会时老板一直看着我,对我点头微笑,一定是觉得我表现很好。”

我们总是这样根据别人的身体语言,来推测他没有说出来的心理活动。

那么,内心的活动和身体语言具有怎样的对应关系呢?

开放与接纳:咧着嘴笑;手掌打开;双眼平视。

配合:谈话时,身体前倾,坐在椅子边缘;全身放松、双手打开;解开外套纽扣;手托着脸。

自信:抬高下巴;坐着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手放在口袋时露出大拇指;掌心相对、手指合起来呈尖塔状;翻动外套领子。

紧张:吹口哨;抽烟;坐立不安;以手掩嘴;使劲拉耳朵;绞扭双手;把钱、钥匙弄得叮当响。

缺乏安全感:捏弄自己的皮肤;咬笔杆;两个拇指交互绕动;

啃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