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生活的77条生理定律
20037500000015

第15章 把握情绪的脉动(7)

58.二选一效应

问“哪一个”比问“是否”更容易促使对方与你达成协议。

定律解析:

在谈判过程中,当对手因存在多种选择,举棋不定时,谈判者可以采用故意缩小选择范围直至余下两个选择的办法,促使对手做出预期的选择。这叫做“二选一效应”。

这种方法给对手以一定的选择机会,使他感到结果不是你强加的,而是他自己选择的,满足了他的自尊心,就更容易促使他达成协议。

生活启示:

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早点摊吃早点时,老板随口问道:

“先生,加一个蛋还是两个蛋?”也许我们回答:“一个。”当然,也许我们自己本来就想要一个鸡蛋;但有时我们并不想要鸡蛋,听到这样的问题,往往也不假思索地要了一个。但假如老板问我们:“先生,加不加蛋?”我们的回答就可能是:“不用加了。”

一般人在决定做与不做之间,容易迟疑不决;但是在几种选择之间做决定,会痛快得多。作为销售员,如果能把顾客由做与不做的问题转移到选一还是选二的问题上来,就可能使顾客更快地做出决定。不过这种转变要尽量让顾客感觉不到。

成功的销售员经常问的是“你需要多少”,“你喜欢这种式样还是那种式样”,“喜欢这种颜色还是别的颜色”,等等。面对这种问题,客户有时来不及想就被引导到问题中去,直接想哪一个产品更好。

比如销售员在销售皮鞋时说:“先生,您要哪一种?这种鞋美观大方,显得很华贵;而另一种鞋很结实,最适合日常生活穿。”这时候客户在销售员的诱导下,可能会开始想,哪一种更适合自己呢?

心理智慧:

在推销或谈判中,为了促使对方尽快做出决定,我们可以给对方提供两个选择项,引导对方在其中做出选择。但要注意的是,选择项之间的差异不能太大,比如你说:“是要1万元?还是要10万元?”对手肯定会选择10万元,这样一来,二择一提问的有效作用就丧失了。

59.微小让步定律

谈判中做较小的让步,更容易让对方与你成交。

定律解析:

一般来说,要在谈判中打破僵局,谈判者需要做出一定的让步。

那么是做较小的让步,还是做较大的让步,才更容易达到目的呢?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切可夫和柯里做了一个实验:在协商中,对被试者采取了让步程度相等、略小一点、更小一点三种策略,结果表明:做出小小的让步,被试者更愿意付出较高的代价;做出较大的让步,被试者可能连较低的代价也不愿意付出。

这说明在谈判中做出小的让步,更容易与对方达成协议,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生活启示:

大约三十年前,苏联看中了长岛北岸的一大片土地,计划在那里替使馆人员盖一幢包括活动中心在内的宿舍。

当时,土地的售价在36万至50万美元之间,卖主希望得到42万美元的售价。在这项采购业务中,苏联通过某种代价换取了一年内独家采购的权利,从而使交易过程得以保密。

于是,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他们态度强硬,只肯出12.5万美元的买价。地主知道12.5万美元的提议非常荒谬,但是按照协议,却不可能有第三方出价。

双方僵持了三个月,然后俄国人做了小小的让步:“我们知道这价钱是低了些,或许我们可以多出一点。”结果,他们轻而易举地使地主自动将价格降到行情的最低价——-36万美元。

小小的让步使前苏联轻易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我们在买东西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如果买主开始要价很高,后来在讨价还价中,忽然大幅度地降价,反而可能令你产生怀疑,以为他开始的要价可能离谱,而不容易与之成交。如果对方开始时态度比较强硬,做出的让步又很小,反而容易取得你的信任,使你更容易与之成交。

心理智慧:

运用这种策略时,一般开始时态度要比较强硬,做出让步的时候幅度要小,最后的结果会对自己比较有利。当然,如果双方都持强硬态度,会使协商中断,因此开价时务必谨慎,然后必要时做些让步。

60.主场优势效应

在自己的场地上进行比赛或谈判,对自己更有利。

定律解析:

在体育比赛中,在自己的地方比赛叫主场,去别人的地方比赛叫客场。比如德国世界杯,对于德国队来说就是主场,对其他队来说则是客场。

一个球队在自己的主场上比赛,这种比赛的观众是一边倒地为自己的球队加油,所以我们常说一个队伍在自己的主场比赛有“主场优势”。

在谈判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就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进行谈判,对自己更有利。

美国心理学家泰勒尔和他的助手兰尼,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证明了许多人在自己的客厅里谈话,比在别人的客厅里更能说服对方。

因为人们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内交谈,无须为熟悉环境或适应环境分心;而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交谈,却容易变得无所适从,会导致正常情况下不该有的错误。、所以对一些决定性的谈判,若能在自己选择的地点内进行最为理想。

生活启示:

罗伯特·阿垂尔在他的《重要的领土》一书中指出:动物在自己的领地里,最有办法进行防卫。人类也是一种有领域感的动物,与自己所拥有的场所、物品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离开了这些东西,他的感情和力量就会有无所依附之感,像俗话说的“金窝,银窝,不如家里土窝”。

如果你选择了在自己的领域内谈判,你能有规律地起居、饮食和睡眠,同时也拥有更多的力量资源。如上司或助手都在身边,你可以随时请教或请求帮助。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谈判,上洗手问恐怕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自己的“家中”谈判也有一些不利:如日常事务常常会干扰你,使你无法集中精力。去别人的领域谈判,你可以省去许多东道主必须做的事,比如会场布置、迎来送往、娱乐活动安排,你还可以借口请示上级而拖延时间,等等。

心理智慧:

比赛或谈判时,要尽量争取在自己的地盘上举行,若争取不到,则至少应选择一个双方都不熟悉的中性场所。最差的谈判地点,则是在对方的领域内,这种情况要尽量避免。如果比赛或谈判要进行多次,那地点应该依次互换,以示公平。

61.单面和双面宣传定律

在宣传时,有时只讲优点有利,有时则既讲优点又讲缺点才有利。

定律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意大利、德国接连战败后,日本还在太平洋地区负隅顽抗。似乎形势对盟军很乐观,但是美国军方将领懂得“骄兵必败”的道理,认为如果盟军的士兵觉得胜局已定,就容易放松斗志,可能会不利于战争的胜利。因此他们想说服士兵:日本不一定会像德国那么快投降,战争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他们不知该采取单面宣传还是双面宣传。所谓“单面宣传”,就是宣传一个事情的时候,只说有利的一面,不说不利的一面。而不仅说有利的一面,也说不利的一面,这种宣传是“双面宣传”。

对此,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对一部分士兵进行单面宣传,强调对美军不利的因素,如:从美国本土到太平洋盟军基地的补给线很长,供给困难,而日本控制了不少的当地资源,而且日军人数多,士气高等。最后指出战争至少还要持续两年。

他们对另一部分士兵进行双面宣传,除了宣传上述内容,也强调了相反的一面,就是盟军在战争中是有优势的,并且估计距战争胜利还需两年。

后来,心理学家发现这样几条规律:当宣传对象和宣传者的意见比较一致,而且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不太充足时,单面宣传效果比较好;相反,如果宣传对象具备这方面的比较充足的知识,则双面宣传效果比较好,因为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多信息,使他们能够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判断。

生活启示:

这两种宣传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商业广告都是一边倒的单方面宣传,“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只说自己的产品好,而对产品的不足只字不提。但是不论什么样的商品,总不可能毫无缺点,如果产品的缺点是比较容易发现的,由商家自己说出来,也就是进行既说优点又说缺点的双面宣传,则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一个不动产销售员负责销售M市南区的一块土地,靠近车站,交通方便。但是附近有一座钢材加工厂,铁锤敲打声和大型研磨机的噪音却是个缺点。

他打算向一位住在M市工厂区道路附近,在整天不停的噪声中生活的人推荐。原因是其位置、条件、价格都符合这位客户的要求,而那位客户原来长期住在噪音大的地区,对此已有了某种抵抗力。

于是他对客人如实地说明情况,并一起到现场去看。

“这块土地比周围其他地方便宜得多,缺点只是附近工厂的噪音大。如果对这一点并不在意的话,其他如价格、交通条件等都符合您的愿望,买下来还是挺合算的。”

“噢,我原以为声音有多大呢,其实这点噪音对我不成问题,因为我一直住在10吨卡车的发动机不停轰鸣的地方。况且这里一到下午5点噪音就停了。我看这里不错。您把缺点讲清楚,我反而放心了。”结果交易成功了。

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即使你不讲出来,对方也一望即知,讲出来反而能赢得对方的信任。

心理智慧:

一般来说,当对方对你的观点比较赞赏或处于中性态度时,采用单面论证法效果较好;而当对方一开始就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时,则双面宣传比较合适。当对方的文化程度和智力水平较高时,采用双面论证法较好;而对低智力低文化者,则用单面论证法更好。

62.情感与理性宣传定律

在短时期内,诉诸情感的宣传更有效;在长时期内,诉诸理性的宣传更有效。

定律解析: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人是理性的,具有深邃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性,因而施加理性的宣传能使人心悦诚服;人又是有感情的,有丰富的喜、怒、哀、乐,富于感情色彩的宣传,能使人声泪俱下或欢呼雀跃。

那么,理性的和感性的宣传手法,哪一种更加有效呢?

一般来说,如果时间比较紧,想立刻见效,就以诉诸感情的效果为好。但是,在事情并不紧急、时间很充裕的情况下,理性宣传则能显出它的优势,使人们能形成比较稳定的态度。

生活启示:

英国一些心理学家在一次选举中,设计了三种竞选方案,向广大选民说明候选人的优点,要大家投他的票。

第一种方案是,向居民散发具有情感色彩的说服材料;另一种方案是,向居民散发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说服材料;而对第三部分居民则什么材料也没有散发。

结果发现,在第一部分居民中,按说服者的要求投票的人数远多于第二部分居民,而第三部分投票的最少。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又表明,过了几个月,在第一部分居民中许多人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他们的政治态度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第二部分居民中,则很少有人发生政治态度的变化。

这表明,从短期来看,情感的宣传能产生比较快的效果;但从长远的效果看,理性的说服效果要更好。因为诉诸情感是外加的、暂时的,只能激起一时的热情,效果难以持久。而一旦人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从整体上考量,理性的宣传对事实和利弊的充分阐述,更容易使人从内心深处相信,并形成稳定的态度。

因此,一般来说,如果时间比较紧,比如在选举、紧急决议中,想立刻见效,就进行诉诸感情的宣传;但是,在事情并不紧急、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则可以进行理性的宣传。

比如一种新产品刚上市,如果做短期的煽情广告,也许很有效;

但是从长期来看,人们还是要根据它的使用效果如何,来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它。

心理智慧:

为了在短期内见效,可以采用富于情感色彩的方式;而为了形成比较稳固的态度,则需采用说理性的说服方式。或者在宣传的开头,先从感情上进行渲染,调动起听众的兴趣;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理性论证,使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