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20038500000020

第20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4)

在前几年的报纸上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是说现在的大学生写作表达能力比较差,写一些总结、报告、论文,总会有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顺的错误,并且这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说明一些大学生写作能力不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与他们小时候没有培养起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关。这种现象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随后陆续在大学的很多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来提高大学生们的写作水平。

这些升人大学的学生,其实早在以前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害怕写作文,写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花几个小时还不能完成,普遍感到无话可说。记一个人、记一件事,只写几句话就结束了。原因是什么呢?很明显,他们的脑子里没有素材,材料积累太少。没有进,哪有出呢?

假如平时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随时注意身边的事,然后记录下来。

这样日积月累,就有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库。写起作文来,就不愁没有材料,没有话说,只需信手拈来。要写好日记,就必须留意身边的事,作一个有心人。只要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写文章的速度快了,字数上去了,内容丰富了,质量提高了。从此,写作就不再是刀山火海,而变成了一次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20年来,我已经不止一千次地在经验交流会上建议老师、同学都来写日记了。为什么总这样建议?因为我自己和我的学生们从写日记中获得了多方面的益处。”魏老师认为日记虽然是由一篇篇各自独立的小文章组成,但它的作用却不可轻视。日记需要天天写,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练习写作、培养观察力及增强学习效果的、很有效的办法。

能够坚持写日记,自己即使有了烦闷,也可以用日记来宣泄,写在上面,又不会给别人带来不愉快。有时边向日记宣泄烦恼、苦闷.边增强自己的理智,宣泄完了,再看一遍,原来的怒气、闷气不知不觉之间没有了。这样可以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以便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在他的长篇巨著《人间喜剧》的后记里写道:这一幕幕“人间喜剧”都是富有生活味道的,它们是我无数个白天和黑夜行走于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笔录。据说,为完成这部世界文学史上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巴尔扎克几乎走访了整个塞纳河地区。他将每天听来的、看见的都写进日记里,最后形成了几大本极具价值的日记簿,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真实的素材。

日记是个积累素材的宝库,不仅指它的容量大,装满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更是指它对提高孩子写作等各方面学习能力是一件法宝。写日记既然有这么多的作用与好处,我们何不让孩子坚持记下去呢?

1.让孩子走出家门,深入生活

写日记必须有可写的内容,这些内容来自于家庭、社会,尤其是后者。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让孩子多接触外边的世界,了解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开阔眼界,增加见识。积累多了,就有话可写,日记内容也就充实、丰富了。同时,指导孩子多读一些书,扩大阅读面,可以为记日记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素材。

2.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有的孩子开始写日记时,兴趣很浓,感到很有意思,但时间一长就感到麻烦,特别是作业多、学习负担较重时,感到难以坚持下去。很想打退堂鼓。家长就应该教育批评并督促孩子按时完成。只要坚持下去必有好处。一旦坚持住了,便会产生心理惯性,若有一天没有写日记,就会感到还有一件什么事情没完成一样。

3.引导孩子,写出水平

要想真正提高写日记的水平,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家长要参与指导给予帮助,引导孩子,必须养成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和及时做好观察记录的习惯,必须养成对所见所闻冷静分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人云亦云,要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善于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能正确地分析和认识社会,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4.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这是家长对待孩子的日记最重要、最正确的态度。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如果家长不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尊重孩子的隐私,私下偷偷地翻看孩子的日记,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感,导致孩子对写日记失去兴趣,甚至可能不再写日记了。

教育孩子养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

我们都知道,做事没有计划是很难成功的,孩子的学习也一样,如果没有计划,那么便是一盘散沙。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学习的效果就不会理想,而有计划的学习却可以避免这一切学习上的弊病。正像建造楼房先要有图纸,打仗先要有部署一样,孩子要想有效地学习,就必须制订好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是说,做任何一件事如果事前有准备,就往往能成功,而没有准备则常常会失败。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说:“有些人每天早上预订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学习也是一样,有计划的人,不仅学习有条理、有顺序,而且有目标、有方向。这样当然效果会比没计划随意学要好得多。”

正在上学的王飞愁眉苦脸地说:“为什么我每天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可是作业还是做不完,而有的同学平时玩得挺疯,学习却不见落下?是不是我真的很笨?”是真的因为他笨吗?或者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太多根本做不完?

看看王飞一天的学习情况,我们便明白为什么了:

学校放学了,王飞背着满书包的书和习题回到了家。爸爸妈妈还未下班,他想起有很多作业没做,于是独自一人把作业都拿了出来。先写哪一门呢?他翻翻语文,看看数学,再瞧瞧英语,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决定要先做数学,但是刚开始不久,就碰到了一道难题,他想了一会儿,觉得毫无头绪,于是又打开了语文作业。没过一会儿,爸爸妈妈下班了,看见王飞一个人在写作业,非常高兴,夸了他两句便下厨房做饭去了。作业毕竟是枯燥乏味的,没过一会儿,王飞突然想起了放动画片的时间到了,昨天的剧情不知道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满心想把作业写完了再去看电视,但是书上的字仿佛一个个都变得不认识了似的。眼前仿佛晃过了动画片的情节。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折磨啦,王飞坐到了电视机前。

吃过晚饭,王飞又自觉地坐到书桌前,突然想起前些天看过一个手 工制作飞机模型的方案,很有意思,于是翻出了那本书,津津有味地看 起来。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爸爸妈妈过来催促王飞早点写完作业好 好休息。王飞看了看摊在桌上的只做了一半的作业,叹了一口气:“唉.时间怎么就不够写作业的?”

是王飞不用功吗?是王飞不自觉学习吗?是王飞笨吗?其实都不是。

问题在于王飞没有很好地规划时间,做事情不够专心,所以效率比较低。因此重要的是应该制订一份周密可行的学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去执行。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王飞制订了一份合理可行的学习计划,从此以后,王飞的这些“烦恼”统统解决了。不仅生活变得有条理起来。王飞的成绩也显著提高了。

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会有很多的益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减少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步人一个有条理的良性循环之中;能让孩子正确地知道所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主次轻重;能使孩子科学合理地分配各项学习内容所需的时间;能把时间尽可能多的用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上,减少时间的浪费;能培养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有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和锻炼他们的学习意志。

那么怎样帮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呢?

1.计划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在制订计划时,不仅要规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且要安排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身体和娱乐休息的时间,不能只有吃、学、睡,那样不仅太单调乏味,而且对学习计划的顺利完成将有百害而无一利。

2.分清主次,合理安排

孩子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所占的比重位置是不一样的,是有主次之分的。那些常规的学习内容,如各门功课的学习和其他课外活动,常见学习中的主科和副科,所占用的时间比例是不一样的,应充分看到这些差异,才能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

3.从实际出发,有个性特征,目标不能过多

做什么都要讲求实效,要量力而行,在订计划时,要让孩子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突出重点,照顾到自己的实际能力,目标任务不要订得太高,否则还不如不订。对那些孩子感到学起来吃力的学科,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而对不大困难的,则相对少用些时间。

4.要和老师的教学同步、协调

计划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因此要处处与老师的教学配合协调、同步,这样的计划才能在学习中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5.要张弛有度,留有余地

计划毕竟是一种设想,并不等于现实,在付诸实现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而影响计划的实现,因此要留有适度、灵活机动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

6.要留有适当的休息时阃

人的大脑活动是有一定限度的,用久了就会产生厌倦、疲劳,效率就会降低。如果在安排时间表时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那么学习时就会出现厌烦、注意力不集中和对学习内容的不满情绪,所以在安排时间时,应设计出相应的休息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脑力劳动的疲劳不同于体力劳动的疲惫,它主要是对工作厌倦和兴趣不足,而不是真的无法工作学习下去。所以,休息时间不必太长,变换一下活动方式、身体姿势,或到外面散散步、听听音乐、唱唱歌等都是很好的休息。

运用科学学习方法的习惯

指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最重要的不在于帮助孩子解一道题、写一篇文章,而在于引导孩子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孩子一旦掌握了适合自身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学习的成功和未来的成才。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2000年高考时,山东省蓬莱市某所中学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位平时学习十分勤奋、被老师和同学誉为“拼命三郎”的苏志恒同学以3分之差名落孙山,而另一位平时表现不那么刻苦,甚至有些贪玩的刘亚飞同学,却以超出录取分数线80多分的好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

这是为什么?“拼命三郎”为何榜上无名,而“贪玩小子”却跨进了名牌大学的校门?难道是命运在捉弄人?不是,这两位同学的任课老师一致指出,苏志恒同学虽然刻苦用功,但不注重掌握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死”学;而刘亚飞在学习各门功课时,很注意采用适合自身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平时的学习就显得很轻松,虽然没有苏志恒的“拼命”样子,但每次考试成绩都排在苏志恒之前,所以一举考入清华便是很自然的。

已于2000年考入北大光华学院的某省的一位高考文科状元深有体会地说:“勤奋不等于死读书,而是应该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灵活的学习方法。”这位同学很勤奋,但他更重视正确的学习方法。他爱玩,但更会学,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他都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不受干扰,讲究方法,提高效率,所以他成功了。

一天.小学生李积奇找到父亲,“爸爸,这道题怎么做?”

父亲一看,是道工程题:“有一条马路,甲队15天修完,乙队12天修完,现在甲队修了5天后由乙队修,问两队总共多少天修完?”

父亲按题意一步步写出了算式,每写一步,就说一句,积奇听后“嗯”了一声。等父亲写完算式,积奇高高兴兴地往本子上一抄,作业就完成了。可是,问题很快就发生了。积奇几天前问父亲的同类习题他又不会了。这是怎么回事?后来父亲才明白:对于一道题,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孩子并没有经过一个思考的过程,他接受的只是现成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印象不深,记不住,也不巩固。所以,应该设法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于是,父亲改变了辅导方式。比如算术题,积奇的父亲采用反问法,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回答。孩子光“嗯”一声不行,还要讲出道理来。问题则逐渐向结果靠近,直至最后孩子自己豁然开朗,明白了解法,并且能够自己列出算式。李积奇的父亲这么做,看起来为一道题好像费了不少时间,实际上很经济。它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使孩子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院“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学习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热情、勤奋、毅力和坚强的意志力,而且更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该项研究成果指出:学习水平与学习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20个因素中,学习方法居第三位!学习优秀生与后进生在学习方法方面的差异非常显著,即后者在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上明显落后于前者。此项研究成果还表明:

超常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之所以优于其他学生,主要是由于他们更善于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更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