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20038500000029

第29章 关注生活细节,在点滴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3)

1929年7月4日,美国国庆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一些被禁止燃放的烟火炮,其中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鞭炮,叫做鱼雷。一天下午,他走近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上了警车,去了警察局。警察尽管认识这个男孩和他的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烟火禁令.判定这个男孩要交14.5美元的罚金。

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让人感慨的是。这位父亲当时没说太多的话,回到家后,他跟儿子说:“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你必须对这件事负责任。到了16岁后,你要通过打工来还我的钱。”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显然,这件事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像里根的父亲那样,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的责任,看起来似乎有点儿“残酷”和不近人情,其实这才是父亲深沉的爱。一般来说,当孩子有了过失的时候,恰好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最有利时机。不论孩子有什么过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应该让他承担责任,而不是由父母大包大揽。

1.从培养家庭责任心入手

家庭责任心主要是指能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自愿承担家庭义务,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一个具有家庭责任心的儿童,不仅能在现时的家庭生活中扮演好家庭成员的角色,在未来的生活中也有能力组织好属于自己的家庭;他的一生不仅能享受到家庭生活的充实、快乐,同时,也能创造出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

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名成员,既应该享受其权利,当然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

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一旦走上社会。就很难有社会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的根源在于家长是否具有家庭责任感,还在于家长是否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如果你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或母亲,怎能对孩子进行责任心的教育呢?父亲与朋友玩麻将通宵达旦.不顾及对家人的干扰;母亲忙于在外应酬,家里一团糟,父母又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去埋怨孩子不愿回家呢?

在一个专制的大人王国里,也难以培养出有家庭责任感的孩子。因为家长对孩子控制得太死,管制得太多,使孩子没有机会就某件事做出负责的行为,孩子做事只是服从,听命于大人的意见,而我们强调的责任感并不是指你的孩子按照你告诉他的方式去行事。而是他能主动发现并自主地做出反应。

只有民主的家庭,才是家庭责任感生长的最佳环境。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和孩子相互独立,并非各行其是,漠不关心,而是彼此尊重又相互关照,孩子受到重视,家长具有威信。在讨论家庭中的责任与分工之前,父母应该想一下自己是否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自己惯用的教育态度和方式是否有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在抱怨自己的孩子缺乏责任感之前。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孩子的榜样。然后就有可能从抱怨孩子,转而反思自己。要想改变孩子,也应从改变自己开始。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创造或抓住机会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关键是父母必须赋予孩子一定的责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空洞的说教是不能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通过赋予孩子责任,或感受他们行为的不良后果,才能让孩子具有责任感,增强责任心。

2.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

许多父母可能觉得,孩子只要管好自己的学习,不用去理会家里的大事小事,这些事都不用孩子操心。父母把孩子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孩子不知道在家里要承担责任,却只知道理直气壮地争取权利.这与父母只知道重视孩子学习,不知道重视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有关。

有一位妈妈说:“我的孩子都5岁多了,让他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总不能认真做完,不是虎头蛇尾,就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尤其是当外面稍有动静,他就会立即放下手中的事情。平时玩的玩具、看的故事书丢了就让父母找,自己却心安理得地把责任推掉了,真拿他没办法。”其实,孩子缺乏责任心,与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孩子从来不洗衣服、不刷碗,玩过的玩具随手乱放.洗脚水要让妈妈打好,上学时书包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难怪孩子们只知索取不懂得付出,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了!

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我负责,去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一些责任。如6岁以上的孩子,要求他收拾房子,自己叠被子,整理、修补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收拾整齐自己用过的物品和玩具;对学弹琴、绘画的孩子,父母要让孩子自己收拾琴谱、绘画工具等,养成独自保管、整理用品的、认真负责的习惯。

对孩子来说,自我负责是既具体又容易接受和做到的。一个孩子能学会自我负责,那他就一定会培养出责任心来。

3.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孩子经常不清楚有些事情做得不好会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

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可以适当地给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让孩子受到后果的惩罚,他以后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不敢马马虎虎、草率行事。曾有一则报道:美国一个小学生因破坏性行为受到停乘校车一星期的处罚,孩子只好每天起早步行上学。孩子的母亲虽然觉得孩子辛苦.但也绝不用家里的汽车送他去上学,因为这位母亲懂得:“孩子就应该对他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这事发生在我们国家的小学生身上,很可能演变为两个结果.一是家长出面与学校交涉,要求学校宽大处理:二是家长自己开车送孩子上学。在这里就折射出两个国家两种不同的教育观。

当然我们提倡美国母亲的教育观,因为它能使孩子认识到,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觉遵守规则、积极自律的观念和习惯。而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却是对孩子的溺爱,结果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责任心。

陈先生很会教育孩子,一次他的女儿忘记带作业本,打电话回来让爸爸给她送去。陈先生虽然心疼女儿,但他决意要让女儿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就跟女儿说。“没带作业本是你自己犯的错,自己要承担后果。”

女儿下午回来时垂头丧气,陈先生知道老师批评她了。这时陈先生对女儿说:“挨了批评谁都会不高兴,但这对你今后有好处。爸爸教你一个方法,保证你以后再不会因为这种事被老师处罚了。”

女儿的表情立刻转阴为晴:“爸爸,快告诉我,是什么办法?”

于是陈先生就跟女儿说:“只要你每天睡觉前,对着记事本把明天要上的课本放进书包,然后在记事本上打勾;把作业本放到书包里,然后在记事本上把要完成的作业和写好的作业本打勾,看着你记事本上要做的事情统统都打勾了,说明你要做的都完成了,这样就不会发生忘记带东西的事情了。”

女儿自从采纳了爸爸的建议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忘记带作业本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