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20038500000036

第36章 提升品位,培养孩子热爱艺术的习惯(2)

为孩子选择才艺班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学龄前就让孩子去上才艺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有些家长希望让孩子多方尝试,接受不同的艺术熏陶和训练。有些家长则已经为孩子选好了一条理想的发展道路。其实,不论出于什么目的,都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去选择。还要对才艺班进行仔细评估和慎重挑选,这才是关键。

1.为孩子送择才艺班的标准

从孩子的自身状况来考虑,选择才艺班的基本要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二是孩子的才艺基础。

(1)根据年龄来选择

根据孩子的年龄来选择才艺班,是因为很多才艺都有年龄界定。比如学习珠心算、数学类或围棋等,最好在中班以上,也就是到4~5岁再学习。如果是钢琴,最好等孩子5岁以后再开始,因为钢琴课程需要孩子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否则认琴谱会有困难。而且孩子的手掌不够大, 也很难弹出完美的音符。而5岁以上的孩子则比较适合,因为其手指部分的小肌肉发展较为成熟,也能比较有力地敲击琴键。

当然,如果家长选择的是与肢体动作相关的才艺课程,如画画、舞蹈、游泳等,只要搭配好专业的护具或设施,就可以在学龄前让孩子随意参加,基本不用担心年龄的限制。因为这些活动着重于训练大小肌肉的协调性,而且学习内容也可由抽象到具体逐渐延伸,一般不存在太大的学习难题。

另外,语言也是没有年龄界定的才艺之一。2~6岁是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最好不要给孩子选择全英语教学的才艺班,除非你将来有移民的打算。虽然英文很重要,但是不能因此而忽略了中文的发展。在语言发展的黄金期,无论学几种语言都没关系,但最好是打好中文的基础后再向外文发展。

(2)根据基础来选择

家长在帮孩子选择才艺班的时候,除了年龄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一定要充分考虑到,那就是孩子是否已经先具备了该才艺所需要的基础常识。如目前数学才艺班很多,虽然才艺老师教导的方式与应用的理念不尽相同,但孩子最起码应该具备数名、数量等相关的基本常识。如果孩子连数的概念都不懂,那么上这样的才艺班就没什么意思。除了会让孩子感受到挫折感之外,还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在解决了选择才艺班的两大基本要素之后,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实际问题。

①多方询问。如果身边的邻居、朋友等有帮孩子选才艺班的经验.那么家长可以多多询问。毕竟每位家长不一定都有过类似的经验,此时他人的建议可作为重要的参考。

②教学示范。如果有几家性质相同的才艺班,那又该如何选择呢?

可利用孩子上课的时候去亲身体验一下,看看老师的教学内容或方式。

考虑一下是否合适。

③资质审查。合格的才艺班都会有正规的办学证明,教师也都有相关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

④团体人数。如果孩子对某项才艺有专业发展的考虑,那么选择单一式教学比较理想。否则的话,还是群体式教学的效果更好。在团体学习中,孩子能较好地发展自我约束的行为,对其日后的人际互动会有所帮助。一般来说,每个班的人数最好能控制在15~20人之间。

2.走出“才艺班”的误区

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大多数父母都会给孩子报这个那个的兴趣班,希望借此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确实,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开始学些东西有好处,但望子成龙的心态有时又让父母不免走入某些误区。

(1)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只看重结果.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孩子是否能坚持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孩子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计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2)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本来上一星期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会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而且以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以后他可能埘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3)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如有一位家长,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父母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标吧!

(4)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有助于孩子们培养高尚情操,愉悦精神,美化心灵和启迪智慧,将会使他们在人生之路上获得更多的幸福,达到更高的境界。孩子们将通过审美的新角度、新视野,去发现自己、开垦自己、超越自己,同时去发现生活、开垦生活、创造生活。

1.提高孩子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包括认识美、评价美、感觉美、鉴赏美、享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等意识和能力。这些都可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加以培养,一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阶段来进行:

(1)输入各种美的信息

家长可以简单传授一些审美的知识、理论和自己审美、欣赏美的经验等,再在这些知识的指导下,引导孩子接触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初步培养认识美的能力,使他能对各种美的信息表示关注。

(2)进入审美状态

孩子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听一首乐曲,接触一些美的行为。在这样的审美过程中一方面体验着审美的愉悦感,培养感受美的能力;一方面享受着美好事物和自己的想象、情感和理解和谐融合,培养了鉴赏美的能力。

(3)升华为审美意识

经常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审美状态反复出现,长期耳濡经常以审美的角度去看、去听、去想,审美状态反复出现,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在自己的审美经验中就会留下深深的印迹,不断提高评价美的能力,而后向高层次升华,追求更为丰富、高雅的审美对象并激发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

(4)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也就是指审美素养的全面提高,表现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全面增强这两方面。

审美能力包括审美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其中,审美鉴赏能力形成的前提是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把握正确的审美标准、具有高度的审美修养。

创造美的能力是指“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能力。

(5)提高全面素质,形成完善人格

提高智能素质、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和身体素质,是美育的延伸阶段,也是完美人格塑造的最后阶段。

2.让宝宝有一双审美的眼睛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我们不想让孩子成为“美盲”,那么仅仅带他们到自然环境中去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培养他们热爱自然和注意知识的陶冶。

怎样使孩子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呢?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事物进行联想。培养孩子认识自然美的能力,要从他们思维的特点出发,从一花一木,一山一水人手,采取由表及里、由浅人深的方法引导。

(1)让孩子认识自然界外部的特征美

拿颜色美来说,自然界中可谓是五光十色。红玫瑰、黄菊花、粉杜鹃、白水仙、争奇斗妍,媚态百生。不同种类的动物也以特有的色彩装扮自己,金龟子金光闪烁,红蜻蜓通透鲜红,大熊猫黑白分明,孔雀开屏更是灿烂夺目。节假日带孩子到公园或郊外,能以自然界提供的天然色彩为教材,给孩子讲解颜色的种类特点,相互的关系,以及各种颜色构成的自然画而能给孩子以美的享受,提高孩子感受自然美的能力。自然界形态美也极其丰富:巍峨的山峰,挺拔的青松,给人以不同的造型美:奔腾的江河,咆哮的大海,以锐不可当的力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美……面对自然界各处独具一格的形态美,引导得法,孩子必将从中吸取美的养料。

相传,初唐杰出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过一首《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家鹅嬉戏水面,本来很平常,而七岁的骆宾王,却能用简练、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对自然美深刻的观察、感受和表达能力,无疑是与他自幼熟诗文和平日熏陶分不开的。这说明,要使儿童真正学会欣赏自然、提高审美能力,在身临其境获得丰富感性认识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知识传授,使他们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2)运用知识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可从多方面人手,如建筑美的欣赏,建筑艺术历来被称作“凝固的音乐”。那些造型精巧、风格多样的古今中外建筑,以其巧夺天工而被世人赞叹,我国是建筑艺术驰名世界的国家,在辽阔的国土上,有数不胜数的宫殿、寺院、石碑、桥、塔、亭、台、楼、阁、轩、廊,像明珠一样灿烂夺目。平时,家长只要有机会就可进行审美教育,在观赏时,先让孩子看到建筑物的全貌,讲解建筑物的布局、功能、结构、色彩、造型上的特点,使孩子真正感受到古代建筑宏伟、气势的美。有的古代建筑和风景胜地还有动人的神话传说,让孩子了解这些故事和传说,既可增长知识,又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使审美更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家长应积极创造条件.用知识启迪孩子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全面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让孩子至少学习一门才艺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尤其是现在家家都是独生子女的背景下,更是如此。为了让孩子将来有一个好的前途,我们都会选择让孩子学习一些才艺,把孩子送去上才艺班,学钢琴、学舞蹈等。通过这种才艺训练可以让孩子全面发展,让孩子未来的生活更加充满情趣,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对于尚没有选择能力的孩子来说,可以学习一些什么样的才艺呢?

1.孩子学习各种才艺的最佳适龄期

(1)小提琴

小提琴演奏是单手拿琴站立演奏,自己要想演奏好音乐,对手及指头尚小力量不够的3~4岁幼儿来说,过于勉强。因此,建议学习小提琴的年纪为5~6岁较适当。

(2)戏剧

戏剧表演需要动用身体所有的器官、机能来表现,从发声、发音练习到音乐、古典、芭蕾等,都要有所涉猎,因此,可以让孩子从3岁开始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训练。

(3)书法

书法是一种技巧性很高的艺术,字要写得漂亮且具有艺术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按照学习规律,一步一步练习,循序渐进,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掌握书法的要旨。学习书法,年龄不宜太小,学龄儿童从三年级开始学习书法,较为适当。因为这个年龄已适应学校生活,对文字的理解也较深。在学习过程中,应先根据孩子所认识的简单字,执笔写字,学习要由易到难,初学要先学“描红”,学习基本知识,宜选择收笔明显平衡的柳体、颜体等,孩子学习正楷入门与否,要看其离开字帖后能否写得像所临摹的字体,当楷书学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开始学习行书、隶书及草书。在指导孩子学习书法时,要注意孩子的姿势,习惯和态度,练习时间不宜太长,多带孩子参观书法展览、有碑刻的名胜古迹等。孩子取得进步,要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