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20038500000037

第37章 提升品位,培养孩子热爱艺术的习惯(3)

(4)钢琴

在音乐世界里,声音是有感情和生命的,太小的孩子是不宜学钢琴的,因为要学习钢琴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能力,这其中包括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码能认识简单的五线谱,也包括一定的听力分化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如区分音乐的高音、音色、单调等,还包括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指的力度和手发育的大小等。

因此,一般的儿童学习钢琴在2~3岁时,效果无法期待,6~10岁开始学,想成为钢琴家又慢了点,在3—5岁时最好让孩子先听好的音乐,欣赏好的音乐,一般5岁开始接受钢琴等乐器的技术指导比较适宜。

(5)围棋、象棋

围棋和象棋的开始适龄期是3~4岁,只要孩子能区分棋子的黑和白,上的文字可以了解即可。这两种棋都有很难的专业术语,如果要充分了解,一般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6)绘画

孩子1岁左右就会“涂鸦”,2~3岁开始对形状、颜色产生兴趣,并且这个时期孩子的思维还没有受到一些不必要的约束,最适宜学习绘画。

(7)体操

根据幼儿发育,1岁幼儿跟着节奏会手舞足蹈,摇动身体,2岁幼儿已经可以抓住东西,3岁幼儿可以跑到目的地,4岁幼儿会单脚跳、翻跟斗.两脚交互轻跳。体操是越早开始越有完成高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体操从3岁开始较为适当。

(8)游泳

游泳训练班一般有各年龄都能学习的课程,如0—2岁的婴儿游泳班、3岁幼儿、学童、高级等游泳班,因此,想要让孩子学游泳或孩子自己想要学游泳时,就是游泳的开始适龄期。

(9)溜冰

专家和教练一致认为:越早学越好,一些活跃的选手大约是在4岁到小学入学前后开始学溜冰的,4~6岁是溜冰的开始适龄期。早一点开始学,就像讲母语一样,可以在自由、无意识之中,掌握溜冰的窍门。

(10)乒乓球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打乒乓球得看孩子本身的兴趣与对球的把握能力,一般3岁左右的孩子就能掌握发球、接球的动作,此时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11)芭蕾、现代舞

一般孩子在2岁半到3岁左右就能按照节奏踩出步伐,这个年龄段可以让孩子试着跟着节奏踩出步伐,习惯团体活动,培养正确的音感,其他难度比较大的动作可过两年再练。

2,教孩子学习才艺应注意的事项

(1)不要盲目跟潮流

3~4岁的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热切的表现欲让他们热爱唱歌、跳舞、画画、体育运动。不过,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每个孩子喜爱的活动会不相同,也许你们家的孩子喜欢舞刀弄枪,而邻家的孩子则常常安静地坐在钢琴前弹奏。因此,为孩子选择兴趣才艺班时,不能看现在社会上流行学什么就为孩子选什么,而应考虑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或属什么类型等因素来选择。

(2)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确定让孩子学一门才艺时,可以先随意带他去参观一些才艺班、兴趣班的活动,或者带宝贝去正在学各种才艺的小伙伴家参观,看别人表演,或者欣赏他们的才艺作品,一边看一边讲解给孩子听,让他对那些才艺有个感性的认识。如果可能,也可以让他去试一试,看看他的兴趣如何。

最好多参观一些不同类型的才艺班的活动,以便比较真实地了解宝贝对各种才艺活动的喜好程度。当孩子确实对这门才艺表现出特别的兴趣的时候,可以考虑给他报班或者找老师。

(3)给孩子更多成就感

为孩子确定要学的才艺后,爸爸妈妈不要掉以轻心,仍然要时刻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因为这个年龄本来就容易出现三分钟热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挫折和不快都有可能打击其学习积极性,所以当发现孩子不感兴趣的时候,要适当地给孩子鼓励,如将孩子的学习成果展示给亲朋好友或者同龄的小伙伴,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以继续维持学习的兴致。

(4)和孩子一起学习

如果父母能跟孩子一起学习,甚至在某些时候向孩子讨教,他对才艺学习就会产生更多的兴趣,更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过程。不过和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当自己是个学生,而不是孩子的指导者,否则会增大你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

(5)不要贪多求全

一些父母盲目认为学总比不学好,多学总比少学好,因此,今天让孩子学这个,明天让孩子学那个,结果搞得孩子不堪重负。即便孩子本来对某项才艺非常喜爱,也会在这样的重压下丧失兴趣。

艺术修养——音乐篇

孩子是爱美的,也喜欢优美的旋律。音乐特别能吸引孩子.因为孩子的听觉灵敏,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能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成长的欢乐。年轻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这不但能开发智慧,而且还能陶冶品德和性格。

1.如何进行早期的音乐教育

首先是多听。电台有专为孩子播放的音乐节目,舒展的乐曲,雄壮的歌声,充实了孩子的听觉,丰富了孩子的乐感。培养孩子欣赏音乐.要注意环境不要嘈杂,音响不要刺耳,作品要短小,节奏鲜明,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并注意坚持听完一曲,留下完整的感觉。

其次,用童声唱歌,也就是使用儿童的自然声唱歌。唱歌是音乐表现中最易理解、最易接受和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形式。孩子是最喜欢唱歌的,顺口的曲调几遍就能学会。每当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一首新歌时.总要一遍又一遍唱给父母亲听,这时,家长不管他唱得水平如何.都应该表示赞赏,切不可讥笑,使孩子产生自卑情绪,特别是对唱得不那么好的孩子。

孩子开始学唱歌时,父母要注意培养他自然声唱歌,切忌学港台流行的“拿腔拿调”的唱,这对训练孩子的唱歌技巧是十分不利的。正确的唱歌技巧,首先要有正确的唱歌姿势,即自然地站着或坐着唱。唱歌的姿势不正确,往往会直着嗓子喊,声音极不悦耳。有时做父母的也许会发现,孩子高兴时,声音洪亮,歌也唱得好,反之则差。因此,在教孩子唱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良好情绪,不要勉强,当然在几个小朋友合唱时.你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唱得特别响或者特别“尖”,做父母的应在唱完后及时告诉她,合唱时要注意协调,歌声齐整才好听。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提醒孩子说话要轻,不要大叫大嚷,养成不好的喊叫习惯,注意保护嗓子,你的孩子若嗓音太轻,唱歌像说话,也可以用游戏的办法加以训练和纠正,如模仿公鸡啼,船笛叫等慢慢提高音量,多参加合唱,也能带动嗓音的提高。如果父母不喜欢唱歌,也别忽略孩子接受音乐熏陶的机会。让音乐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有音乐天赋,那么就可以重点培养,当然,从打基础的角度说,首先要提高他的欣赏水准。家长可以自己也可以请专职音乐教师加以指导。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强调:持之以恒地发挥孩子在声乐方面的能力,孩子其他方面的才能也将得到充分发挥。的确,音乐教育不仅对培养孩子的情操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开发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

2.发现孩子的音乐天赋

每个孩子生来都有表达自己感受、思想的愿望。唱歌、跳舞则是孩子用来表达愉快心情的常用方式。正常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兴高采烈的,因此,他们都喜欢音乐、舞蹈。

孩子在音乐方面较早地显露出才能的也比较多,有的还很早就成名成家了。世界上很多少年钢琴家、少年小提琴家就是在孩子时期显露了音乐才能后,经过家庭严格训练而成才的。这里说一说举世闻名的大作曲家莫扎特的幼年故事。

被称为“18世纪的奇迹”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出生于音乐之家,他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获得了非凡的音乐才能,对音乐产生了无比的兴趣。默扎特3岁就能用钢琴弹出他姐姐所弹奏乐曲中的片断,5岁就自己学着谱曲。

有一天,父亲为剧院院长的女儿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叫莫扎特给送去。不曾想,路上一阵大风吹散了乐谱。莫扎特一面哭,一面追赶飞得七零八落的乐谱,但抓到手的已经残缺不全了。为了应付差事,莫扎特 只好跑到小伙伴家里,沉思片刻,自己在纸上写了起来,写完就匆匆送去了。

第二天,院长带着女儿登门拜谢,说:“你的舞曲太妙了!”并让女儿把舞曲弹了一遍。莫扎特的父亲一听,呆了:“这,这不是我作的舞曲!不是!”小莫扎特只得把经过说了一遍。父亲把孩子搂在怀里,高兴地说:

“真没想到你竟能写出这么好的舞曲,我的好儿子。”

莫扎特6岁时,随父亲到维也纳演出,立即轰动了当时在欧洲占有重要地位的维也纳艺术界。莫扎特后来被誉为“世界第一流作曲家”:

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爱好,首先要有一个和睦、愉快、轻松、活泼的家庭气氛,当然还必须有音乐。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自己学起了音乐,有的父母宁可不置买急需的家电,也要给孩子买一架钢琴,为孩子创造音乐的环境和条件,使孩子从小接触音乐,诱发他对音乐的兴趣。这样的孩子必然在音乐上会显露出比未接触音乐的孩子们不同的才华。

不过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是一个方面,孩子是否有超常的音乐天赋是另一个方面。只有天赋超常的孩子,我们才有必要为培养他成为音乐家而努力。那么怎样发现孩子的音乐天赋呢?

一般来说,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有如下行为特征:

①在选择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时,喜好选择音乐。

②能准确地定音,能很容易地记住一个曲调,还能顺利、正确地唱出或奏出这个曲调。

③较早的开始抚玩乐器。

④能很快的学会识谱。

⑤能自己发明简单的小乐器。

⑥能自己创造出曲调。

具有上述六个方面行为特征的孩子,表明具有较优秀的音乐素质和潜力。父母应该善于引导孩子向音乐方面发展,使之长大后能够在作曲、演奏、演唱、音乐鉴赏等学科领域有所成就。

3.要讲究音乐才能的训练方法

许多家庭省吃俭用为孩子买钢琴,这当然是件好事,但也有许多父母为了逼着孩子弹琴与孩子的关系闹得很别扭,甚至弄得孩子害怕弹琴,这就适得其反了。那么,孩子的音乐教育应该注意什么呢?

(1)必须将专门训练融于全面教育之中

一般家庭孩子学习音乐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音乐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美感、熏陶心灵。所以,父母不要从一开始就一心想让孩子成为音乐家。即便是的确有音乐才能的孩子,也只有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加强专门训练,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例如,一位日本钢琴家自幼接受专门训练,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教育。他刚10岁就被称为“天才的钢琴家”,因而小学没读完就由母亲陪着住进了外国的音乐学院,但他在儿童会演中名次却不理想。专家对他的评语是:在精通乐谱和演奏技术上名列前茅,但没有演奏风韵。这个孩子应该多进行孩子式的游戏,应该过与其年龄相称的孩子式的生活。

(2)必须精心维护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孩子对音乐有自发的兴趣,如果成人对孩子强制影响太多,孩子会对音乐产生反感。孩子学弹琴,更多的是把它当作一种游戏。强迫性地长时间玩一种游戏,就连成人也会乏味。因而,维护孩子的音乐兴趣是很重要的,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①要自然、和谐地安排音乐环境。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如吃饭时、游戏中、睡觉前)接触音乐,父母切忌命令孩子一本正经地“欣赏”音乐。播放音量要适中,音量过大易生烦躁。播放音乐或练习演奏也不能太多、太久。如果孩子处在时时刻刻都是音乐的环境中,很可能会使他对音乐麻木不仁,失去兴趣。

②对孩子练习演奏的时间安排要合理。对孩子的训练要根据孩子的精力、课业负担、情绪状态作灵活安排,给以适当的要求,不一定每天固定时间布置非完成不可的任务。尤其是刚开始练习的孩子,不应一下子规定太多的任务,要给予鼓励,让孩子体会练习中的乐趣,逐步养成习惯,一点点地进步,才能持之以恒地练下去。

③在欣赏音乐或练习弹奏前后,可把有关乐曲的生动故事和感人之处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谈谈听完音乐或练习之后的感受。应把音乐的训练作为父母与孩子的共同游戏,而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任务。

④为孩子选择乐曲,应以经典名作和明快健康的音乐为好。

艺术修养——美术篇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由于美术作品色彩协调,线条清晰,形象生动,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视觉,又能够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艺术想象力。

孩子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画笔涂画出花花绿绿的图案来,实际上是对美的创造。一些简单的绘画、泥工、手工、纸工、制作玩具等和美术有关的技能,可以培养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美术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