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
20038500000038

第38章 提升品位,培养孩子热爱艺术的习惯(4)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在小时候有一定的绘画才能,将来长大了就很可能成为画家。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小画家和大画家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量的事实证明幼儿时期画得相当出色的孩子,长大后真正成为美术工作者的为数并不多。但是,许多医生、科学家、设计师和画家的成才之路却常与儿时爱画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幼儿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时期通过美术活动培养这种素质是非常有利的,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不管孩子是否有美术天才,也不管孩子长大后当不当画家,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的绘画才能,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能力.无论对孩子的今天还是明天都有好处。

聪聪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喜欢画画,入幼儿园前就爱用彩色粉笔在地上涂鸦,入幼儿园后画画的兴趣更强烈了。爸爸专门给他购买了彩色画笔,用废纸订了一些小本本,有的时候一晚上他就能画上一小本。

爸爸妈妈只教了聪聪握笔的姿势和认识红、黄、绿、蓝等颜色,至于画什么他们从来不限定框框。

聪聪的画可以说是随心所欲、十分夸张:飞机千奇百怪;汽车、枪炮是最新“研制”的;人和动物的某些特征相互“移植”,有时头比肚子大.美其名日“未来人”,有的后脑勺多长了一只眼,说是“外星人”:小鸡跟在妈妈身边不是在走路,而是张开翅膀像鸟儿一样飞翔。他还画过一张有关月亮的画,月亮上盖起高楼大厦,与地球架起了索道。问他架索道干什么?他说准备以后到月球上去住;问他想爸爸、妈妈怎么办?他说利用人工索道来接爸爸、妈妈;问他在那里吃什么,他说那里养着狼和老虎,可以吃狼肉和虎肉。他的画和话道出了儿童天真的本性。

聪聪画画的时候非常专注,旁若无人,仿佛完全置身于画的意境之中。画枪炮时嘴里就发出“嗒嗒嗒”、“轰轰轰”的枪炮声;画飞机时学飞机起飞的“轰轰”声;画战斗场面时还不住地喊着“冲呀”、“杀呀”,好像他就是画里的某个人。这种天真的行为,让人觉得很好笑,但是如果用心体味,融进他的那种气氛之中,便会被深深感染。孩子的圣洁、纯真的心境所产生的美妙感觉,难以用言语表达。

现在各种少儿美术培训班乃至幼儿园、小学的图画课,大部分从临摹人手,强调以“教师为主导”,限制了孩子想象力的发展。那种单纯把绘画技术、技巧作为美术启蒙教育重点的做法是脱离孩子生活实际的,也是违背儿童心智发展规律的。记得有份材料介绍,美国的孩子画太阳可以画红的、白的、黄的,而中国的孩子画太阳只能是红的,这充分说明了限制儿童想象力造成的弊端。

有一件事令人难忘:乐乐上幼儿园时,在一次绘画课上,老师让画一只大公鸡,而且老师还画了“样板”。但是,乐乐却画了一座大楼,然后在大楼的最高层画了一只大公鸡。大公鸡将头伸向窗外引吭高歌,楼顶上有扩音喇叭,楼内有电视机、录音机,楼下还有绿绿的树木和一群正在散步的鸡娃娃。虽然画得不甚美观,但应该说这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这幅画出自一位不满6岁的孩子之手已非易事,但因为没按要求去画,老师只给了个“及格”的成绩,乐乐委屈得直哭。放学之后,乐乐又哭着把画拿给爸爸看,爸爸没有责怪他,而对他的想象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用红笔给他打上了鲜红的“优”,然后把这幅画裁下来,贴在乐乐的床头上,乐乐破涕为笑,他认为爸爸的评判是最公平的。

儿童的绘画是儿童本身的一种情感宣泄,体现了他们天真的童心、童趣.其中也折射着智慧的萌芽、性格的动向,他们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情感的宣泄,所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我行我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任何负担。如果把他们这种本性加以限制,让他们按照既定的意图画这画那,他们会感到不知所措,感到画画很难,有压力,慢慢地就会失去兴趣。在指导孩子画画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①从孩子的兴趣人手。孩子们都喜欢玩,都喜欢新鲜的东西,所以开头几次活动应该尽量多提供一些绘画工具,油画棒、毛笔、彩色水笔、水粉颜料、胶水、毛条、手工纸、铅画纸、卡纸、白报纸、彩色卡纸、旧报纸、广告纸等,和孩子一起玩绘画游戏、手工游戏,吸引孩子动手参与.渐渐地适应活动,乐于活动,期待活动的开始。

②给孩子积极的肯定,鼓励孩子大胆作画,多为孩子的进步加油鼓劲,多表扬多赞赏,给孩子多一点的自信。

③在指导孩子画画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多给予引导、少示范,不能让孩子比着已有的画“照抄”。可以先画给孩子们看,然后将示范画收掉.鼓励他们自己画,画得不一样也很好。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田野,去爬山,去看海,去动物园,让孩子随身带着画笔,在观察浪花、树木、建筑物、旷野、天空以及天上飞翔的小鸟、动物园里的野兽,产生创作的欲望时.马上画上几幅。这样做,比让孩子呆在家里画画效果好得多。

④注重和孩子交流讨论,帮助孩子丰富画面的内容。可以从主题交流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物,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

画画的同时也要多交流,当孩子画不下去的时候,进行一些引导性的交谈,鼓励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自己来丰富画面。

⑤尊重孩子。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喜好色,即使明知不好看也不妨让他尝试一下,然后再比较给他看,这样做远比你说教的效果好。画画过程中不干涉孩子运用图形和颜色,让孩子做画画的主人,让孩子体验画画的乐趣,并进一步得到提高。在孩子间不做无谓的个体比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儿童绘画有一个过程和规律,画面是与他的心理发展和绘画能力相符合的,儿童学画画会表现儿童的感受和天性,具有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想象。有的家长不理解这些,对儿童的画过分挑剔,不给予尊重。

常听说:“这孩子尽胡画,哪有把人画得比房子还高的?这画的是什么呀?难看死了!”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儿童画,要孩子照大人的想象画,画不好就命令:“擦了再画!”这样做会使孩子对画画产生畏缩和厌烦情绪,这种教育方法往往会扼杀孩子的想象力,限制他的自由想象空间而使其失去绘画兴趣。作为父母应经常鼓励孩子,任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是促进孩子成才的一个秘诀。

艺术修养——舞蹈篇

舞蹈艺术是儿童美育的手段之一,舞蹈给孩子的生活带来许多快乐。舞蹈要求动作优美,富有表情和节奏感,一般与音乐相结合,给人以强烈而直观的美的感受,可以培养孩子对形体美的认识和韵律感。家长可带孩子看歌舞晚会,指导孩子看电视舞蹈节目,丰富孩子的舞蹈知识.如有可能,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要求参加社会举办的儿童舞蹈班和课外艺术团体。

1.重视舞蹈在幼教中的作用

幼儿时期正是他们身体成长、智力形成、习惯养成、陶冶情操的重要时期,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所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它们都是属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范畴。在现代社会的艺术生活中,音乐与舞蹈各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然而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是不能分割的。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

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学习音乐的起点,不是钢琴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孩子身体运动的机能,陶冶孩子的性格和品德,而且还可以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及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