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万科真相
20045400000047

第47章 天堂或地狱——万科的“风暴年”(4)

而美国的炒房者们,终于忧心忡忡起来,他们开始意识到,“只求少赔钱,拿回现款”也就阿弥陀佛了。

根据财富效应,房价走低就预示着一部分人的财富缩水,而财富缩水必然会压缩消费,进而导致美国经济降温,直至恶性循环。

直到此时,美国经济决策层中依然有人认为,虽然美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但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大的负面冲击,受影响的主要是股票市场的房地产相关板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国际上一些经济学家的警告:美国经济放缓的程度可能已经超过美经济决策部门的预期。

不管是从房屋销售额、新房起建数量、还是已建好的房屋数量来看,2005年年底到2006年年初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顶峰时期。所以,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实际上从2006年中期就已经开始了。主要表现在:一是房屋价格的持续下跌;二是美联储不断调高利率,导致贷款人的还款压力迅速增大,违约还款现象开始增多。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2006年8月15日发表的报告显示,当年第二季度,美国旧房销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7%,降温区域涉及美国大多数州。而美国西部地区旧房销量的降幅更是达到了14.7%。这份报告同时显示,此前房地产市场最火热的地区,降温幅度也最明显,如亚利桑那州第二季度的旧房销量下降了26.9%。

房地产的这种影响迅速传导给了美国经济层面。同一时期,受房地产市场降温、持续提息效应以及高油价的影响,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明显放缓。据美国商务部当时公布的数据,当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急剧下降至2.5%,远低于第一季度5.6%的增幅。这种变化本应给予高度重视,但美国经济决策部门的反应不知是疏忽还是有其他故意,表现出来的是明显消极,直至整个房地产市场开始呈现出明显的拐点特征。

随后的美国房地产市场,各种数据都显示出了自197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市场拐点终于出现。这导致美国经济总体走向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再加上美国进行的耗资巨大且无法脱身的伊、阿战争,投资人对经济前景的信心受到明显挫伤。这又进一步抑制了公众对大宗物品消费的开支。

同时,考虑到美国本已存在的诸如“双赤字”、美元贬值等众多的经济社会问题,当时就已有部分经济学家对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发出了严厉警告。

但美国决策层表现出来的,依然是不为所动。

此时,市场的逆向选择发挥作用,风险谨慎者开始选择退出市场。因房地产市场拐点引发的证券化产品风险,终于跳了出来。

有一份统计显示,1995年美国市场CDO发行余额为12亿美元;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字升至2895亿美元,10年间陡增了240多倍。这种状况正在预示前文所说的“住房贷款被随意证券化所导致的风险逐渐加重”的危险结果,而首当其冲的就是次级房贷公司。

于是,资本的逐利性使得美国在较短时期内就有20多家业内大公司停止了发放新贷款,并连带多家公司股票下跌。这其中就包括众多金融企业。

受此影响,美国一些贷款类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很快恶化,贷款拖欠或违约的比率快速增加。随后,便有数十家贷款机构开始申请破产保护。这其中就有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商——新世纪金融集团。

2007年4月初,在多家财务公司迫使其回购数十亿美元的呆坏账之后,雇员超过7000人的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商新世纪金融集团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此轮房地产滑坡大潮中破产的最大按揭贷款公司。同日,美国另一家独立房贷公司People’s Choice也向法庭申请了破产保护。

如此等等……

美联储终于做出了反应,于2007年8月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资本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暂时性的高位维持。这种状况暂时迷惑了投资者和美联储。只是,市场无形之手终究要受资本天性的支配。一年之后的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出现了暴跌,导致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试图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

遗憾的是,美国政府此时的决心已无力回天了!

当乌云已经压顶,风雨还会远吗?

被打开的“潘多拉盒子”

金融投机家索罗斯曾毫不吝啬地把CDS市场称作“随时可能掉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可见这位毁誉参半的金融狂人也着实有他那令人可爱的一面。尽管这种可爱显得不伦不类。

众所周知,市场的本性就是见好就上。就像其他的金融创新产品一样,CDS的发明也源于市场的特殊需要。所以,CDS的发展,对于美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分配,以及债券市场的流动性,的确也曾有过不小的帮助。

但历史已经证明,看似精心设计出来的金融创新产品,越复杂也就越有可能翻船搁浅。诞生于华尔街的CDS也不例外,尤其是有些问题表现得格外突出。

较为明显的就是:CDS交易并不是通过公开市场来成交,而是合同双方私下的交易。因此CDS价格不是公开的,各银行只是通过电子邮件向顾客报价。CDS的定价也不像股票那样由市场定价,而是靠银行机构利用电脑模型来估算它的价值。更为要命的,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体系中,没有任何机制能够确认签约双方一定具有履约能力。

这表明,从诞生之日起,CDS这种交易就没有受到证券交易所任何监管,完全是在交易对手间直接互换,故也被称为柜台交易(Over-the-ounter,OTC)。也就是说在最初成交CDS时,并没有任何机制来检查保证文中的“C”

有足够的储备资本。这种方式后来逐渐为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对冲基金所热衷。近年来这一衍生品的参照物又扩展到了利率、股指、天气、石油价格等,催生了利率违约掉期(Interest Rate Swap,IRS)市场和股票违约掉期(Equity Default Swap,EDS)市场。而其原来分散风险的目的也被冒险豪赌所替代了。

最初,当CDS交易的圈子还较小时,参与者彼此都还知根知底,也都熟悉CDS运作的规则,所以交易对手风险不足为忧虑。但2000年后,受到巨大利益诱惑,美国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参与CDS交易,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二级市场。这其中,有大量的CDS合同交易转手了十几次,而众多的交易者财力背景却参差不齐。特别是对冲基金成为CDS卖方时,交易对手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因为二旦发债公司破产,对冲基金就要付款给买方,但根本没有履约能力的对冲基金却在这一链条中大量存在着。

随着CDS雪球越滚越大,人们也越来越无法真正测量到其中的风险。因为美国相关监管机构没有形成相应的有效管理体制,使得CDS合同的执行和操作、支付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等,都在随着它规模的扩大而膨胀,直至后来的深不可测。当其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点乱子,人们首先感到的就是前景不太妙了。

索罗斯就曾如此评论:“允许CDS市场发展到如此规模而没有政府监控,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2007年12月,起源于CDS交易的一桩诉讼案件成为美国CDs市场危机的一次预演。这场预演的主角就是总部设于斯坦福的瑞银(UBS)和当地的一家对冲基金Paramax资本公司。

主要原因是:双方在2007年初谈妥的CDS交易,参照物不是单一债券,而是由双方议定的由多个次贷资产组成的一个抵押债务债券(cDO)被分成数个层次的最保险层次(Super seniorTranche),担保面额为13.1亿美元。标普、穆迪对该CDO层次的评级是最高级AAA级,年保费较为便宜,为15.5个基点。瑞银购买保险,每年向Paramax缴纳保费接近200万美元。

拥有资产2亿美元的Paramax公司构造了特殊目的实体(special Pm—pose Entity,SPE),并且放人初始460万美元抵押资金从事此项交易。在次贷危机还没有发生的情况下,该SPE的年回报率是43%。但是2007年中期之后,该CDO中的次贷资产出现违约,虽然CDO层次作为参考物本身还未到违约的地步,但是其价格直线下落,初始抵押资金已不够违约后的赔偿。于是UBS再三要求对方增加抵押资金,但遭到回绝。于是,UBS将Paramax告上了法庭,而Paramar又反过来起诉UBS,说UBS的交易员为了达成交易隐瞒了实情。

至此,美国CDS市场中一个通行的秘密终于自昭于天下了。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由CDS交易引起的交易对手之间的纠纷案例开始在美国各地上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承担保险的一方不像保险公司一样能够赔偿违约后的巨额损失。这其中,诸如贝尔斯登、雷曼、AIG等全球金融巨头,也一一现身。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上述巨头们都是CDS市场中最大的玩家之一,尤其是贝尔斯登、雷曼等更是市场流通性的主要提供商之一,账本上记录着与数百家交易对手的数百万个交易。所以,围绕这些家伙的多角债务要比蜘蛛网还密集。如此,当后来雷曼倒掉时,它留下的混乱只能是“大家一块死”。

2008年3月14日,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公司总裁艾伦·施瓦茨表示,在过去24小时里公司资金的流动性严重恶化,不得不向纽约联储和摩根大通银行寻求应急资金。由于贝尔斯登不具有商业银行资格,无法从美联储的贴现窗口直接获取资金,因此美联储不得不通过摩根大通银行向该公司注资。

贝尔斯登是美国的优先级市场交易商,公司管理着大量的客户资产,同时为大批中小型证券商提供担保和清算服务。它所面临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现金短缺。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市场的极大恐慌,纽约股市当天金融股惨遭抛售。

贝尔斯登更是出现挤兑濒临破产,美国政府不得不出面接收,希望能够借此阻止市场恐慌的扩大。然而,资本的运行规律岂能止于此。

由于市场担忧贝尔斯登现象只是冰山一角,接踵而来的可能是更多公司出现资金链断裂,于是大量基金开始从商品市场撤离,进而引发了美国甚至国际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随后,国际市场上即出现了美元贬值、日元疯涨以及全球股市普跌的情况。

“CDS是一个定时炸弹,大规模金融杀伤武器。”天生的自悟让投资大师巴菲特早在2003年就对CDS做出了预言。而这位金融大师此次也先人一步,下令自己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率先撤出了美国CDS市场。

事情至此,上起美国政府,下至华尔街的投资者,担忧其他券商与银行难逃贝尔斯登风暴冲击的情绪已不可抑制地滋长着。当时美联社的大量报道即显示,手上拥有金融股的投资人已经开始抛售持股。除了贝尔斯登外,市场对于美国其他大型投资机构都在密切注视着。这其中,便有著名的雷曼兄弟公司。

幽灵既现,歌即止曲亦尽。资本因自己的疯狂而壮大,也必然会为自己掘开坟墓!

4.金融巨鳄之“死”

美国人自己还是打开了华尔街那个“潘多拉盒子”!

一度被追捧的RMBS和cDO越来越被投资者们怀疑,其需求急速减少;同时,一向高唱赞歌的评级机构也不断下调着RMBs和cDO的评级。在投资者还只能依靠评级机构的评级来判断一种产品内在价值的时候,信息不对称使得市场疑虑更加浓厚。这些变化都加速着华尔街金融才子们精心包装起来的金融产品体系的崩溃。

当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许多扛不住高额利息贷款的人突然发现,自己的房屋要想变卖出去已经很难了。那些即使能够卖出去的,所得也已不足以偿还剩余贷款了。尤其是那些次级贷款购房的人群,当发现自己已经走投无路的时候,购房贷款也只能是随他去吧。

一时间,全美有大量已严重贬值的房子被甩给了放贷机构,而放贷机构也无法通过将收回抵押的房子再出售的方法来弥补庞大放贷的损失了。随后,曾被誉为资本市场“宠儿”的美国次贷公司,相继陷入严重财务危机。而向来与之瓜葛甚多的华尔街,直至全球的一批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也陆续拉响了生死存亡的警钟。

其实,就在2008年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的时候,美国时任财长保尔森给出的解释是,房利美和房地美规模太大,与美国金融体系交织过于紧密,任何一家破产都会导致国内甚至全球的金融市场极大动荡。即便如此,美国政府大规模救市举动依然为时已晚。

没有人会对这样的说法存有异议——“9月15日可能是美国华尔街百年以来最为黑暗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富有传奇色彩并有着158年悠久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破产,成为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一大标志。据雷曼前首席财务官布拉德·辛茨后来说,雷曼那些难于估值的证券化产品约相当于其净资产的2.5倍,其中就有大量如前文所说的、令人头疼的以资产担保证券支持的担保债务权证(CDO)。这种状况在华尔街的主要对手中,只有美林的高于雷曼。另外,雷曼手里还持有许多卖不掉的大幅缩水的资产和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