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在部分人身上的潜能连1%都还没有被利用。为此,很多教育家也提倡,要多发挥孩子的潜能。几经转变,很多爸爸妈妈却偏离了这个“发挥”上,他们不知不觉地在挖掘自己看好的潜能,却又不停地埋没和限制孩子本就有的潜能。
我们小区有个年轻妈妈杨女士,女儿琼琼刚刚三四岁,有一天,我见到她拉着正哭泣的女儿在走。我问:“怎么掉眼泪呢?”
杨女士悄悄对我说:“要去上舞蹈的课了,不乐意了,我说了几句就哭了。”
我小声说道:“是不是说重了?哄哄吧,别让孩子这样去,你看哭成小泪人了。”
杨女士说道:“女孩学舞蹈多好啊,我小时候想学没学成。可她倒好,舞蹈也不想学,也不喜欢弹琴,不知道她有什么潜能。愁死我了。”
我说:“孩子小,喜欢的东西应该多才是。既然不喜欢去,就不要逼着去了,学点别的。”
杨女士说:“先都试试吧。”说着,拽着女儿走了。
孩子已经对妈妈所谓的“潜能”厌倦了,可是妈妈不甘心,“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的潜能,偏偏自己孩子没有呢?”抱着“自己孩子不会比别的孩子差”的信念,家长们拽着孩子上各种各样的潜能班。即使孩子在哭泣,即使孩子在地上打滚,也要从孩子身上找到一个潜能来。而家长们所谓的潜能,无非是别的孩子都在上的舞蹈班、绘画班、钢琴班。
可是,家长在忙碌中,却忽略了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和身上所具有的潜能。
碰巧有一天,我看到琼琼在跟着奶奶走,手里拿着新买的布娃娃,一边哼着儿歌,一边摆弄着布娃娃。我看琼琼玩得很高兴,我就问琼琼:“喜欢布娃娃?”琼琼说:“嗯,我在给娃娃唱摇篮曲呢。”
我说:“琼琼真棒,阿姨也想听呢。”
琼琼开心地唱起来了。我对琼琼奶奶说:“孩子唱得真好。”琼琼奶奶说:
“可不是嘛,她妈妈不让唱,每天我带着孩子,孩子才敢唱。”
我很疑惑:“为什么?”
琼琼奶奶说:“她妈妈说女孩子学舞蹈能练出气质来,唱歌什么都练不出来。”
我听明白了。妈妈想让女儿有舞蹈家的气质,就要从小培养跳舞,可女儿唱得这么好听,妈妈却没有听到过。我想不是杨女士没有听到,而是她的心里只有别的孩子身上所闪耀的潜能,根本没有在意自己孩子身上有着更闪耀的潜能。
法国雕塑家罗丹这样说:“世界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说说家长在发挥孩子潜能问题上的根本原因,“孩子们从不缺少潜能,而是缺少发现潜能的心”,发现孩子的潜能不仅需要家长用眼,更需要家长用心。
呱呱小时候很喜欢玩石子,尤其是到了植物园,看到各种形态的石子都会捡起来。一开始,我觉得石子没有什么好玩的,可是呱呱拿着一块块的石子在看。“妈妈,你看,这里有好几层花纹,可都不一样。”“妈妈,你看这个是黑色,这个是白色的。”我拿过一看,颜色和形态都不一样,而且有的并不是纯白。我对呱呱说:“有的白色带点黄,有的黑色也会有白色的花纹。”在和呱呱捡石子的时候,我才发现,小石子竟然是这样美。没有香味,也没有炫耀的颜色,可是就是这样的小石子,潜藏着很多很多的美。每次捡到一块石子,我们都要拿给呱呱看,因为在他的眼里,这些小石子身上一会有着大脸猫的样子,一会又有着孙悟空的样子。有时候,呱呱捡到的小石子装满了我们的口袋,就这样,呱呱还是不放弃。等到再次去的时候,我就带上一个小布袋,告诉呱呱捡到喜欢的石子放在里面。等到石子拿回家,呱呱又一块一块地擦洗,然后摆在墙边。呱呱从中挑选了两块,一块是黑亮黑亮的,送给爸爸,一块是乳白色的送给我。看着呱呱颇有成就感的样子,我们精心珍藏着这份美。
等到再大些,呱呱喜欢上在石子上篆刻,为此,我先生还给呱呱买来了一把刀和磨砂纸。至今,呱呱还留有这样的喜好。呱呱大学毕业后,把精心刻的一块印章送给一位自己尊敬的老师,老师接到礼物后说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礼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大卫》震惊世人。有一次,一个记者问他,是怎么创作出这么伟大的作品?米开朗琪罗平静地说,他去大理石厂发现一块石头里隐藏着“大卫”,而他只需要把多余的部分剔除掉就可以了。一件伟大的作品的产生,并不是需要人们不断地添加什么,而只需要发现潜藏的伟大就足够。
同样的道理,家长朋友们,不要总是往孩子身上添加孩子天生没有的潜能,当你添加自认为良好的潜能时,其实是在限制、掩埋孩子身上潜藏的伟大。
孩子,做你喜欢的事情
意大利著名艺术家达·芬奇说:“伟大的爱出自伟大的理解。”而家长对孩子爱,除了无私奉献外,更应该包含理解。
呱呱给我推荐过一部印度电影,名字叫《3 idiots》,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并把这部电影推荐给我周围的朋友和很多我认识的家长。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印度三名大学生入学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面对教条的教育,一位叫“兰彻”的青年大胆喊出来,并帮助自己的朋友跳出那个家长和教师期望的怪圈,各自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电影虽然讲述的是另一个国家的事情,可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什么职业获得薪水高,什么职业能很快成名,家长们就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给孩子敲定了一辈子的事情。
我认识一位医生朋友,他的医术很是高明,在全国也很有名声,四十三岁得子,很是高兴,见到亲朋好友,便说儿子也会像他一样。于是,儿子从小就被灌输着“子承父业”的观点。可是等到孩子高考报志愿时,朋友才发现,孩子悄悄报考了文学专业。朋友一气之下住了医院。他不能理解,自己是享誉全国的医生,儿子也要做到他这样,才能让他感到有所成就。
在住院期间,朋友死活不见孩子,并指责妻子为什么不告诉他孩子把志愿改掉。而等到有一天,同病房住进了一个与自己孩子同龄的青年人时,他才慢慢改变态度。当问及这位青年人为什么住院时,一旁的家长叹息地说孩子患了精神紊乱症,接着埋怨自己不该逼着孩子天天熬夜学习。原来这个住院的孩子也是喜欢文学,在学习期间,理科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文科成绩很突出。家长非逼着孩子学理科,为的是毕业后能更好找工作。孩子临高考前,精神上受不了,连高考也参加不成了。我的医生朋友给我讲这个事情时责问自己,当初怎么就那么糊涂,非要逼着孩子做不喜欢做的事情,要是孩子也出现了问题,那他会后悔一辈子。
医生朋友的这种做法,让我想起电影中的一个情节。男孩法汉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父亲在法汉出生时就定下来法汉要上的大学,要做的职业。
而法汉却喜欢动物摄影,想做一名摄影师。法汉父亲不理解,为什么法汉非要去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而不去做一名工程师,而法汉也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不能理解自己的心意?在毕业前,法汉鼓起勇气对父亲说明自己的心意,并恳请父亲理解他。法汉的父亲最终理解了儿子,终于说出让法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将买好的打算送给儿子的礼物由笔记本电脑换成了专业照相机。
当我看到电影中的父子拥抱在一起时,我多希望我们更多的家长也能理解孩子的心,也能让孩子做自己更喜欢的工作。
有一次,呱呱到我们单位找我,说是办完事情,正好路过,就和我一起回家。同事们看见呱呱了,都问:“呱呱也快要毕业了,以后工作准备去哪?”
呱呱笑着说:“还没想好呢。”
同事小张说:“去你爸单位吧,他们单位多好啊,也比较稳定。”
呱呱笑了笑,没直接回答,因为别人都不了解,呱呱喜欢的事情和爸爸不一样,而很多时候,大家都羡慕其他人的工作,却忘记了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呱呱回到家就对我说:“妈妈,这次回来还有重要事情要和你商量呢。”
我说:“什么重要事情,这么严肃?”
呱呱说:“我有两个困惑,大学毕业是直接工作还接受学校的保送上研究生?”
我问:“什么工作?你喜欢吗?”
呱呱说:“学校大四毕业生有招聘会,我也写了份简历,结果还参加面试通过了。那个公司说可以继续在学校上半年课,实习时直接去他们公司。
也就算接受我了吧。”
我沉默了,事实上,我内心里希望呱呱在这个年龄阶段多学习,不要急于工作。但我没有直接给呱呱指路,因为我担忧如果给他指了上研的路,他要是坚持不下来,他心里也会很难受。
我对呱呱说,自己先想想,等爸爸回来,咱们三个人一起探讨。呱呱说:
“刚才你们同事还建议让我去爸爸单位呢,工作稳定,一辈子也就定下来了。”
我对呱呱说:“一辈子的事情就被你这样一句话给定下来了。自己想想。”
等先生回来后,我把情况说明了。先生直接叫来呱呱,说了一句话:“做你想做的事情,这事不要和我们商量了。我们指的路多了,你更迷路。”
听了爸爸的话,呱呱说,他心底里想继续上研,因为可以跟着老师做很多国际课题,而且见识也会更多些。想参加工作是想早点养活自己,也好替父母分担些经济问题。
我听了后,心里很是感动,呱呱长大了,知道替爸爸妈妈分担家庭问题。
但我不能为此前的利益而让他放弃更喜欢的事情。
我先生这时诙谐地说:“咱们家的财政部长的权力还在你妈妈手里呢,放心吧,咱们家的财政部长不会让咱们饿着肚子的。”
我很平静地对呱呱说:“任何家里都会有解决不完的问题,而现在,爸爸妈妈并不指望你能解决一分钱的问题,需要你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你自己问题解决好了,爸爸妈妈更高兴。”
呱呱听后,说要立即给老师打个电话,因为老师还在等着他的回复。就这样,呱呱选择了自己更喜欢做的事情。
有的家长可能会质疑:“你们这样纵容孩子,孩子以后赚的比别人少,买不起这个买不起那个,到时候,你们可别后悔。”
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在意了,钱赚的比别人少点,房子小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生活得开心、快乐总比压抑、寂寞要好得多。而且,一个人过得是自己的生活,总是与他人比较,羡慕他人的外在事物,只会让自己身心疲惫。
等诗孩子的绽放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以前的同事,见面寒暄后,问我孩子做什么事情。
我说还在上学。她很惊奇地说都多大了,怎么还上学?
我也很疑惑,为什么她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她说朋友们的孩子都工作好几年了,好几个孩子在做IT行业,她的孩子就开一家小公司,现在是经理,她很自豪地说孩子也算是一个成功人士。
我表示祝福,但我并没有认为我的孩子不成功。临告别时,她千叮咛万嘱咐,赶紧让呱呱工作,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