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倾听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时时遇到困惑和难题。小的时候,孩子会毫无保留的对父母倾诉,他们的所想所求一般都能很快被爸爸知晓。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内心世界会发生变化,与父母的沟通渐渐产生距离。这时的爸爸,要特别注意孩子情绪的起伏,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了困惑和思想上的起伏,要主动和孩子交流,交流过程中还要多让孩子说话,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也要耐心听。相反,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倾诉心不在焉,孩子就会觉得跟你讲也是白讲,久而久之,孩子心灵的大门就可能对我们永远关闭了。善于倾听,不但要努力听进去,而且要思考,注重发现孩子讲话中的闪光点或者孩子的困惑、烦恼。闪光点要及时肯定、强化;困惑和烦恼就要积极引导,及时化解。
4.欣赏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肯定。没有哪个孩子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否定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做家长的要会欣赏,会鼓励。有些父母会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迁移”到自己孩子身上;或者孩子身上一点轻微的毛病就无限放大,想当然地指责孩子。这样会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对立面。他们会对你的说教充耳不闻,甚至反唇相讥。与赏识相反的是贬损。做家长的绝对不能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还不如某某家的孩子。因为这将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孩子会觉得:连我最亲近的父母都瞧不起我,我还有什么希望概括为一句话: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5.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寻找共同语言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沟通的基础。这和与朋友交流一样,关系好坏是决定沟通成功与否的关键。做父母的要想理解孩子,在年龄距离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应该努力缩短两代人之间的心灵距离。途径之一就是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活动,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好爸爸要加强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好爸爸要通过读书、看报,扩大知识面,这是和孩子交流的资本。平时看报纸和电视时注意了解一些重要新闻事件并和他交流,既扩大了孩子的视野也促进了父子感情。二要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好爸爸要寻找和孩子共同关心的话题,体育、娱乐和游戏都是现在孩子关心的范围。好爸爸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寻找业余生活的共同兴趣,这样交流才能比较容易进行。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跟自己的父母和睦相处,希望能和家长做知心朋友。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父母所给予的帮助。所以爸爸要多一些和孩子的沟通,多一些与他们的交流。
温馨提示:
爱孩子,首先要尊重信任孩子。尊重信任孩子,意味着爱护他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品格。
好爸爸与孩子平等交流
好爸爸总是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哭闹或者不听话时,如果你能试着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轻柔说话,孩子也许马上停止哭闹,静静听你给他讲道理。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对孩子认真亲切的态度。这是一种很具体的教育方法,却体现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的关系的教育观念,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自尊的人格;这种平等的教育方式,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它也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
所有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和尊严,他们都希望父母能够给予他们尊重和平等。在家庭中,父母只有和子女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孩子才有可能感受到平等。如果爸爸总是站着面对孩子,让孩子仰视着受教育,爸爸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的几十厘米的距离,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的距离。蹲下来倾听,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倾听,爸爸关心孩子就成为内心世界交流的一种方式;蹲下来倾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亲子间的关系。除了蹲下来同孩子讲话,父母还能如何真正做到平等地和孩子说话呢?
1.在和孩子说话时,注意用语。
不要总是使用命令的语气,像“你为什么……”、“你赶快给我……”难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每当父母发现孩子出现欠缺和问题的时候,可以给出一些委婉的建议,像“如果”、“不妨”、“试一试”、“很不错了”等。要注意不能说伤害孩子感情的话,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与积极性的话。
2.定时召开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是一家人在一起倾诉内心的好机会。好爸爸不要总在会议上以主人的身份主持会议,自己首先要放下架子多说心里话,这样就可以鼓励孩子说出心里的想法,让孩子和成年人一样参与家庭讨论。家庭中孩子能力很小,有些事务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但父母完全可以和孩子说说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孩子和你一起分担。这也是增强孩子独立意识的机会。
3.给孩子更多的主动权。
父母可以给孩子更多的主动权,但并不是说,什么事都要孩子去面对,而是让他感受到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能得到父母的尊重。这样,不但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还能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孩子健康成长。
4.多多了解孩子
繁忙工作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家长要想了解孩子,与孩子交朋友,首先要了解孩子每种行为背后的目的。这样,家长不仅帮助孩子改掉了那些坏行为,而且会使孩子感觉家长很贴心,从而愿意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家长听。如此,孩子很轻易就会把家长当作知心朋友。
5.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其实,这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做法。家庭成员之间,彼此非常了解,有深厚的血缘关系与感情基础,没必要搞一些虚伪的面子工程。只有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孩子才能感受到爸爸的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另外,很少有家长知道,向孩子示弱,更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与孩子成为好朋友。家长放下身段,便可以拉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把家长当成知心朋友,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不仅如此,利用“示弱效应”,家长还可以很轻易地改掉孩子学习上的坏习惯,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6.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家长可以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这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7.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8.真诚对待孩子
从出生之日起,孩子就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就需要他人的尊重,一旦他们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便会用不同于成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孩子感觉到自尊心受到伤害的情况下,家长对他的任何教育也都将成为无效教育。所以,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温馨提示:
好爸爸总是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哭闹或者不听话时,如果你能试着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轻柔说话,孩子也许马上停止哭闹,静静听你给他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