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
20052700000031

第31章 九城与网易之争(1)

§§§第一节:“魔兽代理之争”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这仅仅是个开始,《魔兽世界》的中国大陆地区代理权归属问题已经华丽的向大众展现了全部面目,一直以来困扰大家的问题终于云开见月明。虽然代理权已然确定无疑,但是这件事情的牵扯面实在是太多了,让大家都投入了相当多的关注和兴趣,并且事情经过显得扑朔迷离,让人很难摸得着头脑,因此网上有人将《魔兽世界》代理权的争夺战戏称为——“魔兽门”,套用网上流行术语,并将这一个商业事件恶搞为娱乐八卦,不能不让人在对《魔兽世界》的代理权争夺异常激烈和多方尔虞我诈的同时,也会对这一命名忍俊不禁。

但是就截止今天,关于代理权的细节问题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外界和玩家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疑问和问题都无法得知,一时间推测和声称揭秘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甚广,而且热度并没有随着代理权的尘埃落定,反而有越炒越热的趋势。这样子的情况相当符合一个定律:无法简单得知的消息,人们往往好奇心就越大。《魔兽世界》代理权已经超出了它本来意义,让整个玩家群体和媒体都被吸引过来,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对于中国国内当事双方企业,九城和网易的关注度也被提升到了最高。让国内网游界两条路的代表企业被推倒了风口浪尖上。

众所周知,我们都知道九城是一直坚持“精品游戏代理战略”的路线,而网易则是国内坚持游戏自主开发的主要领军企业。随着《魔兽世界》离开九城,九城一直坚持的代理战略受到了重大打击;而网易的自主开发的游戏战略,这条道路一直是政府主管部门所大力扶持的,网易作为其中的代表,做出了很多的成绩,然而这回却一改常态,用巨大的代价拿下《魔兽世界》的代理权,让很多人都吃惊不已。因为《魔兽世界》九城和网易的撕破脸还是让人们看清现实,在中国网游市场上,国外产品还是占据着主要地位,而利润则是众多厂商追逐的重要目的。

在这一系列的事情发生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训么?经验么?出路么?这些东西都是虚无飘渺的,真正能静下心来思考的人才能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

作为九城,一个一直坚持代理国外游戏的旗帜企业,已经倒下。九城失去《魔兽世界》大陆地区代理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而这样的事实直接摧毁的就是九城多年来一直坚持企业战略,这样九城陷入了一极深身的自我否定之中。在过去的时间里,从《奇迹》到《魔兽世界》的成功代理,九城一直是“代理型”运营商的模范榜样。在网游厂商和政府部门积极宣传自主研发和原创的国产游戏的大背景下,显得非常异类,并且备受非议。大家总是对九城昂贵的代理成本和无法把握产品的主动权的软肋多有非议。而现在,九城终于倒了,倒在了自己坚持的战略面前,而这正是坚持国产网络游戏者无比乐意看到的事情,她们证明了自己的先见之明,不是空穴来风。而九城已经倒在了自己的战略脚下,虽然代理战略为九城带来了极其丰厚的利润收入,但随着中国网游市场的不断前进发展,九城还抱着自己一成不变的战略,必然会为自己的抱残守缺付出代价。也许在经历了失败和痛苦的洗礼之后,九城会为自己重新设计一条发展战略,这样才有机会从新站起来。

作为网易,是一个自主开发游戏的领军企业,而且即将成为一个新形势下模范的国外游戏代理商,即将从中国网游市场上站立起来。作为网易在拿下暴雪战网和《星际争霸2》的大陆地区代理权,而现在又一鼓作气的的夺下《魔兽世界》的代理权,在不声不响之间,躲过了广大的视线关注,丁磊悄然将自己的企业成功转型,将自主开发和代理协调的组合到了一起,成为国内新型的网游代理商,给广大国内游戏运营商做出了榜样的效果,并且引导了国内网游企业的发展方向,成为新潮流的始作俑者。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易将自己旗下的产品多路杀入国内网游市场,很有可能和盛大进行一场宏大的对决,一争高下。

很明显,九城的失败并没有表示代理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而且还是有焕发荣光的前途,值得广大运营商利用新模式去争取,去代理。曾经的丁磊对代理国外产品的排斥最强烈的,但现在对《魔兽世界》的热情看似已经高过了朱骏很多很多,并且有成为新一代代理大鳄的潜力。

虽然朱骏一直不肯向丁磊认输,但代理权的失去是不争的事实,面对日益增加的成本负担,九城只能作出裁员决定。虽然朱骏不会裁员的诺言还回响在耳边。但是对不起,现实就这么残酷,利益就这么诱人。

作为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世界比现实世界更加残酷的。在网游运营商的眼中玩家只是提供利润的工具,而玩家的利益却无足轻重。对于利润的极端追求使得他们无视着对玩家的保障,对于最求利润最大化的运营商们,还没有兴趣和精力去重视企业的声誉,还没有体会到一种健康企业文化对于它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

有些玩家的做法更是助长了网游运营商的嚣张气焰,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为所欲为丝毫不顾及自己的网络道德和尊严。这样子的玩家自然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认真对待。而网游运营商的任意妄为,造成网络和网络游戏中的混乱状况横行。极大的破坏了网络游戏之中的平衡。

对于网易在《魔兽世界》的争夺上确实是有些又有待商榷的动作,因此九城此前曾表示,将拒绝向网易提供用户资料。但是在这场风波过去一段时间后,我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人记起两家公司为了一款游戏明争暗斗,冲突不断。双方互斗的结果是:网易公司不得不以更大代价购买、调试服务器设备,为维持《魔兽》正常运行招募、培训数百名维管人员。另一边,九城大量设备暂时闲置,被迫合并、缩减地区分站,裁员三百人。这样的结果就叫两败俱伤!

对于九城解雇的这三百人来说,可以说是这场代理权战争的无辜牺牲者,可以说是《魔兽世界》让他们失去了工作。虽然九城此前许诺,没有《魔兽世界》也要养活这些人。但那不过是一种权谋,是对谈判中的网易的“软件”威胁和处于优势地位的筹码。但是网易没有网易吃九城这一套,不仅从服务器方面全面购新,并且客服人员也从新招聘,现在可以说是整装待发。这下可是苦了那些丢了工作的人,从抢手的香饽饽,一下子变成了没了工作的失业人员。我们是无法体会到他们的那种痛苦的心情的。

作为局外人我们没有资格和立场去谴责九城这样的做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为了节约不必要的成本开支,为公司生存它必须裁员,这是必须要做的。况且,据说它的辞退补贴还是蛮优厚的。当然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责备网易。花很多钱,买一堆过时设备,就为了保护一些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用户资料”,毕竟这是很划不来的。我们似乎更不应该去谴责在这事情上没有插手的暴雪。它给大家提供的《魔兽世界》还是一如既往的好玩。至于资料丢失,那也是很正常的事呀。注册的时候大家是约定好的呀。

谁来为无端受到伤害的网络消费者主持公道呢?谁来为无辜失去工作的人们承担责任呢?谁来拯救网络上日益沦丧的不负责任的风潮呢? 追求利益是企业的天性。然而协作方之间不注意协调和妥协,依赖共生关系没有法规来约束,倾轧便成为必然结果。

我们可以大胆的设想一下,万一今天所取得的胜利会不会是下一场代理权争夺的开始?那些新注册《魔兽世界》的玩家会不会也要面临着三年后丢失数据的危险?那些刚刚进入网易门下作为《魔兽世界》客服的工作人员是不是担心着自己的翻完会随时不保而天天心惊胆战?

在互联网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今天,作为消费者要重视自己的权益不被侵犯,作为网络运营的管理者、参与者,也要关注自己不被无端的事故有所牵连而受到损失。 人都是要靠自己的,而且我们都知道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要用集体的力量去保障自己的正当权益。网络也是社会的一种形态。是社会就应该有规范可以遵循。完善网络法规、平衡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必须靠广大网民的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网络市场,发展网络市场,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作为现在中国网路游戏市场的老大盛大,一直是游戏自主研发的坚实拥护者,对于盛大的道路选择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当年在《传奇》上的吃亏经历,让盛大下定决心不再受人牵制,从而走上自主开发的道路。所以盛大这几年以来一直在开发游戏上下足了功夫。一系列的开发计划,盛大大张旗鼓的动作让人们看到了他自主开发的决心,为自己寻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是在自主开发的同时,盛大也没有放松在代理方面的工作,盛大旗下的多款网络游戏充实着盛大的平台战略,虽然每款游戏的收益都不是很突出,但是聚沙成塔的效果也使得盛大坐稳了中国网游界的第一把交易。盛大一直不太满意那些零敲碎打的有效利润,所以最近高调的签下国外网游大作《永恒之塔》,想要挑《魔兽世界》正处于转会时期,强势进入市场,抢夺玩家群体。而对于《永恒之塔》的信心,才使盛大有了大展宏图的底气,而盛大独创的平台战略的价值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在线超过百万人和年度营收过十亿的就是最好的证明,然后加上《永恒之塔》的强势出击,必然会为盛大带来更多的利润和玩家数量。

其实对于盛大,还是网易来说,大家都很清楚,现阶段能支持自己在网游界保持领先地位的正式代理的产品,而那些自主开发的游戏还很不成气候。业内有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惯例,代理国外网游,是快速发家致富的捷径,也依然是抢占市场份额的捷径。看看九城在失去了《魔兽世界》之后,手里握着的东山再起的筹码,《FIFA OL2》来自美国,《奇迹2》来自韩国,九城还是要靠代理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反观坚持研发的企业,在自主坚持的下面,是些许的无可奈何。国内游戏在市场上的反响总是只有一波,就很尴尬的陷入了惨淡经营的,还有的则陷入产品雷同化之中,很是困扰着国内游戏。很多自主开发的游戏公司面对这种情况,已经有所醒悟,仅靠他们自己的研发团队,是很难和第一线的我国外游戏进行抗衡的。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国产网游,自主开发”已经从众多国内公司的理想目标渐渐变成了一句空口号,索然很多人都打着自主的旗号,但真正意义上却没有多少能够应用在实践中,从而创造出利润来,而这些网游公司也是在惨淡经营着自己。难道自主创新真的就那么难么?

首先,作为市场中的企业就必须符合市场的特征,才能保证自我的生存和发展。网络游戏业在中国依然是很有潜力的行业,用户群相对增长一直保持强劲势态。对于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国内市场的网游产品还远没有满足玩家的需求,这种强烈的市场要求将网游企业的追逐利润的野心无限放大,面对诱人的短期效益,现在及时抓住眼前利益远比谋划长远效益要来的实际些。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作为大部分公司都会将自己有限的资源向现阶段更优秀、时间成本更低廉、风险更小的国外产品倾斜就不足为怪。

其次,国内相关部门政策决定了对国内网游自主开发的支持力度。尽管很多相关部门都有对国产网络游戏的扶植政策,并且每个地方政府也有相关的政策,但是基本上都停留在对网游企业的贷款补助和税收方面的优惠。但是这些只注重表面工作的政策,在实际中很那起到作用。对于网游研发这一全新的产业来说,仅有的这些政策对于支持他们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政策对振兴那些被约束甚至压抑已久的产业很有效果,但作为在中国新兴的的产业来说,这些政策太大太空,没有任何实际效果,真正要求规划更细致、政策更灵活。否则,不但会效益不佳,甚至使得自主研发的网游产业无法继续生存下去,而转向对近期效益的追逐,这就与立足长久的政策背道而驰。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要承认中国在娱乐性产品的开发上的不足之处,起步较晚,缺乏经验,技术薄弱,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虽然我们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之处,但是就此论定中国做不出好的游戏,这样的说法就太过武断了。作为现在快速发展的网游行业,价值国内外交流日益加强,技术水平可以在短期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经验可以靠积累,但是要追赶上国外的水平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这一点看得很明白的盛大,就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普遍撒网,重点培养”的做法,希望能够从数量上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