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绕着地球去旅行
20054600000003

第3章 美洲(2)

按摩间的面积不大,客人要穿着浴袍,按上半身时把衣服揭开只露出腰部以上的部位,按摩腿时又把上半身盖好只露出双腿。按摩师一边推油一边轻声询问力度是否得当,仅此而已,至于其他他问题,例如你是哪国人啊,做什么工作的啊等等私人化的事情,她们一概不问,更不会问你还要不要“其他服务”。

和国内按摩师的手法比起来,这里也没有太多新鲜的东西,按摩的力度也偏轻一些。不过房间里的一个小道具却很吸引眼球:一个家用电饭煲里面泡着一些石头。起初我还有些纳闷,后来才知道那些温热的石头也是推拿时的辅助工具:按摩师把温度适当的热石头放在客人的后背,非常舒服,尤其是放在腰部的时候。

一般来讲,如果不加时间的话,一个人的按摩时间在五十分钟左右,两家会馆的价格都是90美元,小费不用付现金,只需要在消费单上签好多少钱就行。通常来讲,小费的额度在消费金额的10%~15%之间,当然适度地大方一下也未尝不可。

自我流放的美国穷人

拉斯维加斯,美国西部最奢华的城市。在离这里两个小时车程的荒漠之中,有一片属于穷人的乐土。

荒漠,寸草不生,车子开了几百公里,在距离胡佛大坝不远的地方,我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孤零零的居民住宅区,一问才知道,这是美国西部的一个贫民区。

猛一看,住宅区里的房子都还不错,但接下来看到的,是更多连片的简易房、木板房以及汽车房。有些房车居然已经被卸掉了轮胎,这样的房车显然是无法再上路了。

操着一口“广普”的年轻导游对我说,这个市镇是西部穷人的“流放之地”。当然,这种流放并非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完全属于经济上的贫困所致,这样看来这种“流放”该称之为“自我流放”更为妥当。居住在这里的大部分人,不是靠政府救济的失业者,就是拿着很少退休金的贫困老人,他们在城市里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又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州政府就在这里建设了一批住宅供他们免费居住。经济条件稍好些的,就自己花钱在这里盖起了房屋。反正地皮是不要钱的,另外还有一些人,干脆买一辆破旧的房车停靠在合适的位置,就权当是自己的私人住宅了。

我试图找出点城市生活的蛛丝马迹,但没有看到一家餐馆或商店之类的消费场所。

见我拍照拍得起劲,导游问我:“大哥,你知道这里的居民平时喝什么水吗?”

这倒是把我问住了。河水?湖水?雨水?在这片干旱的戈壁平原上自然取水显然不大可能。我没再多想就“天真”地回答:“应该是自来水吧?”说完以后我又立刻否定了自己的答案,如果是这么正常的话,导游何必故意卖个关子呢?

导游果然笑了起来:“这种地方怎么可能有自来水呢?”

“那他们到底喝哪里的水?”同来此地的另一个旅客问。

“当地政府会派车免费为他们送水,所以这里的每家每户都备有储水罐、大水桶。”

说话间,旅游大巴翻过了最后的一道山梁,前面的胡佛大坝已经不远了。

回到芝加哥以后,我恰好有机会见识了一番美国大城市里的平民住宅,发现并非我们先前想象的那种花园别墅,更多的是那种低矮的联排小楼,以及四五层高的居民住宅楼,楼的外部大多都已相当老旧,胡同里乃至路边上停满了居民们的交通工具。在芝加哥的唐人街,我还意外地看到了貌似极其“落后”的一幕:铁制的楼梯悬挂在楼体的外侧,电线及电话线像蜘蛛网一样缠绕在楼外,像回到了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小城。

芝加哥给他们要的“自由”

我在芝加哥体会到了什么是“和谐社会”。

逛完了芝加哥几乎所有的景点之后,我赶了个时髦,去剧场欣赏“蓝人”激动人心的现场秀。

或许是场租的关系,“蓝人”演出的剧场不在高楼林立的市中心,而是在一个叫做Boy"s Town的居民社区。

离演出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我在附近闲逛。跟一位正在浇花的园丁盘道,才知道,这个社区是同性恋聚集的地方。

“芝加哥同性恋最集中的地方就是这里了,路上的酒吧很多都是Gay Bar……”

黄昏时分,Boy"s Town非常安静,路边停着的汽车远多过马路上行驶着的,行人也很少。我沿着马路向前走,发现这条街上的酒吧出奇的多,路边的人行道上也摆着很多桌椅,汽车随意地停放在马路边儿……偶尔瞥见路边墙上的广告,一看就和“男色”有关。同时我也注意到,这条街上的路灯确实与芝加哥的其他其他地方不大一样,那彩虹的标志分明就在象征着些什么①。

进入一家酒吧,里面挤得满满的,但几乎只有男性,很显然这是一家同性恋酒吧。

走出蓝人剧场时,路灯已大亮,那彩虹灯柱尤其醒目。据说,这是市政当局专门为这个同性恋社区精心设立的,为的是充分体现对同性恋这个“少数族裔”的尊重。

搭车回旅馆之前又在街上走了走,此时的Boy"s Town已经变得格外热闹。聚集在各个酒吧外面的客人让整个街区显得异常喧闹,这里的顾客似乎也不避讳旅游者的镜头。

在一家同志酒吧门口,我遇到一位热情招呼顾客的黑人小姐,当我习惯性地用“小姐”称呼“她”时,这位外表俊秀的姑娘立刻纠正我,说“她”是位先生。这位“先生”大方地向我介绍他自己的“来历”,他原本是个如假包换的女性,如今通过手术已经彻底变成了个小伙儿。我问他有没有受到过什么歧视,他耸了耸肩,并摆出了“爷们样儿”:“没有什么歧视吧,至少家人和朋友们是完全接纳我的。”有趣的是,当我为这个变性小伙拍照的时候,站在边上的另一个小伙也生生地挤进了镜头,这个做空乘的小伙子骄傲地对我说:“我可是纯爷们,不是变性变过来的。”我问他:“你也是Gay吗?”小伙子干脆地回答:“当然!”

这一幕真让我感动,包容,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

①:“彩虹旗”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了同性恋者表达“同性恋骄傲”的最独特的标志性事物。通常彩虹旗的颜色有:红、橙、黄、绿、蓝和紫罗兰六色,分别代表了生命、康复、太阳、自然、协调和精神。

全世界最大的室外天幕

这块绵延几个街区的室外天幕位于美国西部赌城拉斯维加斯,这块巨大的室外天幕白天可以遮挡暴烈的阳光,晚上则幻化出一幅幅的艳丽的图案,而天幕之下的时尚小街则是一个游客必去的地方。

加拿大 “小气”的富国

清洁工的幸福生活

加拿大的惠斯勒(Whistler)虽然只是一个小镇,却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与地理条件吸引着大批旅游者——2009年冬季奥运会的滑雪项目就在这里举行。

从温哥华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这个小镇时已近黄昏,刚好由白天的繁华转入晚上的寂静,整个小镇流露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浪漫气质。

第二天早早醒来,透过落地窗看到的第一个人是清洁工丽亚。她独自开着电动汽车收集着小镇上本就不多的垃圾。起初我以为她是外国移民,后来才知道,她是地道的加拿大人,而且还是本地人,所以才捧得了这个“铁饭碗”。

我又问她是否属于志愿者——她那身酷酷的装扮不大像我印象中清洁工的样子。丽亚告诉我,这身行头就是她的工作服——身上居然还配备着无线对讲机。她每周工作四天,每天十个小时。不过,她每年只工作半年的时间——冬天,当大批的海外客人前来滑雪时,她要么当一段时间的出租车司机,要么就前往热带国家度假,而国家依然为她保留着这份职位——冬天的时候由临时工来顶替。

我打趣地告诉她,倘若在中国,她早就被别人顶掉饭碗了——中国的人口实在是太多了,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人口总和,就已经超过了加拿大全国的人口数量!对于我的话,丽亚并没有显出吃惊的样子,显然她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东拉西扯着,丽亚不小心透露了她的月收入——约合人民币2万元,不过还要交17%的个人所得税。因为她已经加入了包括牙科在内的各项医疗保险,所以生活上并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中国人最关心的住房问题,她也早已经解决——一套实际面积110平方米的房子花了她30万加元(约合190万人民币)——当然钱也是从银行借的。我草草估算了一下,这套已经装修完备的住宅刚好等于这位清洁工人十年的收入。对于她的工作,丽亚十分满意,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后来,我们又在咖啡馆门前遇到。和我一样,她也在星巴克要了一大杯泛着奶沫的卡布奇诺。我告诉她,中国的清洁工人早上习惯于喝豆浆而不是什么卡布奇诺,因为岗位竞争激烈也不可能像她那样冬天到热带国家去避寒度假……

日晒三竿之后,整个小镇都蒙上了一层金灿灿的颜色,镇上的居民以及懒散的游客们开始享受起北温带夏季舒适的阳光。看着丽亚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想到,哪天当我们的清洁工人也能够到海外度假了,我们的国家才是到了真正富强的时候。

乡村公路上的“骇客”

在加拿大广袤的国土上,有许多山川河流值得去探索,如果尝试来一次公路旅行的话也未尝不是一种新鲜有趣的体验——而如果能做一次全免费的“骇客”之旅,不仅可以节省不少钱,说不定还能够体验一把流浪的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