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五百罗汉之谜
20060600000022

第22章 佛教宗派传承(2)

中期大乘是指4—6世纪,密教兴起前的阶段。重要经典包括宣说“如来藏”和“佛性”思想的《涅槃经》《胜鬘经》,发扬唯识思想的《解深密经》,以及兼说两种思想的《楞伽经》。四五世纪之间的无着、世亲两兄弟,承继以上诸经的思想,并以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为根据,撰《摄大乘论》《唯识三十颂》《唯识二十颂》等,阐述宇宙万有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万法唯识”思想,创立了瑜伽行派,即唯识学派。

本派思想继中观学派成为当时大乘的主流,论师辈出。世亲之后有安慧、增满及陈那、护法两大系。中观学派到了6世纪之后,又陆续出现佛护、月称、清辩、寂护和莲华戒等重要论师。因此,“中观”与“瑜伽”所代表的空、有两大思想领域的系统,又在大乘中、后期或竞争或合流,成为大乘佛教的两大主流。

7世纪后,密教兴起,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后期,密教经典纷纷出现,主要有《大日经》《金刚顶经》,大乘佛教终于走向密教化。密教吸收中观、瑜伽两派的思想,尤其受到广义瑜伽行派“如来藏”思想的影响,主张众生本来就是佛,称为“本初佛”。修行者透过手结印契、口诵密咒、意观成佛的“三密”修习,就能成就“本初佛”。此“即身成佛”的理论迅速流行,甚至中观、瑜伽两派学者亦多兼习密教。因此,到了八九世纪,密教已经成为印度佛教的主流,西藏亦于此时陆续传入密教。

11.佛教的重新融合

密教发展到后期,与印度教的性力派结合,形成左道密教,便日趋没落。

13世纪初,回教徒入侵印度,佛教虽在印度衰微,因大量密典及时移至西藏,密教也在西藏生根,形成了“藏传佛教”。

早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已将佛教传播至印度以外的国家,而后佛教陆续流布国外。向北传播者,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向南传播者,以上座部佛教为主,称为“南传佛教”。

目前,北传、南传、藏传系统的佛教,以渐趋融合的形态,在世界各国弘传。

01.孔雀王朝——佛教成为国教

佛教在印度流传一千六百多年,探究其盛衰兴替的原因,从僧团内部来说,与僧团本身在教义教法上的实践与开展方向有关。从僧团的发展来说,则和诸王朝的信仰选择有绝大关系。历史上,印度王统向来复杂,不仅大小国林立繁杂,且征伐、并吞不断,这里仅针对几个重要王朝的佛教发展状况,作一个梗概性的介绍。

孔雀王朝约创立于公元前317年,乃佛陀涅槃后第一个统一全印度的王朝,建都于中印度摩竭陀国的华氏城。三传至阿育王(约即位于公元前270年),文治武功达于鼎盛,成为印度史上最大的帝国,其对佛教护持弘扬之功,亦无出其右者。

阿育王所推行的轮王政策,重要内容如下:于石崖或石柱上铭刻生活道德的训诫法敕;广建寺院,供养僧众;于全国修建八万四千座佛塔;设立“正法大官”,力助弘化;举行第三次经典结集。由于阿育王的笃信及推展,人民信仰日盛,佛教遂成为国教。

阿育王在第三次结集后,即派遣传教师前往印度边境及国外弘化,其范围远至希腊、缅甸、锡兰等国。此划时代的胜举,由于传教师传承的部派不同,以及因应当地风俗民情的需求,进而产生特色殊异的新部派,或促使原有部派的再次分化。阿育王执政三十余年,使佛教走向国际化,其对佛法传布的贡献和以佛法治国的政策,为后世轮王治世留下最佳典范。

02.熏迦王朝——中印法难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殁后,逐渐失去统治势力,案达罗王朝在南印度独立,希腊、波斯等异族亦进窥西北方,印度又呈分裂状态。公元前178年,孔雀王朝大将普沙密多罗在婆罗门国师协助下弑君自立,改号熏迦王朝。

王即位后,进行大规模戮僧毁寺的排佛运动,使得佛教兴盛的中印度顿时寺空僧绝,史称“中印法难”。由于逃亡的僧众多往南印度或西北印度,反而促成以南方案达罗为中心的大众部佛教及北方迦湿弥罗、犍陀罗为中心的有部佛教的发展。其中上座部中的分别说部,因与大众部思想相近,故往南后即与大众部融合,往北则影响有部譬喻师的思想。

03.案达罗王朝——大乘佛教兴起

案达罗王朝创立于公元前220年左右,位于德干高原地区,属于大众部教化范围。公元前28年兼并了中印度摩竭陀国的迦恩王朝后,大众部的思想便传到中印度,使中印度佛教稍得复兴。而后,随着王朝的西进,大众部的思想也影响了西方有部佛教,并促成西方经量部的形成。

此时佛教能顺利复兴,实得力于王朝的安定。朝廷一方面信仰婆罗门教与崇拜民俗诸神;另一方面也对佛教采取保护的政策。佛教为走向群众,便取法民间流行的夜叉造像,造成佛菩萨雕塑的风行,也因而间接促进了大乘菩萨思想的勃兴。

般若、法华、华严、净土系的经典纷纷出现,龙树依之立论阐释,确立了大乘佛教的地位。继有龙树弟子提婆的发扬及国王的护持,大乘思想更加隆盛,大众部逐渐同化于大乘之中。

04.贵霜王朝——佛教大放异彩

阿育王殁后,希腊入侵西北印度建立王国。希腊人向来精于哲思,对于具有深奥哲学内涵的佛教信仰颇能接受,尤其弥兰陀王与那先比丘进行一场佛教教义的辩论之后,终于成为佛教的拥护者,这对西北印度佛教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后来大月氏王丘就却吞并了希腊王国,创立贵霜王朝,于是与南方案达罗王朝对峙,达五个世纪之久,在印度史上称为南北朝时代。

贵霜王朝三传至迦腻色迦王时,建立了纵贯中亚至中印的大帝国,是王朝的极盛时期。迦腻色迦王以胁尊者及马鸣为师,大崇佛法,曾在首都富楼沙建造高四十余丈,壮丽宏伟冠于全印的大塔,塔旁建四大伽蓝,供养数万比丘。又为统一各部派异说,礼请胁尊者以说一切有部为正统,在迦湿弥罗召集五百贤圣举行第四次结集,使得佛教虽历经中印法难,仍能在西北印度大放异彩。迦腻色迦王对佛教的贡献,直追阿育王,在佛教史上有“阿育王第二”的美称。

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一带,地处偏僻高山,从阿育王遣使来化后,一直为保守的有部化区,不受外界思潮影响,且在有部中居执牛耳之位。而犍陀罗虽亦盛行有部思想,然因地处东西间交通要冲,受中国、希腊、罗马文化影响所及,学风开放,思想进步,故此地受到由南印渐次传来的大众部影响,也逐步融入大乘佛教思潮。如《般若经》等早期大乘经典,早已流行此地,胁尊者、世友、马鸣等一切有部系学者,也具有大乘的倾向。因此,迦腻色迦王时期,大乘的势力已影响西北印度,进而促成西域大乘佛教的昌盛。

05.笈多王朝——佛教接近民众

笈多王朝创立于320年,建都于摩竭陀的华氏城。5世纪时,白匈奴入侵西北印度,并大肆毁佛。502年南下攻占中印度,后虽由笈多王的支裔幻日王将之驱逐,但中印度也只能由一小国延续后期的笈多王朝(535—730年),小邦因而林立,其中以戒日王统(伐弹那王朝)较强盛,曾以玄奘大师(629—646年留印)为其“国宝”,并且千里护送玄奘回中国,积极护教。

笈多王朝支持印度教(由婆罗门教融入民间泛神信仰而形成),并且明定以梵语为国语,这是婆罗门文化的复兴期。由于王朝对于其他宗教仍采宽容政策,佛教乃能顺利发展。佛教为与婆罗门教的教义抗衡,在佛典上舍弃使用俗语方式,改而朝向梵语化,且积极接近民众,加速了大乘佛教前进的步伐。

上座部佛教以西北印度的说一切有部、正量部、经量部力量较强。大乘佛教则以龙树时期的经典为基础,发展出无着、世亲的“外无内有,事皆唯识”的唯识(瑜伽)一派,及护法、清辩成立的“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的中观思想。而后,中观、唯识二系透过论证、批判的论理学(因明)方式,发挥“空、有”之辨,以幻日王在摩竭陀所兴建的那烂陀寺为根据地,发展其教学,成为当时佛教的主流,因明的论证之学也因之盛行。我国玄奘便是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学唯识而创立发扬了中国的唯识宗。然而就在玄奘离印至义净入印的三十年间,佛教也急速密教化。

06.波罗王朝——密教的兴衰

波罗王朝兴起于7世纪的孟加拉,共传十八代,代代崇佛。第四代王达摩波罗曾将国土扩展到曲女城,国势最盛,对佛教贡献也最大。他首先在那烂陀附近建欧丹多富梨寺,继而又建超戒寺,其规模宏伟,胜过那烂陀寺,此三寺成为当时的佛学中心。

印度佛教自笈多王朝之后,已趋没落,幸赖波罗王朝的保护才得以在东印度存续下来。此五百年,可说是一部密教的兴衰史。1203年,佛教最后的据点超戒寺等被回教徒破坏后,多数僧尼走避至西藏、尼泊尔等地,于是佛教从印度本土消失而转入西藏,西藏接收了超戒寺大量典籍后,便传承了密教教学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于是形成以密教为主流的藏传佛教一系。

07.新时代——佛教在印度的复兴

佛教自13世纪在印度衰微后,到19世纪出现复兴的曙光。1891年,锡兰达摩波罗上座率先创立“摩诃菩提协会”;次年,印度格里巴沙兰上座创立“孟加拉佛教会”,在两位上座的努力下,重修佛教圣迹,兴建寺院,也提升学者对佛典研究的重视,进而有“佛教圣典协会”的成立。1956年,安培克博士以政府官员的身份,带领五十万人同时皈依佛教,使得印度佛教重现生机。另外,由于佛教遗迹陆续发掘,政府也开始重视,世界各国佛教徒前往朝圣者渐多。

1964年,第七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在鹿野苑召开,更加速佛教复兴的脚步。今日印度的佛教,在学术研究上极为普遍,各国僧侣因崇仰佛陀遗迹而至印度朝圣、建寺者渐多。

1998年2月,佛光山联合南传、北传、藏传佛教,共同在印度菩提伽耶传授国际三坛大戒,为印度佛教的复兴开创新纪元,也为世界佛教史写下不朽的一页。

01.宗派各有旨趣

佛教东传,历经东汉、三国到魏晋南北朝的传布发展,逐渐深入中国社会,并与当时的社会阶层、地方风俗相互结合。随着历代祖师对教理的研究和阐述,以及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佛教在中国开创了崭新的面貌。

由于有翻译的经典为依据,激起佛学思想的研究风潮,终于促成各种学派的相继成立。各学派的基本立场与思想旨趣各有偏重,至唐朝逐步发展成为各宗派。这些宗派齐头并进,在教理的诠释上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展现了无穷的活力。

所谓“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正是唐朝佛教各宗派发展情况的最佳写照。中国佛教各宗派法脉相传,历久不衰,这与各宗派的基本思想旨趣有明确分别的特色不无关系。若能对各宗派的形成渊源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就比较容易摄取中国佛教的精华。

02.涅槃学派

东晋末年,鸠摩罗什译出《法华经》《阿弥陀经》等大乘经典后,到南北朝时代,著名译师佛驮跋陀罗、真谛三藏等人翻译了大量的重要经典,中国佛教因而进入新经论的研究时期,由于所依经论的不同,建立了许多学派。首先,以竺道生所倡的“阐提成佛说”最具有代表性。道生在鸠摩罗什门下学习,继承他的般若思想,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诸义,并分析六卷《泥洹经》经文的义理,主张“一阐提能成佛”。

在当时,这个新见解无法被一般人接受,因为这个思想是当时已经译出的经典所没有提到的。直到《大般涅槃经》在北方译出,流传到南方,众人见经中明举“阐提成佛”之说,道生所主张的佛性义才被认同。

道生对《泥洹经》的研究,发扬涅槃思想,可说是涅槃学研究的先驱。北凉昙无谶翻译《涅槃经》四十卷,称为北本《涅槃经》;慧严、慧观、谢灵运等人改为三十六卷,称为南本《涅槃经》;从《涅槃经》中所揭示的“佛性常住”、“众生皆有佛性”,更能证实道生所提倡佛性思想的孤明独发。除了“一阐提能成佛”的见解之外,道生主张“顿悟说”,慧观则持“渐悟说”,由此形成南方涅槃师的两大系。以《涅槃经》为中心,有关涅槃佛性问题的争论,在南北朝有十二家异说,就是所谓的“涅槃学派”。

03.成实学派

南北朝时代,与《涅槃经》同时流行的经论为《成实论》。此论为印度诃梨跋摩所撰,内容以苦集灭道为主旨,分析一切法的存在皆为无实体的假象,最后终归于空。传入中国后,由鸠摩罗什译出,研究《成实论》的论师也以罗什的弟子为主流,形成“成实学派”。

《成实论》的研究先由北方开始,随后南方才跟进。罗什门下的成实学派有僧导、僧嵩两大系统,僧嵩在彭城弘扬《成实论》,形成北方系统;僧导则在南地大张讲席,首开南方研习《成实论》的风气。到齐代、梁代之时,南方系统以僧柔与慧次最具盛名,尤其是僧柔弟子中的僧旻、法云、智藏三人,被称为梁代三大家,对《成实论》有深入的研究。成实学派在梁代一度被称为“南地成论大乘”,直到隋代吉藏创立三论宗,将《成实论》判为小乘教义,成实派才渐趋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