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没经验准妈妈研究“生”笔记
20060800000014

第14章 孕中期4-7月(5)

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一定要按时做,这是对自己和胎儿负责,对于高危孕妇来说尤为重要。高危孕妇包括:患有心脏病、心衰、高血压等的孕妇。总之,大夫给开的化验单都要去做。

二、唐筛VS糖筛

“唐筛”和“糖筛”,一字之差,是很多准妈妈经常混淆的两个产检项目:

张大夫说

50g葡萄糖耐量检查,也称“糖筛”,不是喝口糖水,抽出一管血去化验那么简单,以下小贴士送给大家:

1.接受检查前保持平日一贯的饮食结构;

2.医生开出的葡萄糖粉最好现用现领取,保存不当,可能影响结果;

3.检查当日,空腹;

4.用200~300ml水溶解葡萄糖,5分钟内喝下去,环保主义妈妈可以自带杯子,医院一般也会提供一次性纸杯;

5.最好带一本书或者杂志,总之,喝完糖水后要保持安静,不要到处走动;

6.从第一口喝糖水开始计时间,1小时后,静脉抽血;

7.温馨提示:孕期容易产生饥饿感,准妈妈最好带一些吃的,例如三明治或者汉堡,抽血后尽快补足早餐的能量。

牵牛妈现身说法

我一直是个很怕抽血打针的人,一见医生举起针头就怕得连退三尺,不敢睁眼。早有耳闻糖耐测试痛苦异常,需要孕妇保持空腹,每隔1小时抽一管血,一早上连抽四管才算完事。为避免第一次糖筛不过,我特地提前两周调整了自己的饮食:

1.拒绝任何甜点和饼干等零食;

2.少吃主食和一切辛辣、油腻、咸的食物;

3.多汁甜腻的水果尽量替换成西红柿,黄瓜和青菜;

4.多活动,坚持饭后散步。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在第一次糖筛当天,早饭都没敢多吃(也不能不吃,因为不吃早饭我抽血一定晕)。喝完50g葡萄糖(葡萄糖粉,一般医院会发)兑200ml白开水后的糖水(齁得令人窒息,但据说比糖耐100g的甜腻度还是差了好几个等量级),我就站起来溜达,从医院东门走到西门,再从西门走到东门,1小时后伸出手闭眼一扎,心惊肉跳地往化验单一瞅,幸运地发现自己过了。

由此,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是我认为比较靠谱的过糖筛攻略。也许很多准妈妈会觉得我这样应对产检有作弊嫌疑,但与其等到第一次糖筛不过,再百般诚恐地采取措施来应对痛苦指数和内检持平的“糖耐”,还不如提前做好准备。

张大夫说

妊娠期糖尿病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怀孕前已经是确诊的糖尿病病人,另一种是怀孕后新出现的糖尿病。后一种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人群。

目前,主张对所有24~28周之间的孕妇进行糖耐量筛查实验,以保证发现这部分妊娠期糖尿病的妈妈,进行饮食管理和血糖水平的监测。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妈妈们不仅要保证自身的健康,还要努力不要生出这种外强中干的“大胖孩子”。

首先,准妈妈千万不要盲目拒绝这项检查。

其次,做糖耐量试验之前,企图自行控制饮食蒙混过关的方法是自欺欺人。

在此,弱弱地批评一下调皮捣蛋的牵牛妈。虽然这样做可以蒙混过关,但若是漏诊了妊娠期糖尿病,没有接受正规的饮食控制治疗,没有进行任何血糖方面的管理,可能会犯大错。

同时,奉劝年轻的准妈妈们,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接受妊娠糖尿病的筛查,有病治病,没病的也不要不顾一切地大吃二喝,我们的口号是:不生巨大儿,也不做这样的英雄母亲。

三、如何调控孕期情绪:保持钢管粗的神经

按照我的看法,当下的知识女性能在被各种咨询包围的孕期能保持不抑郁、不担忧的都属于粗神经了。为了便于调整好孕期情绪,各位准妈妈更应该趋利避害地接纳信息,以防神经过敏:

首先,不要把极端个例当普遍现象

和很多准妈妈一样,我经常因某项产检项目的数值不对路或血常规上上下下的箭头而惊慌不已。平日在各大论坛里闲逛,看到先兆流产、胎停育等骇人听闻的消息,也容易弄得自己紧张兮兮的。

沈先生说不幸的“孕例”都属于少数个案,不能掩盖大部分人平安产子的常态。至于产检结果,未经医生诊断,准妈妈怎么能依据网上看到的或一些不专业的消息渠道就妄自推断?毕竟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不能盲目对肚里的宝宝健康状况作出判断,更为之提心吊胆。

其次,远离危言耸听,远离传言

当你怀孕后,身边自然会集结不少因生娃而聚的“过来妈妈”,有娃的、没娃的、犹豫要不要生娃的各路人马。有的可能出于关心,有的可能依据自己不太顺利的经验和听闻想要提醒你,所以你不可避免地就会知道:某某怀胎9月,最终胎死腹中;某某长期接触电脑,小孩出生后头皮少了一块;某某小孩脐带绕颈缺氧,生出来成痴呆儿;某某生娃时大出血,差点命丧手术台……听得你和肚中的娃风中凌乱,头皮发麻,好容易建立起的信心再度崩盘。

如果你无法对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负面说辞一笑泯之,还是远离为妙。尽量和那些告诉你“怀孕也没什么大不了”,乐观开阔的人诉衷肠,紧紧靠近让你感到轻松自如,无论你有没有变丑都坚称你很美的亲友身边。

再次,少看报刊杂志或者网上的悲惨新闻

女性在怀孕期间情绪很容易波动,以前不觉得有什么过多感触的事情可能当你怀孕后就能要掉你一箩筐眼泪。像我从事的工作,每天都要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触目惊心的新闻场面。以前我倒也能颇为冷静地处理,但怀孕后,一张连体女婴的照片都看得我两眼潮红,心情凝重。我固然无法逃避工作上的职责,所以工作之外就尽量让自己多看些赏心悦目的新闻图片,选择积极向上的正面信息,保持较为阳光的心情,让肚里的宝宝少受刺激,没必要让Ta陪你“看”到这个世界的黑暗面、对这个世界过早地失望。

最后,也别太恃“孕”而娇

我见过班照上、活照干、歌照唱、舞照跳、泳照游的“彪悍妈”,也见过处处搞特殊,常常发脾气,动不动就请假跑医院的“娇气娘”。

前者生产的过程往往更为顺利,孩子也更为皮实好带。

这里面当然有各人体质相异的因素,也不排除心理的作用。有些准妈妈因为对胎儿高度重视,把怀孕看得过于严重和紧张了,一点点小小的异常,就能把自己和周围人搅得鸡犬不宁;医生、同事哪怕是最亲的家人一点小小的怠慢,都会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闹得不可开交。

我觉得有时干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工作,反而能分散对肚子那颗球的注意力,找到一些快乐轻松,没必要成天对着一堆医学专业人员才能弄得懂的检查数据杞人忧天、担惊受怕。

其实想想,哪个妈妈不是这样走过来的?为什么非要觉得自己受苦受得比别人多,尝到的委屈也比别人更苦?长此以往的,这些不稳定不健康的情绪肯定、容易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所以,孕期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很重要,为了宝宝一定要懂得调节自己。有些琐事一定要抛得开、放得下,偶尔忘掉自己“孕妇”的身份潇洒一回,未免不是一件更有利于身心的事情。如果因为感受不到宝宝的存在而焦虑,也许对着一些漂亮宝宝的图片想象未来宝宝的样子,会勇敢很多。

四、孕期推荐书目和电影书:

怀孕方面:

《怀孕圣经》(英国):由一群专家编写,亚马逊排名首位,内容十分丰富,介绍也颇为翔实。可惜我怀孕时看到这种大部头的书就容易头疼,总是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到最后也没有坚持看完。

《西尔斯怀孕百科》(美国):很多亲子论坛都很推崇此书,写得比《怀孕圣经》要生动活泼些,也更善解人意些,适合经常容易情绪崩溃的准妈妈们阅读,属于治愈系孕产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