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明帝国抗日史
20061000000056

第56章 附录万历朝鲜战争大事记(1)

万历十年(1582)

六月初二,明智光秀谋反,日本大名织田信长在京都本能寺战死,史称“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的家臣羽柴秀吉(丰臣秀吉)伺机崛起。

六月二十,明朝首辅张居正病逝。

万历十一年(1583)

九月初一,羽柴秀吉开始筑大阪城。

万历十三年(1585)

七月十一,羽柴秀吉任关白。

万历十四(1586)

十一月二十五,十六岁的后阳成天皇即位。

十二月十九,羽柴秀吉任太政大臣,天皇赐姓丰臣。

万历十五年(1587)

五月二十九,丰臣秀吉在给茶茶的书信中暴露侵略明朝的野心。

九月,对马岛主宗义智派上官平康胜前往朝鲜。

万历十六年(1588)

春,宗义智派遣柚谷康广往朝鲜。

十二月初八,抗倭名将戚继光逝世。戚家军将领中吴惟忠等多人入朝抗倭。

万历十七年(1589)

五月,宗义智率外交僧景辙玄苏、柳川调信往朝鲜。

万历十八年(1590)

七月,宗义智偕同朝鲜通信使黄允吉、金诚一回日本。

八月初九,丰臣秀吉任命黑川城奥羽仕置,日本实现统一。

十一月初七,丰臣秀吉引见黄允吉、金诚一。

万历十九年(1591)

正月,黄允吉、金诚一回朝鲜。

八月初五,丰臣秀吉之子鹤松死。

八月二十三,丰臣秀吉发布征明号令。

九月,华人许仪后从日本向明朝透露丰臣秀吉的野心。

万历二十年(1592)

正月十八,小西行长、宗义智派遣间谍前往朝鲜探测军情。

三月二十六,丰臣秀吉自日本京都出行。

四月十二,小西行长、宗义智率侵朝日军第一军自对马岛大浦渡海,停泊在朝鲜釜山外海绝影岛。

四月十三,小西行长侵占朝鲜釜山,壬辰战争开始。

四月十四,小西行长攻陷东莱府。

四月十六,小西行长攻陷梁山。

四月十七,加藤清正率第二军在釜山登陆。

四月十八,加藤清正攻陷彦阳城,黑田长政攻陷金海城。

四月十九,小西行长进发密阳。毛利辉元等登陆釜山。朝鲜国王李昖任命申砬为三道巡边使。

四月二十,加藤清正攻陷庆州城。

四月二十一,加藤清正从熊川北犯。申砬自王京南下。

四月二十四,小西行长击溃朝鲜李镒于尚州。

四月二十七,忠州之战,申砬殉职。

四月二十八,小西行长与加藤清正会于忠州。

四月二十九,小西行长与加藤清正分两路进攻王京。国王李昖弃城出逃。

五月初一,李昖抵达开城。

五月初二,王京失陷。宇喜多秀家登陆釜山。

五月初三,李昖逃出开城。

五月初六,龙仁之战,四万朝军败于五六百日军。

五月初七,李昖抵达平壤。李舜臣取得玉浦初捷。

五月十五,柳川调信向临津江的朝鲜军提出议和。

五月十八,朝鲜兵溃临津江。

五月十九,明朝辽东总兵杨绍勋向明神宗奏报王京陷落。

五月二十七,加藤清正、小西行长渡过临津江。朝鲜守将金命元败逃。

五月二十九,李舜臣泗川海战。

六月初二,李舜臣唐浦海战。

六月初五,明使崔世臣、林世禄到平壤。

六月初六,小西行长追击李昖至于中和。李舜臣栗浦海战。

六月初九,小西行长抵达平壤城外。

六月十一,李昖弃守平壤,逃到宁边。

六月十五,小西行长渡过大同江。李昖逃到博川。明将戴朝弁、史儒率进入朝鲜境内。

六月十六,小西行长攻陷平壤。李昖逃到定州。

六月十八,加藤清正进入咸镜道。

六月二十,李昖逃到龙川。

六月二十一,明将祖承训自辽阳出发。史儒等进抵朝鲜义州。

六月二十二,李昖逃到义州。

六月二十四,明朝郭梦征携皇银三万两,到达义州。

七月初七,李舜臣见乃梁海战。

七月初九,李舜臣安骨浦海战。

七月十三,小西行长击溃中和的朝鲜人。

七月十七,祖承训进攻平壤失利。

七月二十二,加藤清正抵达安城。丰臣秀吉之母大政所死。

七月二十三,海汀仓之役。

七月二十四,加藤清正俘获朝鲜两位王子临海君李珒、顺和君李珒土。

八月中旬,加藤清正进入明朝女真人兀良哈境内。

八月十四,加藤清正自兀良哈撤军。

八月十七,游击沈惟敬到达义州。

八月十八,明神宗任命宋应昌为朝鲜经略。

八月二十八,朝鲜李廷馣取得延安之捷。

八、九月间,建州女真酋长努尔哈赤第一次请求出兵抗倭。

九月初一,沈惟敬抵达平壤,与小西行长相会。李舜臣釜山浦海战。

九月初六,加藤清正自镜城南撤。

九月初八,加藤清正退到咸兴。

九月十六,朝鲜义兵将郑文孚收复镜城。此后又连续与日军交战,取得北关大捷。

九月十六,李如松平定宁夏叛乱。

九月二十六,宋应昌自北京出行。

九月二十七,日军攻陷昌原城。

十月初四,日军开始进攻晋州城。战至初十,日军不支而退,晋州守将金时敏战死,史称第一次晋州之战。

十月十五,明神宗任命李如松为提督。

十月二十九,小西行长夜袭朔宁。

十一月初六,沈惟敬渡过鸭绿江,第三次前往朝鲜。

十一月十七,沈惟敬到达义州。

十一月二十二,李昖遣韩应寅向宋应昌催兵。

十二月初一,李如松先锋进抵义州。

十二月初八,李如松与宋应昌会于辽阳。

十二月十五,李如松自辽阳出发。

十二月二十三,李如松进抵义州。

十二月二十九,李如松进抵定州。

是月,播州杨应龙自请率部五千入朝征倭。

万历二十一年(1593)

正月初一,李如松进抵安州。

正月初二,李如松进抵肃川。小西行长家臣竹内吉兵卫等人在顺安被明军擒斩。

正月初五,李如松抵达平壤城下。

正月初七,明军开始进攻平壤,小西行长趁夜逃跑,

正月初八,明军收复平壤。小西行长率残部南逃到凤山。

正月初九,小西行长逃到龙泉山城。

正月十二,小西行长逃到白川。加藤清正自吉州收兵南撤。

正月十四,小西行长逃到开城。

正月十六,小西行长退到长坡。

正月十七,小西行长退入王京。

正月二十,李如柏收复开城。

正月二十四,李如松进抵开城,商议攻打王京之策。

正月二十七,碧蹄馆遭遇战。

正月二十八,李如松渡临津江退往东坡。

正月三十,李如松退入开城。

二月初五,宋应昌遣冯仲缨在安边与加藤清正会谈。

二月十二,朝鲜将领权慄取得幸州大捷。

二月十三,王京日军在汉江架起浮桥,准备退逃。

二月十八,李如松退往平壤。

二月二十九,明神宗颁旨慰劳东征明军。加藤清正等部自咸镜北道退入王京。

四月初七,李如松进抵开城。

四月初九,沈惟敬、小西行长会于龙山。

四月十九,侵朝日军退出王京。李如松自开城进至东坡。

四月二十,李如松进入王京。

四月二十九,加藤清正等退到尚州。

五月初二,李如松自王京南下。日军先头退入釜山。

五月初九,小西行长同明使谢用梓、徐一贯到达釜山。

五月十五,明军收复大丘府。

五月十六,李如松进抵闻庆,不久归还王京。小西行长同明使到达名护屋。

五月二十一,丰臣秀吉部署进攻晋州。

五月二十三,丰臣秀吉在名护屋会见明使谢用梓、徐一贯。

六月初二,小西行长在釜山放回被俘的朝鲜两位王子。

六月十四,日军主力自昌原向咸安进犯。

六月十五,日军先头进入咸安。

六月十八,日军攻陷宜宁。

六月二十一,日军开始大举进攻晋州。

六月二十八,谢用梓、徐一贯自日本归。

六月二十九,日军攻陷晋州,随即屠杀六万朝鲜人。史称第二次晋州之战。

七月初八,日本讲和使内藤如安(小西飞)同沈惟敬到达王京。

七月十五,李舜臣水师营移往闲山岛。

七月二十八,丰臣秀吉规定朝鲜沿海筑城及守兵数量。

八月初四,丰臣秀吉次子秀赖出生。

八月初六,丰臣秀吉下令侵朝日军各部蓄积兵器、备品。

八月初八,明军三万余人开始撤出王京。

八月二十六,丰臣秀吉自名护屋返回大阪。

九月初三,东征明军主力渡过鸭绿江回国。

九月二十五,明神宗敕谕朝鲜国王李昖。

十月初三,明军主力退入山海关内。

十月初四,李昖还归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