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谋略就学李鸿章(晚清名臣·励志经典版)
20063500000010

第10章 经营淮军有一套(3)

一个凌焕懂钱粮,专管着淮军的后路粮台;另一个刘含芳懂军火,专管淮军的武器库,这两个人都调动不得。周馥替李鸿章收掌着巡抚大印,这是必须紧跟其后,容不得半点差池的;陈鼐不但管着文案,还要应付漕运之类诸般杂事,本就忙得不可开交。除这四人之外,李鸿章幕中之人多是到上海后才网罗过来的,和吴、杨的关系太深,处置日常公务尚可,但要办这件大事却觉得难以信任。

李鸿章费了不少脑子,总算想起在安徽办团练时认识了一个叫王大经的知县。这人是浙江平湖人,举人出身,性格诚实稳重,虽然是浙江人,这些年却一直在安徽做官,和上海官场毫无瓜葛,又跟李鸿章混得很熟,眼下可以把这个人找来管厘捐的事。

谋定之后,李鸿章把吴煦、杨坊找来,拿出上谕给他们看。

看了这份上谕,吴、杨二人面色如土。

这两个贪官大势已去了。

在这场权力和金钱的争斗中,吴、杨二人仗着自己在上海树大根深,挟洋自重,打算用领事馆和洋枪队来压李鸿章,却想不到李鸿章仗着自己有权有兵,既不畏惧洋人,又不倚重洋枪队,如此一来吴、杨的势力就被削去了一大半。现在这道上谕一出,吴煦、杨坊全被朝廷猜忌,哪里还敢乱说乱动,从此以后只能任人摆布,再也无力与李鸿章分庭抗礼了。

在社会上混,一定要记住一点:得了便宜,可千万别卖乖。

其实李鸿章心里恨不得把吴、杨两人撕巴撕巴吃了,可现在他捞了好处,嘴头上就客气到了极点,替吴煦、杨坊二人大鸣不平,说这二位在上海多年,功劳苦劳一、二、三、四数不胜数,想不到朝廷却下旨让自己这个巡抚严查。查什么呢?两位清廉得很,正直得很,这是有目共睹的嘛!

可话说回来了,既然朝廷下了旨意,底下总得办点事情。所以打算让候补道台王大经专门办理上海厘捐,至于关税那一块,还请吴、杨两位多辛苦。另外再分一分工,以后淮军的军饷和湘军曾大帅所需的四万两银子全由厘捐上出,常胜军饷银和上海其他各项开支从关税里出,这样一来,江苏巡抚和上海道台两家互不相扰,朝廷方面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

二位,你们觉得这么办行不行?

事已至此,再说什么也没用了。吴、杨二人只能唯唯称是。

从此,李鸿章通过亲信掌握了上海一半的财政大权,除了按月交给曾国藩的四万两银子之外,淮军每个月可支配的银钱多达十万两以上。有了这笔巨款,李鸿章一方面招兵买马,同时从洋人手里大量购进洋枪洋炮,甚至派人远赴香港购买枪支弹药,疯狂充实淮军的力量。

5.一石打三鸟

要说曾国藩,确是一位迂腐朴讷的老夫子,道学家,他的《挺经》《文集》那都了不得,可这绝不说明曾老夫子就没有贼心眼儿。

眼看当年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组建起来的“叫花子兵”到了上海后忽然变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着实把曾国藩吓了一跳。想不到自己的一个幕宾、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竟能一跃而起,成为几乎与自己分庭抗礼的强势人物,而从战场的表现来看,这支眼下尚不足万人的淮军的战斗力竟似已远在湘军之上。

最气人的是,湘军在安庆招降过来的程学启,曾国藩本来是毫不看重的,想不到去了淮军之后竟成了李鸿章手下的头号猛将,在上海外围的三场大战中,程学启不是先锋就是主力,其战力之强,声名之响,竟然压过了湘军的名臣宿将。

这么一来曾国藩可就动起心眼子来了。

当年淮军成军时曾国藩送给李鸿章不少兵马,这些小账今天不用算了,可程学启和他的开字营却是李鸿章从曾国荃手里“借”过来的,于是曾国藩决定把开字营要回去。

九月十九日,也就在淮军攻克嘉定之后不久,李鸿章收到曾国藩的来信,说李秀成已经从苏州回师,正猛攻驻守金陵雨花台附近的曾国荃吉字营,现在曾国荃希望正在青浦一带休整的程学启能立刻带着他的两营兵回吉字营,帮湘军围困金陵。

接了这道命令,李鸿章傻眼了。

想不到曾国藩忽然耍起了小心眼儿,竟要把淮军中最强的一支队伍弄到湘军里去。没了程学启的开字营,眼下的淮军至少失去了四分之一的战斗力,所以这支队伍是无论如何不能交给曾国藩的。可是曾国藩的手段也非常厉害,这次调兵,他把曾国荃也拉了出来,又以“围攻金陵”为借口,如果李鸿章死赖着不把程学启送回去,不但要同时得罪曾氏兄弟俩,在朝廷面前也不好看。

眼下李鸿章虽然连打了几个胜仗,可是他的浙江巡抚一职还未实授,曾国藩却是两江总督,实际统率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省兵马,真要和曾国藩硬碰硬地顶牛,他还远不是对手。

一时间李鸿章彷徨无计,枯坐了半日,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个法子来。

曾大帅想把程学启要回去,李鸿章死都不能给。可不派兵支援湘军,就是和曾氏弟兄翻脸,那绝不行。所以兵是要派的,关键看派谁。

派谁呢?干脆就把常胜军派去,让他们扛着洋枪、洋炮帮曾九帅的吉字营去打金陵城。

常胜军去金陵让谁带队呢?就让吴煦和杨坊统带。

为什么呢?这个吴煦不是挂名的常胜军“督带”吗!杨坊不是常胜军的“管带”吗?这俩人不带常胜军,谁带?李鸿章正愁没办法把这俩小子赶出上海呢,这下不用赶,他们自己就滚蛋了。

好厉害!如此一来,李鸿章糊弄了曾国藩,赶走了吴煦、杨坊这两颗眼中钉,而且把一个军纪败坏、桀骜不驯、被洋人带得忘了祖宗的常胜军也送出上海扔给了湘军,一石三鸟,天衣无缝。

现在的问题是,吴、杨走了,谁接他们的位子?

要换了别人,或许就像上回找王大经接管厘捐那样,找两个自己人接吴、杨的差事。可李鸿章看事儿却比这个深得多。

上次接管厘捐用的就是自己人,这回自己不放程学启,却派常胜军增援湘军,曾国藩嘴里说不出什么,心里肯定不痛快,自己再用亲信彻底接管上海,那就真是不把老恩师放在眼里了。得罪曾国藩可不是开玩笑的,李元度的例子还在前头摆着呢。

左思右想,李鸿章终于找出两个合适的人选。

杨坊的差事就让署理上海道台黄芳来接,此人是湖南长沙人,又是湘军粮台黄冕的弟弟,跟湘军关系很深。另有一个海防同知刘郇膏在上海多年,名声不错,一直很被曾国藩看重,可以把吴煦的位子交给这个刘郇膏。

那李鸿章不怕这两位胳膊肘往外拐,背着自己跟曾国藩眉来眼去?

不怕。

刘郇膏不是湖南人,而是河南人,要说亲,他跟李鸿章的关系比跟曾国藩更亲。黄芳这个人有大烟瘾,李鸿章手里抓着这个把柄,想换他,随时可以换。

最后一个问题:吴煦、杨坊这两条上海的地头蛇肯走吗?

好家伙,李鸿章手底下那帮子淮军是吃干饭的?不走?打到你走!

拿定了主意,李鸿章立刻给朝廷上一道奏折,说程学启的开字营已经调到前线,正以所部两千人马和太平军慕王谭绍光、听王陈炳文率领的太平军“十余万众”奋力死战,实在调动不得。一番苦诉完,又说自从华尔死后(一个多月前在慈溪被太平军击毙),“三品顶戴”白齐文接管了常胜军,这支部队有四千多人,兵力比程学启所部多出一倍,而且常胜军一向以勇猛著称,配备的洋枪洋炮最多,手里又有多艘火轮船,可以立刻开赴金陵。

奏折写完,李鸿章又给曾国藩写信,告诉自己的老师,现在准备调天下无敌的常胜军去援助曾九帅,由吴煦、杨坊二人带兵赶赴金陵。

给老师写完信,李鸿章派人把吴煦、杨坊找来,告诉他们,二位已经从文职改为武职,这就带着常胜军去围攻金陵吧!这可是奇功一件,真让人羡慕死了,将来二位立了功,可别忘了他啊。

此时的李鸿章兵权在握,根本就不讲道理,只几天工夫,刘郇膏、黄芳二人已经明火执仗地抢走了吴、杨的位子,坐了他们的官署,把账目之类统统弄了过去。同时李鸿章积极联络火轮船,准备把吴、杨二人连同那几千常胜军一块儿弄出上海,扔到湘军那边去。

十月十二日,喜事临门:朝廷下旨,实授李鸿章为江苏巡抚。

从署理到实授,就相当于从“站着办公”到坐着办公,名正则言顺,李鸿章在上海说话更算数了,不管当地官吏还是洋人,拿他都更得当回事儿了。

6.浑蛋的妙用

然而谁也没想到,吴煦、杨坊和常胜军还没启程,时局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