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财富的规则
20074000000026

第26章 资本化生存(2)

资本本身就是一种规则和文化观念。无论你愿意与否,资本已经是现实世界最有力量的规则源泉。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任何企图攻击、摧毁资本的力量,都首先要借助于资本的力量。资本无处不在、也仿佛无所不能,不依靠资本方式生存的所有的人,最终都将被社会抛弃。如果我们真的无法改变资本的规则,那就要先学会适应资本的规则。

资本,扩展而言,可以有形,也可以无形;可以有质,也可以无质;可以有具体的形态,比如说主要以货币为形态,也可以是一切形态。在资本化为趋势的今天,资本之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支持资本的,反对资本的所有的一切都将被资本化。以资本为核心构成的社会形态,激发了人类无尽的贪婪之心,在贪婪的面前,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将被资本化。不仅货币、土地、劳动力可以被资本化,技术、管理、人脉,这些也都是资本。在当今社会,不仅一切有价值的财富最终都将被资本化,甚至社会和人的方方面面都将被资本化。

到底什么是资本呢?广义地说,资本是在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中,单个经济体所拥有的货币、物品、技能、信息、特征、情感、权力甚至经济体本身等要素,凭借这些要素可以占据相互关系中的支配或主导地位,获取强势的社会财富。因此,一切要素都是资本,而其资本量的大小,取决于在经济、技术、社会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占有了主导性地位,有可以获得对方的劳动或财富。失去主导性地位,自己的劳动或财富就会落入他人之手。主导性地位越强,即资本越大,可获得的“利润”就越多。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和社会关系”,因为离开社会关系,钱、土地、技能等等就都不是资本。比方说,对于与世隔绝的鲁宾逊来说,无论是他的知识还是劳动技能,还是他盖的土房,种的水果蔬菜,都不是资本。一直到一无所有的“星期五”出现以后,所有这一切才成了资本,即成了鲁宾逊可以支配“星期五”的依据。“星期五”要吃饭,鲁宾逊说,可以,但是你得给我耕地施肥。“星期五”要挡风避雨,鲁宾逊说,可以,但是你得给我砍柴挑水。正如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所说的那样:“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萨默尔森认为:“个人占有资本并能从中获取利润(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实质所在。”只有当我们将资本作广义理解时,这个说法才更加表达出资本主义的实质,也更符合每一个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感受。这样,单个经济体占有资本并从中获取利润,就等价于个人利用自身的一切有利条件谋取自己的利益,而这又进一步等价于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意味着,资本的实质就是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某人不利用有利条件谋取个人利益,此人的行为就不符合资本的实质。

巴菲特说:投资到自己身上是最佳投资,因为你自己才是你一生最大的资产和最大的希望。投资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资!投资自己就是寻找真正资本的过程;投资人力资本,物质的和精神的,这需要你交两个朋友:运动场和图书馆,一个打造你的肉体,一个打造你的精神;投资自己的快乐,读书和旅游!投资自己的能力,学习和实践!投资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思考;投资自己的家人!这是你最后的防线。比尔·盖茨说:“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世界指望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生活不分学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助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电视不是真实的生活,现实生活中,人们实际上得离开咖啡屋去干自己的工作”。人力资本之所以是一种投资,就是他放弃了今天短期的收入和效用的增加,而在未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效用值。

对于资本和资本的规则的研究,没有人能超越马克思的《资本论》所达到的高度,“它是工人阶级的圣经”。1890年,《资本论》在美国畅销,因为它被当成一部赚钱的教程——如何积累财富。《资本论》是宝库,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我们都可以从资本论得到教益。特别是对个人来说,资本论要比其他的经济学著作实用得多,因为它直接教给我们致富之道和规则之道。《资本论》直接分析了社会上存在的两大阶级:富人——人格化的资本家和穷人——工人。它分析了富人和穷人不同的行为方式,也分析了富人和穷人对待同一政策的不同态度,资本论最具特色的地方:它提供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现象和规律,揭示了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秘密。

富人紧紧围绕资本,穷人成为生产或者消费的工具而被富人利用,帮助富人积累资本。富人不断鼓励穷人消费,穷人也只能、只想着消费,穷人从来也没有任何资产。现代社会产品越来越丰富,工资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穷人永远是穷人,为什么?因为穷人只有消费,没有积累资产。工资很低时,富人卖给你手表、自行车;工资高点,富人卖给你电视;再高点,富人卖给你汽车、房子;工资不够高时,富人提供贷款,让你透支未来的工资也不剩!这些行为甚至都是自动的,为什么?从小就培养你的“消费理念”,到死都不教给你“投资理念”。你见过哪个学校教你怎么做老板吗?学校都是教你如何做个好员工!

《资本论》中资本家的逻辑精髓是:永远不要让工人有余钱投资,鼓励他们消费。没钱的话,预支未来吧。这就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消费与透支消费!不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理论的精髓,我们就是永远的“房奴”、“车奴”……无穷无尽的“资本之奴”。穷人没有资本概念,只会充当资本的工具,富人掌握资本,制定资本规则。

在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中: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秘密就是“资本的规则”。掌握资本,就可以靠资本收益来生活,并且资本还会自己增值,所以,越来越富,成为“自由人”。没有资本,就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只有选择老板的“自由”,成为别人“资本的一部分”。真正的富人视资本为第一位,积累和自动增值是资本的特性。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停止工作,仅靠资本的自动积累和增值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就算是真正的富人了。

用资本和投资的角度来看,人生就是投资和收益的人生。当我们通过教育投资拥有了真正的才能、学识和品德等资本,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寻找一个投资的世界,去把我们的资本进行真正的投资,然后去收获人生属于我们的真正的人生财富。如果你有知识,就投入知识;如果你有才能,就投入才能;如果你有品德,就投入品德。如果你什么都没有,甚至没有金钱,经验和能力,那就别想成功和自由这些事情了。

在资本化生存的现代经济中,世界更加平面了,任何人与成功及失败的距离都更加短了。一个所谓的成功者,完全可以在下一秒就成为一个失败者。任何级别的财富,在现代经济、资本化生存中都不值得一提。而现代经济、资本化生存的发展现实,超越了所有旧有理论,如何打破旧观念、创造新观念,让理论为现实服务而不是相反,则是市场发展为我们留下的一个全新课题。而对于个人来说,一个全新的机会、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将被全新定义。当然,这里有所谓的领跑者,但这些人与失败的距离并不比任何一个所谓落后者与成功的距离更远,而这个距离,核心的差别在于:和每个人的人性—战胜自我和智慧—前进方向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