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财富的规则
20074000000035

第35章 金融核心(1)

【邓小平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什么?】

现代世界主题是围绕经济展开,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说就是资本的全球化。因此全球竞争从根本上就是资本的竞争,在全球资本竞争中,哪个国家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本和投资,在未来经济发展中便可取得核心的优势。而资本和投资的获取关键在于金融和金融市场,所以邓小平曾经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资本有主要的三大投资形式:金融资本、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产业资本是生产领域,其作用是提供更多、更广泛和更深入的消费商品;商业资本是流通领域,其作用是加快物流和商品流通周转;金融资本的地位比较特殊,它融通于商品和货币之间、融通于生产和消费之间;金融资本的最主要作用:一方面,通过市场配置,为扩大再生产企业提供所需“血液”—资金和资本;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融通,为社会融通更多的金钱,用于购买更多的商品。

如果按照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地位和比重进行排序应该是这样的:第一金融资本、第二产业资本、第三商业资本。2008年,美国的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GDP的比重超过七成;而在第三产业中,金融服务业是第一支柱。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业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左右。1979年美国金融业的产值占GDP比重是15.2%,2008年这一数值是20%。1979年我国金融产业占GDP的比重是1.6%,2008年是5.6%。从就业上来看,美国金融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比例在最近四十年没有大的变化,1970年是5%,2008年是6%。中国2002年金融行业从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例仅有0.46%。美国哈佛、耶鲁等最优秀的人才毕业后是到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就业;而中国最优秀的人才毕业后都到政府争当公务员,这反映了两个社会不同的核心侧重点。美国金融行业产值占GDP的份额早在1986年就首次超过制造业;金融业占美国资本市场总市值比重在两千年初已达25%,金融业利润占美国企业利润总额的最高达到40%;金融资本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尤其是在全球化和新经济条件下,全球金融资本支配着产业资本。

在美国经济繁荣的背后,是今天美国金融实力已远远超过了其生产实力,美国GDP占全球GDP的比重只有1/3,而美国的资本市场市值占全球资本市场市值的比重却约为一半,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3强,并且占全球外汇交易以及全球贸易结算的50%以上。美国拥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资本化能力,美国是全球“资本集散地”,它与全球80%以上的资本流动有关,它吸纳了全球近70%的资本净储蓄额,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金融资本,这样美国一方面不断依靠新陈代谢吸引全球资本来更新血液,另一方面支撑了美国透支未来的庞大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流入中国最多的是产业资本,全球跨国企业在中国开办了50万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制造业。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八年成为通过直接投资流入国际资本最多的国家。外国直接投资办实业的资本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中,超过七成是产业资本。就金融资本而言,国际金融资本在过去进入中国的规模很小,这一现象和中国封闭的金融市场政策有关,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五周年,中国将逐步放开金融资本市场,在可见的未来,中国要实现经济上的复兴,那么必须大量吸纳外国间接投资(FII 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这种是以金融资本为主体的投资形式。对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血液流动;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现金流,对国家而言,血液和现金流就变成了金融资本的流动。中国要加快金融、资本体系的建设,这虽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但是却刻不容缓。因为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坚实的经济基础,它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金融:《辞海》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是货币流通、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行为的总称。金融活动包括:货币发行、银行的存贷款、有价证券[债券和股票]的发行与流通、衍生品交易、外汇及金银的买卖、保险与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支付与结算等等。金融最为基本的特征就是采用还本付息或者风险支付的方式聚集资金和分配资金,调集个人、家庭、企业、团体、国家之间的资金余缺。更简单地说,就是从有闲置资金的人的手中借出,然后放贷、投资到需要资金的人的手里,金融融通万种资源,融通过去和未来。

如果我们把市场经济看做一辆汽车,那么这辆汽车的发动机是金融和金融市场,汽油是货币,两个轮子是财富资本化和消费商品化,政府是司机,乘客是社会群体。

市场经济的一极是商品,一极是货币。经济增长从总体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物质财富增多的实体经济增长和以货币价值形态表现的社会总产值的增加,虚拟经济的增长。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事物,即经济事实和经济状态,它们是同一事物镜子的两个方面。其中实体经济体现着经济的实物状态,虚拟经济则是实体经济在价值形式上的反映,是货币上的“镜像”。现代社会,金融,便在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起着桥梁和融通作用。

市场经济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客观上经济停止增长就意味着市场经济的灭亡。经济增长的根本矛盾是实体经济社会化不断增长的商品生产与虚拟经济货币和资金的私人集中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市场经济而言,必须一方面保持实体经济的无限增长—产能,同时另一方面保持实体和虚拟经济两者之间的总量平衡——购买力。当金融中介通过金融市场融通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两端,金融便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手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当金融成为融通两极的核心手段,也就为市场经济带来了新的内容。

实体经济方面,通过金融工具,介入商品工业化的扩大再生产,为社会不断扩大的消费性需求提供源源不断、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层次更细化的各种消费商品;同时各种金融工具为资本找到了很多用于增殖的新的载体,正如前文所说的以前没有被计算的实物财富:例如房地产、资源、企业等等,被进行资本化扩充了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方面,资本通过金融市场,扩充了财富的时空范围,通过融通私人、企业和国家所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富,为社会提供购买商品源源不断的金钱。这极大地放大了社会购买力。从本质上说,金融融通而形成的虚拟经济才真正成为实体经济在价值上的反映和镜像,只要实体存在的,都可以反应到虚拟镜像上,通过这种价值上反映出来的同一性消除了实体物质的物理差别,便利了交换,使物质资源在空间上能快速、有效地实现资源配置,这是金融及金融资本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存在的基础。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者关系异常紧密,必须保持一定的总量平衡性。如果金融上出现问题,使得两者发生严重失衡的时候,就会出现经济的剧烈波动,美国1929年的经济危机,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证券市场的价值泡沫远远超过了实体经济实际的规模,最终由股市大崩盘开始的价值回归不可避免地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安全、稳定会直接影响实体和虚拟经济的平衡,进而影响总体经济的未来。

最后,尽管金融位居现代市场经济核心,金融的出现也极大地延长了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但是金融无法改变资本逐利的天性,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矛盾。并且,金融资本化的最大副作用是:由于对于资产掌握的不均衡,造成贫富差距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速分化!财富和购买力加速集中到少数人既得利益集团手里,而少数人是无力消费掉这些财富的,只能奢侈性消费或者继续投资,这进一步放大了社会的基本矛盾!

金融通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其主要途径就是通过金融市场,而金融市场就是指金融产品的交易场所。金融市场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金融市场也叫资本市场,它承担着市场经济中的资本融通的核心职能,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衡量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准就是看金融市场的资本化、证券化程度。另外,尽管从严格意义上金融和金融市场并不创造任何实物财富和价值,但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所有资金链条的最终共同汇聚的所在,它一刻不停地进行最大规模的财富再分配。金融市场,它是财富的海洋,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和高度浓缩。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是资本和资金的供给和需求者;前者拥有空闲的资金,后者则面临资金不足。交易双方的关系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一定时期内的资金使用价值的有偿转让。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无差别的完全同质性的金融品种;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无论从交易方式、交易品种和交易思想都在由实体向虚拟的方向演变,交易品种已经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实体经济层面,而是开始以衍生品为主,美国衍生金融产品占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三;交易场所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美国Nasdaq市场根本没有实体的交易所,它只存在于观念和电子流之中,例如全球24小时交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