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给孩子不伤害的爱
20074600000020

第20章 好母亲是孩子幸福的起点(6)

规划孩子之前先规划好自己

孟春光半个月后打来电话,说儿子的问题又复发了,并且比以前还严重,希望马上见到我。

李泽龙回家之后,有了学习的干劲儿,于是母亲每天都安排家教。母亲认为只有儿子的成绩跟上大部队,才会真正快乐起来,为此她每天监督儿子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李泽龙坚持了一周,又控制不住情绪了,经常不分青红皂白让母亲认错,情急之时还砸电脑、书柜、手机……上周日晚上离家出走,周一没有去上课。

“咨询效果怎么只能保持一周呢?”孟春光稍有怨气地问。我体会到为什么李泽龙让母亲大声朗读了。我请孟春光将上次给她的咨询建议大声朗读,并追问:“你做到了吗?”

孟春光瘫进沙发里,“无论我怎么做,周围人都对我不满意。”她告诉我,为了给儿子陪读,她在天津待了五年,她担心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单位是否还会收留她。老公原来每周都开车过来,孩子出了状况之后,老公越来越不耐烦,两三个月都不来一回,每次接电话也匆匆挂断。她很不平,“我所做的这一切都图什么呀?”

父母在规划孩子的人生之前,应先要审视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有效的规划。在日常咨询中,一些母亲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只身陪读。她们认为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孩子,丈夫会因此更加爱自己,却忽略了长期分居造成的感情淡薄。没有事业没有家庭支撑的她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通过孩子的高分来提高自己的价值感,给孩子施加超负荷的压力,结果,非但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果,反而破坏了亲子关系。

李泽龙辅导的关键点,是调整孟春光的心理环境。为此,我邀请孟春光的老公加入进来,这样既可以在处理孩子的问题上尽量达成一致,又可以增进夫妻间的感情互动。

在孟春光老公的支持和监督下,我与李泽龙每周的约谈得到保证,咨询计划顺利进行。通过梳理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李泽龙在优化人际关系的同时,也提高了情绪管理水平。李泽龙的悟性很高,改善的速度很快,学习成绩有了长足的提高,考上他梦寐以求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心航路教育心理机构统计显示,因异地求学产生的心理困扰,占中学生接受心理咨询的41.37%,85.7%的学生是母亲陪读的。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陪读前只看到有利的一面,对困难估计不足,存在盲目跟风和攀比现象;二、陪读中母亲因为放弃事业,远离既往的社交圈,自我价值感急速下降,造成心理失重感;三、经济上的支出严重超出预算,两地教材的差异,异地求学往往需要一对一家教,造成求学成本加大;四、情感上缺乏与老公的交流,妻子在婚姻中的安全感降低,是造成情绪失控的重要诱因。

【丽珊女性幸福心理学】

父亲对孩子的爱往往具有选择性,如果陪读母亲不能关心老公,而总是向老公告孩子的状,并且抱怨老公图清闲……父亲开始时会积极想办法,安慰妻子,但如果效果不明显则会厌倦这种沟通,甚至会出现到家庭之外去透透气的行为。聪明的妻子要对孩子的“状况”有所承担,避免三人之间进入连动性不安之中。

儿子为什么沾钱的问题就激动

理财意识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一味地把持只能使孩子难以具备与其年龄匹配的能力。

From:贾一妮

我在一个500强企业做配件工作,老公自己做生意,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但我们特别担心儿子沾染所谓富二代的恶习,所以一直严格控制他所能够支配的钱,以限定他结交同学的圈子。儿子一直比较听话,除了生活缺乏主动性之外,没有什么大问题。

儿子升入高三之后,稍微有些逆反,有时不好好完成作业,三次提出不参加高考了,经过我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他还是硬着头皮参加了高考,并考上了广州的中山大学。为了鼓励他,他爸爸给他5000元奖金,允许他自由支配。他当时非常高兴,激动地一再追问爸爸是不是真的由他来自由支配?这是他平生第一笔这么大数额的钱。得到爸爸肯定答复后,儿子整个假期都很开心。

临近开学,我们一家三口去欧洲旅游,那里的表比国内便宜,我要给他买一块表,他看到价钱后十分心疼,问我为什么这么贵买一块表呢?我告诉他,对于男生来讲好表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并且性价比合适。他没有再坚持,就买了。

他出发到大学之前,我觉得他手上有5000元,他一直没有钱的概念,担心他乱花,就没有给他生活费。他问为什么不给他生活费,我就说给他买表花了那么多钱……没有想到他当时就愤怒了,说我是骗子,如果当时说清楚用他的钱,他才不会要表……他的反应超出我的想象,就说当时买表花1.5万,他5000元,我花了1万,我越解释他越愤怒,索性把表扔到地上……我也怒了,娘俩撕扯起来。

11月,我去广州出差,顺便看看他,也希望缓和一下与他的关系。可能是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的缘故,娘俩挺亲的,他还带着我品尝广州小吃。我也带他参加客户的宴请。有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说他在大学时一个月1000元生活费就足够了,他经常吃免费饭和汤来存钱……我当时觉得这个年轻人真有奋斗精神。但我明显感觉到儿子的情绪低落下来,直到宴会结束再也没有说一句话。回到宾馆,他用拳头捣墙,手背都破了,他说,我是存心找来这些说客,指桑骂槐,含沙射影地说他花钱多……我很委屈,但无论我怎么解释,儿子都不再理我了。

To:一妮

你好!

看了你的邮件,我一直在换位思考,做你的儿子会是怎样的内心感受?一妮,我觉得你是一个掌控能力很强的人。尽管你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但为了避免孩子沾染坏习惯,你们严格地控制孩子的花销,这样做好处很明显,就是孩子没有结识坏孩子,更没有玩物丧志;但不足也很明显,他已经到外地上大学了,你还是担心他没有钱的意识,担心他不会理财。所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一切教育行为都要掌握一个科学的度。

一妮,你不但掌控性强,而且你很主观。在你的心目中,儿子是始终没有长大的孩子,你任由自己出尔反尔,缺乏起码的一贯性。爸爸为了表彰孩子高考成绩理想,给孩子5000元的奖金,这对于孩子来讲简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他意识到自己终于长大了,有独立性了。但你却随意收回这个权利。你要在欧洲买表完全是基于你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你认为男子必须有好表,你认为在欧洲买性价比合适,但孩子是否需要则完全忽略。

一妮,我不知道你平时给周围人怎样的印象?为什么年轻的客户会在尽展财富或奢华的宴会上提起自己是靠免费饭和汤来吃饱肚子?这样的话题如果是事业成功的人炫自己起点多么低,反衬现在的成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年轻人在这样的场合是回避这样的提法的。那么出现这种反常情况就有两个可能:一是你授意他们“影射”儿子,让他学会节俭;二是你平时给人家留下比较吝啬的印象,借机讥讽你……因为每个家庭给孩子上大学的生活费是完全个性化的,没有任何可比性,更没有统一标准。你儿子被这些话激惹我完全可以理解。

孩子长大了,母亲一定要给他尊严感!

【丽珊女性幸福心理学】

用发展的眼光接受孩子的成长。当孩子长大了,父母就不要再试图用什么样的“花招”了,这样不仅会被孩子识破,而且还给母子关系带来阴影,使孩子缺乏来自家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