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吴帝国
20074700000027

第27章 紫髯儿的决断(7)

对于这些流言蜚语,鲁肃不屑一顾,他自认为光明磊落,即便稍稍偏向刘备,也是出于大局,为江东的未来着想。

其实不用鲁肃提醒,周瑜也想到了刘备这支机动部队,可是一直以来周瑜内心里很是抗拒:

“如果可以不用刘备的人马,就尽量不要用他……一旦用了他的一兵一卒,今后便会很是麻烦。”

周瑜甚至可以想象出战后的刘备会对他和鲁肃说些什么:“虽然我的力量微弱,可是毕竟也是参加了这一场大战,如果没有我军参战,胜负难料呢!所以,战后要多给我些土地才是。”

以刘备的个性,必然会如小强一样顽强地与鲁肃、周瑜甚至是孙权胡搅蛮缠、死缠烂打,此后无论分配给刘备多少土地,孙刘两方都会纠缠不清。

可是周瑜苦就苦在手下可以调拨的兵力实在太少,就算周瑜挖空心思,也只能调出吕蒙和凌统这两员将,数千人马。

“就这点兵的话,充其量只能给曹操挠痒痒而已。”

“可恶,只能找刘备了……”周瑜把这件事甩给了鲁肃,并再三叮嘱这一把火的重要性:“曹操担心北方出乱子,一定会急着回许都。然而曹军的辎重粮草都在江陵,所以他会先去江陵。”

周瑜用手中的扇柄在地图上点出了江陵的位置,然后有力地在江陵和乌林之间画了一条直线。

曹操归心似箭,他的部队必然加倍急行,然而在这条直线上却有一个点令曹操不得不放缓速度,那就是华容道。

所谓华容道其实本无道,在华容县和乌林之间其实是一大片无人烟的沼泽地,唯有小径通行。如果刘备能及时赶到华容道放一把火,曹军的士气将陷于崩溃。

如果把火烧赤壁比做是一记漂亮的直拳,那么华容之火就是致命的右勾拳。然而令周瑜深感遗憾的是,这一记致命的右勾拳只能由刘备来实施了。这实在令周瑜很不爽,然而又是无可奈何。

这时,曹操已经沿着长江从乌林退却到了巴丘(洞庭湖)。虽然在乌林被烧得很惨,可是曹氏水军的规模依然不可小觑,只是人心离散、士气低迷,已经不堪再战。

“小周郎只是水战厉害罢了,如果换成陆上厮杀,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

其实曹操也不想再在船上待下去了,在水上的每一分钟都令他有心惊肉跳之感,更糟糕的是瘟疫迅速在这支败军中传播开来,这真是祸不单行啊!

“回许都吧!”

“可是这些战船怎么办?”

“全都烧了,不要给周瑜留下一条小舢板。”

不忍再看赤焰大火,曹操急匆匆地走了。当初被认为可以扫荡江东的庞大舰队在自己手中付之一炬,这实在是让曹军将领们感伤不已。

一些染上疫病的曹军士兵也被抛进了熊熊火焰,这种残忍的行为据说可以取悦神灵,令瘟疫中止。无论如何,此时的曹操已经不再是在官渡奇袭袁绍的那位不败的英雄。

“从此道可至华容也。”

曹操的眼前是一片沼泽地,淤泥中似乎有条弯曲迂回的小径,然而更多的是满眼的野花与碧草,花草之下是足以吞噬一切的泥潭。焦急的前锋部队莽撞地闯人泥沼,立刻马足深陷,再也前进不了。

“诸位,下马步行吧。”

“倘若步行,一定会被追兵赶上,那就不妙了。”

曹操不觉暴躁起来,他奋力将手中的马鞭掷出。马鞭在空中划了一个漂亮的弧线,落在水边的芦苇丛中。

跃身下马的曹操,看着芦苇荡默默发呆。

“原来如此,我等得救了!”曹操忽然大笑。

当初在乌林,江上风浪不息,来自北方的曹军将士不惯乘舟,受不了颠簸之苦,于是将船只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木板,安稳若平地。如今这无边的沼泽地无非是又一个江河,此处虽然没有木板,可是却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芦苇,只要将芦苇砍下铺在泥沼地上,曹军便可以安然通过。

“诸位,动手砍伐芦苇,这可是我等的生机!”

但凡还有些力气的,这时都拔出了刀剑挥向芦苇荡。不多时,一条芦苇铺就的道路在曹操眼前向泥沼中伸展。

“快些启程吧!”

前方的人在铺芦苇,后面的人已经迫不及待地一拥而上,倒霉的自然是老弱病残之辈,他们彳艮快被推挤到芦苇道路之外的泥沼之中。

“救命啊,兄弟!”

甚至有人被践踏致死,那些昔日的战友已经完全顾不上彼此的情义,正史记载说:

羸兵为人踏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正当曹军通过一个狭窄的地带时,后军又发出了追兵将至的信号,一时队伍大乱,争先求生的士兵拥堵在狭地,寸步难行。

“如此一来唯有用武了!”

曹操的身边是强悍而冷血的虎豹骑,他们目前唯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保证曹操安全通过这片沼泽地。

难以置信然而却在历史上反复重现的事件发生了,曹军开始杀害自己的士兵。虎豹骑挥舞着大刀冲向堵塞在前方的散兵。

鲜血飞溅,血腥味儿在风中飘扬,引来了附近的狼群。狼群袭击伤兵和离群者,简直是把朝廷的南征大军当成了它们的盛宴。

“老子跟你们拼了!”

前方是堵塞的人群与滥杀战友的虎豹骑,后方是孙刘的追兵,左右又是狼群,终于有的人情绪崩溃了。他们挥舞手中兵器冲人沼泽,随着一声哀嚎,他们或是陷了边的沼,是了的。

曹操无视眼前的悲剧,他更担心的是追兵会不会纵火。大风加上无边的芦苇,如果再来一把火,这支大军可就真的完了。

“后方的追兵是周瑜么?”

“不,是刘备的人马。”

“原来是这位老弟。”这时曹操已经望见了泥沼的尽头,前方的大道直通襄阳,曹军得救了。曹操拨马回望,远处飘来烟尘,刘备果然在华容道那头纵火了,可惜他晚了一'步。

“刘备的智商也不差啊,他和我其实是同一类人,只不过他这个人比较迟钝,总是比我慢一拍,如果他早一些放火,我军就完了。”

青色的天空下,曹操发出凄厉的笑声,这大概是他一生之中最为狼狈的时刻。曹孟德为之奋斗一生的帝国之梦,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彻底地破碎了。

《三国演义》在此时演绎了一段颇为戏剧化的情节:

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蚊龙。”

其实在华容道追赶曹操的是刘备,如果说有人存心放走,那么这人也不是关羽,而是刘备。

在周瑜的计划中,赤壁的那一把火是烧曹操的水军,而华容的这一把火是烧曹操的陆军。可是刘备却慢了半拍、姗姗来迟,直到曹操大军主力通过华容之后才开始放火。

“哎呀,天意弄人,俺来晚了。”

刘备迟到不是因为堵车,也不是因为思虑不周,他是故意的。

刘备当然不是对曹操念旧情,而是情势使然。所谓困兽犹斗,倘若刘备先到一步,火烧华容、堵截曹军,垂死挣扎的曹军一定会全力与刘备军肉搏,即便最后是刘备军取得胜利,必然也会损失惨重。

刘备眼下只有区区一万多人马,他还指望着用这点兵力在战后与周瑜抢夺胜利果实呢!如果因为阻击曹操而伤亡过半,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以刘备的精打细算,又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在刘备与诸葛亮看来,华容道这把火烧与不烧,曹操都会返回北方,今后刘备的扩展方向都是向南而不是向北。既然如此,还是保存实力为妙。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刘备出工不出力,在华容道放了一把虚火,然后便急匆匆地转头向南方前进。

荆州,俺老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