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东吴帝国
20074700000007

第7章 小霸王之遇袭(5)

“孝廉,身为吴郡太守,我不能擅离职守去丹徒劝谏。就请你代言!”朱治说,“即便是大鹏,也不要在翅膀尚未长硬的时候起飞!”

其实孙权已经完全被朱治打动了。然而兄长的个性,如父亲孙坚一样的坚强而固执,深刻了解这一点的孙权,这一夜在吴郡城中无法入眠。

谁能劝阻大哥贸然出兵,是我么?

7.谁是猎人?谁为猎物?

快马奔驰如风,健儿持弓如鹰,这是丹徒,大江的南岸。“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此刻的孙策俨然成了飞将军的化身,箭矢所指,无论狐、兔、獐、鹿,靡有脱者。

“将军,今天的收获足以准备一顿大餐了。”蒋钦拾着猎物,笑得咧不开嘴。孙策的身边小将中,以蒋钦、周泰最为骁勇,堪称双虎,后来孙策将周泰派给了孙权,蒋钦便成了孙策身边的侍卫队长。

“公弈,你的眼中只有这些狐、兔、獐、鹿么,往西、往北看,陈登、刘表、曹操,真才是让吾心动的猎物!”

孙策的马此刻已经奔驰到江边,从这个山头北望,正是鸟瞰江北的绝佳视角。对岸便是广陵、彭城、合肥与寿春。

孙策依稀还能记得在寿春的那些日子,袁术是如何地对待自己?自己又是如何金蝉脱壳离开?从内心深处,孙策并不讨厌袁术,尽管此人已经因为他的不自量力称帝而臭名昭著,但是孙策知道,他并不是天下纷扰群雄中最坏的那个。至少在孙策走投无路之际,是这个人收留了他,把父亲的部曲还给了他,代价是那颗传国玉玺。

母亲说那颗传国玉玺对于不自量的人而言是一件不祥之物,这预言在袁术身上得了验证。他得了玉玺之后,便开始自命不凡,甚至认为民谣所谓“代汉者当涂高”说的就是自己。

当涂者,公路也。我的字便是公路,可见我便是取代汉室为皇帝之人!

当时朝廷派太傅马日磾来寿春,袁术骗马老太傅说:“把你的节给我看看,看完便还,绝不耍赖!”马太傅信以为真,真的把节给他看,谁料这一借,便没有还的时候,袁术还死皮赖脸要马太傅推戴他做天子。德高望重的马太傅就这么活活地被气死在了寿春。

孙策记得马太傅很欣赏自己,特别礼辟,任命他做怀义校尉。孙策知道其实袁术也很欣赏自己,他常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话虽如此,袁术却始终不能放手使用孙策,孙策知道,他不是不想用,而是不能用。用人也是一种才能,显然袁术不具备这种才能。

于是孙策从寿春脱身来到了这江东,一晃五六年过去了,他成了江东的主宰,而对面寿春城里曾经不可一世的袁术,已经安命于道边的孤冢。

这便是命运!

然而命运从来就不是天注定,当年的陈胜吴广便是在江淮之间的土地上喊出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壮语。韩非子云:“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如今这汉末乱世,正是争于智谋、气力的时代。二十多岁的孙策已经雄踞江东六郡,有什么理由从此止步不前?

天下!

诚然,如今正是角逐天下之机!

不久之前,曹操所委任的扬州刺史严象遇害。杀害他的人是庐江太守李术,孙策的人。无论曹操与孙策都心知肚明,这是战争的先声。貌似和睦的曹、孙关系已经在破裂的边缘。

曹操不想打,尤其在这个时候,他无意为自己增加一个强劲的对手。所以他竭力地避免与孙策的冲突,孙策讨伐陈登,他忍了;李术杀害严象,他也忍了。他甚至赔着笑脸,张罗两家的婚事以掩盖裂缝。曹操几乎是在委曲求全。

可是孙策想打,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这些日子,周瑜已经从他的驻地巴丘出发,此刻正在前来丹徒的途中。而孙权、张昭督运粮草,也很快归来。万事俱备之日,大军便可开拔,渡江直击中原!

而北方的探子们,大概以为孙伯符消沉了斗志,整日在游猎狐兔上寻找乐趣吧!

“严白虎的残余,早已肃清!这一次作战的目标,是许都!”孙策判断:当下正是曹操最艰难的时候、也是突袭许昌的最佳时机!

孙策的判断,大致不错。这一次曹操的对手,强大程度远超过以往的吕布、陶谦、袁术。袁绍拥有河北的冀、青、并、幽四州,以及鲜卑、乌丸、匈奴的服从,总兵力达数十万之多。南下官渡的,据说是他的精锐部队,步兵十万、骑兵一万,有人说实际上不满此数,但是即便是最保守的数字,也说袁绍的南征军在五万人以上。

而曹操有多少应对兵力呢?据说是不满一万人,而且十分之三还是伤病员。这个数字有粉饰的痕迹,是后来的魏国史官为了突出曹操“以少胜多”的伟大成功而刻意缩小的数字。

事实上,曹操自最初的五千人起兵反董卓,到后来的讨伐黄巾,将号称三十万的黄巾降卒收编为青州军。讨伐吕布,又收编了吕布的余部张辽等。破袁术,又收编了一部分扬州的军队。所以曹操的总兵力,至少也有十万到二十万之多。但是曹操的战线很长,他需要在西方、南方、东方各留下兵力以防备马腾、刘表、孙策的袭击,此外,还要安排一部分镇守许都,这些兵力的配置,最后造成对曹操来说最不利的局面,那就是兵力分散,真正可以开赴官渡的兵力,实在不多,也就两三万人而已。

开赴官渡的曹军,虽然只有几万,却是曹操的嫡系精华部队,留在后方的,多半是三心二意的降军,如军纪很差的青州兵。因为精华都在官渡,所以一旦后方有事,曹操只能以二流乃至三流的部队应付。就在这一年的秋天,袁绍曾派刘备到许都以南的汝南开辟第二战场,结果曹操派去应战的将领居然是无名之辈蔡杨,结果一战即溃,蔡杨被刘备斩首。无奈之下,曹操只能调曹仁去汝南,击溃了刘备的袭扰军团。刘备一败,曹操立刻把曹仁召回官渡,可见兵力之短缺不足。

蔡杨挡不住刘备,曹操便派来了曹仁。但是对手换成孙策,恐怕曹仁也抵挡不住,曹操又如何应对呢?实际上,一旦孙策北上,曹操根本不能做出有效地反应。强敌在前,猛虎在后,这必然会成为一步死棋。

而一旦孙策北上,形势大变,动摇中的刘表、马腾都会改变态度,曹军内部更有不少人与袁绍暗通款曲的,这下便会由暗而明,将叛变之心化为行动。正如曹操自己在事后所说:“大敌当前,连我自己都不能确信可以保全,何况别人?”

许都城内、官渡军中,大批的文武官员写信给袁绍,表态效忠。很难相信,如果孙策兵临城下,他们会为了曹操而死守。回想六年前,曹操进攻徐州不利,陈宫在后方引吕布入境,一月之间,整个兖州,只有三个县为曹操坚守。而当时的吕布,不过是一个流寇而已。如今的孙策,却是拥有广大地盘、强大兵力的实力派。

宝剑轻易不出鞘,出鞘必饮血,猛虎轻易不下山,下山必噬人。孙策此时的亢奋,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孙策更难以抑制胸中的风云,他双腿有力地夹了一下马匹,马儿欢快地嘶叫而疾驰,片刻已经将蒋钦等侍卫抛在了脑后。

丛林渐密,道路渐窄,泥土上有兽类的足迹,孙策下马,张开弓,搭上箭,耳中是急促的脚步声,眼前有人影晃动,孙策大喝:

“什么人?”

一名士卒提着弓箭从树丛中起身,接着在他的左右身后又出现了两人,他们的衣甲头盔表明他们乃是本军的步卒。

“小的们是先登校尉的部下。”

先登校尉就是韩当,孙策微微皱眉,韩当也是江东的老将了,自从父亲孙坚时代便跟随左右、出生入死。对他,孙策是信得过的。可是这些兵,看上去邋遢得像是山贼水寇……

孙策哈哈大笑说:“韩当的部下,我个个都认得,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们?”其实孙策这话是唬人的,韩当的部下士卒,差不多有两千人,孙策怎么可能个个认得。即便是孙策认识那些老兵,最近各将领都在招募新兵,这些士兵如果说是新兵,所以孙策不认得,这也完全说得过去。

然而这三个士兵却立刻变了脸色,孙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弓,往后退了一步,因为距离太近,谁都无法施射。

远处传来鸟儿的啼声,这是江东的暮春,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天已经渐渐热了,无尽的蝉鸣与蛙叫声令这丛林更显寂静,孙策望着对方因紧张而僵硬的脸默然无言,只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如此沉重!

谁,是谁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