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真:严肃认真
20078400000017

第17章 为人认真,为事业求真(7)

生姜到底能不能常吃呢?李时珍就试验着常吃生姜,果然得了眼病。待眼病好了以后。他再常吃生姜,果然又患了眼病。这样反复试验几次后,李时珍确信生姜是不能常吃的,便记下“食姜久,积热患目”。

经过27年的不懈努力,李时珍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又经过三年认真彻底地修改,到61岁时,李时珍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初稿。此后又经过十多年的修改,直到李时珍73岁时,才最后定稿。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前后花了近40年的时间,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耗费了毕生的精力。遗憾的是,李时珍生前并没能亲自看到《本草纲目》的出版,直到了他逝世后的1596年,《本草纲目》才在金陵(今南京)出版。

《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收载的药物有1892种,有描绘药物形态的图谱1110幅,附载医方11096个。

这部内容丰富的药物学著作不仅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的,在世界古代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它的重大贡献,首先在于系统而正确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长期的药用经验和理论知识。李时珍不仅整理了历代本草所录的全部药物1518种,而且还增添了374种,并且对从前未曾叙述过的一些药物效用进行了补充叙述。这类药物竟达1300条以上。

其次,《本草纲目》改正了历代本草著作中的许多错误,批判了种种违反科学、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谬说。

《本草纲目》的广博内容,对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如中医学、生理学、营养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16世纪欧洲药物学著作中的《寇大斯药物学》以及被誉为“阿拉伯医师之王”的阿维森纳的《医典》,都远远不能和《本草纲目》相比。17世纪后,《本草纲目》被陆续译成各种文字,对世界近代和现代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故事感悟

李时珍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创作了传世鸿篇巨著《本草纲目》。他一生艰苦卓绝的实践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史海撷英

李时珍的太医生涯

1551年到1556年这五年中,明朝皇帝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担任太医。

关于李时珍在太医院的工作经历,史学界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过太医院的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但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太医院的工作经历,也可能给李时珍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他日后著《本草纲目》埋下很好的伏笔。

◎文苑拾萃

李时珍纪念馆

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李时珍去世后,遗体被安葬在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如今,蕲州一带的中医每年清明都要到他的墓地朝拜,许多人还经常把李时珍坟头上的青草带回家以消灾灭病。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对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这位科学巨人,1954年,李时珍墓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蕲春县人民政府对墓地进行了修缮,碑前青石上刻有著名人物画家蒋兆和所画的李时珍像,墓前另立石碑,上刻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的题词。

1978年,湖北省文化局重修李时珍墓,并初具陵园规模。

1980年,在陵园内正式建立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机构——李时珍纪念馆。

整个纪念馆占地面积五万平方米,由本草碑廊、纪念展览、药物馆、百草药园、墓园五大部分组成。纪念馆的仿古大门上,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于1987年7月8日亲笔题写的馆名。

纪念馆内的展品主要有历史文物、文献、药物标本、图表、照片、画像、雕塑等1000余件,形象系统地展现了李时珍的生平和《本草纲目》的伟大成就。在这写藏品中,还有诸多古籍善本,尤以《本草纲目》自明清以来的各种版本弥足珍贵。

书法家邓石如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檗禅师

邓石如(1743—1805),经学宿儒,邓派的创始人。怀宁(今属安徽安庆)人,原名琰,因避嘉庆讳,以字行、完白山人、笈游道人、古浣子。他出生于寒门,9岁时读过一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后又靠写字、刻印谋生。曾在江宁大收藏家梅镠处八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皇帝八十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六月入京都,邀邓石如同往。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享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

中国古代的书法家,大多不是朝廷命官,就是学者名士。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有一位名叫邓石如的大书法家。他一生致力于书法艺术的学习、研究和创作,至老不渝。各地的学者、官僚都争相与他结交,而他却是一位出身寒微、一生清苦、终生未仕的平民。

邓石如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大龙山西北的白麟坂邓家大屋。他的祖父、父亲都能诗文,工书法,与仕途无缘。虽说是耕读之家,其实已经破落。邓石如9岁时在父亲办的私塾里只读了一年书,因家境穷困,不得不辍学,上山砍柴,去集市贩饼,补给家用。由于祖父、父亲的影响,他对书法、金石、诗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在劳作之余用心学习。

17岁那年,邓石如用篆书为人书写了一篇《雪浪斋铭并序》,博得了许多人的好评,一时闻名乡里。这件事刺激了年轻的邓石如。此后,他专意钻研书法与篆刻,以卖字、刻印维持生活,开始了书法、篆刻的艺术生涯。

自20岁起,邓石如跟随在外地做塾师的父亲奔波于皖北各地。他除了代替父亲训蒙童生外,十几年如一日,夏日挥汗,冬天呵冻,专门仿写汉代的印篆,笃好刻石,技艺越来越高,并且以金石书法结交了皖北一带许多地方名士,渐渐有些名气。

32岁时,邓石如漫游到寿州(今安徽寿春),在那里开馆教授童生。当时寿州有个寿春书院,书院的学生时常找邓石如作字刻印,无意之中,他写的一幅篆书被当时北方的书法名家梁巘看到了。梁巘当时正在寿春书院任主讲,他十分赏识邓石如,但又不无感慨地说:“这位年轻人的笔势浑劲,我不如他。只是他还不懂古法,见识狭窄。如果他的才力得到充分发挥,一定会成为百年以来了不起的书法家!”

邓石如得知梁巘的评价,心里暗自钦佩梁巘。近些年来,他听到的只是泛泛的赞扬,从未听到这么中肯的批评。他鼓起勇气,来到书院拜访这位长者。

梁巘名望很高,却没有一点名家的架子。他得知邓石如的书艺是靠自学而成,很受感动,鼓励邓石如继续努力,指点他广泛搜读古代的金石碑刻文字,开阔视野。

遵照梁巘的指教,邓石如开始在江淮一带搜寻碑刻法书,访师求友。当时的户部尚书曹文埴看重他的书法,邀他北上。来到京城,邓石如与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交游,满以为可以在京城开开眼界,哪知京中的官宦请他写字刻印,凑凑热闹,只是看在曹尚书的面子上捧捧场。家中藏有书法名迹的官员,根本不愿拿出藏品给这个穷书生观赏,而他也不愿折腰乞求。邓石如越来越觉得没有意思,厌倦了这种供人开心一笑的无聊生活,毅然离开了北京,又回到寿州。

邓石如再次拜访梁巘,倾诉了自己六年来仍然未得古法要领的苦衷,诚恳地请求梁巘为他指点门径。梁巘看重他矢志不渝研习书艺的精神,便介绍邓石如到江宁(今江苏南京)去找他的好友梅镠学习古法,并写了一封信给梅镠,极力推荐邓石如。

邓石如打点行装,带着梁巘的信,兴冲冲地南下到了江宁府。

江宁的梅镠出身书香世家,富有收藏。他中举后闲散在家,是位举止文雅、性格豁达、博学多才的长者。

梅镠热情地接待了邓石如,他对邓石如说:“你就在侧院下榻,那里靠近藏书楼。至于衣食费用,都由我来负担。你就放心地住下来,不要客气!”

邓石如有些纳闷:梁巘介绍我到他这里学习古法,怎么一句也不提及,莫不是又像前几年京城的曹尚书那样,优礼有加,结果只是要我写字、刻印应酬交际而已……邓石如很想马上知道如何学习古法,话到嘴边,觉得这样太唐突,又咽了下去。

梅家的生活条件相当优裕,邓石如习惯了清苦的漫游生活,反而觉得不自在,他只是一心盼望梅镠向他传授古法。

过了几天,梅镠把邓石如叫去,带着他来到藏书楼。只见楼内的藏书井然有序,十分丰富,还有不少青铜古器和碑版。他们又来到楼上,这时,梅镠指着一组庞大的书橱说:“古法全在这里。”

邓石如随手拿起一册,展开一看,不禁失声叫道:“啊!全是世上难见的秘府异珍!”

梅镠不无得意地笑着说:“这是我家的宝物,梁大人介绍你到我这里来,为的是让你看到这些古代金石善本。今后,你可以每天到这里来摹写学习,能不能学到手,全在于你自己的努力了。”

邓石如激动不已。几十年来,他从未见过这么多、这么好的古代金石拓片,他暗自庆幸自己遇到这两位有学问而又侠胆柔肠的长者。

从此,邓石如又像童生习字那样临摹古代的金石文字。每天黎明时分他就起床,磨出满满一大盘墨汁,然后伏案临写,墨汁用尽才休歇。邓石如先专攻篆书,遍临秦汉时期的篆书和唐朝篆书,尤其是《石鼓文》、《泰山刻石》、《峄山刻石》、《开母石阙铭》、《敦煌太守碑》、《国山碑》、《天发神谶碑》、《城隍庙碑》、《三坟记》等拓本,临摹都达百遍以上。为了掌握篆字的标准结构,邓石如又手写《说文》20本。在临摹的同时,他还大量观摩商周时期的钟鼎文、秦汉瓦当文字、汉代篆书碑额。

然后,邓石如又专攻隶书,仍然采用摹写的方法。以汉代的《史晨前后碑》、《华山碑》、《张迁碑》、《白石神君碑》、《校官碑》作为临摹的重点,每种临写多达50本。

邓石如在梅镠家住了大半年,足不出梅家大门,仅仅往返于居室与藏书楼之间。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刻苦钻研,邓石如终于领悟了古代篆书、隶书在用笔、线条、体势上的规律,掌握了各种书写技巧,作书进入了“心手双畅”的境界。

邓石如辞别梅镠,来到了扬州,一面在寺庙的僧舍继续临习篆书、隶书,一面卖字鬻印。他的书名与日俱增,达官贵人、学者名士纷至沓来,向邓石如求字求印。一些乡绅土豪也附庸风雅,托人求购邓石如的书法。

此后,邓石如客居四方,生活上时而宽裕,时而困厄,但他终生不废研习书法,成为清朝碑派书法的开山人、中国书法史上的著名人物。

◎故事感悟

邓石如由一个偏僻山村的村民成长为一名举世闻名的书法家,其间的历程曲折而漫长。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持之以恒,终于获得了成功。如果邓石如30多岁时满足于现状,放弃了对古法的钴研,那么他可能永远成不了第一流的书法家。

◎史海撷英

邓石如的后半生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邓石如32岁时,到寿州教书,并经常为寿春循理书院的诸生刻印和以小篆书写扇面,深得书院主讲梁巘(亳县人,以善摹李北海书名于世)的赏识,因此推荐邓石如到金陵(今南京)举人梅镠家学习。

梅家是当时的望族,也是清康熙御赐翰墨珍品最多的家族,家藏“秘府异珍”和秦汉以后历代许多金石善本。邓石如到了梅家后,综观博览,悉心研习,苦下其功。在梅家八年,邓石如前五年主要专攻篆书,后三年学汉隶。

40岁时,邓石如离开梅家,遍游各处名胜,临摹了大量的古人碑碣,锤炼了自己的书刻艺术,终于产生了“篆隶真行草”各体皆备、自成一家的大量作品。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邓石如游黄山至歙县,结识了徽派著名的金石学家方君任和溪南经学家程瑶田,以及翰林院修撰、精于篆籀之学的金榜。后来经梅镠和金榜举荐,邓石如又结识了户部尚书曹文埴。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秋,乾隆帝八十寿辰,曹文埴入都皇帝祝寿,邀请邓石如同去。邓石如不肯与文埴的舆从大队同行,而是戴草帽、穿芒鞋,骑着毛驴独往。

到了北京后,邓石如的字为书法家刘文清、鉴赏家陆锡熊所见,大为惊异,评论说:“千数百年无此作矣。”然而,邓石如后遭内阁学士翁方纲为代表的书法家的排挤,被迫“顿踬出都”,经曹文埴介绍至兵部尚书两湖总督毕沅节署(署武昌)作幕宾,并为毕沅子教读《说文字原》。在署三年,因此不合旨趣,邓石如最终离开了。

◎文苑拾萃

述 怀

(清)邓石如

容人却侮,谨身却病。

小饮却愁,少思却梦。

种花却俗,焚香却秽。

静坐补劳,独宿补虚。

节用补贫,为善补过。

息忿补气,寡言补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