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清:清介自守
20078700000007

第7章 第 一 篇清廉为政(5)

由于张、刘二人上任后同心协力,革弊布新,斥禁贪暴,全州的人口很快就增加了10倍之多。

邢州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忽必烈十分高兴。随后,忽必烈又虚心地征求刘秉忠治理漠南的意见。刘秉忠经过深思熟虑后,又提出了以下六条措施:

一、选择开国功臣之子孙,分为京府州郡监守,督责旧官遵行王法,并按照其政绩确定升降。为了防止官员作威作福,残害百姓,还需专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限制、约束官员。

二、将现行的赋税徭役减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三、禁止设置私狱,严禁酷刑,对犯有死罪者须奏请朝廷获准后才可听断。

四、开放学校,尊奉孔子,实行王道。

五、兴礼乐,颁历法,修史书。

六、亲君子,远小人,广开言路,选拔谏臣。

刘秉忠提出的这些措施,对漠南地区的治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忽必烈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刘秉忠都忠心相随。而且在每次战役的前后,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规劝忽必烈说:“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对南北人民一视同仁,不可嗜杀。”每一次,忽必烈也都是慨然答应道:“愿与卿等共守此言!”于是,命令诸将们痛改烧杀抢掠的恶习,并将俘虏的人员全部释放。

刘秉忠一生都深受忽必烈的器重,为元朝的奠基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对待名利却清淡如水,平时都是僧衣斋食,过着出家人一般的生活。同僚们感到十分过意不去,便奏请忽必烈“正其衣冠,崇以显秩”。忽必烈也深为刘秉忠的行为所感动,即日赐名“刘秉忠”,令其还俗,拜为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时忽必烈还下诏,将翰林侍读学士窦默的女儿许给他做夫人,并赐以府第,让刘秉忠成立家室。

刘秉忠还俗为官后,仍然“斋居蔬食,终日澹然,不异当昔”。有一次,忽必烈赏赐给他千两银子,他却坚辞不受,说:“臣山野鄙人,侥幸遭际,服器悉出尚方,金无所用。”忽必烈坚决让他收下,他才不得不收下。没过不久,他就将这些银子全都分给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和故乡父老。

至元五年(1268年),在刘秉忠的主持下,元大都工程竣工。随后,刘秉忠毅然辞去了中书省的要职,以明志淡泊。数年后,他又在市郊的南屏山筑造了一座庐舍,闲居其间,自号藏春散人,每日以吟咏诗句自娱自乐。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八月,刘秉忠无疾端坐而逝,终年59岁。忽必烈闻此噩耗,惊悼不已,即命“出内府具棺殓,遣礼部侍郎赵秉温护其丧还葬大都”。随后,又追赠刘秉忠为太傅,封赵国公,谥“文贞”。

元成宗铁穆耳时,赠刘秉忠官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时,又进封为常山王。

◎故事感悟

刘秉忠用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元朝的国度和国家体制的建设,他位极人臣,却清心寡欲,不为钱财所动,终日“斋居蔬食”。刘秉忠为国家任劳任怨的忠心,为百姓谋福祉的善心,为官者的清心,这种清廉为政的高尚品德值得后人学习。

◎史海撷英

行中书省

元朝中统至至元年间,行中书省开始实施。行中书省是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民间简称“行省”或“省”。元朝时期,全国四级地方行政制中,首都所在的腹里地区(今河北、山东、山西及河南、内蒙古部分地区)则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吐蕃由宣政院管辖。“行中书省”在当时主要作为军事管理,掌管所辖省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政事务。

在“行中书省”之下,元朝还先后将宋朝时期的路改为道、州升为路,部分的县则改升为州,与县平级(直隶州在外),实行省、道、路、州(县)四级地方行政制。

◎文苑拾萃

三奠子

(元)刘秉忠

念我行藏有命,烟水无涯。

嗟去雁,羡归鸦。

半生形原作人,据抄本改累影,一事鬓生华。

东山客,西蜀道,且还家。

壶中日月,洞里烟霞。

春不老,景长嘉。

功名眉上锁,富贵眼前花。

三杯酒,一觉睡,一瓯茶。

元中的“廉孟子”

◎清如水,廉如镜,此乃人上人。——名言

廉希宪(1231—1280年),元朝的大臣。字善甫,廉访使布鲁海牙之子,因官改姓廉氏,畏兀儿人。因精通经史及儒书,人称廉孟子。宪宗九年(1259年)任京兆宣抚使,随忽必烈攻宋鄂州,闻宪宗死讯,建议北返争夺统治权,助忽必烈取得帝位。又出镇关中,打败部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对抗阿里不哥有功,官至平章政事,制定贵族迁转法。1275年,廉希宪随元军南下,平章荆南行省,安抚荆州江陵。1277年,回京辅佐太子真金。1280年,廉希宪病故,追封魏公、恒阳王。

廉希宪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因其为官清廉,被时人称为“廉孟子”。

说起廉希宪,元人上下无人不晓。当时,元人以刀枪征伐,所到之处,汉人皆沦为奴隶,惨遭奴役。而廉希宪却是例外,他善待汉人,尤其是汉人中的读书人。

早在任京兆宣抚使时,廉希宪便想解除汉人中读书人的奴籍,将其入于儒籍。由于京兆是藩王、显贵云集之处,那些没有远见的王公们是不会轻易答应的。希宪坚持拟定告示发布,将读书人归入了儒籍,并且说:“谁要是再将这些已下令入儒的汉人归入奴籍,那就先将我归至奴籍,因为我也算是读书人,我就是儒籍!”

元人都知道廉希宪言出必行,便不再纠缠此事。1259年,世祖攻下鄂州时,廉希宪随军,主要负责粮草等事务,得知战俘中有大量读书人后,又立即请求世祖,将俘虏中的500多名读书人全部遣放回家。

1260年3月,元世祖于开平登上大汗之位,改年号为“中统”。

世祖一继位,就任命年仅30岁的廉希宪为中书右丞,管理极为重要的秦蜀行省。别看此时的廉希宪年纪轻轻,却跟随世祖已有十余年了,早就被时人认为有“孟子”之才,人称“廉孟子”。人人敬仰其威名,不久,秦蜀就被治理得井井有条。

世祖登位后,想自己一生文治武功,要是能长生不老该有多好。后来听说有个方士,吃了他炼的丹就能长生不老,于是派人将这个方士召进宫中,问他:“你炼的丹真能使人长生不老吗?”

方士吹嘘说:“陛下,我所炼之丹是以千年雪莲和鹿血炼成的,其中雪莲需提炼七七四十九天。如果药材配齐,所炼之丹若不能延年益寿,草民愿以性命担保。”

世祖听后还是不放心,问:“丹药如果有效,那秦始皇怎么没有活到今天,怎么会是我坐在这里?”

那方士胸有成竹地说:“陛下,并不是丹药无效,而是他们炼丹的方法不对。”

世祖便召来廉希宪,说:“中书大人,这位方士能炼不老之丹,先拨给他十万银两,我们就等着服用他的不老丹吧。”

廉希宪听后大惊,他没料到世祖也会糊涂一时,便说:“陛下,即使服用了不老丹能成仙,我也不会用的!”

世祖不解地问:“那是为什么?”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不可能违背。世上哪有什么不老丹,纯粹是那帮无赖的谎言!”

世祖难以下台,命令说:“有没有用你先不用管,你只管拨钱就是了。”

廉希宪转头问那方士:“你要钱买什么原料?”

“鹿血啊。”

“鹿血和人血哪种珍贵?”廉希宪步步紧逼。

“那当然还是人血了。”

廉希宪对世祖说:“陛下,既然方士说人血更为珍贵,那就请他拿木桶来,把我的血全部放出来用来炼丹吧。”

世祖生气地说:“以前我做藩王时,你十分宽容,为什么我现在当了皇帝,你却变得如此不能通融?”

廉希宪回答道:“王府的事错误再大,也只是天下小事;君王犯下错误,便是天大的错误,希宪又有何颜面苟活于天下!”世祖沉默半晌,最后终于将那个方士推掉了。

事实上,廉希宪的直言诤谏并非都能得到世祖的采纳。一次,廉希宪劝谏世祖不应释放前朝贪官匿赞马丁,气得世祖将他撤职罢官,让他回家闲居。廉希宪毕竟跟随世祖十几年了,一段时间不在身边,世祖总觉缺少点什么。一天,世祖随口问及希宪近况,奸臣阿合马趁机进谗言说:“他呀,现在逍遥得很,每天都在家同妻子儿女饮酒作乐!”

世祖厉声问:“希宪一向为官清廉,他用什么来饮酒作乐?”

阿合马装作满腹委屈的样子回答说:“他既做过地方官又做过京官,总会有办法的呀。”

世祖半信半疑,不置可否。其实阿合马非常清楚,廉希宪没有了官俸,生活很苦,哪有什么宴饮呢。

由于长年为国事辛劳,再加上生活清苦,廉希宪一病不起。世祖十分着急,亲派三位御医前去治疗。御医告诫,此病需服用砂糖才会有转机。当时砂糖十分昂贵,廉希宪很难买得起。阿合马想借机拉拢希宪,就派管家送给他两斤砂糖,以表达其“关切”之情。廉希宪告诉下人:“你就回话说他的糖很脏,我不吃,不必见了,带回给他的主子吃吧。”

下人劝慰说:“来者都是客,两国交兵,还不斩来使呢。”

于是,管家被传进来,他说:“廉大人,这是我们主子的一点儿心意,但望能治愈贵恙。”

廉希宪说:“就算这东西真能治好我的病,我也决不用阴险奸诈小人的东西苟且求生,你马上拿回去!”管家见状,悻悻而去。后来,元世祖得知此事,派宦官送来一大包砂糖。

1275年,右丞相阿里海牙南下江陵,将绘好的江陵地图上报朝廷,请求皇上设置衙门,任命重臣镇守江陵。世祖急命廉希宪返京,命其统领荆南行省。世祖说:“如今荆南刚入我大元版图,要想让新归顺的地方对我们感恩,尚未归顺的向我们归顺,只有派贤臣去治理,才能让那里的百姓归附。可是,南方气候潮湿,天气炎热,你身体又不好,我又如何放心让你远行,真让我为难啊。”

廉希宪说:“臣下常担心自己才疏学浅,有负朝廷重望。陛下能让我去,就是最大的赏赐,这些田地和马匹,我无功不敢领受,还望收回。”

廉希宪不顾酷暑炎热,驱车前往江陵。阿里海牙敬仰廉希宪的人品和才华,早已率部属于郊外迎候,在尘土飞扬之中拜迎廉希宪。廉希宪一到任,立即下令严禁掠夺百姓,杀害俘虏,质卖妻儿,并采取措施促进物资流通、兴利除害。没过多久,荆南地区得以安定,百姓休养生息。廉希宪还不顾左右反对,大胆启用南宋贤臣能将,量才授予官职。

按照旧俗,下级拜谒上级官员时,常要送上一些珍宝古玩。有一县令初次拜见廉希宪,按习惯奉上一对棕红色的玉狮子。廉希宪面色一变,问:“你这是干什么?”

县令笑说:“大人,这只是我们的习俗。”

“你这是要害我以后出不了荆南啊!你们现在身居原职,如政绩突出,还有可能受到朝廷重用。你们本应感激皇上的恩典,尽力报效国家,却给我送来这些东西。如果这些东西是你们自己的,我无功受禄,受之心中有愧;如果是官府的,又与盗贼何异?如果是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你我岂不成了罪人吗?”

这位县令既惊异又心悦诚服。

过去江陵城外蓄水防御,占用了大量农田。廉希宪又下令决堤泄水,获得良田数万亩,全部分给贫苦百姓。希宪还将粮仓内未入官籍的20万斛粮食分发给百姓,以赈济饥民。待百姓安居乐业后,又广兴学堂,选任教官,置备经书典籍,且常亲自前往讲堂勉励诸生。后来,西南溪涧的及思、播田、杨二氏和重庆的赵定应纷纷请求归降。世祖听说后非常高兴,说:“先朝须用兵方可得地,如今希宪能使数千百里以外的人归顺,其治化之高明由此可见啊!”

世祖还收到一封江陵人写的私信,信中写道:“江陵归顺初期,民不聊生。自皇上派廉宰相治理荆南后,荆南民众被其德行感化,山川草木亦广被恩泽!”

由于江陵地区潮湿炎热,再加上操劳过度,廉希宪染疾在身,久治不愈。1277年春,世祖召希宪返京,江陵百姓哭喊着挡住他回京的去路,竭力挽留。回京时,行囊空空如也,唯有琴棋书画相伴。廉希宪离开江陵后,江陵百姓争相为他画像、建祠。世祖素知希宪廉洁奉公,特赐他白银5000两、钱币万贯。

1280年11月19日晚,廉希宪病逝,享年50岁。后被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谥号“文正”;又被加赠“推忠佐理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可见其功绩显著。

◎故事感悟

廉希宪为官的准则,就是清廉为政。为国为民,从不为一己之利而对同僚有所妥协。他用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国家的稳定与建设,离任后行囊空空。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优秀官员的职业道德情操,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前行。

◎史海撷英

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等,是宋朝末年宋朝军队与元军所进行的一次战役,而且这场战争也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

相传,在这次战役当中,宋元双方共投入军队30余万,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此次战役之后,南宋王朝也随之覆灭,中国在历史上也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

◎文苑拾萃

水调歌头·读书岩

(元)廉希宪

杜陵佳丽地,千古尽英游。

云烟去天尺五,绣阁倚朱楼。

碧草荒岩五亩,翠霭丹崖百尺,宇宙为吾留。

读书名始起,万古入冥搜。

凤池崇,金谷树,一浮鸥。

彭殇尔能何许,也欲接余眸。

唤起终南灵与,商略昔时名物,谁劣复谁优。

白鹿庐山梦,颉颃天地秋。

苏州的“况青天”

◎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