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义:取义成仁
20080100000012

第12章 大义凛然(1)

杨无敌大战辽兵

◎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杨业(约932-986),北宋名将,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杨业原为北汉军官,北汉主刘崇赐其姓刘,名继业。北宋灭北汉后,杨业随其主刘继元降宋,宋太宗命他复姓杨名业。公元980年,辽兵入侵雁门关,杨业父子绕背夹击,辽兵死伤惨重。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趁辽国皇帝更换,三路出兵伐辽,杨业战死疆场。

公元980年,辽朝派了10万大军攻打雁门关。那时候,杨业手下只有几千人马,兵力相距很大。杨业是个有经验的老将,知道靠硬拼是不行的,就把大部分人马留在代州,自己带领几百名骑兵,悄悄地从小路绕到雁门关北面敌人后方。

辽兵向南进军,一路上没遇到抵抗,正在得意。忽然,后面响起一片喊杀声,只见烟尘滚滚,一支骑兵从背后杀来,像猛虎冲进羊群一样乱砍猛杀。辽兵毫无防备,又弄不清后面来了多少人马,个个心惊胆战,阵容大乱,纷纷向北逃窜。杨业带兵追赶上去,杀伤大批辽兵,还杀死了一名辽朝贵族,活捉了一员辽将。

雁门关大捷以后,杨业威名远扬。辽兵一看到“杨”字旗号,就吓得不敢交锋。人们给杨业起了个外号,叫做“杨无敌”。

杨业立下大功,也引起一些边防将领的妒忌。有人给宋太宗上奏章,说了杨业许多坏话。宋太宗正要依靠杨业,不理睬那些诬告,把那些奏章封好了,派人送给杨业。杨业见宋太宗这样信任他,心中十分感动。

过了几年,辽景宗耶律贤死去,即位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才12岁,由他的母亲萧太后执政。有个边将向宋太宗上奏章,认为辽朝政局变动,正好趁这个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宋太宗接受了这个意见。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曹彬、田重进、潘美率领三路大军北伐,并且派杨业做潘美的副将。

三路大军分路进攻,旗开得胜。潘美、杨业的一路人马出了雁门关,很快就收复了四个州。

其中曹彬率领的东路军因粮草不济逐渐落后,中路军田重进随后也被打败,宋军败局已定,宋太宗于是命令各路宋军撤退。但潘美率领的西路军却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

潘美、杨业接到命令,就领兵掩护四个州的百姓撤退到狼牙村。那时候,辽军已经占领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兵势很猛。杨业建议派兵佯攻,吸引住辽军主力,并且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掩护军民撤退。

监军王侁反对杨业的意见,说:“我们带了几万精兵,还怕他们?我看我们只管沿着雁门大路,大张旗鼓地行军,也好让敌人见了害怕。”

杨业说:“现在敌强我弱,这样做一定要失败。”

王侁带着嘲笑的口吻说:“杨将军不是号称无敌吗?现在在敌人面前畏缩不战,是不是另有打算?”

这一句话把杨业激怒了。他说:“我并不是怕死,只是看到现在时机不利,怕让兵士们白白丧命。你们一定要打,我可以打头阵。”杨业无可奈何,只好带领手下人马出发了。临走的时候,他流着眼泪对潘美说:“这个仗肯定要失败。我本来想看准时机,痛击敌人,报答国家。现在大家责备我避敌,我不得不先死。”

接着,他指着前面的陈家峪(今山西朔县南)对潘美说:“希望你们在这个谷口两侧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我兵败之后退到这里,你们带兵接应,两面夹击,也许有转败为胜的希望。”

杨业出兵没有多远,果然遭到辽军的伏击。杨业虽然英勇,但是辽兵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杨业拼杀了一阵,抵挡不住,只好一边打一边后退,把辽军引向陈家峪。

到了陈家峪,正是太阳下山的时候。杨业退到谷口,只见两边静悄悄,连宋军的影儿都没有。潘美带领的主力到哪儿去了呢?原来杨业走了以后,潘美也曾经把人马带到陈家峪。等了一天,听不到杨业的消息,王侁认为一定是辽兵退了。他怕让杨业抢了头功,催促潘美把伏兵撤去,离开了陈家峪;等到他们听到杨业兵败,又往另外一条小道逃跑了。

杨业见约定的地点没人接应,气得直跺脚,只好带领部下转身跟追上来的辽兵展开搏斗,兵士们个个奋勇抵抗。但是辽军越来越多,到了后来,杨业身边只有一百多名兵士,他含着泪,高声向兵士说:“你们都有自己的父母家小,不要跟我一起死在这里,赶快突围出去,也好让朝廷得知我们的情况。”

兵士们听了这些话,再看看杨业浴血奋战的情景,感动得都流下热泪,没有一个愿意离开杨业。最后,兵士都战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和部将王贵也牺牲了。杨业身上受了十几处伤,浑身是血,还来回冲杀,杀伤了几百名敌人。不料一支箭飞来,正射中他的战马,马倒在地下,把他摔了下来。辽兵乘机围了上来,把他俘虏了。

杨业被俘以后,辽将劝他投降。他抬起头叹了口气说:“我杨业本来想消灭敌人,报答国家。没想到被奸臣陷害,落得全军覆没。哪还有脸活在世上呢?”他在辽营里,绝食了三天三夜,壮烈牺牲。

◎故事感悟

北宋时期,朝廷腹背受敌,杨业奋不顾身,义勇无敌、浴血奋战、舍身为国的精神唤起了许多仁人志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

◎史海撷英

澶渊之盟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辽朝统军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三面包围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辽朝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双方于十二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宋廷方面由曹利用负责与萧太后谈判,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

◎文苑拾萃

《杨家将》

《杨家将》主要讲述杨继业子孙五代,对辽和西夏英勇作战的故事,其中大部分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比如杨宗保、穆桂英、杨延郎、琼娥公主、佘太君等。但正是这些介于历史、虚构之间的人和故事,大大增添了作品的色泽与情趣,加重了英雄人物的层次感和传奇性,使得杨家将的故事数百年来都在民间广泛流传,并深深地扎根在老百姓的心里。可喜的是,作品敢于冲破千百年来的封建束缚,大胆地描写了广大妇女在社会上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比如“十二寡妇征西”、“穆桂英挂帅”、“佘太君点将”等等。

沈括据理力争保国疆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沈括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沈括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所著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也是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部杰出的著作,被世界各国科学家称赞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沈括也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爱国者,他出使辽国,据理力争,保卫宋朝疆土的佳话,被后人广为流传。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辽国不断挑起边境争端,并向宋朝提出无理的土地要求,遭到宋朝的反对和抵制。于是,辽国在边境陈兵百万,杀人烧房,以武力相威胁。面对事端,宋神宗忧心忡忡,如何避免战争不失疆土,唯一的办法就是派使者赴辽,直接交涉。而能担当起这一艰巨使命的,只有才能出众、成就卓越的沈括。

沈括接旨后,马不停蹄赶回东京,面见宋神宗。宋神宗关切地问:“辽方心理难以捉摸,万一中途生变,危及使者安全,卿将何以自处?”其实这一问题沈括在接旨时就已想过,和强盗般的辽国谈判不仅困难重重,而且还要冒极大的风险。谈判的胜负,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危,更关系到宋朝的主权和大好河山的存亡。在国家安危和个人生死面前,沈括早已做了抉择,他毫不迟疑地表示:“臣只有用一死来回答!”

在做了紧张、周密的准备之后,沈括率领使团离京赴辽。一路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排除了辽方种种阻挠,终于到达辽国。

辽道宗“设宴”招待宋朝使团。只见宴会厅外刀枪林立,戈矛交叉;宴会厅内廷臣云集,冠盖如云;内外戒备森严,阵势咄咄逼人。望着这杀气腾腾、如临大敌的场面,沈括从容不迫、昂首而立,在使者席上泰然就座。

辽方首先用已经确定的河东地界为由进行试探,被沈括明确的回答顶了回去,“河东地界早已了当,我等此番是奉旨前来回谢”。辽方见沈括答辞严谨、无懈可击,便原形毕露,提出了在代州鸿和尔大山一段以分水岭为界的要求。这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宋朝的领土完整和主权。这个问题早在宋仁宗时就已解决,并专门立石峰为标识。面对辽方无理要求,沈括当场举出辽方于1042年与宋方共同商定以鸿和尔大山北山脚为界的事实,拿出辽顺义军承认以鸿和尔大山北山脚为界和天池子属于宋朝的屡次公文。沈括“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用辽方自己的文件反击辽方的无理要求,使环座惊愕,为之失色。辽方还想强词抵赖,沈括严正回绝说:“你再说千般道理,也无济于事,必须有确实的文字根据。关于鸿和尔,只有这几个字‘大山脚下为界’;天池子也只有几个字‘地理属宁化军’。此外,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辽方见逼索不成,只得中止谈判。沈括首战告捷。

过了几日,沈括再次率员“赴宴”。辽方又一次提出了原来辽方一百多“部族”在天池子牧马之事,想用这一“事实”,挟逼沈括承认他们享有土地主权。沈括马上给予义正词严的批驳,指出:地界文字有明白无误的记载,辽方“不应当过界下帐,而且有照据为凭,岂可不凭文字,只据口说!”辽方见在此问题无好处可捞,转而重新提出鸿和尔界来纠缠。沈括见辽方已理屈词穷,便开怀畅饮,不加理会。好一会儿,沈括才一针见血地指出:辽方在公文中,故意漏下山脚的“脚”字,现在又处处设防,不敢说出一个“脚”字来。其实,在这次辽使致宋廷的信中,早已承认了这点,即使辽方不承认,也无碍于事。说罢,便起身说:“我喝醉了,不及一一回话,且休见怪!”

两次交锋,辽方已无力对阵,但还不甘心就此认输。在以后的几次谈判中,强词夺理、胡搅蛮缠,但都被沈括依据事实驳得体无完肤。前后六次会谈,沈括都是这样丝毫不惧,坚持斗争。在大量事实和雄辩的批驳下,参加谈判的辽臣们满面羞惭,不敢再强争下去,不得不放弃了讨索土地的要求。沈括出色地完成了这次赴辽使命。

◎故事感悟

沈括为国家的安危和利益将生死置之度外,临危不惧、据理力争,为大宋争回土地。这种为国家主权和大好河山的存亡而不畏危险、义勇当先的精神,可敬可叹!

◎史海撷英

王安石变法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四月,遣刘彝、谢卿材、侯叔献、程颢、卢秉、王汝翼、曾伉、王广廉八人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但王安石急于求成,推行过急,利弊互见,事前缺乏充分的宣传,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一并参与变法,并遭到许多守旧官员反对,在执行的过程中又用人不当。王安石又自视过高,不愿接纳别人的意见。并且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随着改革深入,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熙宁七年(1074)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继续执行。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继续执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

◎文苑拾萃

《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