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正:持正不阿
20080200000003

第3章 皓月当空 正大光明(1)

苏瓌怒斥群凶

◎若到杀身成仁处,是时不管利害,但求一个是而已。——陈埴《木钟集》

苏瓌(639—710),字昌容。雍州武功人(今属陕西西安人)。汉苏武二十五世孙。历任朗州、歙州刺史,转扬州大都督府长史。苏瓌通晓法律,多识台阁旧章,唐中宗令其删定律令,一朝格式,皆由他修正重订。中宗复位后,累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进封许国公。睿宗即位,进左仆射,为太子少傅。去世后被玄宗赠以司徒之名,谥号“文贞”。

苏瓌20来岁时考中进士,作了恒州参军。因居母丧,哀毁过人,被左庶子张大成上表荐举为孝悌。孝指对父母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敬重、顺从;孝悌是唐朝科举取士的科目之一。后来,苏瓌被授为豫王府录事参军,为长史王德真、司马刘祎之所器重。

苏瓌历任朗、歙二州刺史,适逢酷吏来俊臣坐赃被贬为州参军。有人怕来俊臣再被起用,为讨好他,纷纷致书苏瓌,求他代为照顾来俊臣。

苏瓌怒斥来使道:“我是堂堂州牧,待人自有分寸,岂能过分优待小人?”因而不肯拆信。而来俊臣尚未到境,就被召还京师重新起用了。来俊臣听说苏瓌不肯照顾他,心中怀恨,因此苏瓌连连被外调,不得进京。

武则天长安(701—704)年间,苏瓌迁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扬州是大都会,南北要冲,富商大贾云集。前长史张潜等都置金数万,而苏瓌离任时,两袖清风,空身而去,只随身带有一套行李。

离任后,苏瓌徙为同州刺史。适逢大旱,定期轮流到京城担任宿卫的府兵无法赴京。苏瓌上书道:“宿卫京城万不可少,应每月向府兵赐增一半之粮,令其家人吃饱,则京城宿卫可得保障。还应罢免地方进献,停止不急需之营造。”奏章进呈后,未被采纳。

当时,朝廷设十道使核实天下逃亡户数。开始时,没有立簿籍。百姓怕被搜刮,见十道使前来核实,都逃入近县旁州,串通隐瞒。苏瓌请朝廷撤掉十道使,专门责成州县事先建立簿籍,然后天下同一日登记户口,满一月而止,杜绝奸人隐匿现象。每年复核一次,检查并制定租税,以免劳而无功。

武则天为了当女皇,大肆铸造浮屠,建立庙塔,无休无止,苏瓌大胆上书奏道:“铸浮屠,建庙塔,糜费浩广,民产日殚。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天下僧尼溢伪相半,请合并寺庙,令僧人保持正常员数,遇缺再补。”武则天阅览奏章,深以为是。

唐中宗复位后,郑普思以妖术迷惑唐中宗,作了高官,担任秘书员外监。其奸党遍布京城,图谋造反。苏瓌逮捕郑普思,严加审讯。郑普思之妻以左道迷惑韦皇后,出入宫中,求韦皇后代为说情。为此,唐中宗特地令苏瓌赦免郑普思之罪。苏瓌上奏道:“郑普思以妖术迷惑天子,罪在不赦。”唐中宗依违两可,犹豫不决。这时,司直范献忠上奏唐中宗道:“苏瓌身为大臣,不能先斩奸人而上报天子,其罪甚大。臣请先斩苏瓌以谢天下。”尚书左仆射魏元忠进奏道:“苏瓌乃长者,为人忠恳。郑普思依法当斩,愿陛下明察!”唐中宗不得已,将郑普思流放儋州,余党全部处死。

苏瓌迁任吏部尚书,封许国公。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唐中宗将拜祭南郊。国子祭酒祝钦明秉承韦皇后旨意,建议请皇后担任亚献,安乐公主担任终献。苏瓌认为这样做不合礼制,直言强谏,在朝廷上面折祝钦明。唐中宗是个昏君,竟然听从了祝钦明的建议。

当时,公卿大臣接到任命时,照例要献食于天子,称为“烧尾”。苏瓌官拜仆射时,没有献食。一天,苏瓌侍宴于宫中,将作大匠宗晋卿问苏瓌道:“仆射大人拜官,竟不烧尾,莫非心中不喜?”唐中宗闻言,默然不语。苏瓌奏道:“臣闻宰相要燮和阴阳,代天理物。如今米珠薪桂,物价飞涨,百姓食不果腹,宿卫之士甚至有三日不得进食,昏倒殿上者。臣实在有罪,不称宰相之职,因此不敢烧尾。”百官见苏瓌竟敢在皇帝面前这样直言,无不吃惊。

景龙四年(710),唐中宗驾崩,遗诏让韦皇后临朝听政,唐中宗的弟弟相王辅政。韦皇后秘不发丧,召心腹韦安石、韦巨源、萧至忠、宗楚客、纪处讷、韦温、李峤、韦嗣立、唐休璟、赵彦昭及苏瓌到禁中开会。中书令宗楚客道:“太后临朝,相王有叔嫂之嫌,不宜辅政。”

苏瓌一听,起身正色道:“遗诏乃先帝之意,岂可擅改!”宗楚客等人大怒,竟不许相王辅政。为此,苏瓌称疾不朝。

原来,唐中宗被武则天幽禁于房州时,韦皇后一直伴随着,备尝艰危。两人彼此相怜,情爱甚笃。唐中宗曾私下向韦皇后发誓道:“异日若能复见天日,一定唯卿所欲,绝不限制。”

唐中宗复位后,不食前言,听任韦皇后为所欲为。韦皇后想学武则天,便设帷幔坐于殿后,参与朝政。

韦皇后又追封亡父韦玄贞为王,封堂兄韦温为鲁国公礼部尚书,韦温之弟韦胥为曹国公左羽林将军,企图造成韦氏一家之天下。

景龙四年六月,韦皇后、安乐公主派人将毒药放入唐中宗最爱吃的馅饼中,将唐中宗毒死,然后拥立少帝,独揽朝中大权,不许相王辅政。对此,苏瓌坚决反对,因此称疾不朝。

同月,相王之子李隆基起兵入宫,杀了韦皇后。相王即位,史称唐睿宗,提拔苏瓌为左仆射。

◎故事感悟

苏瓌数朝为官,不改本色,始终坚持、坚定地站在正义的一边。他不畏权势,持正不阿,坚守一名贤臣应有的为官准则。苏瓌这种持节不变、正直无欺的品质是后人学习的典范。

◎史海撷英

韦氏之乱

韦氏(?—710),京兆万年(今陕西省长安)人,中宗(李显)为太子时立为妃。弘道二年(684)中宗即位,次年立韦氏为皇后。同年,中宗被武则天废黜,迁于房州(今湖北省房县),韦氏随行。在流放生活中,韦氏与中宗患难与共。神龙元年(705),中宗复位。每临朝,韦后即置幔坐殿上,与闻政事。中宗任用曾为武则天掌文书的昭容(宫中女官)上官婉儿主持撰述诏令,以武三思为相。传说武三思与韦后﹑婉儿私通。韦后的爱女安乐公主嫁武三思子武崇训,恃宠专横,权重一时。当时朝中形成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

武三思通过韦后和安乐公主,诬陷并迫害拥戴中宗复位的张柬之﹑敬晖等功臣。中宗对揭发武﹑韦丑行的人处以极刑,武三思因而权倾天下,作威作福。一批趋炎附势的官僚集在他门下,其中有五人特别卖命,被称为“五狗”。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氏所生,遭到韦后厌恶。安乐公主与其夫武崇训经常侮辱重俊,武三思也猜忌重俊。武崇训唆使安乐公主请中宗废太子,立她为皇太女。重俊甚为不平,于神龙三年七月发动部分羽林军杀死武三思与武崇训,谋诛韦后﹑安乐公主,因相从的羽林军倒戈,政变失败,重俊被杀。武﹑韦集团权势依旧不减。

安乐公主恃宠,骄恣专横,势倾朝野。她曾将自己草拟的诏敕掩住正文,请中宗在文后签署,中宗竟不看诏文,笑而署敕。她和长宁公主(亦韦后所生)﹑昭容上官婉儿等都仗势弄权,卖官鬻爵,受钱三十万,将自己写好的封官墨敕(不盖官印),不经宰相审议签署,斜封交中书省执行,称为“斜封官”。当时,以员外同正﹑试﹑摄﹑检校等名义授官的,就有几千人。她们又大肆营建第舍,穷奢极欲。安乐公主强夺民田作定昆池,方圆数里。中宗﹑韦后和公主们又多建佛寺,劳民伤财。其时后突厥攻掠陇右,西突厥别部突骑施部攻陷安西都护府,断安西四镇路;内地则水旱为灾,户口逃散,民不聊生。中宗却与韦后恣为淫乐,不理朝政,还处死上书告发韦氏乱政的人。据说,景龙四年(710)韦氏恐其丑行暴露,安乐公主欲韦氏临朝,自为皇太女,遂合谋毒死中宗。韦后临朝摄政,立李重茂为帝,史称少帝。韦后又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 杀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韦后之乱,终告结束。

◎文苑拾萃

五君咏

张 说

许公信国桢,克美具瞻情。

百事资朝问,三章广世程。

处高心不有,临节自为名。

朱户传新戟,青松拱旧茔。

凄凉丞相府,余庆在玄成。

公正无私的祁奚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陆九渊

祁奚(前620—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祁奚父为高梁伯,因食邑于祁,遂以祁为姓。“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曾以赵氏之田“与祁奚”。悼公继位,“始命百官”,立祁奚为中军尉。祁奚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盂县、祁县有祁大夫庙。

祁奚所处的时代,是周天子一代不如一代,无力统驭天下,大权旁落的时代;是“春秋无义战”,大国争霸,强者为伯,挟天子令诸侯的时代;也是晋文公称霸中原后,其子孙后代政治上无所建树,朝政日趋腐败,晋国危机日重的时代。恰在这时,荒淫奢侈的晋厉公死于非命,晋悼公临位。悼公立志要复兴文公霸业,重振晋国国威。他重整吏治,调整百官,任贤用能。久以贤良称著、无私饮誉的祁奚,遂被推任为中军尉。三年之后,年逾半百的祁奚觉得自己年老力衰,精力不济,恐有负国家希冀,阻塞贤才仕途,便以年迈告老,请求悼公另选良臣。

悼公见他辞恳言切,便准他告老并请他推荐继任者。于是,祁奚举荐了解狐。当时的人们都知道解狐与祁奚有私仇,悼公遂问:“解狐不是与你有仇吗?”祁奚答道:“公是问我谁可以胜任此职,又没有问可与我有仇否!”然而,解狐尚未到职,便一命呜呼。悼公请祁奚再行举荐,祁奚这次说:“祁午可以继任此职。”悼公问:“祁午不是你的儿子么?”祁奚坦然回答:“公让我推荐的是适合此职之人,又没有问他是否为我的儿子!”没过多长时间,任中军尉辅佐之职的羊舌职死了。悼公又请祁奚举荐合适人选。祁奚举荐了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悼公对祁奚所荐之人统统给以录用,于是,两个儿子分别接替了两个老子的职位,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为中军尉佐。

事后有人对悼公说:“择臣莫若君,择子莫若父。祁午自幼好学而不戏,守业而不淫;成年后,和安而好敬。每临大事,镇定自若,非义不举。他父亲举荐他是对的。”鲁国的孔子得知此事后,赞扬说:“祁奚是个善于举荐贤良的能臣啊。他推举仇人,不是为取媚于天下;举荐儿子,不是因为偏爱己私;举荐辅佐,也不是结伙营党,完全是为国荐贤,唯才是举。”公元前557年,悼公去世,平公登基后,即擢祁奚为公族大夫。

平公六年(前552),范士丐为正卿主持国政,驱逐公族栾盈,杀羊舌虎,囚禁羊舌肸(叔向)。乐王鲋去监狱探望,见到羊舌肸,告诉他说:“我要对平公说情,请他释放你。”羊舌肸拒绝说:“这事必须请祁奚大夫!”羊舌氏的家臣问羊舌肸说:“乐王鲋是晋侯的随臣,他愿为你向晋侯求情,肯定能够成功,为什么还一定要请祁奚?”羊舌肸说:“乐王鲋从不敢违抗主公的意愿,他的意见晋侯不会采纳的。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他不会独独遗弃我而不顾。”果然,已经告老休息的祁奚听说羊舌肸因兄罪被囚,立刻乘坐“传车”由祁直奔晋都拜见范士丐,说:“《诗经》说:‘赐给我们的恩惠没有边际,子子孙孙永远保持它。’《尚书》说:‘智慧的人有谋略训诲,应当相信和保护。’羊舌肸长于谋划而少有过错,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他是国家的柱石。即便是他的十代子孙有过错,也还要赦免,以此来勉励有能力的人为国家效命。现在一旦因兄罪而得祸,便要被处死,难道不会使人困惑吗?鲧被流放而死,他的儿子禹却兴起;伊尹放逐太甲,后来又做了他的宰相,太甲始终没有怨恨他;管叔、蔡叔因叛乱而被杀,其兄周公却能辅佐成王,匡复天下。现今羊舌肸却要因其兄羊舌虎有罪而被囚被杀?你做善事,谁敢不努力?多杀人干什么?”范士丐听罢祁奚之言,面露喜色,送祁奚乘车而去,然后释放了被株连的羊舌肸。

出于公心的祁奚虽然拯救了羊舌肸,却并不与之相见,直奔家乡。羊舌肸获释后也没有告诉祁奚,以示感谢,而是直接去朝见晋侯。

这就是先有不隐亲仇,为国荐贤,后而不图恩报,为国保贤的晋国鲠臣祁奚名载史册的二三事。

◎故事感悟

我们为古人树碑立传,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行为,而是以史为镜,以正为本,不图虚名,不事浮华,有功不居,有过必改,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踏实务实、德行兼具的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祁奚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效仿的鲠宦良臣。他的品行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一个结晶。

◎史海撷英

晋文公制霸

在北方的晋国,与周室同宗。晋献公宠信爱姬,使国政大乱。公元前636年,晋献公子重耳在秦穆公派出的军队护送下回国继承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他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整军经武,取信于民,安定王室,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成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