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富:民富国强
20080800000010

第10章 以产业报国(6)

陈启源除创办缫丝厂外,又出资在简村开办了永生号碾米厂、三鸟商店和杂货店,四方的百姓都来此购货,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在陈启源的影响下,南海县举人陈植渠、陈植恕兄弟也在他们的家乡学堂村办起裕昌厚丝厂,机位一百多个。随后又有一些民族资本机器缫丝工厂陆续涌现,表明陈启源建立继昌隆缫丝厂确有开风气之先的效用。

继昌隆缫丝厂的出现,在当时因循守旧的社会里激起了轩然大波。陈启源首次把半机械化生产引入从未见过机器的闭塞乡村,自然会遭到封建势力的抵制和反对。参加手工业行会的“机房中人”,以“锦纶行”为代表,扬言要拆除这种工厂,保护手工缫丝者的利益。社会上也出现了种种流言蜚语,有人认为男女同厂做工,有伤风化;有人担心工匠技术不精,导致机器伤人;有人指责上下班的汽笛像鬼叫,会损害邻近的老幼人口;还有人说继昌隆生丝专供出口,是替番鬼缫丝,称之为“鬼缏”。

面对这种情况,陈启源一方面时刻戒备,防止“机房中人”捣毁机器的行动出现;另一方面尽力搞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他在简村开设药房,赠医施药,还举办施粥活动,并为家乡兴修水利,想通过办这些慈善事业笼络人心,缓和矛盾。他还设计出一种缫丝小机,便于手工缫丝者个人经营。这样一来,才算暂时相安无事。之后,陈启源把继昌隆迁至澳门继续经营,改名“和昌”,取“以和为贵,五世其昌”的含义。

机器缫丝与手工缫丝相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非捣毁机器便能阻挡它的前进步伐。迁厂风波过去三年,陈启源又把丝厂从澳门迁回了简村,并改名“世昌纶”。这个工厂合并了由陈启源侄子们开设的利厚生、利贞丝厂,并接收了他们在广州开设的昌栈丝庄的出口业务,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出现产销两旺的兴盛局面。世昌纶后来传到陈家第二代人经手管理时,因在投机中失败,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不得不在1928年宣告倒闭。

陈启源作为清末民族资本近代缫丝工业和整个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开创者,对发展广东的民族工业,尤其是缫丝业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他的带动下,珠江三角洲迅速兴起了开办新式缫丝工厂的热潮,先后建成的机器缫丝厂达数百家之多,其产品大量出口,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随着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各类近代工业也出现了蓬勃兴起的势头。这一切都源于陈启源的首开风气。

◎故事感悟

陈启源的继昌隆缫丝厂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标志。陈启源带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提高了中国近代工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他也对民富国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海撷英

陈启源力除陋习

陈启源思想开明,敢于带头废除不良习俗,造福乡里。过去,南海、顺德农村女子嫁后有“不落家”的陋习,新娘新婚三天后,即回娘家居住。只有逢年过节才返回夫家住一两天,直到怀孕了才落家。

在落家时,不论婆家贫富,都要摆一席酒宴,宴请当年曾参与婚礼的亲戚朋友,叫做“鸡米酒”。这习俗苦了贫苦的家庭,如不摆这酒席而悄悄落家,将被乡邻所鄙视和非议。陈启源决心革掉这个陋习。他从本家做起,凡是从他父亲起所衍生的后人,不论男婚女嫁,落家时一律不摆“鸡米酒”。乡里目睹富甲一方的陈启源尚且不摆“鸡米酒”,从此相率仿效。

◎文苑拾萃

真丝面料的鉴定方法

真丝一般指蚕丝,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鉴定方法如下:

(1)品号识别法:中国产绸缎实行由五位阿拉伯数字组成的统一品号。这五位数字从左开始第一位数字代表织物的材质号,全真丝织物(包括桑蚕丝、绢丝)为“1”,化纤织物为“2”,混纺织物为“3”,柞蚕丝织物为“4”,人造丝织物为“5”。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进口绸缎中很少有真丝织物,因此进口绸缎无统一品号。

(2)价格识别法:真丝织物价格是化纤、仿真丝绸缎的两倍左右。

(3)光泽、手感识别法:将样品平摊观其外观,真丝有吸光的性能,看上去顺滑,手感柔和飘逸,用手抓会有皱纹;仿真丝织物虽经过脱坚处理,手感较柔软,但绸面发暗,无珍珠光泽;化纤织物光泽明亮、刺眼,手感较硬挺。另外,丝绸产品应略有刮手的感觉,将两层面料进行摩擦,会产生“丝鸣”声,而其他原料的织物没有。

(4)燃烧法:抽出部分纱线燃烧,真丝看不见明火,有烧毛发的味道,丝灰成黑色微粒状,可以用手捏碎;仿真丝遇火起火苗,有塑料味,火熄后边缘会留下硬质的胶块。

简照南为国争光

◎报国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贤者,国之干;猷者,国之规;功者,国之将;利者,国之用。——《忠经·报国章第十七》

简照南(1870—1922年),广东佛山澜石黎涌乡人。

简玉阶(1877—1957年),简照南的弟弟。

1955年,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1909年更名为“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任总经理,简玉阶任副总经理。

简氏史弟还曾开办“怡生兄弟公司”经营百货和“顺泰轮船公司”,航线遍及东南亚各地。

新中国成立后,简玉阶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15名工商代表之一,随后被任命为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后又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至去世。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两位出自广东佛山的著名实业家和爱国华侨——简照南、简玉阶兄弟。

简照南家贫,17岁到香港,在叔父简铭石开的“巨隆号”瓷器店学做生意,不久便派他常驻日本收理账款。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简玉阶随兄到日本经商,不久在曼谷开办“怡生兄弟公司”经营百货,赚了大钱。随后又开办了“顺泰轮船公司”,由租船航运到自购船承办海运,航线遍及东南亚各地。

简氏兄弟见当时中国市场洋烟充斥,日本的云龙香烟、英美烟草公司的产品风行全国,却没有华人自己的香烟品牌。1903年前后,国内抵制美货的浪潮日益高涨,简照南意识到这是创办民族品牌的良机。1905年,简氏兄弟联合越南华侨曾星湖等在香港创设了广东南洋烟草公司,生产“飞马”、“双喜”等牌的香烟。

为保持垄断市场的地位,英美烟草公司视南洋烟草公司为仇敌,千方百计地加以排挤、迫害和扼杀。居于垄断地位的英美烟草公司诬称南洋包装纸与英美出品相同,借香港巡理府之力焚毁了大量南洋香烟,使南洋业务一蹶不振。1908年5月,公司不得不清理拍卖。

在经商道路上,第一次遭到了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但简照南并没有消沉。正当简照南重新设计自己的创业道路时,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洋货、收回利权的实业救国热潮。这对海外华人也是一个极大的震动。简照南兄弟受了爱国精神的感召,决心转向国内谋求发展,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出师未捷心难平,简照南决心重整旗鼓再出发。1909年,简氏兄弟重新成立广东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照南、简玉阶分任正副经理。辛亥革命后,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日益高涨。仅在爪哇一处,南洋香烟一个月内就销到5000万支,首次出现盈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简照南认为正式进入国内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1915年,简照南在广州创建分公司。同年,中国抗议日本“二十一条”的民族运动爆发了,抵制外货成为民众爱国主义的直接诉求。南洋作为华人公司,积极参加到抵货运动之中,适时提出“中国人应抽中国烟”的口号,并获得了香港华商总会、广州华商总会、广州总商会和广州报界公会的支持。南洋号召国人只抽自己的香烟,“不吸香烟最可敬,要吸香烟请用国货”,给南洋品牌打上了鲜明的国货色彩。在南洋与国货运动打成一片之后,它在广州的销售额急剧上升。“飞马”、“白金龙”、“喜鹊”等品牌的香烟供不应求。

1915年10月,简照南在香港筹建了第二家工厂,次年又在上海设置分厂,并在南洋各地及汉口、上海、青岛等大城市设置了分销机构。结果,1915年的产量几乎是1912年的四倍,利润也达到百万以上。

面对南洋的迅猛上升势头,英美烟草公司一方面通过垄断市场、控制原料、广告竞销、杀价竞争等手段来实施高压,另一方面企图以高价吞并南洋。1914年,英美烟草公司妄想以100万元收购南洋。虽然当时南洋资产仅50万元,但简氏兄弟不为所动。1917年,英美烟草公司又以入资扶持的诱惑试图干预南洋。双方经过十余次谈判,南洋最终拒绝了英美烟草公司的注资要求,维护了南洋的独立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