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力:成事由力
20081200000009

第9章 奋发图强,走过沧桑(3)

◎史海撷英

玄奘法师创立学说

五种姓说:进一步发挥了印度戒贤一系五种姓说,即把一切众生划分为声闻种姓、缘觉种姓、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认为根据人的先天素质可以决定修道的结果。玄奘在此总赅印度诸家的学说,对五种姓说作了系统的阐述。

唯识论:玄奘及其学派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谓“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现象的一切“种子”,是宇宙的本源。研究唯识论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识论》外,有“唯识三大部”,即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成唯识论演秘》。

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学系中就十分发达。世亲之后,经过陈那和护法的发展,因明和唯识学说就紧密地结合。玄奘在此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识量”。回国以后,除翻译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并对因明辩论、论证的性质作了精细的发挥,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论进行了精细的分析。

◎文苑拾萃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相传是玄奘大法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黄钺“读万卷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黄钺(生卒年不详),太学生,先后中举人、进士。先后任刑科给事中、户科左给事中和礼科左给事中。

黄钺是明朝建文帝时的大臣。少年时期的黄钺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所以只要见到书,都要拿起来认真地读。他常常因为读书过了头而整天不回家。

明朝初年,朝廷整顿吏制,严格约束官员的行为。这样一来,官是越来越难当了,一般的读书人都不愿意再去做官,人才散逸各处。于是太祖几次下诏,征求贤才。

黄钺的父亲知道儿子聪明好学,生怕被州县选送京城,就多次告诫黄钺,让他丢掉念书的想法。话虽如此,但是没起一点儿作用。后来,黄钺的父亲想了个办法,他们家在葛泽陂有地,就让他去那里种地。黄钺到了葛泽陂,因为找不到书而非常苦恼,他就找借口说去城里打油买盐,隔一两天就要进趟城,从城里朋友那借到书,就在回家的路上读。往往人还没到家,书已经读完了。

有个隐士,一次为避雨把小船停在葛泽陂黄钺的小屋旁,看见黄钺正在看书。那隐士凑了过去说:“小伙子如此好学,你一天读多少书啊?”

黄钺看着眼前的这个人,随口说:“就是因为没有书读!如果有书,多少我都能记住。”

隐士心想,这个孩子口气可不小,没准是在说大话,就笑着对黄钺说:“书我有很多,但拿不过来,需要你自己去看,就在离这不远的洋海店。小伙子,你愿意跟我去吗?”

黄钺听了隐士的话非常高兴,赶忙拜谢,登上他的船到了隐士家。隐士随便给他拿了几本书,隐士嘱咐他说这几本书看完后,才可以拿回来换新书。可没过多久,黄钺便把书拿回来了。隐士心想他怎么看得这么快,就从他看过的书中找些问题问他,黄钺都能对答如流。隐士高兴地说:“我家架子上的书不下万卷,我是不会都让你拿回去看的,不如你就到我这里来读书吧!”还让自己的儿子跟他住在同屋里读书。

就这样又过了三年,黄钺把他屋里所有的书通通读了一遍。黄钺发奋读书的事迹终于被县里知道了,授予他“贤良”之称。以后黄钺以生员身份被授予宜章县的典史。

明洪武二十三年,黄钺中了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

◎故事感悟

黄钺的聪明好学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这种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史海撷英

三宝太监七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遣宦官郑和为正使,乘“宝船”62艘,远航西洋。郑和于1407年至1433年的二十多年间,先后七次出海远航。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30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可能还到过澳大利亚。郑和在公元1414年(永乐十二年)由非洲带回了长颈鹿。

1433年﹙明宣德八年﹚,是郑和最后一次航行,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逝世。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文苑拾萃

紫禁城

北京紫禁城筹建于明成祖永乐五年,兴建于永乐十五年至十八年。整个营造工程由侯爵陈圭督造,具体负责人是规划师吴中。从明永乐五年(1407年)起,明成祖集中全国匠师,征调了二三十万民工和军工,经过14年的时间,建成了这组规模宏大的宫殿组群,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紫禁城宫殿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其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可以说世上罕见的,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之大成,是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社会皇权思想的集中体现。与中国历代皇宫一样,故宫的总体规划和建筑形制完全服从并体现了古代宗法礼制的要求,突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权威。

王行自学成才

◎君子专心施教,弟子专心学习,很快就会成功。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阴符经·下篇》

王行(生卒年不详),字止仲,号半轩,更号楮园,自称淡如居士。明朝江苏苏州人。洪武初郡庠延为经师。泼墨成山水,时人谓之王泼墨。书法学二王。亦通兵法。蓝玉荐于朝,以其阔于事,不能用。后玉诛,行亦坐死。作品《昭君出塞图》。

王行是元末明初的吴县人。幼年时,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他随着父亲在卖药的徐老翁家生活。

王行很有心计,他知道徐老太太喜欢听野史小说,就每天背几篇故事,专门讲给老太太听,哄得老太太十分开心。老太太就把他好学的情况告诉给了老翁。

从那以后,徐老翁决定开始给他讲解《论语》,让他清楚上面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王行听得也很认真,每次都要做详细的笔记,来补充书上没有的文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徐老翁把家藏的书都拿出来给王行读。因为王行学习刻苦,而且十分认真,对待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逐渐地,王行对经、史、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有一天,他决定离开徐老翁的家,因为这里已经没有他可以读的书了,徐老翁家里的书都被他记在心里。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他没有忘记徐老翁夫妇俩的照顾和疼爱,也不忍心就这样离开,但为了自己的追求和日后的发展,王行还是辞别了徐老翁夫妇。

王行离开徐老翁家的那一年还没有成年,用现代人的标准来看,估计不会超过18周岁。但在当时社会环境之下,究竟多大年纪算做成年,现已无从考证。

辞别徐家以后,他开始在学堂教书。起初,还没有人认识他,原因十分简单,教书先生是以才学论高低的。逐渐地,当地的一些很有名望的学者主动来与他结交。

后来,有一个富有的商人叫沈万三,登门来请他到自己家里教书。当时大户人家的孩子都是把先生请到家里来,不管有几个孩子,都由这一个先生来教。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子女,使他们成才。

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很多人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不用说读书了。在很多人看来,读书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可以做的事情,也是件很奢侈的事情。生活所迫,使得很多人失去了读书的机会。

沈万三深知学习的重要,登门拜访王行,为的就是子孙后代能学有所用,巩固自己的万贯家财。从这点可以看出,沈万三和一般的富有商人有所不同。他清楚地懂得,有钱要花在刀刃上,这才有了他后来的举动。

沈万三把王行请到家里,为的是教自己的孩子读书。为了使王行能安心地待在自己家里,他想了很多办法,但又怕适得其反。就只好等待合适的时机,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王行写得一手好文章,沈万三对此羡慕不已。读到高兴时,总要赏给王行一二十两银子,尽管王行不想收,他也要给,似乎他也只能用这种方式来打动王行,把他留住。王行心里很清楚沈万三想要什么,每次都断然拒绝他的赏钱。他说:“我要那么多钱也没用,如果富贵能守得住的话,你还来找我教你的孩子干什么?”

王行的话触到了沈万三最敏感的部位。沈万三没有恼怒,而是欣喜,因为王行知道自己的心意,至于孩子能学到怎样的程度,沈万三也就无能为力了。

明朝洪武初年,官府请王行去当老师,这是对王行的一种认可。从此,一个在卖药老翁家自学成才的人,成为了官府学校的老师。这种转变,绝对不是偶然,而是王行刻苦学习、奋发进取的结果。

◎故事感悟

书是一行一行看出来的,文章是一字一字写出来的。自己不动手、不出力,一本书也看不完,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王行学习刻苦,而且十分认真,真可谓读遍“万卷书”。正是这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才让他有所成就。

◎史海撷英

沈万三和其“聚宝盆”

沈万三小时候调皮捣蛋无心向学,先生也常常被其作弄,但他特别亲近乳娘和管家。管家也喜欢逗他玩,并在玩时教他算术知识。管家从酒庄取来一空酒坛(陶瓷质)取名“聚宝盆”,让沈万三将零钱放入其中,并建立账本,凡存取均需记账,沈万三的理财意识由此形成。谁也想不到“聚宝盆”这三个字竟影响了沈万三的一生。无论日后沈万三发迹迁居苏州城还是应朱元璋诏令搬迁南京城,此聚宝盆都一直跟随沈万三,虽不像民间传说那样神奇,但据传沈万三对着聚宝盆就有用不完的生意点子,或叫灵感。后来,朱元璋要征用聚宝盆来建南京城,沈万三只好以需要择吉日并斋戒七七四十九天后呈献皇上此盆才灵为由,暗里召集能工巧匠用黄金钻石打造了一个聚宝盆,上面采用各种吉祥的图案,总算过了这一关。事后沈万三感言,世间原本就没有聚宝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文苑拾萃

沈万三故居

漫步江苏苏州附近的千年古镇周庄,江南巨富沈万三的传奇人生故事就会频频传入耳际。只要在老街小巷看一看,听一听,在饭店酒楼里尝一尝“万三蹄”,品一品“三味汤圆”,就会感觉到,周庄的所有历史遗迹似乎都与沈万三有着密切的关联。历史上不乏文人雅士涉足周庄,不仅沉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更想探究沈万三发迹致富的轨迹,解读他经商而成为巨富的奥秘所在。

在银子浜畔,矗立着一块庄重简朴的石牌坊,两侧书有一副楹联,上联为“念我无祖迁贞丰耕农经商”,下联“望尔后裔居周庄修宅筑亭”,而沈万三的水冢就安卧在碧波之中。

徐霞客游遍名川大山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刘向

徐霞客(1587—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和探险家。他经三十余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

徐霞客19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很想外出去考察祖国的名山大川,但是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是“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他的母亲是个读书识字、明白事理的人,就鼓励儿子说:“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当志在四方。你出外游历去吧!到天地间去舒展胸怀,广增见识。怎么能因为我在,就像篱笆里的小鸡,套在车辕上的小马,留在家里无所作为呢?”徐霞客听了这番话,非常激动,决心去远游。这一年他22岁。从此,直到56岁逝世,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考察中度过的。

徐霞客在完全没有朝廷资助的情况下,先后游历了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16个省、市、自治区。东到浙江的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的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见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