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法:遵纪守法
20081300000019

第19章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9)

鄂尔泰(1677—1745年),字毅庵,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其主要政绩为在西南搞改土归流。雍正四年十月,鄂尔泰获得总督实职,加兵部尚书衔;雍正六年改任云贵广西三省总督,次年得少保加衔;雍正十年内召至京,任保和殿大学士,居内阁首辅地位。后又以改土归流之功晋封伯爵。雍正十三年,贵州改土归流地区土民叛乱,雍正以其对此经理不善,削伯爵,但对他信任如故。雍正死后,鄂尔泰出任总理事务大臣。乾隆间元年为钦点会试大总裁,除大学士职务以外,他又兼任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经筵讲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衔太傅,国史馆、三礼馆、玉牒馆总裁,赐号襄勤伯。乾隆十年(1745年)病逝,享年66岁。乾隆亲临丧所致祭,谥文端,配享太庙,入祀京师贤良祠。乾隆十一年之后,因其侄鄂昌与门生胡中藻之文字狱,被撤出贤良祠。

鄂尔泰出身贫寒,祖祖辈辈都为人当牛做马。因为没有房子住,全家只好在祠堂里生活。但他的父亲颇有远见,想尽一切办法供孩子念书,期盼他们长大后改换门庭。

经过十年苦读,鄂尔泰果然金榜题名,并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被授任内务府员外郎。此后,又先后升为江苏布政使、广西巡抚、云贵总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军机大臣等,成了清廷重臣。

鄂尔泰担任内务府员外郎时,雍正皇帝还是雍亲王,住在现在的雍和宫,时称雍亲王府。

有一次,雍亲王得知清王朝的附属国向朝廷进献了许多奇珍异宝,便想通过鄂尔泰求得内务府的特殊关照,弄来一些陈列于雍亲王府中。但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鄂尔泰不但没答应,反而正色地对他说:“作为皇子,你更应当分外注意自己的德行,为天下作出表率,万不可随意结交外臣,享受特权。若是其他皇子也都和你一样找我们领取珠宝之类,那我们做下官的又该如何掌握?若朝廷怪罪下来,又该由谁来承担呢?”雍亲王听罢,也只好空手而归。

6年后,康熙驾崩,雍亲王即位,即雍正帝。有一天,雍正下旨,传鄂尔泰进宫。这时,鄂尔泰的亲友、同僚不由得想起已往那件事,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有人劝他:面君后要首先请罪,以争取皇上从轻处罚;也有人劝他,为免杀身之祸,不如逃之夭夭;还有些人没了主意,只是抱怨他当年死心眼,太不会来事。还说:像这种事,别人十步九叩首地给送去,人家都不一定接受;况且是人家来求你,你即使不答应也该找个脱身的理由呀,哪能奚落人家一通。鄂尔泰却与众不同,他镇定自若地说:“身为朝廷命官,理当谁是皇帝听谁的。”结果在朝上,鄂尔泰非但没受到雍正的惩罚,还得到了赏识。

鄂尔泰自做官以来,从不忘年少时受过的苦难,不忘贫苦百姓维持生计的艰难,一直保持着俭朴的作风,决不骄奢妄为。但是,他的弟弟鄂尔奇却与他相反:经不住灯红酒绿的引诱,渐渐蜕化变质,奢靡之举也越来越甚。

也许出于“爱屋及乌”,随着雍正对鄂尔泰的宠信日加,鄂尔奇的官职也迅速升迁。待鄂尔泰在西南“改土归流”初见成效时,雍正已决定升任鄂尔奇为吏部尚书兼步兵统领了。

鄂尔泰获悉此情,深感不安,立即面君劝阻,“力争不可”。雍正却不以为然,仍坚持己见。鄂尔泰无奈,也只好顺从。不过,鄂尔泰并没有就此作罢,而是加紧了对胞弟的监督和管教。

有一天,鄂尔泰退朝之后路经鄂尔奇的家,便想了解一下弟弟的情况。当他刚走进庭院,便感到这里豪华过度,心中很不安;待掀帘进入书斋,更见各种摆设极为考究,在座的宾客也穿戴异常。他十分生气,掉头就走。鄂尔奇见兄长连句话都没说就匆匆而去,急忙忙追上前问其缘故。鄂尔泰怒不可遏,竟当着众人的面训斥道:“你这儿也太奢侈了!你身居正卿,不想着如何为朝廷尽忠效力,却只图个人享乐,哪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又说:“你可记得当年我们无屋可住,只得夜宿祠堂,而今你刚刚得志就如此奢侈,若不速改,日后必生灾祸!”

鄂尔奇听罢,赶忙下跪,佯装悔过,并表示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退还户部。

过了几日,鄂尔泰到户部查访,特地问起了鄂尔奇退物之事。户部官员面面相觑,都说没有这回事。鄂尔泰这才知道弟弟并没有听从自己的劝诫,一怒之下,向皇上参了他一本。雍正命人核查,结果发现鄂尔奇贪赃枉法,也便将他治了罪。

◎故事感悟

面对雍亲王的请求,鄂尔泰非但没有允诺,反而言辞恳切地劝解他作为皇子应该懂得规矩;同胞兄弟鄂尔奇贪赃枉法,鄂尔泰依法参亲弟。从这两则事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鄂尔泰的执法严明,也对鄂尔泰秉公执法的高尚品质感到敬佩。

◎史海撷英

改土归流

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了土司制,实行流官制,这就是改土归流。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不服从不听指挥,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又是锐意进取的君主,因此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条件已趋成熟。

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数次上疏,全面阐述改土归流的必要,奏请立即推行。他建议对不法土司用计擒为上,以兵剿为次﹔使其自动投献为上,勒令纳土为次﹔既要用兵,又不专恃用兵。以武力相震慑,力争以政治手段解决。他要求调整云﹑贵﹑川等省边境不合理的行政区划,以便统一事权,使地方官相机行事。雍正对此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同年五月,首先平定贵州长寨土司的叛乱,设立长寨厅(今贵州长顺)。不久,清廷将原隶属四川的乌蒙﹑镇雄、东川三土府划归云南。鄂尔泰派游击哈元生领兵摧毁了叛乱的乌蒙土知府禄万锺、镇雄土知府陇庆侯的势力,改设乌蒙府(后改称昭通府,今云南昭通)﹑镇雄州。云贵改土归流的巨大声势,很快冲击到广西地区。雍正五年,清廷以威慑力量革去泗城土知府岑映宸的职务,在其属南盘江以北地区设置永丰州(今贵州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划归贵州统辖。雍正帝为使云贵广西的改土归流事务得以统一筹划,特于六年底任命鄂尔泰为云﹑贵﹑广西三省总督。

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原来土司只缴纳很少的贡赋,而将残酷掠夺属民所得的大量银两尽收于己。改土归流后,变革赋役方法,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稍有减轻。改土归流的地区,包括滇﹑黔、桂、川、湘、鄂六省,其中贵州省改土归流的地区之广,大约相当于原设府县的面积。改土归流所涉及的民族很多,有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水族等。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已基本实现。

◎文苑拾萃

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今北京市区东北角。史料记载,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在此停放灵柩,所以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可以说,雍和宫是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1983年,该宫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