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利:利用厚生
20081500000020

第20章 回报社会的企业家(2)

1949年,他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参加开国大典。他看到伟大祖国站立起来了,决心定居祖国,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他虽已耄耋高年,仍驰驱祖国南北大地,舟车劳顿,席不暇暖,致力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对推动华侨爱国大团结、鼓励华侨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他生前叮嘱“把集美学校办下去,把300万元存款捐献给国家”,并一再呼吁祖国统一,弥留之际还对台湾的回归深表关切,体现了一个爱国企业家的赤诚之心。

1961年8月12日,陈嘉庚先生在京病逝。

◎故事感悟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海撷英

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在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沿着城楼西侧的古砖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会后,在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纪元。

◎文苑拾萃

天然橡胶

人们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使用橡胶,例如制鞋、制轮胎等许多电料也都离不开橡胶。橡胶以天然橡胶为最原始的材料了(人工橡胶没有制造出来时),现在已经有了人工橡胶及多种橡胶的替代品,因此天然橡胶并不是唯一的了。

坎坷奋斗的霍英东

◎非常事业要达成功,亦应受非常之辛苦,若乏相当之毅力,稍不如意,便生厌心,安能成事哉?──陈嘉庚

霍英东(1926—2006),汉族,广东番禺人。1953年创办立信置业有限公司及有荣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先后担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永远名誉会长,国际足联执委,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誉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推选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93年3月任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霍英东的祖籍是广东番禺,但从他的祖父开始,全家就离开了陆地,长年居住在舢板上,被人称为“舢板客”,甚至贬称为“水流柴”、“疍家仔”。

1922年秋天,霍英东就出生在这样的舢板上。他最初的名字叫霍好钊,后来改叫霍官泰。抗日战争爆发后,年轻气盛的他自己改名英东,意思是要“英姿勃发于世界的东方”!

霍英东的父母靠着一只小驳船,在香港做驳运生意,也就是从无法靠岸的大货轮上,将货卸上自己的驳船,再运到岸边码头。霍英东7岁那年,他的父亲在一次风灾中因为翻船被淹死了。仅仅过了50多天,霍家的小船又一次翻在大海里,两个哥哥葬身鱼腹,连尸体都没有找回来!母亲死命抱住一块船板,侥幸被过路的渔船救下一条命。当时霍英东因为在海边找野蚝,不在船上,才躲过了这场灾难。

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轮船的火炉炉口不断喷吐着火苗,霍英东抡着铁铲,把原煤一铲一铲地铲进炉膛里。在40℃以上高温的环境下干活,霍英东满身大汗,衣服全都湿透了。虽然这份工作他干得非常吃力,但他还是想干下去,因为薪金虽低,也能帮补家里。可是他的身体实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倒霉极了。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

1942年,霍英东母亲倾其所有,和其他13人合股,在湾仔鹅颈街开了间杂货店,取名叫“有如”,并由霍英东负责杂货店的日常管理工作。每天早上六时多开店,直至晚上10时,伙计纷纷放工离店后,霍英东还要留在店内打点一切。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天天如是。

由于他细心精明的经营,杂货店的生意日渐兴隆。霍英东从打理杂货店中获得经营管理的良好训练,并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灵活的处事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霍英东终于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使用,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成了个读报迷,专门注意报纸上拍卖日军剩余物资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由于缺少资金,他难以放手大干。

有一次,他看准一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在那几年中赚到的最大一笔钱了,为他积累了最初的资本。

1948年,23岁的霍英东听人说,东沙岛一带的海底有大量的海人草,是制造胃药的原料,每磅可卖到1美元。虽然缺乏航海知识,母亲也极力反对,他却下定决心,在香港长洲招了渔民80人就出发了。由于未办好出海手续,船到三门关被海关扣留。90多人困在船上10天,带去的咸肉、咸鱼都吃光了。后来转去汕尾,所招渔民老家多在汕尾,许多人不辞而别,霍英东只得重招一批人起航出海。他们终于到达了东沙岛。由于缺少潜水工具,只能自制潜水镜到三四米深的海底珊瑚丛中割海人草,一个人一天也采不了半筐海人草。海岛阳光炽烈,许多人晒脱了皮。十多天以后,粮食短缺,霍英东一行人每天都处于半饥饿状态,许多人脸浮脚肿。全岛能供饮用的仅有一口水井,井水除了用来煮饭和饮用,只能用少许洗脸漱口。从海上采捞回来,个个身上黏黏糊糊的,再和汗水混合,又腥又臭。一个月后,渔民们再也忍受不下去了,终于散伙了,而霍英东在这个荒岛整整熬了六个月。海人草陆续卖掉以后,仅够各种开支,一分钱也没赚到。苦熬半年一场空,但东沙岛这段躲暗礁采海草的经历却浓缩出他一生的成功经验:“要看得准,抓得住,干到底,不断发现新目标。”

香港光复后,霍英东审时度势,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因而带动了建筑材料业的发展,同时使香港的金融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霍英东在香港主攻地产,到澳门则看中赌业。60年代,他与何鸿燊等成立“澳门娱乐”,夺得澳门赌场的经营权,并斥资进行码头及基建等工程的建设。霍英东占澳门娱乐公司约三成股份,而管理则主要由何鸿燊负责,最终将澳门建成了“东方的拉斯维加斯”。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霍英东率先积极地开始了在中国内地的事业,从广州白天鹅宾馆到中国温泉宾馆,从公路到桥梁,从体育基金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从暨南大学到英东游泳馆……

霍英东晚年致力开发位于珠江西岸的南沙港,并为之投入极大心血。南沙项目对联结香港、支持珠三角与广东经济建设有极大贡献,尤其是促进珠三角西岸的繁荣。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霍英东基金会”于1977年正式成立,基金会一直以捐献和非牟利投资形式,策划了数以百计的项目,尤其是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科学与文化艺术、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做了难以胜数的工作。至20世纪90年代末,霍英东对内地的捐赠款额就已超过20亿港元。

在过去的数十年来,霍英东用作慈善的捐款超过150亿元,其中2002年4月退出“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并把所持约值60—70亿元的股份全数捐赠给他在澳门成立的基金会,用于建设澳门。那次捐股,不但成为港澳地区的一段佳话,更打破香港历年来一次性最大笔捐款的纪录。

但有一次,有记者问他一共向内地捐赠了多少钱,他一时竟回答不出来,很谦虚地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霍英东于2006年10月28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4岁。

◎故事感悟

霍英东腰缠万贯,所做的公益事业也数不胜数。最主要的是他心系国家,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史海撷英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文苑拾萃

拉斯维加斯

拉斯维加斯于1905年建市。20世纪30年代,内华达州决定使赌博成为合法的事业。此令一出,几乎在一夜之间市区的赌场纷纷成立,查尔斯顿娱乐区和死谷国家博览馆就很具代表性。拉斯维加斯的“赌城”之名也就此传开。250家赌场和6万多个“吃角子老虎”机,日夜开业,其气派可与欧洲摩纳哥的世界赌城蒙特卡罗相比。现在的拉斯维加斯已拥有全世界顶尖的度假酒店和世界一流的大型表演及高科技的娱乐设施。

华人首富李嘉诚

◎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成功。——李嘉诚

李嘉诚(1928—?),籍贯广东潮州。旗下的主要公司有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记黄埔有限公司、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香港电灯集团有限公司。

据2010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华人首富依然是香港的李嘉诚,他以210亿美元的身价位列全球富豪榜单第14位。

李嘉诚,籍贯广东潮州,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他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扎在书堆里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去考虑问题。然而日本的侵略打破了这份祥和,李家无奈迁往香港,寄住在舅父庄静庵的家里。然而祸不单行,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染上肺病,不久病逝了。父亲死后,14岁的李嘉诚被迫离开了心爱的学校,用他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慈母、抚育弟妹的重担。

李嘉诚先在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17岁时便在一家五金制造厂以及塑胶带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他推销有术,不久就做了部门经理,两年后又被提升为这家塑胶带制造公司的总经理。

1950年,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1957年春天,李嘉诚怀着强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飞往意大利的班机去考察。在意大利,他佯装成打杂工人,实际上却在工作时努力观察各个流程,最终领悟到了生产塑胶花的领先工艺。回到上海,李嘉诚不动声色地把几个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召集到办公室。

他宣布,长江厂将以塑胶花为主攻方向,一定要使其成为本厂的拳头产品,使长江厂更上一层楼。李嘉诚在香港快人一步研制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更以物美价廉的销售策略,使长江厂很快站稳了脚跟。为了使长江厂能够在同业竞争中保持龙头地位,李嘉诚到亲友中集资招股,筹集的资金用于租赁厂房、添置设备。同时他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且看好股份制企业。他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组建合伙性的有限公司;第二步,发展到相当规模时,申请上市,成为公众性的有限公司。

1957年岁尾,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李嘉诚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厂房分为两处,一处仍生产塑胶玩具,另一处生产塑胶花。李嘉诚把塑胶花作为重点产品,塑胶花也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李嘉诚塑胶花大王的美名不仅蜚声全港,还为世界的塑胶同行所侧目。

1958年,李嘉诚涉足地产业,在港岛北角建起了第一幢工业大厦;1960年,又在柴湾兴建了第二幢工业大厦,李嘉诚的事业迅速走向辉煌。

李嘉诚在事业成功的同时,还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