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健:康体健身
20081700000015

第15章 锻炼身体 功成名就(5)

在体育实践当中,恽代英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有时因工作太忙,没能按照作息时间或计划进行体育活动,他总是及时进行反省。在每天当中,他不进行某些体育锻炼活动,内心里就好像一天的工作没有做完似的。恽代英的工作很忙,白天在外忙忙碌碌,很少有闲暇时间,所以很多锻炼需要在家里进行,利用早晚空闲时间锻炼,这样就迫使他在家中设置些体育锻炼的设备。1917年,他曾用640文钱定制一张乒乓球台,其妻沈葆秀又剪下一块珍珠纱,制成乒乓球网。他从此几乎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和亲朋好友们打乒乓球。

此外,恽代英还想继续“准备一些细微运动器具,以为家庭之建设”。至于将来经济条件好了,他进一步打算,“居家必须数丈草地。他设想,“家中能有草场最有益”,“一便散步,二便呼吸,三便休息,四便运动”。他常说:“吾每拟将来家中设网球场,”因为“网球一事颇为活动,然无危险。每日练习一小时,必有大益。”如果“又有便当得弹簧、铁哑铃练习之则更好”。可见,他是很重视体育锻炼的。

恽代英的体育锻炼是比较全面的,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实践是丰富的,理论也是比较系统的。从野外到庭院甚至室内,从学校到校外,从小球(乒乓球)到大球(足球),以及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有所涉及了,而且有理论、有实践,对后人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故事感悟

恽代英不仅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的教育家。他提出了年轻人要注重体育锻炼的口号,自己更是身体力行,这实在令后人敬佩。

◎史海撷英

恽代英在五四运动中的贡献

在五四运动时期,恽代英是武汉爱国学生运动主要领导人。他带领互助社等青年团体的学生写宣言,发传单,创办学生周刊,领导罢课、罢工、罢市的“三罢”斗争,调查并抵制日货,以实际行动声援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1919年9月,他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次年,在武昌创办利群书社、利群毛巾厂,并先后创办《互助》、《武汉星期评论》、《我们的》等进步刊物,为五四运动的开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文苑拾萃

狱中诗

恽代英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忽必烈以整洁取人

◎必须从年轻时期就打好基础,随时随地去锻炼身体。——名言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年),成吉思汗之孙,监国孛儿只斤·拖雷第四子,孛儿只斤·蒙哥弟。1260年自称蒙古帝国可汗,汗号“薛禅可汗”,但未获同族普遍承认。1271年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位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衣着往往体现一个人的风度气质和自我修养,展示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在社交场合这样做,既表示了你尊重对方,同时也维护了你的自尊。

在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国度里,历来注重在社交中如何待人,以什么形象与人交往的问题。在衣着方面,人们很早就形成一种共识:与人交往,衣着要整齐、干净、美观、合宜。衣冠不整是一种既不礼貌又失自尊的行为,被认为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衣着看似生活中的小事,但它与人的社会形象、思想形象、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不可小视。我们虽然不能完全以衣冠取人,但有时人的衣冠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文化修养。从这一点来讲,以衣冠取人是有其合理的一面,忽必烈就曾以衣冠不整辞掉了应聘者。

关于忽必烈的历史功过,我们在这里且不去评说,但有一件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据说忽必烈在位期间,有一次胡石塘应聘入京,在忽必烈召见时,胡石塘没有发现自己所戴的帽子歪斜着,因而显出一副衣冠不整的形象,开始忽必烈并没有直言这件事,而是先问他都学过什么,胡石塘答道:“治国乎天下之学。”忽必烈笑着说:“你连自己的一顶帽子都戴不端正,还能平天下吗?”因此没有起用胡石塘。

胡石塘因为一顶帽子戴歪了,便丢了官,这听起来似乎是一则笑话。不少人都责怪忽必烈在着装方面要求太严厉,不应以衣帽取人。这话也不无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的衣着打扮,确实可以看出他的个性、修养,以及由此推测他的工作作风、生活态度,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服饰往往能起到看外表知内相的作用。

自从我们的祖先告别蒙昧时代,踏进人类文明社会的门槛之后,衣着服饰也随之进入文明时代,衣着从满足蔽体御寒的需要逐步进展到审美的需要,并开始为人类交往服务。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形成丰富多彩、风格多样的服饰文化。就衣着展示文化身份来说,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一方角巾和一把折扇、20世纪30年代青年的一件长袍和一条围巾、50年代的一件中山装和一支钢笔,都显露着知识分子的高雅。

中国历来都重视衣着服饰的社会作用,对不同社会身份的人,衣着穿戴有着严格的规定。一部《二十四史》,历朝历代离不开《舆服志》、《章服品》等。从中国古代衣着服饰的变化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活动的日益发展、复杂,衣着服饰的穿戴也应根据场合的不同而有了差异。用衣着服饰来展示社会地位和等级差别,这固然是封建糟粕,但人们应根据不同的场合穿着相应的服饰,已成为中华民族待人接物过程中的一种礼仪规范,应当发扬光大。

◎故事感悟

衣着打扮的整洁、美观、大方、得体,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是“礼仪之邦”的具体体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仪规范。因此,我们应注意衣着仪表,学会怎样打扮自己,以此来丰富、美化我们的生活,充分展示时代风貌。

◎史海撷英

忽必烈解决交通和饥荒问题

交通,对于元朝这个庞大帝国的行政和物资供应是如此重要,受到了忽必烈的密切关注。

他修复帝国道路,并在可以栽种的道路两旁种上树遮阳,每隔一定的距离还建有商旅客栈。20多万匹马分发给各驿站,用于帝国邮政。为保证大都的粮食供应,他修复和疏通了大运河。

为了备荒,他恢复了国家控粮的政策,这一政策在中国很早就制定了,在北宋统治时期,王安石使之进一步完善。在丰年,国家收购余粮,贮藏于国仓。当荒年谷价上涨时,开仓赈灾。1260年法令要求地方长官对老学者、孤儿、病弱者提供救济。1271年的又一道法令号召建医院。稻米和玉米是定期分发给急需的家庭。马可·波罗说,忽必烈本人每天就要接济3万名穷人。

◎文苑拾萃

太常引

(元)奥敦周卿

西湖烟水茫茫,

百顷风潭,十里荷香。

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

尽欢声无日不笙簧。

春暖花香,岁稔时康。

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钱伟长繁忙不忘锻炼身体

◎有规律的生活原是健康与长寿的秘诀。——格言

钱伟长(1912—2010年),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钱伟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体育爱好者,凡接触过他的人,无不为他的乐观精神所感染。与他在一起,经常能听到他那爽朗笑声。

有人请教钱老是如何养生的,他笑着说:“以我的体会,重要的有两条:第一,保持乐观的心境;第二,经常锻炼。”

钱伟长认为,保持乐观的心境对健康极为有益,对工作也大有好处。他说:“比如运动员吧,如果怕输,那就一定会输。比赛时必须乐观地、一心一意地去比,决不能背思想包袱,平时训练则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如果输了,不必太难过,只说明练得不好,回去继续努力就是了。我们做科学工作的也一样,失败的次数总比成功的次数多得多。不要把成败看得太重,总结经验继续努力才是关键。只有这样,才会带来今后的成功。”

在讲起体育锻炼时,钱老笑着说:“我小时候很爱踢足球,长跑、短跑我全练,还是个优秀的运动员呢!在学校读书时,我每天至少要跑5000米。那时候,学校的运动会一般在5月份举行,这个时候也正是学校大考的日子,我就一边参加运动会,一边考试,从不缺考。我那时锻炼很认真,学习也很努力。我认为,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专心,一心一意,干完以后,便不再去想它,再专心做另外的事情。我就是这样处理锻炼与学习的”。

钱伟长上了年纪之后,工作依然繁忙,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再进行剧烈运动了,但他并没有停止锻炼,跑不动了可以走。于是他抓紧时间走路,用散步的方式锻炼身体。与别人讨论问题时,他总是一边在房间里踱步,一边谈。思考问题时,也是站起来,一边踱步一边思索。他说:“这不仅对我考虑问题有好处,也起到了运动的作用。”

钱伟长作为一位科学家,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也是科学的。他认为,体育锻炼不是为锻炼而锻炼,体育锻炼的主要功能固然是强健身体,但同时体育运动也“培养奋斗精神”。这就是他对体育运动的深刻理解,也是他在科学研究事业上走向成功之路的重要原因。这大概是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坚持锻炼的动力所在吧。

◎故事感悟

钱伟长有多忙,周围的人都知道。尽管工作忙与累,但他却不忘锻炼身体。同时在锻炼中,他也在不断地“培养奋斗精神”,给青年们作出了表率。

◎史海撷英

钱伟长学贯中外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钱伟长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原籍爱尔兰,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辛吉用宏观的内力素张量求得在外力作用下板壳的张量平衡方程,称之为宏观方程组,而把钱伟长的方程称为微观方程组。辛吉认为:虽然两种理论所用的力学量和符号有所不同,但实质是相同的。辛吉教授提出把两种理论合在一起,钱伟长写成一篇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供冯·卡门教授祝寿文集之用。爱因斯坦看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后来,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很受力学界和数学界的重视,先后在多伦多大学、加拿大数学年会、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美国数学学会西部年会等场合作学术报告;在英国和澳洲有人写过书,进一步研究这一问题。

1973年,荷兰H。S。鲁坦教授在《壳体渐近理论和设计》一书中多次推崇这篇文章:“辛吉和钱的工作是三维理论的基本工作,仅用力学状态的内禀变量,应力和应变,严格从三维理论中导出了任意形状的薄壳都适用的非线性方程,这里在各向同性的假定下,把应力和应变分量按厚度方向的坐标展开为泰勒级数。近似的二维方程只有六个基本待定量,三个代表中面拉伸应变,三个代表中面弯曲变形分量,这是辛格与钱伟长工作最重要的特点。”1982年,在上海国际会议上,大会介绍钱伟长时说:“钱教授有关板壳统一内禀理论的论文,曾是美国应用力学研究生在四五十年代必读的材料,他的贡献对以后的工作很有影响。”

◎文苑拾萃

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三钱”最初是由毛泽东主席叫出的“别号”,人们便会肃然起敬——“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1956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三钱”是中国科坛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为给祖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他们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实力决定地位”的国际背景下,他们在给我们国家带来战略安全的同时,也赋予了我们民族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