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健:康体健身
20081700000014

第14章 锻炼身体 功成名就(4)

中国奥运第一人

◎更快、更高、更强。——奥运格言

刘长春(1909—1983年),辽宁省大连市北河口(小平岛附近)人,擅长短跑。他的技术特点是步频快、步幅大、动作向前性好。刘长春在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任体育助教、讲师、副教授。主要著作有《田径指导法》、《田径裁判法》等书。

刘长春在大连沙河口中心小学读书时便爱好体育运动,一心想通过体育运动发奋图强,压倒日本人。那时,中心小学与日本的一所小学隔街相望,放学后,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经常打群架。刘长春在同学中年龄最大,那时总是冲在前面。在那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民族仇恨可以转化成催人奋进的强大动力,他的短跑成绩提高很快。

一次,在关东州举办的州内外中日中小学生田径对赛上,刘长春年仅14岁,100米跑成绩便达到了11秒8,400米达到59秒,远远超过了当时中学生的水平。在大连二中肄业时,他仍不忘体育运动,终日在谭家屯运动场埋头苦练。1927年,在大连中华青年会主办的春季运动会上,他的100米跑成绩一下子提高到11秒,名列第二。当年年底,张学良任校长的东北大学派出足球队赴大连比赛,发现了这个短跑健将。于是,刘长春辞去大连玻璃制品厂学徒的工作,进入东北大学体育系学习。

在东北大学学习期间经名师的指点,刘长春进步很大。在1929年刘长春在沈阳举行的第14届华北运动会上,一举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三个短跑项目的全国纪录。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当时原本中国有意参加足球赛,因为当时中国的足球实力在远东首屈一指。但美国人对足球没什么兴趣,取消了足球比赛,代之以举办美式足球作为表演赛。当时正值经济萧条,政府也没有多余的经费可以参加奥运会,教育部在1932年5月底决定不参加,只派出中国奥运会主任干事(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沈嗣良,代表主席王正廷出席国际奥运会年会及开幕典礼。

1932年6月12日,上海申报刊登一篇消息,引起全国震惊。消息指出,洛杉矶奥运筹备会将接受“伪满州国”的报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另一则消息是,伪满州国正在举行奥运选拔赛。

几天之后,来自长春的消息指出,伪满州国已经决定派遣于希渭和刘长春两位选手,由日本人率领赴洛杉矶参加奥运会。

当时中国抗日情绪高涨,刘长春也早已在东北沦陷不久,就逃离东北到北平。他在五月曾在大公报发表声明,指出“我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中国人,绝不代表日伪满州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

时势所逼,为了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当时的中国奥运会认为,除非中国选派选手参加奥运会,才能粉碎日本人扶持伪满州国取代中国地位的阴谋,因此决定将计就计,派选手报名参加奥运会。

1932年6月25日,外交部从国际奥委运会总部得到的消息,伪满州国参加奥运会未能得到国际奥委会批准,故不能出席与赛。洛杉矶奥运筹备会亦发表声明,伪满州国此次参加奥运会,原考虑参照菲律宾、印度的先例,在美、英旗帜之下参加奥运会,但两国均有法定国家奥会组织所签署,且为国际奥委会所承认。伪满州国既未得国际奥运会总会承认,更无法定国家体育机构且为国际奥委会所公认,当然无出席资格。

当时奥运会报名已经在6月18日结束,中国奥委会急电要求通融,26日获筹备会同意,中国报名的两位选手就是刘长春和于希渭。

刘长春经人安排转往上海练习,但是于希渭当时已经被日本人派专人看守,无法离开东北,于是于希渭未能成行。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只有唯一一名选手——刘长春。

赴美的旅费十分昂贵,当时教育部又决定不派选手参加,也没有经费支援。幸好时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将军出面,资助经费约8000银元,解决了这一难题。7月1日,张学良在东北大学毕业典礼中宣布,刘长春和于希渭为中华民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的选手,教练宋君复。

在联系外交部协助后,7月5日刘长春在上海举行记者会,表示将尽全力为国效命。全力奔走为刘长春筹募经费的体协董事郝更生,在会上指出,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意义深远,一是粉碎了日本人为伪满州国的国际宣传阴谋;二是为中国体育界开出席奥运会之新纪元;三是与世界各国青年体育界共谋略;四是观摩奥运之运动技术及实力;五是可乘机向全世界青年宣传日本之恶行。

7月6日、7日,上海新闻界、体育界及团体为刘长春饯行,将近2000人出席,场面热烈。7月8日,刘长春及宋君复自上海搭乘邮轮,出发前往美国洛杉矶,开始了中国的奥运首航。

邮轮经过神户时,有日本记者上船采访,询问刘长春是否代表满州国参加奥运会,刘长春立即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然代表中国。”不久邮轮邮报员送来一封电报,是日本体协致满州国参加奥运会代表选手一路顺风大获胜利的电文,刘长春生气地回答:“船上只有中国的代表,没有满州国的代表。”并将电报退还。

经过21天海上行程,邮轮在7月29日抵达洛杉矶,受到筹备会人员及侨胞热烈欢迎。筹备会人员以警车开道,将两人护送到选手村,第二天下午将举行开幕典礼。

开幕典礼当天,由刘长春持国旗,绕场的人有宋君复、沈嗣良以及在洛杉矶临时找来的华侨及青年会干事刘雪松、申国权、托平等人,下场凑人数,免得过于孤单。这就是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开端。

刘长春在经过三个星期海上漂浮,体力早已大受影响,因此原来报名三个项目,他只参加100米和200米,400米则因体力不支,没有出场比赛。参加的两个项目,都在分组中最后一名,未能晋级。

比赛结束后,刘长春因路费不够,而无法回国。后来在当地华侨的资助下才回到中国。

1933年,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刘长春以10.7秒和22.0秒的成绩再创100米、200米两项全国纪录,夺得冠军。其中10.7秒的100米纪录保持长达25年之久,直到1958年才被新中国运动员梁建勋打破。

1936年,刘长春第二次代表中国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同样由于28天的海浪颠簸,体力消耗较大,未能取得好成绩。

◎故事感悟

刘长春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以赛场为战场,向世界宣布,“我代表的是中国,不代表满洲国”,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扬眉吐气。

◎史海撷英

小平岛

小平岛在大连市区西南的黄海海域,从市内行车约半小时,属大连市甘井子区。

小平岛由高低起伏的南山和北山环抱而成,在两个山角下,人工筑成了长317米和680米的防波堤,口宽220米,港湾水域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水深5—10米,清澈透底,长年不结冰。任凭北风劲吹,港内水平如镜。

关于小平岛名称的来历,曾有地貌酷似花瓶而被叫做“小瓶岛”,后来时间长了叫成了“小平岛”的说法。

小平岛最高处玉皇顶,海拔73米;与之相连的是城山头,海拔53米。在半山腰处有一段30多米长的残垣断壁,面对大海,青石累累。据说,宋金时期为抗击海盗,驻守这里的将士们筑起了这道城墙。现在,它已被列为大连市重点保护文物。

20个世纪,秀丽的小平岛造就了刘长春、史兴隆、史兴骘和史瑞声等著名运动健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长春1929年跑出了百米10。8秒的成绩,创造了全国纪录。1932年初,在美国洛杉矶的第十届奥运会上,他只身一人代表中国参赛,成为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而永载史册。

◎文苑拾萃

刘长春体育馆

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76年后,“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母校东北大学有了永恒的英姿。

2008年6月14日,投资一亿元的刘长春体育馆落成,该体育馆位于东北大学东部,整个建筑呈椭圆形,建筑面积1.1万余平方米。

在刘长春体育馆外,有一座总高4.6米的人物塑像。整个塑像为青铜材质,人像高2.7米,底座高1.9米,塑像是以刘长春1932年在洛杉矶奥运会跑完百米赛后的照片为蓝本,由鲁迅美术学院师生设计并制造的。

在刘长春塑像背面,镌刻着刘长春的人生历程:刘长春于1928年底入东北大学,1932年以优异成绩得到张学良校长的资助,作为唯一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实现了中国人参加奥运会的梦想,堪称“中国奥运第一人”。

恽代英的体育生活

◎自律不严,何以服众。——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恽代英(1895—1931年)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原籍江苏武进人,武昌中华大学文学系毕业。学生时代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五四运动中武汉地区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创办利群书社,后又创办共存社,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任上海大学教授。同年8月被选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宣传部部长,创办和主编《中国青年》,它培养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1931年4月在南京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时年37岁。

恽代英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的教育家,并且他自身的体育生活也丰富多采。

恽代英在他的许多教育论文中都阐明了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学校之不可不重体育”。因为“活动为教育上最要之条件,而身体之活动尤要”。他经常说:“吾意普通中学之教育者,每以国文、英文、算术为主科,而手工图画、体操为随意科目,实为违背教育原理。”学校应以博物、理化、手工、音乐、体操、图画为主科,因此可以促起学生之活动。所以他呼吁人们要切实重视学校体育,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以有更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业。

恽代英早在中华大学读书时就是一个体育积极分子,他爱好体育绝不是仅凭兴趣,而是建立在对体育活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每项体育活动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健身或养生目的,他都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恽代英喜爱的体育项目很多,如乒乓球、网球、足球、体操、八段锦、拳术等,而且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例如在养生方面,他对衣、食、住的理论是“皆从卫生方面着眼”。具体从穿衣上讲,他认为“宜取轻、薄、短、紧为标准”;从食物上讲,“取有味而略偏素”;从居住上讲,“宜有大庭院及透空气日光房间,须有闲步、呼吸、运动及种花之地”。他对居住条件特别有研究,认为“居室必避西晒之日光及冬季之风雪,故不可朝西朝北”。那么,住房应选择什么样的呢?他说:“理想之居室,以浅而宽能于清晨受,日光为佳。盖如此,室中光明一如庭院便于做事。利一;日光晒入室中,无形中消灭微生物不少,利二;自养还有早起之习,利三;可行日光浴法,利四;床上受日光,被褥易免菌害,利五。”恽代英所说的“理想之居室”虽然在当时乃至现在尚不能完全达到,但作为一个革命家、教育家,能对居住条件有如此全面的认识,说明他从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研究了养生之道。

在养生方面,恽代英还有一套具体的方法。如“早起饮开水二杯,为拳一次”。“睡前行五分钟体操。体操务求不间断,凡作工五十分钟者,休息十分钟”。为了增强身体对外部条件和疾病的抵抗能力,恽代英主张应当经常进行冷水浴。他说:“冷水浴为健身也。”除此之外,他还建议要多到户外去活动,不能将活动限于庭院之内。恽代英喜欢登山、远足、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