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通:互通互利
20081900000004

第4章 运河便利了交通(2)

秦始皇帝(前259—前210),通称为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正),秦庄襄王之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秦始皇是战国末期秦国君主,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灵渠是我国古代运河工程的伟大创举,它使湘江和漓江相连接,从而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从此,中原与岭南之间可以从水路直接相通。

当时,秦始皇在巡游途中,临时决定要去湘江上游一带视察,虽然因大风受阻没有去成,但他惦记着岭南前线的战况和缺乏粮食的窘况。而山路崎岖,要将粮食从岭北运往岭南十分艰难,战争又不知要拖到哪年哪月才能结束。该怎么办呢?于是秦始皇作出了“使监禄凿渠运粮”的决策。

监禄(监是官名,秦朝设有监御史的官职,主监察事宜,监即监御史的简称。禄是人名,因其生平已失传,故后世称其人为监禄,也有称其人为史禄的,实为同一人)受命开凿运粮渠道后,当即组织人力进行这项工程建设,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灵渠。

可以说,秦始皇的这一决策既及时又正确。说他及时,是在预见到这场战争不可能速战速决时,就能当机立断及时下令开凿灵渠,解决军队和粮饷的运输问题;说他正确,是任命监禄担任开凿灵渠的主持,而不是任命别人。当时秦始皇任命监禄开凿灵渠的决策依据是什么,史书没有记载,但有理由可作如下推测,即当时秦始皇巡游至洞庭湘山时,很可能就是根据监禄的建议而作出开凿灵渠这一决策的,因为监禄一开始就负责这次进军岭南的粮饷运输工作。据明代欧大任《百越先贤志》卷一记载:“史禄(即监禄),其先越人,禄仕秦,以史监郡。时始皇帝伐百越,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遣禄转饷。”在灵渠开通前,粮饷运输是采取水陆联运的方式,即从水路溯湘江而至上游,改从陆路越过分水岭,再改从水路自漓江上游而下,运至岭南秦军作战前线。因此,监禄对于湘江和漓江的水道通航状况,以及两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的地形情况十分熟悉,据此奏请秦始皇在湘、漓两江的分水岭开凿运河,获得批准而受命凿渠。

灵渠工程艰巨,因此修建了好几年才完成。完成年代史无记载,但大致可确定是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以前,有了这条从中原直通岭南的水道,大批援军和粮饷得以源源不断地运达秦军前线,最后终于攻杀了西瓯越人的首领译吁宋,扭转了战局。就在此关键时刻,秦始皇下令:“发诸尝逋亡人(即曾经逃亡过的犯人)、赘婿(即那些从小就典押给富户当奴隶,过期不赎,主人给他娶妻后用当奴隶者)、贾人(即商贩)为兵,略取南越陆梁地。……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处。”就是说,征发五十万中原地区的下层民众,将他们迁移到岭南前线当兵,以夺取最后胜利;并安排他们在新设的桂林、象、南海三个郡内与越人共处杂居,用以全面控制岭南地区。从此,岭南地区纳入中国疆土的版图。翌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秦始皇又将那些“治狱吏不直者”谪徙到“南越地”,与越人共处杂居,从事农垦生产,开发岭南地区。此外,还应南越王赵佗的请求,征派了1.5万名“无夫家者”女子到岭南地区“为士卒衣补”。这样大规模而又一批接一批地向岭南地区移民,都是在灵渠开通后才能实施的。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城附近,这里层峦叠嶂,正是湘江上游和漓江上游分水岭的所在地。分水岭以东,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逐渐倾斜,发源于广西灵川县境海洋坪的海洋河,自南向北流到这里称为湘江,并继续向北流经湖南省注入长江。分水岭以西,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渐倾斜。发源于兴安县附近的漓江上游支流灵河,自东北向西南流,与大溶江汇合后称为漓江,再向南流而流入西江。两条江背向而流,但在上游分水岭处却相距不远,因此如在分水岭处开凿一条越岭运河,使海洋河的部分水量流入灵河,就可以沟通湘、漓两江。这就是灵渠的设计思路所在。海洋河有一小支流(双女井渠)与灵河的一个水源(始安水)相距仅1.5公里,中间所隔的分水岭为一小土岭,当地人叫它为太史庙山。山的相对高度仅20—30米,两侧的山势也较平缓,特别是双女井渠与始安水之间的水位差仅6米,这就构成了在这里开凿越岭运河、引湘入漓极为有利的地形条件和水文条件。这里也是自古以来往来于湖南、广西间的交通孔道,被称为湘桂走廊。2200多年前开凿的灵渠运河,就是坐落在这个最佳的地理位置上,充分反映了灵渠的规划设计者在当时的选址是非常科学的。

灵渠的工程设施包括南渠和北渠、大小天平、铧嘴、陡门、大小泄水天平、秦堤等。

建成于2200多年前的灵渠,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不朽奇迹,它具有多项当时世界一流的科技成就。这些成就,足以使所有的炎黄子孙都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故事感悟

灵渠是我国古代运河工程的伟大创举,它使湘江和漓江相连接,从而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从那时起,中原与岭南之间可以从水路直接相通,使两地的经济文化得以交流。

◎史海撷英

龙川令赵佗

秦末天下大乱,原秦朝南海郡龙川令赵佗乘机兼并桂林、象郡,并自称南越武王。汉高帝初定天下后,考虑到中国饱受战乱之苦,因此不仅没有诛杀叛变称王的赵佗,而且派遣陆贾作为特使前往岭南,“立佗为南越王”,以示笼络,要他“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汉高帝死后,吕后专权,曾因禁止将铁器输入南越。赵佗误以后是长沙王出的主意,于是自称南越武帝,并发兵进攻长沙边邑。汉文帝继位后,为安定南方边境,再派遣陆贾前往岭南,劝说赵佗撤销帝制僭号。赵佗接受劝告,表示“愿长为藩臣,奉贡职”。

上述陆贾先后两次前往岭南,都是取道水路,具体的路线是溯湘江,过灵渠,再沿着漓江、西江顺流而下抵达番禺。由于当时有着灵渠这样的水运交通条件,使陆贾能够及时完成劝说赵佗归顺称臣的政治任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文苑拾萃

灵渠的主要工程设施

灵渠,初名秦凿渠、零渠。唐代以后始有灵渠的称呼。近、现代则称为兴安运河或湘桂运河。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兴安县境内湘江和漓江源头的崇山峻岭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开发岭南时进行开凿的,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古老运河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汉武帝与关中漕渠

◎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

汉武帝(前156—前87),名刘彻,汉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帝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其母是皇后王娡,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前141—前87),建立了西汉王朝最辉煌的功业。

秦末汉初,由于关东地区向关中京师进行漕运的数量较少,受渭水和黄河运道条件限制的矛盾并不突出,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汉武帝时,漕运数量激增,不仅需要多运,且需要快运。而当时由关东各地开往关中长安的漕运船队在弯弯曲曲的渭水中航行,加上又是逆水行舟,既费时又费力,运输费用也大。大司农(西汉时为九卿之一,掌管土地、粮食、财税事务的大官)郑当时对这种状况十分了解,他于元光六年(前129)上书汉武帝,建议在渭水南岸开凿一条走向与渭水基本平行的人工漕渠(运河),以取代渭水的运输功能。

《史记·河渠书》记其事云:“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中上,度六月而罢,而渭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并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而渠下民田万余顷,又可得以溉田。此损漕省卒,而益肥关中之地,得谷。”接着又云:“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通以漕,大便利。”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往常从关东运粮至关中的漕船都是在渭水中逆流而行的,航行时间大约需要六个月。运粮的渭水水路全程900多里,途中不时遇到难以行船的地方。若从长安向东开凿一条人工运河直达黄河,走向大致沿着秦岭,引水进入漕渠。这条漕渠因为是条直路,容易行船,全程才300多里,估计路程只要三个月的时间就可到达长安;而且沿漕渠两岸的一万多顷农田可以得到灌溉。这样,既可减少朝廷投入漕运的人力和财力,又能使关中的农田增加产量,多打粮食。

汉武帝认为郑当时提出的建议既合理又及时,当即采纳。下令聘用水利专家徐伯负责规划设计,动员数万名士卒参加施工,历三年而竣工。所开通的漕渠,用以漕运十分安全、便利,大大改善了京师长安与关中地区的交通条件。班固在《西都赋》中描述道:“东郊则有通漕大沟,溃渭洞河,泛舟山东,控引淮湖,与海通波。”其中所说的通漕大沟,就是指关中漕渠。

关中漕渠起自长安城西北30里今鱼王村附近的渭水,沿渭水南侧向东延伸,经霸陵(今西安市东北)、新丰(今临潼县东北)、郑县(今华县)、沈阳(今华县东北)、武城(今华县东),止于今华阴市东北的渭水,全长300余里。全线位于秦岭以北、渭水以南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坡度微小,从渠首至渠尾的比降仅为万分之三。由于漕渠渠首的水源引自渭水,沿途又陆续接纳了潏水、沪水、灞水、戏水等多条自然河流的水源,因此漕渠水量丰富,水流缓慢顺畅,船只航行安全、便利。

与渭水相比,关中漕渠在交通运输的功能不可同日而语,成为当时沟通关中京畿地区与关东地区的一条水运要道。利用这条漕渠运粮比利用渭水运粮,可从原来的900里水路缩短三分之二的路程,而且可以顺利地航行装载500—700石粮食的大船,大大提高了漕运的工作效率,使每年运到京师长安的粮食由漕渠开通前的100多万石增加到400万石。至武帝元封年间,更增加到“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漕运量的不断递增,显然是因为漕渠的开通和启用。因此,漕渠对于满足当时关中地区和京师长安的大量粮食、物资的要求,以及促进关中地区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故事感悟

漕渠在开凿过程中,已经采用了符合现代工程建设的程序和方法。而水工徐伯在当时条件的限制下,能够采取科学方法出色地完成关中漕渠的工程的勘测设计任务,令人敬佩。

◎史海撷英

西汉时的水利开发

西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统一、强盛、国际影响较大的朝代,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灿烂亮丽、大放光彩的重要时代。仅就有关运河工程和水运交通方面而言,西汉在前朝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和发展。例如,在汉武帝时,曾动用数万人工,对位于秦岭南北坡的褒、斜二水进行了艰巨卓绝的运道开发;在汉成帝时,又对黄河三门峡天险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工程改造措施。虽然这两次宏大的工程行动因受时代条件所限,即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最终未能取得成功,但是西汉劳动人民那种勇于改造自然界和敢于碰硬的大无畏精神,为后世人们所敬仰,并激励着后世人们继续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斗争。汉武帝时,还在关中地区开通了一条长约300多里的漕渠,以代替弯曲多拐、水浅多沙的渭水,从关东各地运往京师长安的粮食、物资等,都是通过这条漕渠来完成的,不仅使用价值巨大,而且存在时间也长,是我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运河。

◎文苑拾萃

水利工程的“表”与“穿”

“令齐人水工徐伯表,悉发卒数万人穿漕渠”记载中的“表”和“穿”两字,具有丰富的科技内涵。所谓“表”,就是选路线、立标记、定高低等技术工作,也就是现代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所谓“穿”,就是现代工程建设的挖土施工。这种先设计、后施工的做法,说明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在开凿运河工程中,已经采用符合现代工程建设的程序和方法。而水工徐伯,在当时的条件局限下,能够采用科学方法出色地完成关中漕渠工程的勘测设计任务,证明他具有十分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这些成就,在中国运河工程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国曹操与白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