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通:互通互利
20081900000005

第5章 运河便利了交通(3)

自官渡一战之后,袁绍被曹操打得大败而逃回他的老巢邺城,虽然元气大伤,但他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和外甥高干等都握有相当兵力并控制着相当大的地盘。不久,袁绍因兵败积郁成疾,于建安七年五月病死。同在邺城的小儿子袁尚,假造遗嘱擅自嗣位,并统率其父军队。时任青州刺史的长子袁谭对此不服,认为父亲死后应该由他嗣位并接管兵权,于是盛怒之下发兵攻打袁尚,结果被袁尚打败,袁谭逃往平原(今山东平原县南)。袁尚不念手足之情,率领军队穷追不舍,前往围攻平原。一直在观察形势和等待时机的曹操,决定利用袁氏兄弟互相残杀和袁尚带兵远离邺城的好机会,挥师直捣袁氏集团的老巢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建安九年(204)正月,曹操亲率大军渡过黄河,为了运输军粮的需要,于是下令“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在黄河以北修建一条运河。

淇水,即今河南境内的淇河。当时它是黄河北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豫晋交界的太行山,向东流至今河南淇县境内后,转向南流,在卫贤镇东注入黄河。《水经注·淇水》引《地理志》说:“淇水出共山,东至黎阳人河。”白沟,又称宿胥渎,是黄河南迁后留下的故道,南起宿胥口,向东北方向延伸,至今河北威县境内。因缺乏水源,白沟内水量不足,不能航行船只。为了解决白沟的水源问题,曹操采取了“遏淇入白沟”这一改造大自然的工程措施。

建安九年(204)二月,曹操率领十万大军围攻邺城。由于守城的袁军谋士审配防御严密,曹军久攻不下。直到八月,曹军乘漳水山洪暴发之机,决漳水灌城才攻破邺城。曹操以十万之众,围城作战达半年之久,如果当时没有刚开通的白沟为其漕运军粮和物资,源源不断予以接济,这次攻邺战役是根本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这充分说明了这条白沟运河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曹操开通白沟运河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进攻邺城的军事上需要,也是为了战后治理河北地区的政治上需要。因为在袁氏集团长期统治下的幽、冀等州,田园荒芜,民生凋敝,所需粮食难以就地取给。而曹操是一个相当重视国计民生的人,他曾说:“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秦人以急农兼天下,汉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曹操在消灭袁氏集团、夺取河北地区后,下令减征田租岁赋,以收揽民心。在这个非常时期,正是依靠白沟的运输条件,才能将积屯于淮、颍等处的粮食运到河北地区,以满足当地民众的生活需要的。

白沟运河是以清水和淇水为上源的,它南起淇口,沿着黄河故道朝东北方向延伸,在今河南内黄县北,有洹水(今称安阳河)注入,使白沟水量有所增加,这对当年曹操利用白沟运河运输军粮到邺城一带非常有利。后来,曹操又在今河北馆陶县附近开凿了一条新的运河——利漕渠,使漳水与白沟运河相通,引漳水入白沟运河。漳水是一条较大的自然河流,水量远比淇水和洹水要大,因此这时的白沟运河水量大增,大大有利于漕运。随着清水、淇水、洹水和漳水相继注入白沟运河,使白沟运河成为当时河北南部的一条主要水道。同时,白沟运河自利漕渠以下的水道,通常也被称为清河、淇河或漳河,这就是《水经注·淇水》所说“自下(指利漕渠以下),清、漳、白沟、淇河,咸得通称也”的含义。

白沟运河的上、中游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其故道大致为今天的卫河。白沟运河的下游,在今河北沧州附近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向东北流,在今黄骅市境内入海,其故道大致在今捷地减河一带;另一支向北流,名曰涉水,《水经注·漳水》对此有记载。涉水流至河北青县境内注入滹沱河,其会合口称为涉口,与后来曹操开通的平虏渠相接,其故道大致为今天的南运河中的一段。由于白沟运河南通黄河,北达滹沱河,因此自它开通以后,很快就成为中原地区通向河北地区的水运要道。

◎故事感悟

曹操是一位胸有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开白沟的主要目地不仅是用在军事上,也用在发展农业生产上。事实证明,开通白沟是十分有远见的举动,为他一统中原提供了便利交通。从另一个意义上讲,白沟的开通也给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有利条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史海撷英

乌 桓

乌桓,亦称乌丸,是我国古代北方属于东胡部落的少数民族。公元前3世纪末,东胡为匈奴所灭,余众逃往乌桓山,遂以山名为族名。世居今内蒙古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一带,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室,善骑射,亦狩猎。东汉初,经汉朝廷特许,一部分乌桓人内迁至今辽西、冀北一带居住,从事畜牧业、农业和手工业。

◎文苑拾萃

邺 城

在白沟和利漕渠开通以前,邺城虽然为冀州的治所,也不失为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地区。但它地处太行山麓、黄淮源平原的边缘,对外交通方面除了陆路畅通骡马、大车外,水路交通并不方便。而大量的农产品交流和物资运输则主要依靠水运来完成的,因为水运的运量大、成本低。自白沟和利漕渠相继开通后,邺城的水运条件大为改善,黄河流域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以及先进的文化和知识,也随着交通的畅达而源源不断地传入邺城一带,各方人口和货物均大量汇集于此,使邺城成为三国时代以及两晋南北朝时代长达二三百年内中原地区最为繁荣、富庶的都市之一。

隋炀帝开通南北大运河

◎惟进取也故日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朝的第二任皇帝,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600)十一月杨广被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七月继位。

隋朝一统天下后,虽然政治中心仍在北方,但对于南方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并非视而不见,而是把它放到有利于巩固政权和维护社会安定的战略位置上来考虑。在当时的形势下,开凿一条南北大运河,直接沟通南方与北方,使南北之间的经济便于交流、融通与平衡,是当时可以做到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到了隋炀帝执政后,处心积虑地要对邻国高丽发动战争。为了得到南方粮食和财政方面的及时支援,开凿南北大运河,以加强南北方之间的交通联系,更成为当时的一项紧迫任务。

开凿南北大运河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如果只是客观形势的需要,而主观方面不具备开凿条件的话,那也是无法进行和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类始终只能提出自己能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能发现,任务本身只能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里所说“物质条件”,当是指人力、物力和科学技术水平而言。那么,隋朝在开凿南北大运河前所具备的人力、物力(包括财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状况又是如何呢?

首先,人力状况。隋朝开凿的南北大运河,其总长度达2700多公里。虽说不是全部由平地挖成,而是利用了部分自然河道和过去已有的运河,但还是需要进行大量补缺、连缀等开挖工程,并对原有的运河进行拓宽、加深和疏浚整治,工程量极为浩繁,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投入是根本无法完成的。根据《通典》记载,隋炀帝大业二年(606)曾进行过全国人口统计,有户890.7536万,人口为4601.9956万人。所拥有的人口数量与前代相比是比较多的。如果每三户调一个劳动力,则有290万个劳动力可供调配使用,这为开凿南北大运河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条件。而实际上,隋朝为开凿运河而投入的劳动力,据《隋书·炀帝纪》和《资治通鉴·隋纪》等史书记载:开凿通济渠发民工百余万;开凿山阳渎发民工十余万;开凿永济渠发民工百余万;开凿江南河民工数无记载,算它100万;共约300余万劳动力,与三户抽一人的数字大致相当。因此就劳动力方面而言,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是具备这一条件的。

其次,物力(或财力)状况。隋朝建立后,实行均田制和轻徭薄赋的政策,大大地调动了老百姓发展农业、手工业等生产的积极性。加上当时全国统一,社会安定,统治阶级生活又很俭朴,因此社会财富积累很快。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到开皇年间后期,社会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朝廷“帑藏充实”、“府库盈溢”,甚至是“天下私储可供五十年”消费。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实力十分雄厚,因此就物力、财力方面而言,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是具备条件的。

再次,科学技术水平状况。由于南北大运河长达2700多公里,地跨东、南、西、北,所经之处地理环境复杂,仅地形高差方面,就存在着40多米的差异,这就牵涉到运河沿线如何利用水源、全线如何保持必要水位等问题,给设计和施工带来许多技术上的难题。但是,我国自春秋至隋朝,有着1000多年开凿运河的历史,其中许多宝贵经验可以汲取和借鉴。如早在西汉开凿关中漕渠时,就已开始采用规划、设计、施工三者分工的做法,为后世开凿运河提供了科学方法的经验。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不断进步,继汉朝发明炒钢技术和水淬技术后,在南北朝时又进一步发明生、熟铁合成钢(即灌钢)技术和用牲畜尿液作淬火冷却剂以提高钢韧度的技术。因此到隋朝时,开凿运河所需各钢质、铁质手工工具都能制造,并在质量、种类等方面都比前代优越和齐全。随着数学、力学和地理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到隋朝时,已能运用开立方的方法推演出三次方程式解法,以解决修筑堤台、河道等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李春修建赵州桥时,为减低桥面高度,首创拱结构形式,在工程力学上取得了突破;在测量方面,采用木鹅下挂铁链以确定河床高低的技术措施。开皇四年,在开凿关中广通渠前,“令工匠(即技术专家)巡历渠道,观地理之宜,审终久之义”,以掌握现场的地形、水文情况,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等。因此,就科学技术水平而言,隋朝开凿南北大运河也是不成问题的。

总之,隋朝在人力、物力(包括财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已具备了开凿南北大运河的条件。后来,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工程浩大的南北大运河仅用了七年时间就胜利完成,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南北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由通济渠、山阳渠、江南运河组成南线;以永济渠为北线,分别向黄河南北作扇形伸展。南北大运河为何要以洛阳为中心?原来,隋炀帝即位伊始,就到洛阳巡视,并打算迁都洛阳。洛阳,原是东汉、魏、晋和北魏的都城,一向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只因自北魏后期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后,东魏为了在邺城营建都城,拆走了洛阳古都和皇宫的建筑设施,加上东、西魏之间和后来的北齐、北周之间,战争频仍,而洛阳成为逐鹿中原的战场被破坏得残破不堪。因为洛阳的地理位置比位于关中地区的大兴城要适中,迁都于此便于控制全国,特别是南北各地向京师运送粮食、物资时,不必经过黄河三门峡之险。迁都原因在当时隋炀帝所下的诏书中说得很清楚:关中的大兴城存在着“关河重阻,无由自达”、“关河悬远,兵不赴急”等劣势缺点,而洛阳具有“自古之都,王畿之内……控以王河,固以四塞,水陆皆通贡赋”等优势条件。因此,隋炀帝决定重建洛阳,并迁都于此。

◎故事感悟

隋炀帝开运河之事,自古以来家喻户晓,史书对此也有不少的记载评论。但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学术界历来出现了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由于见仁见智,迄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但若大一条运河呈现于今人面前,不得不令我们赞叹!

◎史海撷英

中国运河史上的“飞跃”

隋朝的国祚,虽然只有短短的38年,但它使长期分裂局面结束,实现全国统一,并使各项典章制度建立和健全,社会经济空前发展,为后来的唐朝国势强大和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这一历史功绩是永垂史册的。此外,隋朝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还有南北大运河。在隋朝以前,我国境内的运河都属地方性的,不仅里程短、工程质量差,所起的交通运输作用也不大。自隋朝起,出现了贯通南北的全国性大运河。虽然全国性运河是在原有的地方性运河基础上形成的,但不管从何角度来看,隋朝完成的南北大运河,在中国运河史上都是第一次“飞跃”,为后世出现的运河大发展吹响了前奏曲。

◎文苑拾萃

马钧与翻车

据《三国志·魏书》记载:“扶风人马钧,巧思绝世。……成京都,城内有坡,可为囿,患无水以灌之,用作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翻车又称龙骨车,由长木槽、木链、刮板、轮轴、木架等构成。使用时,用双脚不停地踩动轮轴,使之旋转,带动木链和刮板,不断地将水上提。它结构简单,使用轻便省力,可以大大提高灌溉或农田排水的效率。翻车的发明和推广使用,有力地促进了当时以及后世农业生产的发展,意义重大。

宋朝的汴河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