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诚,诚实无欺
20083800000002

第2章 导言

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德目。

什么是诚实呢?诚实就是忠诚老实,待人处事以诚相待,实事求是。

诚实是做人之本。“君子养心莫于诚”,“巧伪不如拙诚”,“以诚威人者,人亦以诚而应”,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历史上诚实的佳话不胜枚举。当然,传统意义上的“诚”有许多是同封建道德观相联系的,但从做人的品格讲,诚实于己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对自身人格和未来面目的一种尊重;于人则是一种交往的道德,是把握了良心和正义的一种大度和自信。

所谓情操、襟怀、气节、信仰等为人的美好品格,其实都是以诚实为基础的。生活中离开了“诚实”二字,交友自然不会是个好朋友,经商也不会是个好商人,为官更不会是个好干部。凡是变心的朋友,变味的商人,变质的干部,大多是从不诚实这个缺口渐变的。

诚实的内涵丰富,具有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张力,可以滋生出许多道德信条和道德行为。诚实渗透到政治生活领域可以形成坚定的政治信念,为信守真理视死如归,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为官清廉刚正,大胆执言,实事求是,敢讲真话;任人举荐,外不避仇,内不避亲,唯贤是举,唯能是用。诚实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就会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在科学研究中,讲求实事求是,锐意探索,百折不挠追求真理;在商业活动中,讲求货真价实,公平交易,童叟无欺,诚招天下客,以信取胜;在育人活动中,讲求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奉献爱心,忠于职守等等。总之,诚实渗透到人际交往中,就会形成良好的美德。

诚实,像其他传统美德一样,源远流长、百代流淌,特别是在近现代,诚实尤其得到继承、发扬和光大。

中国共产党人以及革命历史时期的革命先驱,他们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其发展成为革命优良传统,形成了新的时代精神,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分子光明磊落的胸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不论是默默奉献的劳动模范,还是叱咤风云的革命英雄,在他们的成长道路和感人事迹中,无不闪烁着诚实守信的光芒。

我们当代青少年应以无产阶级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继承、发扬诚实做人的美德,克服、批判“老实人吃亏”、“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的错误思想的影响,树立以诚实为荣、不诚实为耻的思想观念。自觉做到像革命前辈那样,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忠诚。为人处事不造假,不说谎,不骗人;在人与人之间要讲诚实,讲信义,说到做到,答应的事努力去办,不食言,要勇于坚持真理、反省错误。对撒谎失信、说做不一的人要敢于进行批评和帮助。不自欺,不欺人,办事光明磊落,做一个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