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敦:敦风化俗
20084000000018

第18章 整顿风气(3)

宋璟(663—737),唐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人,调露进士。在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时都担任过重要官职。曾任监察御史、御史台中丞、贝(今河北清河)、杭(今杭州)、相(今河南安阳)诸州刺史。睿宗时,以吏部尚书升宰相。因与姚崇奏请太平公主移居东都,被贬为楚州(今江苏淮安)刺史,后迁河北按察使,幽州都督、东京留守、睦州刺史、广州都督等。开元四年(716年),又以刑部尚书继姚崇为相。他与姚崇同是开元名相,史称“姚宋”,为推进“开元之治”起了重要作用,并与汉唐另六人(萧何、曹参、丙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一起,被誉为“汉唐八相”。

长安三年(703年),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诬陷宰相魏元忠有“不臣语”,并将他打入大狱。为置之死地,张昌宗威胁利诱凤阁舍人张说做伪证。宋璟不惧淫威,坚持正义,告诫张说:“名义至重,鬼神难欺,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宋璟还以自己的生命做保证,如果讲实话引来灾祸,一定冒死力争,不成功,则同死。在他的劝诫感召下,张说俱以实告,终使魏元忠免遭诬杀。

有一次,朝臣聚宴,大臣们各按品级入座,张易之、张昌宗列卿三品,居上席,宋璟官居六品,在下座。张易之为了取悦、拉拢宋璟,特意空出自己的座位,揖让宋璟说:“公方今第一人,何乃下坐?”

宋璟当即就讥讽说:“才劣位卑,张卿以为第一,何也?”

当时,因为“二张”兄弟是武则天的宠臣,许多朝官见了他们不敢直呼其官名,而尊称为五郎、六郎,只有宋璟仍以官职相称。侍郎郑善果见宋璟直呼“二张”的官名,便问他为什么不称郎。宋璟严肃地回答道:“以官言之,正当为卿,若以亲故,当为张五。足下非易之家奴,何郎之有?”一语道破了阿谀者的奴才嘴脸。“二张”从此对宋璟怀恨在心,时常仗势中伤宋璟,并欲暗杀宋璟。但宋璟无所畏惧,坚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

中宗景龙(707年)以来,官僚机构臃肿,冗官泛滥,特别是公主、后妃们,依仗权势,大搞“斜封官”(即皇帝受内亲的请谒,任意下敕书任官,并以斜封交付中书省),铨官制度十分紊乱,宋璟上言道:“先朝‘斜封官’悉宜停废。”朝廷先后“罢斜封”官凡数千人,吏治有所改善。

开元七年(719年),宁王李宪奏请为其姻亲薛嗣先授官,玄宗碍于情面,答应了此事。宋璟知道后上奏玄宗,指出任命官吏,须经吏部,应“缘功与才”,“不为屈法”,反对玄宗再搞“斜封官”,并帮助玄宗回忆景龙中因“斜封官”所造成吏治混乱的教训,终于劝阻玄宗改变了态度。从此,彻底取消了“斜封官”。

开元初年,宗璟在广州任都督时,曾引导当地人以陶瓦筑墙,避免了住竹屋茅舍带来的火灾,还做了很多好事,政绩卓著,当地官民想要为他树立“遗爱碑”。宋璟坚决反对。他上疏唐玄宗说:“广州吏民以臣当国,故为谥辞,徒成谄谀者。”并要求革除阿谀之风,“请自臣始”。唐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其他州都不敢立碑了。

开元六年(718年),宋璟任宰相兼吏部尚书时,吏部主事向他推荐了一个叫范知璟的人,并转呈了署名“山人范知璟”的《良宰记》,并说:“这位范先生很有学问,是个人才。”宋璟看文章的开头,条理清晰,分析入理,边读边说:“不错、不错,才堪重用。”可看到后面,他气愤了,文章竭尽奉承,吹捧宋璟。说他超过古代的晏子、张良,胜过魏征、房玄龄,还把天下描绘成太平盛世。宋璟说:“这太过分了,太过分了。”当即批示道:“观其《良宰论》,颇涉佞谀。”事后,他又对吏部主事说:“范知璟确实是个人才,但为人品德不正。既称‘山人’就应直言其义,怎能做阿谀奉承之事。”最后,还是让他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开元七年(719年),朝廷按例选拔新官。参加考试的有个叫宋元超的人,自称是宋璟的叔父,希望吏部照顾他,分派个好差使。宋璟听说这件事后,就给吏部写了一封信说:“宋元超是我的堂叔,常住洛阳,我们多年未见。我现在既不能因为自己是宰相就隐没亲戚,也不愿意因为私情而损害公事。以前他要是什么也没说,自当按原则办事。既然他有了请托的口风,那只好矫枉过正,把他的名字除掉,放遣不用。”宋元超满心希望得到宋璟的照顾,反倒弄巧成拙了。

宋璟居官清正,反对阿谀,深受百姓和官吏们的爱戴,也得到了唐玄宗的嘉许。他特意在一次春宴的时候,赐给宋璟一副金箸(筷子),并解释说:“非赐汝金,盖赐卿文箸,表卿之直也。”这就是后来传颂的“金箸表直”的典故。

宋璟辞官后,闲居在家,仍然节操自守,绝不趋炎附势。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的家臣王毛仲的女儿出嫁,想请德高望重的宋璟参加婚礼,以抬高身价,但又怕请不来,就求助于玄宗。宋璟因王毛仲品行不端,本耻于交结,但有唐玄宗召令,又不好不去。婚礼一直等到宋璟到场才开始,他一不贺喜,二不捧场,只是执酒向西洒拜。意思说,我谢君命而来,不是为王毛仲来的,然后就称病告辞了。因此,司马光称赞宋璟“璟之刚直,老而弥笃”。

◎故事感悟

不管是皇帝朝臣还是公主后妃,宋璟都不阿谀逢迎,他对官场的不良风气勇于斗争。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保持头脑清醒,要坚决抵制坏风气的影响和扩散。

◎史海撷英

梅花亭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七公里处的沙河十里铺村内,有一座梅花亭。明朝正德年间,由沙河县令方豪筹资所建,因唐代名相宋璟作“梅花赋”而得名。

清康熙年间,县令孔尚基曾重修梅花亭。清乾隆十五年,知县孙凤立得知高宗弘历“巡幸河南”,回京路过沙河,便将梅花亭大加开拓,别立堂室,回廊曲栏,造桥引水,使之成为一处“廊接亭堂尽,池榭曲径幽”的小巧玲珑、优美别致的“梅花公园”。而梅花亭位于梅花公园的中间,为木质结构,四角攒尖式顶,亭底平面为正方形,边长7.6米,亭高4.5米,四周边沿用青条石垒砌,全亭共16根木柱。其中,外柱12根为方柱,内柱4根为圆柱,柱下有石柱础,总高约6米。

梅花亭自明代初创,到清乾隆十五年扩建,成为一座风景秀丽的公园,迄今历经沧桑数百年。但由于保护不善,现仅存一座残破的梅花亭和简陋的三间梅花堂,御笔石刻三方镶嵌于内,保存完好。

梅花亭如今已列为保护历史文物,有关部门委派宋璟后裔对其加以保护,以供参观。

◎文苑拾萃

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天长节、天中节、地腊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等等。“端”与“初”同义,晋代成书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端者,初也。”“五”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月,故初五也作端午。唐玄宗时,由于他的生日是八月初五,名相宋璟便建议避讳,遂将把“端五”改为“端午”。从这以后,“端五”就改称为“端午”了。

欧阳修改革文风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苏轼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也颇有盛名。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后入朝任馆阁校勘。因为范仲淹的新政辩护而遭贬,先为夷陵县令,转乾德县令,又复任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知谏院,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因事降知滁州,又知扬州、颍州、开封府,后以翰林学士知贡举,拜枢密副使、参知事先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以太子少师退归,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以明道,反对“弃百事不关于心”;主张文以致用,反对“舍近取远”;提倡平易自然之文,反对浮艳华靡的文风。其诗意境别颖,清丽秀美,耐人寻味。

北宋时期,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也因支持新政改革,被诬陷为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因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了牵连。

当时,有些人虽然很同情范仲淹,但却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疏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人是朋党,诬蔑他们专权。范仲淹是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什么要罢免他?如果听信坏人的话,把他们罢官,只会让坏人得意,敌人称快!”

欧阳修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4岁时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由于家里穷,买不起纸和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写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

欧阳修10岁时,经常到藏书多的邻居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有一次,他在一户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北宋初期,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辞藻华丽,但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当时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取得第一名。

20多岁的时候,欧阳修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高了。他官职不高,但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因为此举,他被降职到外地,四年后才回到京城。

而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后来成为千古名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才想起他的文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因此他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文字质朴的文章了。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选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经过他的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有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他们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故事感悟

欧阳修大力倡导改革,注重发现和提拔人才,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义文风和诗风,取得了显著成绩。

◎史海撷英

欧阳修领导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北宋初年,在暂时平静的社会环境里,贵族文人集团提倡的西昆体诗赋充斥文坛,虽然缺乏实际的社会意义,却曾风靡一时。为了矫正西昆体的流弊,欧阳修大力倡导古文。他自幼喜爱韩愈的文集,因此出仕后亲自校订韩文,刊行天下。

在文学观点上,欧阳修师承韩愈,主张“明道致用”。他十分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尤其重视道统的修养,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学者当师经”,师经才能用“道”来充实自己。但是,他又纠正了韩愈的某些偏颇。在对“道”的解释上,他把现实中的“事”看做是“道”的具体内容。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欧阳修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就是欧阳修对创作的基本论点。

欧阳修还吸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为他人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

◎文苑拾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