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艰:艰苦创业
20084500000006

第6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4)

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的时候,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还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将会与其他五个国家一样。因此,齐国没有作任何战争准备。秦王政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秦国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可惜为时已晚,秦国大将王贲最终灭掉燕国后,便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齐王。至此,秦灭六国,统一了中国。

◎故事感悟

秦国一统天下,结束了诸侯争霸的历史。始皇帝奋发图强,开创大秦王朝,对推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史海撷英

秦夺九鼎

相传,九鼎是由九州上贡的铜所打造,由夏朝大禹所铸,象征着天下九州,因而也一直受到国家的保护。夏朝、商朝和周朝时期,九鼎被奉为国宝,拥有九鼎者就可以成为天子。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五十年, 周赧王五十九年),秦国的军队攻伐赵国邯郸后,继续向韩、赵发动攻势。这时,东方的各国也联合起来抵抗秦国。在韩、赵等国的影响与胁迫下,西周公也卷入这次活动当中。于是,联军就打着周王的旗号,合纵抗秦。

秦昭襄王闻讯大怒。秦国本来早就想消灭周王室,尽快扫除统一天下的一个障碍了。西周现在参与反秦活动,正好让秦国出兵灭周有了机会。

于是在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王五十年),秦国开始出兵攻打西周。周赧王听信西周公之言,以西周三十六城、三万户向秦王投降。秦昭王便将周赧王贬爵为君,西周公为家臣,封于梁城(今陕西省韩城县南)。

周赧王到梁城一个月后就死了,国家也至此灭亡,留下了九只鼎在咸阳(途中一鼎落于泗水,所以秦国只得到八鼎,但习惯上仍称九鼎)。自次年起(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史家便以秦王纪年。公元前255年,九鼎迁往秦国,意味着秦王将为天下共主,可以名正言顺地讨伐各个诸侯国了。

◎文苑拾萃

烽火台

烽火台是我国古代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

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刚开始修筑长城时,人们就很好地利用了烽火台的作用,使之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方法。

利用烽火台传递信息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为白天阳光强烈,火光不易被远处的人看到,而夜间火光在很远处就能看见。这也成为古代一种科学、迅速的传递信息的方法。

为了报告来犯敌兵的多少,在利用烽火台传递消息时,还采用以燃烟、举火数目多少来加以区别的方法。到了明朝时期,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还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顷刻之间就能传递千里。

烽火台的布局也很重要,关键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传递信息。

除了传递军情之外,烽火台还可以保护来往的使节安全,为他们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还有一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秦始皇

宋·王安石

天方猎中原,狐兔在所憎。

伤哉六孱王,当此鸷鸟膺。

搏取已扫地,翰飞尚凭凌。

游将跨蓬莱,以海为丘陵。

勒石颂功德,群臣助骄矜。

举世不读易,但以刑名称。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坚冰。

刘邦创业立大汉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刘邦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汉族。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后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高皇帝,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出身平民阶级。成为皇帝之前又称沛公、汉中王。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汉高祖刘邦出身农家。他为人豁达大度,曾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服过徭役,秦朝末年还曾做过沛县泗水的亭长,奉命送本县的刑徒前往骊山(今临潼东南)。由于途中有不少刑徒逃亡,刘邦索性就把这些刑徒都释放了,然后自己也逃跑了,藏匿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反秦。是年九月,因受到萧何、曹参等人拥戴,刘邦也在沛县聚众反秦,自称沛公,聚兵3000人。

第二年四月,刘邦投奔项梁,屡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后,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九月,他曾奉令收集陈胜、项梁的散卒西向攻秦。出发时仅有数千人;而转战半年之后,他的兵力就过万了。

三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克宛城(今南阳)。自此,他便攻抚兼施,顺利地挺进到灞上(今西安东南)。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十月,刘邦进入咸阳,灭掉秦国。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主力在巨鹿决战时,刘邦受楚怀王的派遣,带领所部向关中挺进。他迫降宛城,攻占武关,于公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登上王位后,废除了秦朝苛刻的法律,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分兵把关,欲为关中王,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

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当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伐灭秦朝,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想要攻打刘邦。

十二月,刘邦见项羽率领40万大军入关,自己与项羽的实力相差悬殊,便委曲求全,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自到鸿门(今临潼东北)谢过。项羽的谋士范增本来打算在宴会上刺杀刘邦,结果没有成功,让刘邦寻找机会逃走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此后,项羽便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统治着巴蜀地及汉中一带。但是,当时的汉中地区田荒位偏,人稀物罕,项羽又不让刘邦离开,想以此困死刘邦。因为汉中地区并不是大军久居之地,汉军军心涣散。

见此情况,刘邦便与谋士张良商议,决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返回中原。

当年八月,刘邦用计谋率兵攻取关中。二年三月,又进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声讨项羽杀害楚怀王之罪,正式发动楚汉战争。四月,大败项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其后,又亲率主力扼守战略要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荥阳西北),与项羽抗争两年多,最终迫使项羽订下鸿沟之盟。后来,刘邦又依照张良提出的“敌疲我打”战略方针,五年十二月,围歼楚军于垓下(今河南鹿邑东,一说安徽灵璧东南),逼得项羽自杀,统一了天下。二月,刘邦在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氾水北即皇帝位,建立汉朝。

在统一中国建立汉朝之后,刘邦便转而以文治理天下,征用天下儒生,并诏令天下,广泛求贤。

在政治上,刘邦接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同时废除秦朝的苛刻法令。刘邦攻入咸阳时,便废除了秦朝的苛法,从而深得民心。平定天下后,刘邦又命萧何参照秦朝的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章”。

此外,刘邦还重用叔孙通整理朝纲。叔孙通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并撰写了《汉仪十二篇》、《汉礼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仪法法令方面的专著,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法律思想上,刘邦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了秦朝的“严刑峻法”,废除了连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从而达到宽柔相济、严弛有度的统治效果。

在经济上,刘邦豁免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比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兵皆罢归家”,“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员回家,并给予土地及住宅,使他们都能够从事生产劳作,从而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同时,刘邦还大力发展农业,抑制打击唯利是图的商人及残余的奴隶主阶级。刘邦还接受娄敬提出的“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十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

在文化事业方面,刘邦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等。“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到高祖末年,汉朝的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刘邦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真正统一中国的人。刘邦在汉朝初年制订的英明国政,不仅使饱受战乱的中国得以休养生息,更为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故事感悟

汉高祖刘邦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开创大汉王朝,统一了中华民族战乱纷争的局面。统一后刘邦采取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国力,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统一起来,并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以及汉文化的保护发扬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刘邦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他的政治制度和对后世的安排使大汉延续了长达400余年。他的一套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为后世统治者沿用,刘邦开创的大汉帝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这种功绩令后世国人景仰与怀念,他本身也令我们怀念歌颂……

◎史海撷英

刘邦娶妻吕雉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名叫吕雉。吕公曾因为与家乡的人结下冤仇,逃到小沛定居,因为沛县的县令与吕公是好友。

吕公刚到沛时,很多人都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都登门拜访。刘邦听说后,也赶去凑热闹。

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小沛担任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座。

可是,刘邦来了后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一个钱也没带去,可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刘邦这么阔气,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非常喜欢,请刘邦入上席就座。

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了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他为妻。

刘邦巴不得结成这门亲事,于是在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成了亲,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刘盈就是吕雉与刘邦所生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后来嫁给了张敖。

◎文苑拾萃

大风歌

汉·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高祖与太宗开创大唐盛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其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后,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使得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大兴土木,建东都、修长城、开运河、筑驰道,弄得民不聊生。

隋炀帝好大喜功,即位后便巡游江南,北上榆林,以夸耀自己的武力;出兵边塞,侵略高丽,以显示自己的威风。由于百姓徭役深重,战争频繁,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广大百姓无法生活下去,就不得不铤而走险,以武力反抗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

611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有些隋军将领也各自割据一方。顷刻间,群雄割据,全国有100多支反隋大军。

在反隋斗争中,起义军也逐渐由分裂走向联合,并逐渐形成了以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军、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和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三支主要力量。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隋炀帝杨广的统治岌岌可危,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同时,隋朝内部也逐渐分崩离析。李渊从这种动荡不安的天下局势中抓住了举兵起事的时机。

617年二月,马邑人刘武周起兵,杀死了太守王仁恭,自称天子,国号定扬。于是,李渊就以讨伐刘武周为名,积极募兵。李渊是以维护隋朝统治者的身份出现的,因而远近的武装也纷纷云集,不久就有近万人参加到李渊直接领导的队伍中。

然而,李渊的行动引起了忠于隋炀帝的副留守王威与高君雅的怀疑。617年五月十四日夜里,李渊命次子李世民在晋阳宫城外埋下伏兵。第二天早晨,李渊与王威、高君雅一同议事。这时,晋阳(今山西太原)令刘文静领着开阳府的司马刘政会进入庭中,说有密状要告诉给李渊。

李渊便让他交上来,可是刘会政却拒而不交,说要告的是副留守,只有李渊才能看。

李渊听说后,假装吃惊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

李渊看后,便对大家说:“王威、高君雅要勾结突厥入侵。”于是命人逮捕了他们二人。

第二天,果然有突厥几万人围攻太原,人们都信以为真,李渊便趁机将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