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艰:艰苦创业
20084500000007

第7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5)

杀掉王威和高君雅,消除了内患之后,李渊便与将士们一起对付突厥。他命裴寂和刘文静坚守城防,同时又令大门洞开,城墙上也不树旗帜,守城士兵不许张望、喧哗。这就令突厥军队不明底细,不敢轻易入城。

此外,李渊还在夜里派兵出城,早晨改道进城,使突厥误以为援兵源源不断地到达,突厥军队只好退兵。

617年七月,李渊率军3万在太原正式起兵。随后,李渊便以进军关中拿下长安为最终目标,西进的第一个障碍便是西河郡。然而,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两人仅用了九天就攻下了西河郡,让李渊十分高兴。

然后,李渊又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设置大将军府,自称大将军。长子李建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裴寂和刘文静为长史司马。

李渊发动的第二战役是进攻霍邑。李渊担心霍邑的宋老生守城不出,打持久战,对自己不利,于是就派两个儿子领几十名骑兵近城观察,而自己却将部队分成十几队,从城东南到西南,摆出一副攻城的架势。

宋老生果然中计,以为李渊要攻城,便领兵3万出战。李渊领兵假装后退,让李建成和李世民领兵迅速抢占东门和南门,切断了宋老生的退路。

交战过程中,李渊还散布宋老生已经战死的谣言,动摇霍邑的军心。果然,隋军大败,李渊顺利占领了霍邑。

此后,李渊听从李世民的建议,直接进入关中,分兵攻打长安。在招降长安失败后,李渊便下令攻城。占领长安后,李渊又下令禁止掳掠百姓,受到百姓们热烈欢迎。

617年十一月,李渊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即隋恭帝,改元义宁,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李渊为大丞相,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李世民为秦王。这其实就是李渊日后自己称帝的一个过渡。

618年五月,隋炀帝杨广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勒死了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一死,李渊也就不再需要隋恭帝这个傀儡了。618年,李渊逼杨侑禅位,自己称帝,建立唐朝,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

唐王朝虽然建立了,但许多地方还处于分裂之中,农民起义军和隋朝的残余将领也是割据各地。因此,唐高祖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统一战争。

当时,薛举曾为隋朝金城郡的豪绅。617年,他先称西秦霸王,后又自称皇帝,占据了全部的陇西地区,兵力达十多万人。薛举起兵后,也想取代隋朝,自己做皇帝。

617年十二月,李世民率兵在扶风将薛举打败,将唐王朝的势力扩充到陇右一带,进一步稳定关中局势。

在扫平薛举之后,李渊又开始对付割据河西的李轨。

在李渊建立唐朝之际,李轨也曾称帝。618年,李渊为了进攻薛举,曾先派人与他结盟通好。李轨非常高兴,主动让自己的弟弟到长安做人质,李渊封其为凉王。

但是,当册封使节到达时,李轨的下属对是否接受唐朝册封却产生了分歧。李轨没有听信部下的话,但又不肯屈居李渊之下,对李渊自称“大凉皇帝臣轨”。虽然用了“臣”,但李渊并不领情,因为他不能允许还有一个皇帝存在,于是加紧了对李轨的征讨。

为了避免战争,李渊派安兴贵前往劝说李轨投降。安兴贵是李轨的户部尚书安修仁的哥哥。李轨听了安兴贵的劝说后,不但没有改变主意,反而认为安兴贵是为了报答李渊的恩情才来劝说他的。安兴贵害怕李轨杀了自己,便和哥哥一起谋划,最后发动兵变,俘虏了李轨。河西就这样被平定了。

刘武周也是李渊的一个劲敌,他起兵较早,而且与突厥勾结,势力比较强盛。629年,刘武周联合突厥南下,占领了齐王李元吉统领的并州。李渊又派裴寂出击,也大败而归。

于是,李渊就想放弃并州这个地区,可是遭到次子李世民的反对。最后,李世民领兵出征,用坚壁清野消耗对方的战术,全面击溃刘武周的部队。刘武周逃到突厥后被杀。至此,唐朝又恢复了原来在河东地区的统治。周围三个劲敌消灭之后,李渊便将注意力投向中原。

李渊在中原的主要对手是王世充。王世充原来是隋朝的江都通守,隋炀帝杨广被杀之后,他拥立杨侗为帝,又打败瓦岗军。除了李密和部分军队外,其余的瓦岗军都被王世充收编。到619年,王世充自己称帝,建立郑国,定都洛阳。

李渊派李世民东征王世充,将王世充包围在洛阳一座孤城里。王世充无奈,就向北边的窦建德求援。可是不久,窦建德也被李世民击败了,成了阶下囚。王世充绝望之下,只好献城投降。

窦建德死后,其部将刘黑闼又举兵反唐,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原来窦建德的领地。

李世民又奉命征讨,与刘黑闼所部两万人进行激战,从中午战到黄昏胜负不分。于是,李世民就命唐军决堤水攻,刘黑闼败退投奔突厥,然后又卷土重来。李渊命李元吉征讨,被刘黑闼击败。太子李建成又亲自出征,他采纳了谋士魏征的策略,安抚民心,最终瓦解了刘黑闼的部下。刘黑闼败退时被杀。河北和山东地区终于平定。

李渊在派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的同时,还命大将李靖领兵南下,攻取长江中游的萧铣。然而,萧铣这时为了防止众将夺其兵权,竟然说要罢兵经营农业,导致自己和部将之间的矛盾加深,许多将领都离他而去。

面对富有军事韬略的李靖的大举进攻,萧铣虽然因部将叛离而力量削弱,但也只得硬着头皮应战。李靖出奇制胜,在长江水涨、萧铣认为他不能用兵时,李靖偏偏说服众将趁机进军,大败萧铣军。萧铣最后听从了中书侍郎岑文本的劝告,投降了唐军。

杜伏威在江淮一带占据历阳自称总管。唐军围攻洛阳时,曾派人招降过他,杜伏威投降唐朝被李渊封为吴王。

杜伏威让属将辅公祏留下统领兵将,自己请求入朝,留在长安做了人质。几年后,辅公祏起兵反唐,自称皇帝对抗唐朝,结果李渊将杜伏威杀死,派大将李靖等讨伐。不久,辅公祏被当地武装抓获,送唐军营中处死,江淮地区也宣告平定。

李渊统治后期,广纳妃嫔,安于后宫享乐。有些妃子极力挑拨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李渊未能及早制止,反而听信谗言,致使兄弟之间反目成仇、兵戎相见,并最终爆发玄武门政变。

626年夏,突厥犯境,太子李建成向李渊推荐齐王李元吉为出征元帅,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骁将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除掉秦王李世民。不料,被李世民得知。李世民先发制人,密告太子、齐王淫乱后宫,李渊决定次日诘问。

次日,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途经玄武门时,李世民及部下将其杀死,并让心腹尉迟敬德带甲入宫报告李渊。

此时,李渊正与大臣萧瑀、裴寂坐在一只小龙船上,荡漾在南海池中。他见尉迟敬德全副武装立在岸边,十分惊骇。尉迟敬德说,太子和齐王造反,秦王已把他们处死,特派我前来保驾。李渊听后,惊得目瞪口呆。

这时,旁边的萧瑀等赶忙劝李渊不妨把国事托付给秦王李世民,尉迟敬德也敦促李渊下诏,令诸军悉受秦王节制,以便制止东宫和齐王府军队的骚乱。李渊无奈,被迫写下诏书,命令所有军队悉听秦王处置,并诏立李世民为太子。此时,局势基本已经被李世民控制。李渊无奈,表示愿意早些退位。

秦王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即位后,积极平息内乱,使唐王朝统治逐渐稳定下来。

贞观四年(630)三月,突厥来犯,唐朝大将李靖、李勣奉命出击,大败突厥,俘其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唐朝的版图扩大到今天的贝加尔湖以北。

平定突厥之后,唐太宗又多次用兵西域。贞观八年(634),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出击,次年吐谷浑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

贞观十三年(639),太宗以高昌王麹文泰西域朝贡,命侯君集、薛万彻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继位,投降唐朝。于是,太宗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皆到长安朝贡。

贞观十五年(641)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请求下,答应将宗女文成公主嫁给他,并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公主入藏。松赞干布闻讯大喜,亲自从首都逻些(今西藏拉萨)来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礼接见李道宗。他看到中国华丽的服装和壮观的仪仗,十分羡慕。从此,吐蕃和唐朝结为甥舅关系,相互学习,友好相处。盛唐局面至此正式奠基。

◎故事感悟

唐太宗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开创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大唐王朝。因年号为“贞观”(627—649),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也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贞观王朝的灿烂文明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民族,中国人也曾经是最扬眉吐气的国民!当今天的中国人回首辉煌的过去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史海撷英

唐朝的对外关系

唐朝建立后推行的是比较开明的外交政策。

794年,唐朝与南诏在点苍山会盟,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贞观三年(629),唐军降服东突厥,突利可汗投降,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从此,大量的突厥人迁入长安,各游牧民族都尊唐太宗为“天可汗”。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也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也纷纷都归附唐王朝。

641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人护送文成公主进入吐蕃,与赞普松赞干布成亲。其后,还有金城公主下嫁赞普赤德祖赞,并结成联盟,如同一家,唐朝还将先进的文化带到吐蕃。

822年,唐蕃会盟,划定了疆界,互不侵犯。如今,唐蕃会盟碑还保存在拉萨大昭寺内。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西突厥覆亡。至此,西域成为唐朝廷的势力范围。

在这期间,唐军与另一大帝国阿拉伯帝国也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8世纪中叶以后,唐朝在与阿拉伯帝国的交战中屡次失败,唐朝势力也基本退出了中亚沙漠地区。

唐朝时期,由于经济发达,文化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进行着非常频繁的文化交流。朝鲜、日本等国还专门派留学生到长安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也使绿宝石、胡椒、伊斯兰教等先后传入中国。

◎文苑拾萃

出 猎

唐·李世民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

岂若因农暇,阅武出 嵩。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

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

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荥阳唐高祖太宗石刻像

宋·苏辙

谁言肤寸像,胜力妙人天。

欲疗众生病,阴扶济世贤。

身微须覆护,眼净照几先。

岂为成功报,犹应历劫缘。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成吉思汗,庙号元太祖,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古代蒙古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元朝建立后被追举为太祖。

南宋孝宗赵眘当了27年的皇帝,于1189年传位于赵惇,是为宋光宗。宋光宗在五年皇帝的生涯中,一直都是碌碌无为,后来又传位给第二个儿子赵扩,是为宋宁宗。

此时,北方的金国也换了两个皇帝。海陵王在采石矶之战被虞允文打败后,遭兵变被杀。此前在1161年,完颜雍已经称帝,是为金世宗。

金世宗称帝后,继续前几代国君的改革措施。1190年,金世宗崩驾,完颜璟接位,是为金章宗。到了金章宗的后期,金国的国势逐渐衰落。而在它的北边兴起了一个蒙古汗国,极大地威胁着金国的安全。

1206年,蒙古各个部落首领在斡难河(今鄂嫩河)边召开了一次盛大的集会,公推乞颜氏族的铁木真担任全蒙古的大汗,并且给他一个称号叫成吉思汗。“成吉思”是海洋的意思,也就是称铁木真是海洋一样的皇帝。

铁木真本是乞颜氏族部族酋长也速该的儿子。在他的幼年时期,金王朝统治者对蒙古族人民实行残酷统治,同时,蒙古内部各部落之间也互相争斗。也速该在与各部征战中,曾抓住塔塔尔部一个名叫铁木真的首领。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他给自己刚刚出生的儿子取名为铁木真。

铁木真9岁那年,父亲也速该带他到弘吉剌部族去求婚。按照蒙古族风俗,男子往往要留在女家入赘。弘吉剌部酋长同意了他们的求婚,铁木真就留了下来,也速该就独自一人回家。他赶了一段路,肚子饿了,想找点东西吃,正好看见塔塔尔部人在草原上宴会,就下马走了过去,按照当地的风俗,参加了塔塔尔人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