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谨:功成于谨
20084800000014

第14章 严谨成大家之风(2)

◎史海撷英

范仲淹的仁慈之心

范仲淹在担任邠州的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他就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还没等举杯饮酒,范仲淹就看到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范仲淹不但没有十分气愤,还马上派人去询问他们。

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并命令立即撤去酒席,还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文苑拾萃

“一家哭怎么比得上一路哭呀”

北宋庆历年间,实行庆历新政。范仲淹为了贯彻新政,特地派了一批“按察使”到各地去视察,然后根据按察使送回来的报告把那些不能胜任的官员一一从登记簿上除名。

有一个大官,看到范仲淹勾掉了很多官员的名字,非常吃惊,劝告他说:“一笔勾掉一个名字很容易,可是,被勾掉的一家人都得哭了。”

范仲淹回答说:“一家哭怎么比得上一路哭呀!”(宋代的路相当于现在的省)

这句话说得很深刻。把一个坏官除名,只不过影响那个官员的一家;但如果让他继续为官,将有多少人受害而哭啊!

然而,范仲淹的改革并没有解决社会的根本问题。而且在实行新政的过程中还触动了一些封建贵族的利益,遭到了许多保守官僚的反对。所以,庆历新政只推行了一年多范仲淹就被降职,他的改革也跟着失败了。

欧阳修文风严谨

◎欧阳当日文名重,更要推敲畏后生。——《小仓山房诗文集·遣兴》

欧阳修(1007—1073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他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欧阳修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名满天下,传于后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不能不归功于他严谨的态度和文风。

据《宋稗类钞》记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锦堂记》,其中有这样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交稿后,他又推敲了一下,觉得不妥,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仔细研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快马追回的只是两个“而”字。但他反复吟诵后,才发现个中妙处。

原来,改句中增加了两个“而”字,意义虽未改变,但是读起来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音节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欧阳修所写滁州的诗文,对滁州山水之美作了极其生动、实在的描绘,所写均为亲身所见,他的诗文认真严谨,没有虚构。如在《醉翁亭记》中写琅琊山,以“林壑尤美”、“蔚然深秀”概括,同时以简练的笔触写出了琅琊山早晚和四时的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清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在《丰乐亭记》中则写道:“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他的许多诗写景寄情,语言精美,读后同样令人流连。如他在《题滁州醉翁亭》中写道:“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真是美不胜收!因此,后人在醉翁亭不远处建了听泉亭,让人们不断体会这美好的诗意。

又如他的《琅琊山六题》,对琅琊山归云洞、琅琊溪、庶子泉等各个景点都作了生动的描绘。虽然每首诗只有四句,但尽用点睛之笔,字字珠玑。他是用对滁州山水的真爱之情写作出来的。

欧阳修描写滁州及琅琊山的诗文,以其诗文的质量及其个人的人品、地位,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竞相来滁州探幽访胜。欧阳修在滁时,有的是直奔欧阳修而来;欧阳修离滁后,则因欧公之诗文以及欧公之遗迹而来。他们在这里不仅留下足迹,也留下墨迹,日积月累,描写琅琊山及滁州的诗文已难以计数。

1988年,《琅琊山志》选录欧阳修及其以后的各代诗篇150余首(包括部分当代诗歌),依然只是全部琅琊山诗文的一部分。用“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现代词汇来说,欧阳修无论从哪一方面都给滁州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故事感悟

没有严谨治学的态度,就写不出完美的诗文;没有严谨求实的文风,就写不出精美的词句。欧阳修用他严谨的态度创造出了伟大的文学作品,为滁州及琅琊山今日文学的繁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海撷英

欧阳修行文求简

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他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请你们分别来记叙一下此事。”

只见一人率先说道:“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

另一人接着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

最后第三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

欧阳修听后笑道:“像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

那三人于是连忙请教:“那你如何说呢?”

欧阳修道:“‘逸马杀犬于道’,六字足矣!”

三人听后脸红地相互笑了起来,比照自己的冗赘,深为欧阳修为文的简洁所折服。

◎文苑拾萃

踏莎行

(宋)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严谨不苟终成大家

◎学者功夫,需要极细密,越细密越广大。——章懋

鲁迅(1881—1936年),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鲁迅是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他出身于没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他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鲁迅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逝于上海。

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热情的战士,也是一位冷静的学者。他的治学精神和他那勇敢的战士精神一样,黑白分得很清楚。他在学问上也是决不妥协的,如果要研究什么,他便把握住它,丝毫不肯放松。

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喜欢种花,就向师友要来花籽,对照《花镜》一盆一盆地栽种,并且一一插上标签,标明花名、品种、习性等,然后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当他发现实际种植中与书上所记载的不同时,就根据实践经验,加上自己的批注。他读过的《花镜》一书上,这样的批注就有很多。

自从新艺术的理论被介绍到中国来以后,从根本上介绍得最多最好的还只有他一个人。鲁迅有许多出版的书籍,自校对到封面的装帧,全部出于自己之手。他校对时,一个字一个字地细校,决不苟且,决不马虎放过,决不肯有半点儿放松。不马虎,不苟且,从根本上做工夫,这便是他的治学精神。

能反映鲁迅治学严谨、细致精微的学术作风的,要算他辑录的《嵇康集》这部著作了。鲁迅对嵇康这位三国魏末的著名文学家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嵇康集》一校再校,投入了大量精力,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的挚友许寿裳回忆说:“自民二以后,我常常见鲁迅伏案校书,单是一部《嵇康集》不知道校过多少遍,参照诸本,不厌精详,所以成为校勘最善之书。”

在抄校、辑录古籍的同时,先生对佛学也进行了深入的钻研。1914年,鲁迅大量购买佛经和佛学书,几近全年购书的一半,有些佛书鲁迅还精心地抄录下来。

1915年以后,鲁迅又开始潜心金石学的研究。为了搜集各种拓片,鲁迅不遗余力,频繁地出入琉璃厂与小市,购进大量的碑帖拓片和古代器物。鲁迅一生收集的6000种拓片,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购进的。

拓片搜集到手,鲁迅便在会馆默默地抄录、校勘古碑,整理和编制金石目录。这是一项极为细致、费时费力的工作。这一时期的《鲁迅日记》中经常出现“录碑”、“夜校碑”的记载。

1917年1月22日,《鲁迅日记》记道:“旧历除夕也,夜独坐录碑,殊无换岁之感。”除夕之夜,家家都在忙着吃年夜饭,合家团聚,而先生却独自一人坐在会馆的煤油灯下,聚精会神地录碑。鲁迅是寂寞的,可一旦沉入浩瀚的中国文化长河中,便感到有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需要发掘和整理,有许多迫切的工作等待他去做。

这一时期,鲁迅先生亲手抄录的各朝代古碑约有1721页,保存至今的《金石萃编校文》中共校碑90余种,每种均有鲁迅的校文或按语。他校出并补正了《金石萃编》的200多处缺漏和错误,立意要精密地写成一本可信的定本。

辑录校勘古籍、抄写考证古碑、研究佛经和石刻画像的生活,体现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又为他以后的文学战斗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整理祖国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贡献。1920年以后,先生在北大以及其他几所大学教授中国小说史的课程,并写出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等重要学术著作,正是先生在会馆中潜心整理、研究古籍的成果。

◎故事感悟

大凡能静下心来,用严谨不苟的态度去钻研一件事情的人,必然能成大事。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始终用这种严谨的精神去做每一件事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史海撷英

鲁迅弃医从文

在最初,鲁迅认为国弱是因为中国人的体质弱。但后来才发现,其实并非如此。

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日本人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这时他已经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要改变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悲惨命运,首要的是改变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于是,他希望通过文字唤醒民众的觉悟,从而达到在中国人的思想上得到刺激的“医效”。

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并从此走上了一条文学救国的道路。

◎文苑拾萃

新文体运动

新文体运动是近代文学史上改良运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文体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他不仅是新体散文的倡导者,而且成就也最大。他自称“夙不喜桐城派古文”,打破了“幼年为文,学主魏晋,颇尚矜炼的束缚,自求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听至不检来”,“而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魅力”。

新文体运动的典型代表作品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在这篇作品中,梁启超充分发挥了散文的宣传教育作用,使之成为政治斗争最有力的工作。新文体运动对一切传统古文是一次猛烈的冲击,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

朱自清考证“月夜蝉声”

◎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韩婴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海州,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教授。1920年,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他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朱自清创办《诗刊》。1925年,到北京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任教,不久任系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仍在清华大学任教,并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20日,朱自清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朱自清一生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纪实性散文《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以娴熟高超的技巧和缜密细致的风格,显示了新文学的艺术生命力,被公认为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绩卓著的优秀散文作家。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家,却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