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谨:功成于谨
20084800000013

第13章 严谨成大家之风(1)

万世师表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孔丘 (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是儒家思想、学术流派的创始人。在历史上,儒家思想作为影响深远的思想、学术流派是毋庸置疑的。他可称得上是万世师表,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者表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伟大的教育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家世》中盛赞孔子是“高山行止,景行行止”的伟人。孔子学识渊博、严谨,是治国安邦的政治家也是保守的思想家。

“仁爱”是孔子的思想核心,诲人不倦的教育理念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也是他的思想精华。

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文化、思想最活跃的时期,诸子百家都在寻觅治国、强国的方略,选聘谋士,逐渐形成了一个知识阶层,各种学术流派、思想流派显露各自的主张和才能,纷纷著书立说,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孔子聚众讲学,尤其自齐返鲁,无意仕途,退而修诗、书、礼、乐以授徒,在选定教材中边选边定,边教边修。

《诗》又称《诗经》,是孔子从民间或官场中流传的3000多首诗中优选了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其中国风160篇,雅诗(大雅、小雅)105篇,颂诗40篇。孔子编订的《诗》以诗六义授弟子,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在当时官场上和知识阶层中,都把“诗”中的名句作为流行、时尚的交流语言,引经据典就讲诗曰诗云。孔子删定的《诗经》,为我国诗坛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孔子还编撰了《礼记》、《乐记》。原来的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因《乐记》的遗失而成了“五经”。

孔子自编、自选、自定教材,这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严谨治学精神,令后人万世敬仰,为我们师者起了极伟大的示范作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几乎人人都知道孔子这句话,这是孔子做学问的态度——治学严谨、求实。他曾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之;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意思是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国、宋国资料和熟悉历史的贤人不够的缘故。如果资料充足,那么我就可以用来作证明了。这足以说明孔子治学严谨、扎实的态度。

孔子一生勤奋好学,博学多才,诲人不倦,是万世师表,为举世公认。孔子在答子贡时曾说:“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孔子又说:“非也,予一以贯之。”意思是说:子贡,你以为我学了很多知识,又都记住的吗?不是的,我只是能够用一个根本的观点来贯穿它们。这就告诉我们,研究学问要抓重点,掌握事物的基本规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收集大量的资料,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例研究,都应该坚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切忌空谈。

正是因为孔子这种严谨的治学处世态度,才让他成为了万世之师。

◎故事感悟

要想成为千古的圣贤,没有严谨的态度和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是行不通的。孔子学富五车,名扬四海,尚且如此严谨认真,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了!

◎史海撷英

孔子家世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原本是殷商的后裔。在周灭掉商后,周成王便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一带)。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即为孔子的先祖。

孔子的六代祖名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曾做过大司马,后在宫廷内乱中被杀。自孔父嘉后,其后代子孙便开始以孔为姓。其曾祖父孔防叔为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便在陬邑定居,成为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曾建立过两次战功,曾因单臂托住悬门让冲进城池的部队撤出而闻名。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有9个女儿,没有儿子。后来又娶妾,才生了一个儿子,便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的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孟皮不宜继嗣,于是又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了孔子。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19岁时,娶宋国人丌官氏为妻,一年后丌官氏生子。鲁昭公曾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便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的夫人丌官氏去世。

◎文苑拾萃

孔 子

(宋)王安石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

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桓魋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

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司马光的严谨学风

◎持身之法,太矜庄则有迫切之失,太疏略则有荡佚之失。学者应是严谨中见浑厚,简易处著精明。——陆世仪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字君实,陕州(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进士。庆历八年,司马光官大理寺丞,召试,授馆阁校勘。累除知制诰,改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朝,任龙图阁直学士,改右谏议大夫。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拜资政殿学士。因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熙宁四年(1071)离朝退居洛阳。哲宗即位次年,任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废除新法。同年司马光卒,封温国公,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19年。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散文家,同时他也参与政治。在政治上,他是保守的,但在史学方面,他的成就又是辉煌的。他主编的《资治通鉴》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至今仍为世人所推崇。

《资治通鉴》记载了上起战国周烈王、下至五代周世宗的1362年的历史。全书294卷,还有考异、目录各30卷,其规模之大,令人叹服。

司马光为了编定《资治通鉴》翻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宋神宗下旨,允许他借阅“集贤”、“昭文”、“史馆”三大书库的所有书籍,并特许可借阅“龙图阁、天章阁及秘阁”的藏书。宋神宗还将自己私藏的2400余卷书献出来,供司马光参考。除此之外,司马光还参阅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共222种,计3000多万字。

司马光学风严谨,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他为自己规定,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平均一天修改一丈多,若遇事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每天晚上他总是让老仆人先睡,自己点上蜡烛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凌晨又起身继续工作。天天如此,19年如一日。夜里,他怕因困乏睡过了头,便让人用圆木做了个枕头,木枕光滑,稍稍一动,头即落枕,人便惊醒。后人称此枕为 “警枕”。

司马光的住处夏天闷热,无法工作,司马光便让人在屋子里挖一个大坑,砌成一间地下室。地下室冬暖夏凉,成了他编书的好地方。而当时的大官僚王宣徽每到夏天便到他名园的高楼上避暑享受,人们笑说:“王家钻天,司马入地。”司马光修改过的书稿堆满了整整两间屋子。书法家黄庭坚曾看过其中的几百卷,发现这些书稿全部是用工笔楷书写成的,没有一个草字。

司马光曾问他的好友邵雍:“你看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邵回答说:“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意思是说,司马光研究学问严谨刻苦,踏实认真。这就是 “脚踏实地”成语的来源。

司马光为了编写《资治通鉴》,整整花了19年的时间。在开始编写时,司马光48岁;编完时,他已是66岁的老人了。在这19年中,司马光“秉烛至深夜,警枕破黎明”,而且他常常为了一个小小的不确定的内容而花很多的时间去寻找资料求证,绝不轻易下笔,可谓严谨异常。

长期的伏案工作耗尽了他的心血,刚过60岁,他便视力衰退,牙齿脱落,面容憔悴。《资治通鉴》写成后,还没等出版,司马光便与世长辞了。

为了悼念这位伟大的史学家,皇帝宋哲宗亲自临丧,并下旨为他举行隆重的官葬。家乡山西夏县的人们为纪念他,特为他建了墓碑亭,树起一块巨碑,这块巨碑连同底座高达9米,比帝王神道碑和墓碑还要高大。碑额刻有宋哲宗的御篆“忠清粹德之碑”的字样,大文学家苏东坡为其撰写了碑文。

◎故事感悟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用他独有的严谨作风,呕心沥血,耗时19年才完成。作为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专著,司马光没有丝毫含糊,用严谨的文风、严谨的工作态度,还原历史的真实,让我们看到了那些真实存在的历史。他的这种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史海撷英

青年时期的司马光

司马光从小便勤奋好学,尤其爱读史书。在7岁那年,司马光听老师讲《春秋左氏传》,很感兴趣。回家后,他就头头是道地讲给家人听,大家都很惊奇。《春秋左氏传》对童年时代的司马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他之所以能写出《资治通鉴》这样的历史巨著,也是与这部书对他的影响分不开的。

司马光20岁时考中了进士,但他继续刻苦学习,一有空就钻研历史。司马光发现,自古以来的历史著作虽然繁多,但却缺乏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通史。他想,如果能有这样一部通史,把我国的历史从古到今系统地加以介绍那该多好。于是,他决心自己动手来编。

该怎样编写这部书呢?经过反复的考虑,司马光决定采用编年体的形式,也就是按年代的顺序来编写。他对人说:“我要采纳各种各样的说法,写成一家之言。”

体裁确定以后,司马光用了两年时间,写成了一部从战国到秦末的史书。这部书有八卷,名叫《通志》。这也是后来《资治通鉴》的雏形。

◎文苑拾萃

西溪公宴二首

(宋)司马光

五马非从乐,西城念劝功。

翠帷低映水,红旆不胜风。

叶脱青山静,云归碧落空。

淹留尽佳兴,新月渐朦胧。

范仲淹家风严谨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宋代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人们都很熟悉,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更是家喻户晓。可人们不一定知道,他还是一位善于带兵打仗的军事家,敢于兴利除弊的政治家。此外,他还是一位教子有方、厉行严谨家风的好父亲。

范仲淹小时候家里贫穷,所以他十几岁才开始上学读书。为了读书,范仲淹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每天只熬一锅粥,待冷了凝成粥冻以后,每餐就用几条咸菜下粥,最终成长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做官以后,范仲淹也牢记穷苦百姓,以“先忧天下”为座右铭。他对两个儿子更是严格要求,经常将自己艰苦求学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要他们保持勤俭家风。在他的教导下,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孝顺,也都学有所成。

二儿子范纯仁结婚前,提出把婚事办得有排场一些,还想购置一些上等的物品,认为这是一生的大事,破费一点也是应该的。但他深知父亲的脾气,便列出一张清单征求父亲的意见。范仲淹看后皱起了眉头,然后摇摇头说:“这太过分了,哪能这么铺张!”

说完见儿子低头不语,不像平时那样乐意地听取自己的意见,范仲淹又亲切地说:“孩子,我不是舍不得花钱。我也知道是亲家那边想风光一下,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范家的家风,不能忘记先忧天下的信条啊!”

一席话说得深明事理的儿子点头称是,忙把清单改了又改,最后只办了一个简朴大方的婚礼,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范仲淹老了以后,儿子见他还住在简朴的老房子里,于心不忍,就想给他造间大宅养老。有一天在吃饭的时候,儿子提出了给他盖大房子的建议。范仲淹听后脸色一沉,说什么也不同意。他认为自己现在的房子虽比不上他的同僚们,但已经比大多数人的居住条件好多了。

儿子们听了父亲的教诲,遵从了他的意见,就将父亲积攒的俸禄拿来周济贫困亲友、部下和老百姓,对此,范仲淹欣慰地笑了。

◎故事感悟

有其父必有其子,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范仲淹深知这一点,他本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信仰,对儿子实行严谨的家教,教子从俭。正是这样严谨的家风,让儿子们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去约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