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齐:见贤思齐
20085600000017

第17章 榜样的力量(6)

董沄终究是年岁大了,一到课堂上听课就觉得精力跟不上,听一会儿就犯困。如果在课堂上睡觉,老师讲的内容听不到是自己的损失,而且显得对老师不礼貌。因此他时常在自己犯困时,用手掐自己的大腿。日子久了,他的大腿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

课堂上,王老师讲一遍,别的同学就记住了;可他听得挺明白,一下课就忘了,只好在课上除了听老师讲,还要努力记录老师讲的内容。课后,别的同学都休息了,他还要按照课堂记录重新复习当天老师讲的内容。

老师每天留的作业,他像其他同学一样完成。写错了的,老师不好意思罚他重写,他自己主动要求重写。

院子里,遇到老师走过来,他也像别的同学一样闪到一旁,为老师让路。老师不同意他这样做,说尊敬老人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他却说:“只有我像一般学生一样地尊敬老师,老师才会像教一般学生一样地教我,我也才能真正地学到知识。”

在学习中,若碰到疑难问题,董沄总是及时向老师请教,如果遇上和同学们一同来请教问题,董沄总是开着玩笑说:“还是让我先请教吧,不然我这么大年纪就没机会了。”

放假回到家里,家里人才知道董沄拜了位50岁的老师,便千方百计劝阻他不要再去;他的学生们也因为脸上无光,找借口跑了。

董沄给家人、学生们解释:“学习知识不能管年龄大小,谁有知识,就应该拜谁为老师。”但是,能接受他看法的人却不多。

就这样,董沄在王阳明先生那里学习了两年。不久,王阳明先生因病去世,董沄在家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赶到王老师家,跪在先生遗体前就哭,他忘掉了自己的年龄。王家的人怕哭坏了老人,硬把他拉到别的屋去。

王阳明死后,董沄仍然坚持读王先生的书,学习王先生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董沄病重时,自己不能再读书了,就请家里人在他床前读王先生的书听,直到死,董沄的手里还攥着王阳明先生的书。

◎故事感悟

董沄不以年长自恃,70岁拜师,谦恭求学,不耻下问,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史海撷英

王守仁平定江西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民变。山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达近千里。当地的地方官员无可奈何,正好上奏明廷。兵部举荐时任右佥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抚江西,前往镇压民变。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了池仲容(池大鬓)部,奏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三月,王守仁又抵达江西莅任。他迅速调集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起义。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请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便委以他地方的军政大权,准许王守仁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了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溪蓝天凤、谢志山军寨,并会师于左溪。王守仁并亲自前往劝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

塾师见贤思齐

◎有过必悛,有善必惧。——《国语》

郑燮(1693—1766年),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著名书画家、金石家、诗人。他是历史上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

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43岁的郑板桥考中进士后,分配到山东范县(今河南范县)任知县。不久,又调到潍县(今山东潍县)任职。在潍县期间,他爱民如子,办事勤谨,为了实现他“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的愿望,他经常微服外出私访,了解民情。

有一天,郑板桥办完公务,换了便装,独自离开县衙,到乡间去查看乡情。路过山弯的麻柳树下,忽然听见旁边的私塾传来讲书的声音,不由心里一动。他在未做官前,曾经卖过画,教过馆,对教书一向关心。他想,不知这塾师讲得如何,何不去听一听呢。

他来到私塾窗前,这时,塾师讲书的声音清晰地传入耳中:“为人之道,‘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免’。就是说,遇到不应该得的钱财,要坚决拒绝,不能随便要;遇到危难时,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推脱。能做到这样,就算是懂礼的人了。”

郑板桥一听,方知塾师在给学生讲《礼记》,道理解释得对,就是把字音读错了。《礼记》的原文是“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塾师把“毋”(音“无”)念成“母”,读了别字,他认为应当马上向塾师指出来,以免谬种流传,误人子弟,于是推门而进,走到塾师面前。

那塾师是个衣着简陋的中年人。他见郑板桥一身布衣,貌不惊人,未经许可便突然闯入,打扰了他讲书,便生气地问道:“你是什么人?怎敢擅入讲书之地?”

郑板桥笑道:“愚下乃过路之人。适才窗前聆听讲书,顿开茅塞,获益良多。只是有一字不明,尚望老师赐教。”

塾师见郑板桥态度谦恭,以为是山野村夫,便傲慢地问道:“何字不明?”郑板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刚才老师念到‘临财母苟得,临难母苟免’,不知这句中的‘母’字作何解释?”

塾师以为郑板桥识字不多,孤陋寡闻,便趾高气扬、摇头晃脑地解释说:“母者,莫也,有何难懂?”说完又面露得意之色。

郑板桥见塾师继续念别字,且态度傲慢,便毫不客气地批评说:“老师你错了,母‘乃公母’之母,‘毋’字才能作‘莫’字解。‘毋’音‘无’,中间一笔拖出。‘母’与‘毋’形近音异,你要读成‘毋’字才对。”

塾师这时方知遇到行家,有些心虚,但嘴上仍然强硬地说:“多少年来我就是这么读的,决不会错,就是‘母’字。”

郑板桥见他十分执拗,便提高声音严肃地说:“老师,你知错不改,这样教书,是要误人子弟的。”

塾师见郑板桥当着众学生的面训他“误人子弟”,伤了他的脸面,就怒气冲冲地责问:“你是什么人?竟敢当众教训我?”

郑板桥却不回答,不慌不忙地从衣襟中拿出两方他在画幅间常用的印章,交给塾师。塾师见一方印是“七品官耳”,另一方印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知是能诗善画、关心民情的知县大人到了,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下叩头:“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胡言乱语,冲撞大人,请大人恕罪!”

郑板桥严肃地说:“冲撞我倒不必计较,只是你念错了字还坚持不改,如此为人师表,岂不要误人子弟!”

塾师一听郑板桥言下有辞退他教馆之意,惶恐不已,连连叩头:“小人才疏学浅,实不敢滥竽充数,只是时值荒年,生计艰难,万望大人格外开恩,仍让小人在这里教书糊口吧!”

郑板桥把手一摆,说:“你起来吧!”

塾师以为郑板桥同意他继续教书,高兴地爬起来,又连连打躬作揖致谢:“多谢大人开恩!”

郑板桥严肃地说:“别忙,你想教书不难,我出个对子考考你,对得上就让你继续教书,对不上嘛……”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

塾师幼时学过《笠翁对韵》,现在还记得一些,以为对对子不难,便连忙答道:“对不上,小人情愿辞馆。即请大人出对!”

郑板桥坐在椅上,提笔在纸上写了上联:“曲礼篇中无母狗。”

塾师见县太爷以他刚才念错的字出联,不由满面含羞,低下了头。这样的上联在原来学过的《笠翁对韵》中,没有现成的对子。他搔头抓耳,想了好半天,仍然对不上来,就收拾书箱、被盖,羞愧地离开了。

三年后的一天下午,郑板桥理完公事,回到后衙休息。他随手翻看《礼记·曲礼》发现了夹在书中考塾师的上联“曲礼篇中无母狗”,不由想起了三年前塾师含羞离馆的事。那个塾师现在情况如何呢?教书糊口确也不易,那时怕是对塾师过于严厉了吧?他不禁想起自己当秀才设馆时写的《教馆诗》,深有感触,便提笔抄写在纸上:

教馆本来是下流,傍人门户渡春秋。

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

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

而今幸得青云步,遮却当年一半羞。

抄完诗后,他不由叹了口气,往年教书不易,现在做官也难啊!想到做官之难,他又联想起前些时候送给巡抚一幅画竹上的四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便把《教馆诗》放在一边,又画起竹来。刚画一会儿,家人进来报说:“禀老爷,门外一个秀才求见。”

郑板桥一边画竹,一边回答:“有请!”

不多时,一个衣冠整齐的秀才走进门来,见了郑板桥倒头便拜。

郑板桥连忙扶起,仔细一看,原来是三年前羞愧辞馆的那个塾师。见他换了秀才装束,便高兴地说:“三年不见,你中举了,可喜可贺!”

秀才感激地说:“三年前多蒙大人训教,学生才能闭门思过,发奋攻书。如今侥幸得中,这都是大人督促之恩啊!”说到这里就从衣襟中掏出当年的对子,恭谨地递到郑板桥手里,接着又说道:“这是大人出的上联,学生已经对出来了,请大人指正!”

郑板桥一看,纸上用工整遒劲的楷书写着一副对联:“曲礼篇中无母狗,谷梁传外有公羊。”完后,他才知道塾师三年来已认识到自己读别字的错误,认真读过古书,对《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都很熟悉,便高兴地说:“对得好!对得好!‘谷梁传外’对‘曲礼篇中’,‘有’对‘无’,‘公羊’对‘母狗’,字字工稳,妙语天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年不见,判若两人。有如此才学,你现在可以当老师了!”

说完,他提笔补了两笔,把竹画完,马上落款,然后送给秀才,又说了一番奖励的话,秀才千恩万谢,高兴而去。

◎故事感悟

这位私塾老师可谓幸运,有幸见到贤人郑板桥,并受之以教,从而用刻苦读书来要求自己,并最终取得了满意的成绩。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

◎史海撷英

板桥妙笔战盐商

有一次,有个盐商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扭送到县衙门,要求县令郑板桥对其处以重罚。郑板桥见那个小贩衣衫褴褛,骨瘦如柴,便知他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如此,于是顿生怜悯之心。但是,他想戏弄一下这个盐商,就对盐商说:“这个小贩应当加重处罚,我准备给他戴上枷锁,游街示众,行不行?”盐商笑眯眯地说:“行!行!”

于是,郑板桥当即命衙役抱来一些芦席,用细木片做托,认真扎好,中间挖一个大圆孔。他又画了许多竹子和兰花,题了字,贴在芦枷上,然后让小贩套在脖子上,站在盐商的门口示众。因郑板桥向来以诗、书、画号称“三绝”,尤其他画的竹子和兰花更是名播四海,许多人都想目睹为快,更渴望能得到他的墨宝。所以,当小贩戴着芦枷往盐商门前一站,便立即招引了很多人的围观,整个县城都为之轰动了,盐商的门被堵得水泄不通,生意一点儿也做不成了。盐商无奈,只好到县衙内哀求郑板桥放了那个小贩。

◎文苑拾萃

周瑜宅

(清)郑板桥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肖楚女以能者为师

◎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礼记·学记》

肖楚女(1983—1927年),原名萧秋,字树烈、楚女。生于湖北汉阳鹦鹉洲。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教育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1915年后,担任《崇德报》主笔。1923年6月,任重庆《新蜀报》主笔。1924年4月底,担任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编辑。1925年5月,肖楚女重返上海,与恽代英共同主编《中国青年》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如火如荼的五卅运动中去。1927年4月15日,在广州反革命政变中敌人逮捕了肖楚女。后在广州被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4岁。

肖楚女是我党早期著名的理论家,担任过《新蜀报》主笔,和恽代英一起,编辑过《中国青年》杂志。他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在黑暗的旧中国,他就像一支点燃的蜡烛,用自己的光辉,为黑暗中摸索的人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可有谁知道,肖楚女这样一位鼎鼎大名的理论家,却几乎没上过学。

他出生在一个破产的木商家里,父亲早逝,家贫如洗。12岁时,就不得不为生计到一家木行当学徒。虽不能在老师的教育下学习,但肖楚女并不自甘暴弃,他以能者为师,向能者学。

13岁那年,肖楚女背井离乡,在鄂、苏、皖、浙等沿海城市过着流浪生活。在船上当杂工时,船上有位大师傅,读过一点古书,肖楚女就在业余时间向他求教,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学,最后能够流畅地背诵下来,为他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洛阳老家,他有幸遇到了塾师胡文叔,一有空就登门拜问。请胡文叔讲书,细心听教,一丝不苟。因家穷买不起书,就向胡先生借书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昼夜研读,并如期送还。这使他的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

1910年,肖楚女在从镇江回武汉的轮船上,结识了一位进步青年郑希曾。郑希曾出身书香门第,文化水平较高,肖楚女就利用军训之余,虚心向郑希曾学习,在郑希曾的指导下读了不少书,学到了很多知识。

1914年,郑希曾因支持一个以武装反对袁世凯的集团,事败被杀于汉口。肖楚女为失去了这位良师益友而悲痛欲绝,决心要发奋钻研,找到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倒军阀,报国仇、雪家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