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信:贞信不渝
20086200000011

第11章 守信践诺(9)

今存的奢香墓为石围土封,圆形,墓高为4.5米,直径为6米,圆周长为18.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九盘围石安砌。墓裙有龙虎高浮雕石9块,饰以彝族的图案花纹。墓碑高3.6米,宽1.45米,下面以彝、汉文刻有“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14个大字;背面刻《奢香夫人赞》五言长诗,共248字。墓前依地形筑平台两道,左右各有两级立柱花板刻石栏杆,分别由58柱嵌54板组成。立柱为虎头(彝族图腾)圆雕,花板以动植物图纹装饰。墓地的四周以仿古马头形墙圈保护,中建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圃草坪。整个墓园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林基路说话算数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林基路(1915—1943年),原名林为梁。广东台山人。1933年在上海求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春,经团组织同意,他去日本留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东京支部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林基路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37年10月初到达延安,进入中央党校第十二班学习。1938年2月,林基路受党派遣到新疆工作,先后任新疆学院教务长、阿克苏专区教育局长、库车县县长、乌什县县长等职。

1940年,林基路任新疆库车县县长,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好事,被当地人民誉为“说到做到、关心人民疾苦”的好县长。

一天,库车县城外,一位白胡子老爹牵着一头奶牛,忧心忡忡地往县城走。半路上,他突然碰见了“米拉甫”(官府负责分配田地用水的人),真是冤家路窄,老爹的儿子就是被这个“米拉甫”陷害入狱的。“你欠水款不缴,还有钱买奶牛!好吧,就用这头奶牛顶水款。”此人说着便和政务警察、包税掌柜强行作价,然后“米拉甫”一把推倒老爹,把牛抢走了。

老爹从地上爬起来,只觉得天旋地转。正在这时,有人扶住了他。他睁开眼一看,是一位穿旧灰制服的汉族青年,旁边还站着一位中年先生。“老爹,你怎么啦?”汉族青年关切地问。于是老爹把儿子被害入狱和刚才发生的事述说了一遍。他要找林县长告状,救出他儿子。

“这就是林县长。”旁边那位中年先生插嘴说。原来,面前这位穿旧灰制服、态度和蔼的青年人,就是他要找的林县长。“林县长,我求求你呀……”老爹悲痛欲绝地哭着。“老大爷,别难过。”林基路安慰老人一番,接着便询问老爹儿子的名字,又问了那个“米拉甫”、警察、包税掌柜的名字,便告别老人走了。

白胡子老爹心里七上八下地回到了家里。他不知道林县长是否真能为他伸冤。“唉,反正没办法,等着吧。”老人想。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还没到吃晚饭的时候,他的儿子被释放回来了,手里还牵着被“米拉甫”抢走的奶牛。儿子告诉他,是林县长把他从牢房里迎出来,又派县里职员从“米拉甫”手里夺回了奶牛……老爹望着儿子,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在心里念叨着:“林县长啊林县长,你说话算数,真是咱维吾尔人的贴心人呀!”

事过不久,县府下了命令:革除现有区、乡、街长和管水的“米拉甫”,另由老百姓重新选举清廉的人担任;革除作恶多端的政务警察,仅留二十几人以维持社会治安;革除包税制和其他苛捐杂税,由县府统一掌管税务。革除三霸,库车人民心里乐开了花。林基路说到做到,关心人民疾苦的事迹流传在千家万户。

1942年,盛世才阴谋制造共产党“四一二”暴动案,将林基路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他坚强不屈,用香火写下了《囚徒歌》,表达了对敌人的痛恨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心。1943年9月他被杀害,时年27岁。新中国成立后,骨灰安置在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并建立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

◎故事感悟

林基路说到做到、守信践诺的品质和对待老百姓的仁爱之心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品质!

◎史海撷英

林基路入狱

1942年9月,反动军阀盛世才将大批在新疆工作的中共党员逮捕入狱,其中就包括林基路。敌人对林基路等共产党员进行了严刑拷打,林基路等人坚贞不屈,在狱中建立党的秘密组织,继续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出了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和崇高气节。林基路在著名的《囚徒歌》中,热切地表达了对革命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念:“坚定信念,贞守立场!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

◎文苑拾萃

林基路纪念馆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库车县老城西北隅,坐落着著名的林基路烈士纪念馆。

在库车老城最具伊斯兰风情的千年古城的门口,有一座同样古老的大桥。大桥飞檐拱顶的门沿上,有四个苍劲的大字——龟兹古渡,颇有壮士扛鼎的宏伟气势。

1975年,林基路烈士纪念馆开始修建,这也是库车县为了怀念造福于库车的林基路烈士所修建的。整个纪念馆由烈士事迹陈列室、会议室、卧室、八角亭、园林花圃等建筑组成,占地37.74亩。纪念馆内共陈列有珍贵照片50多张,绘画25幅,文稿手迹等30多件。整个陈列室的面积约为200平方米,西北侧为林基路生前的卧室和办公室,陈列着林基路烈士生前使用的卧具和办公用具等物品。

邹鲁山不负重托

◎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

邹鲁山是抗日时期在陈毅同志引导下,由爱国民主人士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一个典型人物。

邹鲁山是苏北阜宁县人。他聪明好学,仗义轻财,能诗善文,工于书法,精于围棋,亦好京剧。1927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凭邹鲁山年少英俊、才华横溢,加上其长兄、内弟又在政府、军队任要职,有这诸多社会关系,谋求官职,那时并不是难事。但是邹鲁山嫉恶如仇,洁身自好,憎恶当时社会黑暗,不愿踏入仕途,愿以教育救国,甘愿在上海一所中学任教。后来深感教育并不能救国,便卸职返回故里。当时,他的家乡一带土匪如毛,危害甚烈。邹鲁山便挺身而出,联合地方自卫队,主动多次击溃土匪,保得一方安宁。抗战爆发后,他深为祖国命运忧虑,常常慷慨悲歌岳飞的《满江红》而声泪俱下,又疾书“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悬于中堂,以示一片爱国的赤诚。也曾冒死组织地方武装,袭击过日寇兵船。然而空有一腔热忱,却找不到抗日的前途,常常陷入彷徨苦闷的状态之中。

这时陈毅同志率新四军军部转移到苏北阜宁县西北的停翅港,邹鲁山这位抗日爱国人士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陈毅开始与军部敌工部长刘贯一商量如何接触邹鲁山的问题。不久,刘部长便派敌工部干事张剑秋,带着陈军长的亲笔信找到了邹鲁山。邹鲁山欣然接见,喜阅来书,几行潇洒苍劲的行书跃入眼帘。

“鲁山先生稚鉴:闻君有围棋,若此情属实,能否借给我一用。如方便,请至我处一叙。”署名陈毅。邹鲁山异常激动,当即回答:“陈军长军务繁忙,赐书一介布衣,邀乡间野士至虎帐一叙……”稍作思考,又说,“哦,我想陈军长与我素不相识,从何叙起?一定有抗日大事相议,我当尽早去拜会。”张剑秋同志当即补充说:“邹先生真是大才,很快领会了陈军长的意图。”

一个月后,邹鲁山便随张剑秋来到了军部。陈毅同志闻讯出迎,邀请入室。鲁山见陈军长的豪爽气度顿生敬意,忙谦逊地说:“鲁山乡野之人,有辱大驾屈就。呈上一副较好的围棋,聊供将军消遣。”陈毅见他过于拘谨,便哈哈一笑说:“邹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定是高手。来,咱们先干一仗!”爽朗的笑声,坦诚的态度,好似故友重逢,一下子缩短了二人的距离。

晚饭后,陈毅便与邹鲁山促膝长谈。从当前的国难谈到将来的美好前景;从毛泽东的持久战战略思想到实行减租减息的当务之急。邹鲁山听得非常入神,连声称赞:“全面精辟,前无古人,治了我的急性病。”两人越谈越投机,直到深夜方息。

1942年4月21日,大顾庄正式被命名为射阳县。同年10月,陈毅同志根据邹鲁山的一贯表现和工作能力,推荐他为首届参议长,士绅们一致赞同。邹鲁山从此工作更加积极,他家几乎成了接待站,经常有人住在那儿,短则一两天,长则两三个月。由于开支过大,不几年就将田产卖去了大半,生活趋于拮据,但对来往同志依旧十分热情。

1942年冬末,陈毅率军部向盱眙县黄花塘转移。临行之前,陈毅与张茜商量如何安置出生四五个月的孩子的问题。随军转移吧,一路上多有不便;找当地老乡抚养吧,谁肯承担麻烦,冒此风险?想来想去,想到了邹鲁山,于是陈毅便向他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邹鲁山毫不犹豫,当即表态说:“军长及夫人敢将爱子托付,这是对我的高度信任,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张茜收拾好孩子衣物,用被包裹好孩子,流着眼泪送给邹鲁山。邹鲁山轻轻接过孩子,说:“请放心,只要我在,一定保证孩子安全。”

第二天上午,邹鲁山把孩子(当时小名小虎、又称小绔子,即今陈吴苏同志)抱回家。邹母知道了很不高兴,责备鲁山说:“你有好多侄子,随便过继一个都可以嘛,何必抱人家的?”鲁山说:“何必过继伤了他们的感情。我特地抱个婴儿,养大了也是一样啊。”就这样,他瞒过了亲人及邻里,到了晚上夜深人静时才将真情告诉了他妻子。妻子听了忧虑地说:“这担子比泰山还重呀,孩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向陈军长夫妇交待?”鲁山说:“不要怕,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绝对保密。你得为我多负担繁重的抚养任务。”妻子点头承诺。从此,为掩人耳目他给孩子起名“小压子”。鲁山借口孩子胆小,发现有鬼子扫荡就立即报信。为避开敌人扫荡,他不顾自家孩子,先将“小压子”藏到芦沟、坟场。一有头疼脑热,鲁山夫妇就日夜守护,请医喂药。“小压子”患过猩红热病,鲁山夫妇更是倍加照顾,到处求医买药,花了许多财物,终于治好,鲁山夫妇俩为此喜不自胜。

1943年端阳节前一天,陈毅派人将小虎从鲁山家接回黄花塘。临行时鲁山夫妇依依不舍。鲁山的三个女儿忽然不见相处很亲热的“小弟弟”,与父母纠缠数日,直到得知孩子安全到达,夫妻俩才将真相告诉三姐妹。

1979年9月,当年的“小压子”陈吴苏同志还从北京专程来阜宁看望了两位老人。

◎故事感悟

邹鲁山守信践诺、不负重托的品质充分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史海撷英

上海战役

上海战役是陈毅元帅指挥的最后一场战役,也是他指挥的最艰难的一场战役。当时,南京虽然已经解放了,但国民党大部分军队都退集到上海,蒋介石要求指挥30万残兵败将的汤恩伯坚守上海六个月,等待美国人出兵救援。而就在这时,陈毅元帅指挥的第三野战军已经包围了上海。

当时,中共中央已经确定上海解放后由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然而,上海战役绝不仅仅是解放上海就可以了。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如果按照以往歼灭国民党军队的方式进行战斗,上海城也必将毁于一旦,所以这场战役是一场投鼠忌器的战役。为此,我军极力将敌人引到外围阵地加以歼灭,以轻武器攻占城市,故而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上海战役中,除汤恩伯率5万人乘军舰撤逃外,第三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十一军、第三十七军和5个交警总队全部及第一二三、第二十一、第十二、第七十五、第五十二军大部,共15.3万余人;缴获各种炮1370门,坦克、装甲车119辆,汽车1161辆,舰艇11艘。上海的解放,也为继续肃清华东国民党军余部,保卫东南沿海国防,恢复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苑拾萃

青 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高且直。

白雪层层压,

青绿更易识。

覆盖与披戴,

相映见奇异。

不辞烈风吹,

风吹更挺立。

反视杨与柳,

随风而委迤。

俯仰尽由人,

岂能与松齐?

孟良崮战役

陈毅

孟良崮上鬼神号,

七十四师无地逃。

信号飞飞星乱眼,

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

血雨飘来湿战袍。

喜见贼师精锐尽,

我军个个是英豪。

我军个个是英豪,

反动王牌哪得逃。

暴戾蒋朝嗟命蹇,

凄凉美帝怨心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