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信:贞信不渝
20086200000012

第12章 守信践诺(10)

华东战局看神变,

陕北军机运妙韬。

更喜雨来催麦熟,

成功日近乐陶陶。

胡逸民年逾九旬践前约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蔡锷

胡逸民(1890—1987年),浙江省永康人。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反清举事,是国民党的元老。他曾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历任过江西高等法院院长、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和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徐州军人监狱、汉口军人监狱的监狱长等职。

胡逸民,1890年出身于农民家庭,攻读法律,成为法学士。早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很得孙中山赏识,投奔孙中山后,积极为民主革命效力。他倾向革命,同情共产党人,曾四次被蒋介石投进牢狱。他第三次入狱时,在南昌北营场军法处看守所与方志敏相遇,并结成囚友和知己,留下一段胡先生诚实守信的佳话。

1935年2月,苏维埃闽浙赣三省省主席方志敏同志被押进敌看守所,胡逸民听说后,想尽办法与方志敏接近。经过多次接触、交谈,两人逐渐加深了了解,胡逸民对共产党人方志敏更加佩服,称他为真正的顶天立地的共产党人。胡逸民坦诚相告,是国民党当局让他劝方志敏投降。“他们要我转告你,官厅想重用你。这些天,我看你心坚志定,不是那种人,也就耻于启齿。请原谅,今日才挑明此事。”他告诉方志敏,顾祝同来南昌捎了蒋介石上谕,“劝方自首,将功折罪”。并告之顾可能探监拜访,要多加防备。

一对囚友,越谈越投缘。方志敏开导胡逸民:“蒋介石有什么可怕?在全国人民面前他是孤立的。就在贵党内部,反蒋英雄不是也大有人在么?”此话一出,胡逸民立刻想到国民党左派邓演达。此人因反蒋而遭迫害,关押在胡逸民任狱长的南京中央军人监狱。胡曾设计放邓逃走,因蒋防范严密,计划失败。后宋庆龄造访胡逸民,要求探监见邓。胡未请示蒋介石,满足了宋庆龄的愿望。蒋介石知晓此事后,怕事情有变,便命令戴笠杀害了邓演达。

蒋介石杀害邓演达,引起了公众舆论的谴责。他为掩盖罪行,捏造邓的“口供”和罪状,并“栽赃”说“经胡逸民审理予以枪决”。面对蒋的残暴行为和卑鄙伎俩,胡逸民闯进蒋介石的办公室,指着蒋破口大骂:“无仁无义的东西……”蒋介石涨红脸,跑过来给胡重重两记耳光:“胡逸民,你这小子昏了!给我滚……”胡逸民一口气向自己的囚友、知己讲完这段往事。从此,两人的心贴得更近了。

方志敏知道敌人留给自己的时日不多了,他要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在这特殊的战场上,采用另一种方式坚持战斗。于是,他利用敌人让他写“交代”而提供的条件,不停地写作,宣传自己的信仰,呼唤真理,揭露敌人。《可爱的中国》文稿完成,但问题是如何想办法送出去。胡逸民看到方志敏的文稿后眼前一亮,称赞道:“《可爱的中国》,好题目!”并激动地说:“方君啊,你写,你快写!我一定想办法为你送出去。”

继《可爱的中国》之后,方志敏又写了《死——共产主义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给某夫妇的信》、《狱中纪实》、《赣东北苏维埃创立的历史》、《记胡海、娄梦侠、谢名仁三同志的死》。这些文稿在狱中都是经胡逸民的手转移隐藏。其中给某夫妇的没有称呼和姓名的信,胡逸民心领神会,“这一定是他留给我的文字!”是一名行将赴义者对囚友的希望和忠告。他牢记着信上“从罪恶跳入正义,从黑暗跳入光明”那振聋发聩的话语。

1935年7月初,方志敏根据形势分析,敌人很快就要对自己下手,他把最后两份文稿交给胡逸民。胡逸民双手捧着沉甸甸的一包文稿,再次表示:“志敏,我一定要把它送出去!送给谁好,怎么送,你吩咐吧!”方志敏告诉他,可把文稿交给鲁迅或者宋庆龄,请他们转给共产党组织。当年秋天,胡逸民出狱,在南昌小住几日便赴杭州。在杭州深居简出,在痛苦和彷徨中熬了一年,最后终于决定冒险赴上海,去实践自己的诺言。

1936年11月,胡逸民一身小生意人的装束来到上海。他先找鲁迅先生,未找到(鲁迅于10月19日病逝)。共产党组织他又找不着,怀揣烈士遗稿他焦虑异常。突然,他想起上海救国会头面人物章乃器,此人与共产党有密切关系。11月18日晚他找到章家,章乃器的夫人胡子婴接待他(章外出不在家),并收下烈士遗稿。几天后,胡子婴与宋庆龄联系上,由章乃器的弟弟、共产党员章秋阳乘出租汽车将烈士遗稿送到宋家。后来宋庆龄将文稿转给冯雪峰。至此,方志敏烈士的手稿才真正转到共产党组织手中。若干年后,胡逸民得知文稿的归宿,久久悬系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胡逸民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礼遇。但由于他对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存有疑虑,加之听信流言,惶惶不安,1950年春夏之交赴香港定居。1981年10月,胡逸民回大陆观光,专程赴南昌梅岭拜谒方志敏烈士陵墓。年逾九旬的老人,他从山下一步步地踏上157级台阶,来到方志敏墓前。

“志敏啊,志敏!我的囚友,我的知己!我没有忘记你的教诲,没忘记你的重托……”老人泣不成声,重复着这几句话。

1982年胡逸民回浙江永康定居,1987年病逝,享年98岁。

◎故事感悟

胡逸民时时不忘朋友重托,把约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他守信践诺是我们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史海撷英

胡逸民办报

20世纪20年代,天下大乱,胡逸民觉得中国无法律可依,而北伐战争急需进行宣传,于是产生了办报的念头。一天,胡逸民向河南督办胡景翼提出到北平办报的想法。督办认为这是好主意,当即就拿出5000块银元交给胡逸民,作为办报的经费。不久,胡逸民就在北平创办了《国风日报》。但由于指桑骂槐地抨击了段祺瑞、张作霖等军阀的罪行,最终以“宣传赤化”的罪名被查封。就在胡逸民赤手空拳走投无路时,他得到了孙中山来北平治病的消息。

1924年的大年初一,胡逸民来到了孙中山下榻的北平饭店,见到了孙中山。孙中山一见胡逸民便说:“你办的《国风日报》很好,揭露段祺瑞的行径很有锋芒。”由于孙中山长年奔波,忧国忧民,积劳成疾,得了癌症,病情一天天恶化。胡逸民和于右任、汪精卫、宋庆龄等人时刻守护在病榻前,成为孙中山《政治遗嘱》和《私人遗嘱》的见证人之一。

1924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逝世,大家推选李烈钧为治丧委员会主任,李大钊、林伯渠、韩麟、胡逸民等人为第一组守灵人。在各界人士瞻仰孙中山的遗容时,胡逸民高喊:“脱帽!三鞠躬!”在北平30万民众流泪等候灵车移往香山碧云寺时,胡逸民臂戴黑纱,手捧香炉,走在灵车前十多米处。由此可见,他当时在国民党中的地位是相当显赫的。

◎文苑拾萃

清 贫

方志敏

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所以,如果有人问我身边有没有一些积蓄,那我可以告诉你一桩趣事:

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而且猜到我是什么人的时候,他们满脑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哪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他们于是激怒起来了,猜疑我是把钱藏在哪里,不肯拿出来。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想从我这里发洋财,你们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不相信。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你骗不了我。”

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过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

“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我再向他们解释。

等他们确知在我身上搜不出什么的时候,也就停手不搜了;又在我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也毫无所得,他们是多么的失望呵!那个持弹欲放的兵士,也将拉着的引线,仍旧塞进榴弹的木柄里,转过来抢夺我的表和水笔。后彼此说定表和笔卖出钱来平分,才算无话。他们用怀疑而又惊异的目光,对我自上而下地望了几遍,就同声命令地说:“走吧!”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写于囚室

谢阿明言之有信

◎失信就等于失败。——中国谚语

谢阿明是苏州的一个普通老百姓,平日里以挑担卖水果赚些钱来维持生活。像桃、杏、李、梅、梨、橘、瓜、莲、藕、栗、枇杷、杨梅之类的水果,只要到了收获季节,谢阿明就挑着这些水果穿行在苏州的大街小巷中出售。不管别的小贩的价钱如何变动,他所卖的水果都有一定价钱,而且从来不变,水果的质量也特别好,市民们都很喜欢买他的水果。也有的人事先与他订一个日期和时间,预交定金,让他哪一天什么时候把水果送去,到那个时候,他肯定会挑着担子准时把水果送到,从不会失约。

有一天,苏州临顿路一个叫夏子英的人向谢阿明订购了一些白沙枇杷,交了钱也约好了送货日期。可是事不凑巧,到了那一天,从洞庭湖往苏州运水果的船没来,眼看着无法按约送货,于是谢阿明就拿着定金来到夏子英家,说明了情况,把钱还给了他。夏子英不以为然地说:“你今天不能给我送来白沙枇杷,明天再送来也不晚嘛!”谢阿明回答:“我既然说过要今天给您送来,我就不能明天送来,我是不敢失信的。”

◎故事感悟

讲信誉是商业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谢阿明虽然只是一个小商贩,但他能够严守经商之道,做事情言之有信,他的这种守信敬业的品质是极为可贵的!

◎史海撷英

苏州的变迁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吴门、东吴,现简称苏。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苏州的历史至今已有4000多年了。公元前514年,苏州城建立。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定名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自此沿称至今。

苏州位于太湖之滨,长江南岸的入海口处,京沪铁路、京沪高铁和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苏州东邻上海,濒临东海;西抱太湖,背靠无锡,隔湖遥望常州;南临浙江,与嘉兴接壤,所辖太湖水面紧邻湖州;北枕长江,东距上海市区80公里。是江苏省的东南门户,上海的咽喉,苏中和苏北通往浙江的必经之地。

◎文苑拾萃

拙政园

拙政园是中国的一座著名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的178号,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

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殊旅游参观点。1997年,拙政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如今,拙政园的辖地面积约为83.5亩,其中开放面积约为73亩。在这73亩开放的面积中,仅有38亩为晚清的建筑园林遗产(今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即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