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不偏谓中
20086900000018

第18章 修身以中(2)

子夏又问:“子张这人怎么样啊?”

孔子回答说:“子张在庄重上超过我。”

子夏站起身,问孔子说:“那么这四位为什么都拜您做老师呢?”

孔子说:“坐下吧,我告诉你。颜回虽然诚信,却不知道还有不能讲诚信的时候;子贡虽然敏捷,却不知道还有说话不能太伶牙俐齿的时候;子路虽然勇敢,却不知道还有应该害怕的时候;子张虽然庄重,却不知道还有应该诙谐亲密的时候。所以,他们才认我做老师啊!”

诚信过了头,就成了迂腐;敏捷过了头,就成了圆滑;勇敢过了头,就成了鲁莽;庄重过了头,就成了呆板。同样,礼貌过了头,就成了别有用心。

过犹不及是中庸之道的精髓,也是孔子最精彩的教导之一。不及的害处,人人都可以理解;过的害处,就不那么容易看到了。它的来源是这样的: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与孔子谈论师兄弟们的性格及优劣时,忽然向孔子提了一个问题:“先生,子张与子夏两个人哪一个更好些呢?”

子张是颛孙师,子夏是卜商,两人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孔子想了一会儿,说:“子张这个人做事老爱过头,子夏则总是欠点火候。”

子贡接着又问:“那是不是子张要好些呢?”

孔子说:“过头了就像没有达到标准一样,都是没有掌握好分寸的表现。”

这就是“过犹不及”的来源。

有一回,孔子带领弟子们到鲁桓公的庙堂里参观,看到一个特别容易倾斜翻倒的东西。孔子围着它转了好几圈,左看看、右看看,还用手摸摸、转动转动,却始终拿不准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于是,孔子就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物?”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座位右边的器物。”

孔子恍然大悟,说:“我听说过这种器物。它什么也不装时就倾斜,装水适中就端端正正的,装满了就翻倒。君王把它当做自己最好的警示,所以总放在座位旁边。”

孔子忙回头对弟子说:“把水倒进去,试验一下。”

子路忙去取水,慢慢地往里倒。刚倒一点儿水,它还是倾斜的;倒了适量的水,它就正立;装满水松开手后,它就翻了,多余的水都洒出来。

孔子慨叹地说:“哎呀!我明白了,哪有装满了却不倒的东西呢!”

子路走上前去,说:“请问先生,有保持满而不倒的办法吗?”

孔子说:“聪明睿智,用愚笨来调节;功盖天下,用退让来调节;威猛无比,用怯弱来调节;富甲四海,用谦恭来调节。这就是损抑过分、达到适中状态的方法。”

子路听得连连点头,接着又刨根究底:“古时候的帝王除了在座位旁边放置这种欹器警示自己外,还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自己的行为过火呢?”

孔子说:“上天生了老百姓,又定下他们的国君,让国君来治理老百姓,不让他们失去天性。有了国君,又为他设置辅佐的人,让辅佐的人教导、保护他,不让他做事过分。因此,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设置侧室之官,大夫有副手,士人有朋友,平民、工、商,乃至干杂役的皂隶、放牛马的牧童,都有亲近的人来相互辅佐。有功劳就奖赏,有错误就纠正,有患难就救援,有过失就更改。自天子以下,各有父兄子弟,来观察、补救他的得失。太史记载史册,乐师写作诗歌,乐工诵读箴谏,大夫规劝开导,士传话,平民责谤,商人在市场上议论,各种工匠呈献技艺。各种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劝谏,从而使国君不至于在老百姓头上任意妄为,放纵他的邪恶。”

子路仍然穷追不舍:“先生,您能不能举出个具体的君主来?”

孔子回答道:“好啊,卫武公就是个典型。他95岁时,还下令全国:‘从卿以下各级官吏,只要是拿着国家的俸禄、正在官位上的,就不要认为我昏庸老朽而丢开我不管,一定要不断地训诫、开导我。我乘车时,护卫在旁边的警卫人员应规劝我;我在朝堂上时,应让我看前代的典章制度;我伏案工作时,应设置座右铭来提醒我;我在寝宫休息时,左右侍从人员应告诫我;我处理政务时,应有瞽、史之类的人开导我;我闲居无事时,应让我听听百工的讽谏。’他还时常用这些话来警策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走极端。”

众弟子听罢,一个个面露喜悦之色,他们从老师的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要调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合乎标准,不过分,但也不要达不到标准。

◎故事感悟

仁做过了头,对所有的人都是同等对待,就体现不出父亲的重要;义做过了头,一心只想着对别人负责,就容易忘记忠君的责任;太过于礼貌,别人会觉得你在讨好他;太过于诚信,以至于随便指证他人的过错。这些都是执著于一偏之见,把好事做得过分了。连天地、阴阳、仁义、赏罚、执礼、诚信这些看上去天经地义的东西,也都不能超过它的度,更何况个人的处世方法呢!

◎史海撷英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一向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当时是十分出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

但是,孔子自己却从不这样认为。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孔子常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苑拾萃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唐·张说

孔圣家邹鲁,儒风蔼典坟。

龙骖回旧宅,凤德咏馀芬。

入室神如在,升堂乐似闻。

悬知一王法,今日待明君。

孟子宠辱不惊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中庸》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有一次,孟子本来准备去见齐王,恰好这时齐王派人捎话,说是自己生病了经不得风,请孟子到王宫里去见他。孟子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轻慢,于是便对来人说:“不幸得很,我也病了,不能去见他。”

第二天,孟子要到东郭大夫家里去吊丧,他的学生公孙丑说:“先生昨天托病不去见齐王,今天却去吊丧,齐王知道了是不是不太好呀?”

孟子说:“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今天我的病好了,为什么还不能去办我想办的事呢?”

孟子刚走,齐王就派人来问孟子的病情。孟子的弟弟孟仲子应付说:“昨天齐王有令让他上朝,他有病没去,今天刚好一点就上朝去了,但不晓得他到了没有。”

齐王的人一走,孟仲子便派人在孟子归家的路上拦截他,让他不要回家,马上去见齐王。可孟子仍然不去,而是到朋友景丑的家中避了一夜。

景丑问孟子:“齐王要你去见他,你不去见,这是不是对他太不恭敬了呢?这也不合礼法啊。”

孟子说:“哎,你这是什么话?齐国上下没有一个人拿仁义向王进言,这才是不恭敬哩。我呢,不是尧舜之道不敢向他进言,这难道还不够恭敬?曾子说过,‘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我赶不上。但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义。我为什么要觉得比他低而非要去趋奉不可呢?’爵位、年龄、道德是天下公认为宝贵的三件东西,齐王哪能凭他的爵位轻视我的年龄和道德呢?如果他真是这样,便不足以同他有所作为,我为什么一定要委屈自己去见他呢?”

◎故事感悟

人活在世上,总想比别人有钱、比别人有势,也因此惹是生非,种下苦根。聪明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把“宠辱不惊”视作一种境界。

◎史海撷英

孟子提出“性善论”

孟子提出“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社会上的各个成员之间有着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人性都是同一的。

孟子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在这里,孟子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在一种平等的地位上,来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文苑拾萃

读孟子

宋·曾巩

千载士推无此拟,一编吾喜窃窥观。

苟非此道知音少,安有兹人得志难。

机巧满朝论势利,疮痍连室叹饥寒。

先生自是齐梁客,谁作商岩渭水看。

陈轸巧劝昭阳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老子》

昭阳(生卒年不详),芈姓,昭氏,名阳,楚昭王后裔。战国时楚国令尹。楚怀王六年(前323),为了送流亡在楚的魏公子高回魏当太子,率楚军伐魏,大败魏军于襄陵(今河南雎县),占领八邑。随即又移兵向东伐齐(都城在今山东淄博)。经陈轸劝说,遂引兵而退。楚国对此次伐魏之战极为重视,并以此事记年。“鄂君启节”舟节与车节铭文开头,都有“大司马昭阳败晋(三晋,这里指魏国)师于襄陵之岁”的记载。被任为令尹,当在襄陵战役之后。

战国中期,楚怀王派大将昭阳担任主将,领兵攻打魏国。昭阳作战勇猛,接连几次打败魏军,并一举夺得魏国八座城池,接着又去攻打齐国。

齐王得知楚国大兵压境,便派陈轸去说服昭阳罢兵,不要再来进攻齐国。

陈轸见到昭阳后,首先祝他攻打魏国取得胜利,然后问昭阳道:“请问,按照贵国的规定,将军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可以获得什么官爵呢?”

昭阳不无得意地说:“官可以升为上柱国,爵位可以到上柱国。”

陈轸接着又问:“贵国还有比上柱国地位更高的官吗?”

昭阳回答说:“只有令尹。”

陈轸(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的一个纵横家,曾游说入秦国,受秦惠文王的礼待,与张仪不相上下。张仪任相后,他去秦国至楚国,在出使途中说服魏国犀首北连燕国、赵国,胁齐国为联盟,共制强秦。后韩、魏相争,他又给秦惠文王献策,坐视两败俱伤,以乘机取利。

陈轸叹了口气,说:“最显贵的当然算令尹,但是,我觉得你们的国君不可能同时设置两个令尹。我可以给将军讲个故事。”

昭阳示意陈轸讲下去,陈轸说:从前楚国有个人在春祭时,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就说:“这壶酒不够几个人喝,一个人喝又多了。我们就在地上画蛇吧,哪个人先画成,就把酒给他喝。”

有个门客最先画好了蛇,拿起酒壶想喝。可是他看到别人画得都很慢,就想再显示一下自己,于是用左手拿着酒壶,右手去画蛇,边画边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呢。”

就在这个人在蛇画脚的时候,另一个门客却把蛇画成了并夺过那人手里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有脚的东西不是蛇,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是我,而不是你。”

门客说完,就把酒都喝了,而那个画蛇添脚的门客却没有得到酒喝。

陈轸讲完故事后,接着对昭阳说:“现在,楚国打败了魏国,并连得八座城池,而这个时候你还不罢兵,想再攻打齐国。你的名气已经不小了,官位也到了头,要是取得胜利还不住手,一旦有什么差错,你的性命都难保,再得到爵位又有什么用呢?这不就和画蛇添足是一样的道理吗?”

昭阳被陈轸的一番话说动,认为很有道理,便撤退攻打齐国的军队。

◎故事感悟

陈轸为昭阳所讲的故事的含义,是说用兵用权要适可而止,才会保证经常处于有利地位。凡事都有限度,超过限度将发生质的变化。但人的欲望常常没有止境,特别是有东西可以自恃之时。权力、名誉、金钱、地位、物质、才能,都足以使人异化、丧失理智,不知自己为何物。“聪明反被聪明误”,与其说是聪明的悲剧,倒不如说是愚蠢的悲剧。

◎史海撷英

陈轸巧施缓兵之计

在一次战争中,秦国打败了韩国,在浊泽俘虏了韩国的两个将领。于是,韩臣公仲便向韩王献计,说用韩国的一座名城和一些兵器为议和条件,让秦国向南出兵攻打楚国。

后来,楚国处在秦、韩军队联合进攻的情况下,楚国的谋臣陈轸便向楚王献上一条缓兵之计,即告示全国,调兵遣将,扬言去救韩;并派遣使者,携带很重的礼品献给韩国,阻止秦、韩合兵。

韩王果然中计,听信楚国救援韩国的假言,派人与秦国断交。秦、韩大战后,楚国坐山观虎斗,结果韩国大败。陈轸的缓兵之计运用得很成功。

◎文苑拾萃

春秋战国门·陈轸

唐·周昙

丹青徒有逞喧哗,有足由来不是蛇。

杀将破军为柱国,君今官极更何加。

荀攸善谋不奸诈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中庸》

荀攸(157—214),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三国时期曹操的首席军师,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出任济南太守,又任尚书令,并为曹操军师。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大将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

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死于曹操伐吴路上。正始年间荀攸被追封谥号“敬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