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叛逆的孩子与你更亲密
20108600000017

第17章 第10个星期六(1)

使孩子走当行的道,到老也不偏离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家庭教育的方法,人类思考和面对家庭教育这个问题已经有近乎六千年的历史了。关于家庭教育,《圣经》里有这样一句话: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到老也不偏离。今天,父母要完成的教养任务是,着眼长远,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等为人的优良品质;而非只瞧眼前,一味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学习上。

我的学习我做主

又是一个周六的下午,培智、斌杰,还有其他几位同学正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什么,看来他们越来越喜欢亲子俱乐部的活动了,时间到了,大家立刻安静下来。

昕怡注意到几个孩子今天坐在了一起,家长们坐在了另一边,似乎形成了两个阵营。看来有事儿发生!

果然,不等昕怡问,斌杰就开口说话了:“昕怡老师,各位叔叔阿姨,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每个人都问候到了。

斌杰说:“我想请大家帮个忙,我妈妈非得给我报一个辅导班补课,我说不用报,我自己能学,但她就是不让,我们在家里争执不下,请大家给点建议:我到底该怎么办?”

是谁想学习?昕怡脑海里冒出这个问题。

斌杰妈妈见儿子把这事儿拿到活动中来说,也就不再避讳,无奈地说:“唉,你们不知道,这孩子英语学得一塌糊涂,上周开家长会,我被老师训了一顿,说不行就让孩子去报个班什么的补补课。所以我才想给他报班补英语,可他偏不报。真是急死人!”

斌杰说:“我自己能补上,我和同学一起学习,慢慢就好啦,不用报班。”

张轶说:“就是,自己能学干吗浪费钱啊?”

聪聪说:“我以前英语也不好,后来和同学一起学习,慢慢就好了。”

斌杰妈妈说:“可那样时间太长了。”

昕怡问道:“如果把这个决定权交给儿子,你会觉得怎样?”

“不行,绝对不能让他自己做主,”斌杰妈妈着急地说,“他已经差很多了,再不补课,就要不及格了,这怎么行?!”

从斌杰妈妈着急的声音中,昕怡还听到另外一个声音:“你不行,我行!”这是斌杰妈妈内在的信念,她始终觉得儿子做什么都不行,只有自己的决定是对的。

看了看其他人,昕怡问道:“我注意到斌杰妈妈很着急,似乎不补课就要不及格了,其他家长,如果是您的孩子出现这个情况,你们会怎么做?”

“直接拿钱给他报名,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一家人再商量下。”

“骗他到报名机构,让老师给做工作。”

“让孩子自己决定。”

“找学校老师或者班主任帮忙做工作。”

“找亲朋说服孩子报名。”

说什么的都有,真是各显神通啊!

昕怡感觉此时正是家长们学习的机会,透过这个机会让家长来了解下应该如何看待家庭教育这个问题。

昕怡心里想着,便说:“嗯,听起来大家有很多不同观点,那么我想让大家通过这个事件来看看,作为家长,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到底有哪些方面的职责?”

艾琳说:“我上次听了昕怡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还记得您说的几个方面的内容。”昕怡点了点头,鼓励艾琳继续。

艾琳说:“家庭教育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也就是教孩子‘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

昕怡说:“艾琳讲得非常好。这‘四会’也就是‘三道’: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

斌杰妈妈纳闷地说:“那您的意思是……”

昕怡说:“英语学习的事情是个契机,正是您教育儿子为自己的学业承担责任的时候,不是讨论是否报班,而是需要讨论如何迎头赶上,把学习的责任交给孩子,放权给他,让他为自己承担。这就是家长需要做的为学之道,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最佳时机。”

斌杰妈妈问:“放权?怎么放权?”

昕怡说:“把学习的责任交给孩子自己承担,并让他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杨先生说:“明白了,这就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昕怡点点头:“没错,教会孩子方法。”

斌杰妈妈困惑地说:“可是,他还小,不懂得负责任啊。”其他家长也跟着附和。

孩子们却七嘴八舌地说:“不小啦!”“我们长大了。”“家长总认为我们小。”“是你们不想让我们长大吧?”“不是我们不负责任,是你们不让。”

看来,斌杰的事情在其他孩子身上也有发生过,引起了共鸣,难怪今天孩子们和家长坐成了两个阵营。

一方要权,一方不放,双方争执不下,讨论热烈。

在我们生活的今天,所有的人对教育都抱有极大的热情。我们时常听到,新学校像雨后春笋般从四面八方拔地而起。社会上不断涌现出针对孩子教育的新体系和新书籍,琳琅满目,花样繁多。尽管如此,很多孩子却仍然没有受到正确的教育,没有被指引去走当行的道。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好好地问自己:在这件事上,我正在做我所能做的一切吗?

我国青年教育专家赵雨林提出家庭教育三个模型:“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卫生(身)、营养保健(康)、安全防护(安)、运动能力(体)等四方面组成;“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心理卫生(心)、道德礼仪(灵)、人际交往(交)等四方面组成;“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策略(学)、思维能力(思)、科学素养(理)、人文修养(文)等四方面组成。

亲子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曾说:作为家长,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而不是一味地把目光盯在学习上。

然而有太多的家长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那其实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家长的这种做法其实是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允许孩子做自己

要不要报辅导班?到底该听谁的,大家争论不休。

昕怡问:“我想知道究竟是谁在上学?”

“当然是孩子!”大家异口同声。

昕怡继续:“那么,既然学习是孩子的事情,我们做家长的是否可以让孩子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为自己做决定?”

“但是……”家长们永远有一百个理由。

昕怡说:“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理由,也有很多顾虑,可毕竟人生是孩子的,家长能代替吗?”

此时昕怡想到了自己曾经辅导过的一名大学生,因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父母为他做主,考了大学选择专业也是父亲决定,结果到了大学不喜欢所学专业,要退学重新考,搞得一家人不得安宁,最后经过家庭辅导,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因为专业不是自己选择的,所以在学习了这个专业后发现自己不喜欢,考试不理想,加之在学校和同学关系不和,十分受挫,于是就怪罪于父亲,想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现在看来,如果那时父亲不为他做决定,也许他不会有想退学的打算。经过辅导后学生明确认识到,原来自己退学是想要自己做主的权利,当年为了让父母高兴,就听从了父亲的决定,心里很委屈,觉得自己是为了父母在读书,现在只想做自己,不想再为别人活着了,所以想退学考自己喜欢的专业。父母听了后悔不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斌杰妈妈说:“唉,道理都知道,就是想为孩子多考虑些,谁知道他却不接受。”

昕怡说:“为孩子考虑没有错,重要的是必须明白,这是不是孩子需要的。”

斌杰说:“我觉得那不是我的需要,是妈妈的需要。”

昕怡问孩子们:“如果家长不给你们自己做主的权利,你们会怎样?”

斌杰说:“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培智说:“我觉得他们把我当小孩看,他们瞧不起我。我很生气。”

昕怡说:“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和想法的呢?”

培智说:“因为我觉得我自己已经长大了,可父母却认为我没长大,我觉得很乱,也很烦。”

斌杰说:“对,我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为什么我认为自己长大了父母却不这么认为,难道我有问题?”

“你们怎么会这么想?”家长不约而同地问。孩子们摇头,他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

昕怡说:“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获得认同感是很健康并适应发展的,因为获得了认同感的人比认同感混乱、早闭或延缓的人有更高的自尊,为自己而困扰的程度更低。长期无法获得认同感很痛苦,最终将使个体变得压抑和失去自信,也有可能导致消极认同,成为害群之马。”

斌杰妈妈问:“您的意思是我们替他做主虽然是好意,但把他当小孩会导致他出现自我认同问题?”

昕怡说:“是的,孩子们难以获得父母的认同,会比较混乱。”

斌杰妈妈说:“啊?这么说我们这样做是有问题的啦?”

斌杰说:“当然了,妈妈。我们班有个同学他爸爸长期在外地工作,他妈妈怕他学坏,什么都不让他做,也不让他和我们同学出去玩,结果您猜怎么着?”

“怎么着?”斌杰妈妈问。

斌杰说:“他原来是一个特别活泼的人,可是自从他妈妈严加限制后,他现在整天郁郁寡欢,连我们和他玩得好的同学跟他说话他都好像没有反应,我觉得他出问题了。”

斌杰妈妈倒吸了一口气,因为自己心里正想对儿子这样严加限制呢,听儿子这么一说,心里害怕了几分。

斌杰见妈妈紧张了,继续说:“本来我也是想什么都听您的,知道您是为我好,但是看我同学变成那样了,心里挺害怕的,要不是咱们在这里参加亲子俱乐部,我都不知道该找谁商量呢。”

斌杰转过头来对着大家说:“谢谢你们帮我,我就想做自己,不想做妈妈的‘猴子’,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有自己的思想,我想为自己的人生做回决定。”

是的,家长们常常为了爱孩子,为孩子考虑很多,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有时甚至于为了替孩子着想,不允许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观点不一致时争吵、打骂,结果在伤害了孩子的同时,也在孩子面前失去了父母的形象。

影响认同感形成的因素之一就是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关爱和民主的教养方式不但有助于孩子的学业成就,也同青少年获得健康和恰当的认同感有一定关系。

如果青少年和家庭成员有稳固的感情基础,又有相对宽松的个人空间,那么这些青少年能在家庭讨论中感受亲密,在对父母表达不同意见时也懂得相互尊重。

认同感危机

听了斌杰的事情,潇潇妈妈终于憋不住了,觉得女儿最近出现的情况可能和自己有关,不能不说了。

“我家潇潇已经有两天在家里不说话了,怎么问都不理人,每天除了吃饭、上学,就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也不知道她在做什么。”潇潇妈妈着急地说。

昕怡问:“发生了什么事?”

潇潇妈妈脸憋得通红,半天才说:“女儿想要利用假期去做社区志愿者,我没同意,我想让她补课,结果商量了好几回也没商量好,有天我和她发脾气了,她就一言不发地进自己屋了,再也没说话。”

潇潇爸爸也说:“对,我想起来了,她和她妈妈争论的时候说过几句话,而且是反复说。”

斌杰妈妈着急地问:“她说什么?”

“她好像说‘我是谁?’‘我为什么要上学?’”潇潇爸爸转身问妻子,“是说的这个吗?”

潇潇妈妈回忆道:“嗯,好像是,是!是说的这个,反复说了好几遍,我当时没在意。”

培智说:“这个状态我经历过。”

大家齐转头看培智,他继续道:“以前我爸总限制我这个,限制我那个,我很苦恼,不知道我自己是谁,干吗要来到这个世界。整天谁都不想理,就自己闷在屋里发呆。”

潇潇妈妈说:“啊?发呆?那……你是怎么走出来的?”

培智妈妈接话道:“我见儿子的状态不对,就和他爸爸商量,是不是孩子出问题了,开始他还不信,后来时间长了他也觉得有问题,我们这才全家来找昕怡老师咨询。”

潇潇妈妈着急地说:“那我女儿她不肯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