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叛逆的孩子与你更亲密
20108600000004

第4章 第1个星期六(2)

培智已经在心理上视父母、爷爷奶奶如同陌生人,不知家长们是否认识到这一点,有没有考虑过“多关注一家人的关系,而不是一味地要让培智学习”?是否思考过下面的问题:培智为什么仰头看天花板?培智为什么不洗脸?

培智这些行为的意义不仅没有被家长识别,反而上升到了道德高度。

昕怡看到的是:培智虽然是孩子,同时也是男人,男人谁不好面子?培智在用这样的动作向家人表示抗议,他需要家人的尊重。

在这个家庭中是什么使培智妈妈讲话如此胆怯?从培智爸爸对妻子瞪眼这一微小表情中就能感受到,男人在这个家庭中拥有绝对地位和话语权。培智爸爸作为一家之主,在家里他说了算,此时妻子虽顾及丈夫和儿子的面子,怯怯讲话,但,丈夫似乎并没有给妻子面子,这一瞪眼和鄙视就暴露了男人的问题和家庭内部沟通的矛盾症结所在。

女人和弱小的孩子在这个家里是没有发言权的。这就不难理解培智为什么要仰着自己的头了。不知道男人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

在这个家庭文化中,女人和孩子被物化,没有话语权。在青少年寻求自主性的过程中,冲突和权利斗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青春期孩子,希望成年人能够平等对待自己,而不是一味地把他们当小孩,那样是对他们成长的无视和人格的侮辱。温柔、商量的语气,显然是培智期待的交流方式。

培智在用不洗脸来和父母、爷爷奶奶抗议,希望自己被听到,既然家长不听我说,那我就要争夺说话的权利!

限制!限制!还是限制!一个青春期孩子面对太多的限制,他怎能不抗议?

如果父母能够逐渐放松控制,青少年就很容易获得适当的自主性、人生理想及良好的适应性。

昕怡又一次听到了培智发出的声音:“别管我!”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说婴儿发出的信息是“抱紧我”,儿童发出的是“放开我”,那么,青少年发出的信息则是“别管我”。

显然,培智的家人并不了解这些,所以一味地想让培智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难免就发生了冲突。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听自己讲话,首先需要听孩子讲话。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关爱就是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父母看到、听到,当孩子能够感受到这些时,他们就觉得父母是爱自己的,父母此时再教育他们,就容易多了。

倾听是门艺术,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本要求。

一个在父母限制太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如果他不知道在青春期和父母对抗,或者无力对抗,不仅会导致孩子内心自卑,同时还会影响到未来他在社会中和权威人士相处,他将很难学会与上司友好相处的,要么特别顺从失去自我,要么和领导对着干,难以交流。

青春期孩子需要在这种对抗中找到平衡,学习应对和处理冲突并解决问题。大多数青少年和他们的父母能够解决好这些分歧,在维持彼此间积极情感的同时,重新调整与父母间的关系,使之变得更为平等。

因此,青少年发展了与父母的朋友式的依恋关系,他们通过自主性的寻求也变得更为自立。

每个人的人际关系模式是从自己的原生家庭里学习而来,并将伴随一生。

听到了什么

见培智一家火药味如此之浓,艾琳插话道:“我儿子现在初一,以前也这样说。今天他不愿意和我一起来参加活动,看你们家孩子还能来参加,真不错。”

培智爸爸听到有人夸自己的儿子,不屑地说:“他敢不来。”昕怡注意到培智脸上也有和父亲一样的不屑。

艾琳看了一眼培智,继续道:“以前我儿子也对我说‘你们就知道让我学习,我自己想干什么都不行’,我现在才理解当时他说的是对的。当时我也像你们一样对儿子生气,可是经过这么多次的咨询,我发现,是我对儿子限制太多了,他不开心,所以就故意不学习了。因为只有学习是我要他做的事情,他就拿学习这件事和我对抗。”

“艾琳分享得很好,”昕怡接道,“初中以上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了,非常希望被家长和老师听到并理解。”

“他每次说话我都在听呀。”培智爸爸无辜地说。

“你是听了,可是你根本就没有听见。”培智反击道。

“怎么没听见了?”培智爸爸生气地问。

“听见了你还要求我上学?”培智郁闷地看着父亲,“我都说我不喜欢上学了,而且我现在根本就跟不上。”

培智想告诉父母,由于跟不上学习进度,他在学校感受不到成就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不愿上学了。

“那我们不是给你请老师补课了嘛,怎么就没有听见你说的话了?”爸爸依然不满。

培智爸爸认为:你跟不上,我们帮你请老师辅导,补课,已经尽了做家长的最大责任啊,怎么还不高兴呢?

“补什么呀?我就是不喜欢上学!”培智的嗓门大了起来。

培智爸爸气结,本想发火,瞅瞅周围,压住了,没吱声,无奈地看着昕怡,意思是:“您看看,就这样,还说我没听他说话,我们都已经听了而且做了家长能做的了,他还不满意。”

昕怡看懂了培智爸爸的表情和眼神,说道:“我听到你们父子的对话,有两个意思:培智说他已经告诉你们了他不爱上学,并且跟不上学习,不想上了;爸爸说我们听到了,你学习有困难,我们家长帮忙协助你解决困难,所以给你找了补课的老师。”

“那么,”昕怡对着大家继续道,“培智的情绪来自哪里?”培智一家茫然,众人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听’和‘听见’是完全不同的,看起来,培智的家人不知道这个区别。大部分家长也不知道吧?”

昕怡停了一下,看了看大家的反应,有好几个人点头,培智和爸爸也点头,同时培智爸爸陷入沉思。

昕怡接着说:“不被理解!挫败感!在学习上的挫败感没有被人理解,自己独自在品这杯苦酒。补课,更加重了这个挫败感。这些是培智的感觉。”

昕怡说完看了看培智,见培智点头,昕怡问:“是什么使我们听不到孩子内心的声音?”

家长们低头沉默,似乎在思考究竟为什么听不到。

“不过,”昕怡面向培智父亲,继续道,“这里有个症结——你们父子的对话不在一个频道上,也就是说,孩子想告诉你们自己不爱学习不想上学了,你们理解得不一样,认为他需要帮助才能把学习搞好。”

培智爸爸迷惑地看着昕怡:“不在一个频道?”

培智这时却不再仰头看天花板了,用钦佩的目光看着昕怡,说:“对,对,就是这样。您说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怎么就不能理解我的意思呢?”

艾琳听培智这么问,忍不住说:“其实我觉得这是不是就像昕怡老师曾经说过的,我们家长常常在‘选择性地听’呢?”

“对,”培智立刻把目光转向艾琳,“我爸妈和爷爷奶奶就是这样。”

“那你不学习怎么能行呢?”奶奶打断了培智,“现在不学习,以后会后悔的呀。社会竞争这么厉害……”

“什么以后不以后的?”培智极不礼貌地打断奶奶,“我现在待在学校都烦死啦,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不和我玩,我有什么乐趣呀?”同时培智的脸上出现了之前和父亲一样不屑的表情。

这令昕怡想到了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你期望别人怎么对你,也要像你期望的那样对待别人。”男人都是好面子的,不知道培智的父亲是否意识到,培智虽然只是个高中生,但同时也是一个男人。

培智父亲这样对待儿子,等于教会了儿子如何不尊重他。怎样和人相处,孩子们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到的。

培智父亲一定没有想到儿子今天的不尊重行为是自己的“榜样”作用吧?

在培智的家里,没人看见培智,大家只看见培智的学习和未来。培智这个人被家人忽略了,大家仅仅把目光集中在培智的学习上。

听起来培智在学校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培智的家人知道这点吗?昕怡心里想着。

当孩子不被听到时,他就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当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时,孩子会在内心形成一个自我否认的观点:“我不够好,我不可爱,所以爸爸妈妈不爱我。”

青春期孩子需要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自主权,如果家长一味地限制,只能令孩子不愉快,不开心。孩子心里就会有一个声音:“既然你让我不开心,我也让你不开心——不学习。看你怎么办?!”

一个人处在困境中又得不到亲人理解时,是最最痛苦的。培智现在就处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中——不被家人理解。

“培智,”昕怡说,“我来试着理解你一下,有不对的地方你帮我纠正,好吗?”

培智点点头。昕怡愿意努力去理解培智,这让培智感觉舒服,终于有人肯听自己了。

昕怡说:“我听到你说在学校里待得不开心,老师不喜欢学习不好的同学,同学也不和学习不好的人玩,你感觉在学校很受挫,也很无助,没有朋友,对学习这件事失去了信心。”

培智眼圈红了,整个身体都陷在椅子里,脑袋耷拉着,用力地点头。

此时的培智,与十分钟前仰着头的他判若两人。现在的他看起来更无助,更软弱。

昕怡转向培智的父母:“有人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艰难吗?”

四位大人惊讶地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忽然不约而同地说:“没听他说过呀。”

“怎么没说过?”培智急了,“我都跟你们说了多少遍了,你们就是不听。”

“你什么时候跟我们说啦?”父亲急了,争辩道。

“我每次说我不想上学,你们就说不行。”培智仰着下巴道。

“可你也没说在学校老师不喜欢你,同学不和你玩啊,说了我就找老师去。”

培智爸爸气急,脸憋得通红。

培智恨恨地说:“哪次你们允许我把话说完了?刚一说不上学就被你们吼。今天要不是昕怡老师理解我,我才不会在这里说呢。”说着培智流出了委屈的眼泪。

昕怡用自己理解的话语重新诠释培智的话语,有利于理解培智内心的痛苦,更能促使培智的家人理解培智。

这是心理咨询的一种技术,被称为“释义”。在心理咨询中,“释义”是指内容反应或说明,是指咨询师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求助者。咨询师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最好是引用求助者言谈中最有代表性、最敏感的、最重要的词语。

“释义”使得求助者有机会再次剖析自己的困扰,重新组合那些零散的事件和关系,深化会谈的内容。

听完昕怡的话,培智父亲像被霜打了一样,蔫了下来。

昕怡注意到培智的妈妈叹了口气,一脸无奈,爷爷奶奶则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也轻轻地叹气,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看起来,这一家人今天总算知道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上学了,只是他们一直不肯给孩子机会让他表达。

很多时候,家长在听孩子说话时往往不重视倾听,不愿意倾听,容易犯以下错误:急于下结论;轻视孩子的问题;干扰或者转移话题;作道德性的评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培智的家人就是这样,在孩子说不想上学时,过早地下了结论,结果导致培智没有机会讲话。

当孩子说话时,我们是否真的听到了?

我们给孩子话语权了吗?

我们听到了话语本身,还是听到了孩子内心的声音?

怎么就算是有效倾听呢?

这让昕怡想到了艾琳所说的“家长总是会选择性地听”,是呀,家长如果能够在听孩子讲话时,放下自己的判断,放下自己的价值观,放下自己的期待,那就一定能像今天这样听到培智内心的声音了。

倾听既可以表达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能使孩子在比较宽松和信任的氛围中诉说自己的情绪。

我们身边有很多像培智家人这样的人,尤其是家长,要么活在过去——让孩子背负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要么活在未来——担忧孩子以后的生活,却很少关注到现在——此时此刻这个痛苦的孩子,此时此刻僵硬的亲子关系,此时此刻彼此的不理解与不和谐。

当我们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随便“穿越”时,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多苦恼。人们啊,什么时候能够关好“过去”、“现在”、“未来”这三道门,而不随便“穿越”?